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60179)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翟翠红刘卓明李伟黄荣珍付玉龙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红壤
  • 1篇修复后
  • 1篇养分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 1篇生态
  • 1篇水源涵养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库
  • 1篇土壤养分
  • 1篇坡耕地
  • 1篇侵蚀地
  • 1篇抗旱
  • 1篇抗旱措施
  • 1篇耕地
  • 1篇红壤坡耕地

机构

  • 2篇南昌工程学院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黄荣珍
  • 2篇李伟
  • 2篇刘卓明
  • 2篇翟翠红
  • 1篇李燕燕
  • 1篇李凤
  • 1篇樊后保
  • 1篇付玉龙

传媒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红壤坡耕地不同抗旱措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在红壤坡耕地上营建不同抗旱措施,以顺坡耕作为对照,研究梯田、柱孔和坑穴3种抗旱措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坑穴措施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改良效果优于柱孔和梯田,而柱孔对土壤全钾的改良效果最好,与顺坡耕作相比,梯田没有提高土壤的全磷质量分数;坑穴改良碱解氮和速效磷的能力高于柱孔,而速效钾则相反,坡耕地改为梯田形式后,提高了有效磷质量分数,碱解氮和有效钾的质量分数却在降低。
李燕燕黄荣珍樊后保陈晓翟翠红刘卓明李伟
关键词:坡耕地养分土壤水库
红壤侵蚀地生态修复后水源涵养功能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在江西省泰和县老虎山小流域内采用5种模式进行人工森林重建,即设置强烈干扰马尾松林分(模式A)、封育马尾松林分(模式B)、竹节沟马尾松林分(模式C)、种草竹节沟马尾松林分(模式D)、竹节沟湿地松林分(模式E)5种林分,对其林冠层和林下植被层截留、凋落物层持水量以及林地土壤层渗透及贮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式E的林冠层及林下植被层截留量最大,模式A最小;模式D的凋落物层持水量最大,其次是模式C,模式B和E相等,为最小;模式B土壤渗透性能最好,其次为模式D,模式E的初渗速率最小,模式A的稳渗速率最小;土壤贮水性能以模式D最大,其次为模式B,模式E最差。试验表明选择适宜的生态修复模式,保护和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层涵蓄水分的能力和土壤渗透性,是提高红壤严重侵蚀地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关键。
翟翠红肖龙李凤黄荣珍朱方旭付玉龙李伟刘卓明
关键词:红壤侵蚀地植被恢复水源涵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