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3GXNSFAA019134)
-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6
- 相关作者:李丽周焕第罗泽萍杨秀芬梁钢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河池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提取液对糖尿病(DM)大鼠糖代谢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建立大鼠DM模型,灌胃给予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提取液(7. 5、15. 0、30. 0 g·kg-1·d-1),21 d后检测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提取液对DM大鼠体重、心、肝、肾重量、糖耐量、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糖原、肌糖原、丙酮酸激酶(PK)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提取液对DM引起的体重下降起有效对抗作用(P<0. 05);对DM大鼠的肝脏及肾脏具有保护作用(P<0. 05);有助于DM大鼠提高对淀粉的耐受能力(P<0. 01或P<0. 05);给药组GSP及HbA1c含量明显降低(P<0. 05);药物发挥明显的降糖作用(P<0. 01或P<0. 05),并能明显降低FINS和升高ISI值(P<0. 01或P<0. 05);给药组肝、肌糖原含量均显著升高(P<0. 01或P<0. 05),血清、肝组织PK活性均显著升高(P<0. 01或P<0. 05)。结论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提取液具有抗DM及缓解DM大鼠糖代谢紊乱的作用,该作用与调节糖储存与分解、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 翁竞玉罗泽萍陈俊刘玉婷李丽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代谢胰岛素敏感性
- 地菍总黄酮的急性毒性及降糖活性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地菍总黄酮的急性毒性及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活性。试验以单次最大给药剂量(5.6 mg/g体重)和最大给药体积(40μL/g体重)的地菍总黄酮混悬液对正常小鼠进行灌胃。24 h内给药2次后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存活情况及一般状态,给药14 d后采集小鼠血清并检测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及肌酐(Cre)、尿素氮(BUN)含量,计算小鼠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的质量系数。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0.160 mg/g体重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验证地菍总黄酮对糖尿病小鼠的保护作用。试验设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6 mg/g体重)、地菍总黄酮高剂量、中剂量及低剂量组(1.2、0.8、0.53 mg/g体重),连续给药21 d后,测定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BG)、体重、采食量、饮水量及24 h尿蛋白含量。地菍总黄酮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地菍总黄酮灌胃给药的日最大给药量为11.2 mg/g体重;给药后14 d,与正常组相比,给药组小鼠体重、各脏器质量系数、血清中AST、ALT活性及Cre、BUN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在验证地菍总黄酮降血糖活性试验中,与模型组相比,地菍总黄酮给药组小鼠FBG、饮水量、采食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上述结果证实地菍总黄酮安全性高,未引起试验小鼠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并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含量,缓解小鼠糖尿病症状。
- 翁竞玉梁丽清周敬凯刘玉婷李丽
- 关键词:总黄酮急性毒性糖尿病
- 地菍正丁醇萃取物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模型小鼠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研究地菍正丁醇萃取物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DM)小鼠血糖、血脂及抗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150 mg·kg-1制备DM模型小鼠,地菍正丁醇萃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地菍正丁醇萃取物60,40,20 g·kg-1,阳性对照组给予格列苯脲0.4g·kg-1,每天灌胃1次,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则以等体积纯化水灌胃,连续10 d,观察小鼠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肝脏、肾脏脏器指数。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地菍正丁醇萃取物给药组小鼠血糖、TC、TG显著降低(P<0.01或P<0.05),血清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或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肾脏指数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地菍正丁醇萃取物能明显降低DM小鼠空腹血糖,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并具有抗氧化作用。
- 李丽罗泽萍周焕第杨秀芬
-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血脂抗氧化
- 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研究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糖尿病(DM)小鼠血糖、血脂及抗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150 mg/kg制备DM小鼠模型,治疗组分别按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高、中、低(60、40、20 g/kg)剂量每天灌胃1次,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则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10 d,观察小鼠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肝脏、肾脏脏器指数。结果与DM模型组小鼠比较,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给药组小鼠血糖、TC、TG显著降低(P<0.01或P<0.05),血清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或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肾脏指数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能明显降低DM小鼠FPG,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并具有抗氧化作用。
- 李丽罗泽萍周焕第杨秀芬
-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血脂抗氧化
- 地菍总黄酮对胰岛素抵抗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地菍总黄酮(TFMD)对胰岛素抵抗(IR)小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试验以灌胃高脂乳剂建立胰岛素抵抗小鼠模型,同时灌胃给予地菍总黄酮混悬液(高剂量(600 mg/kg)、中剂量(300 mg/kg)及低剂量(150 mg/kg))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30 d。试验结束后测定小鼠血清中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肝脏中胰岛素受体(Ins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骨骼肌中葡萄糖转运体4(GLUT4)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肝脏中InsR、PPAR-γ和骨骼肌中GLUT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地菍总黄酮能降低IR小鼠的体重,降低血清FBG、FINS及HOMA-IR水平,升高ISI水平(P<0.01,P<0.05);降低血清TG、TC及LDL含量,升高HDL含量(P<0.01,P<0.05);同时提高IR小鼠肝脏中InsR、PPAR-γ及骨骼肌中GLUT4的mRNA表达量,提高小鼠肝脏InsR、PPAR-γ及骨骼肌中GLUT4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P<0.05)。以上试验结果证实,地菍总黄酮能有效缓解小鼠试验性胰岛素抵抗症状,该活性与调节糖脂代谢、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 周敬凯黄馨慧刘舒凌翁竞玉朱盼李丽
- 关键词:总黄酮胰岛素抵抗糖代谢
- 瑶药地菍不同提取部位的降血糖活性研究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观察瑶药地菍不同提取部位的降血糖活性。方法地菍用95%乙醇提取,再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制备不同提取部位,分别采用四氧嘧啶、链脲佐菌素致小鼠糖尿病模型、肾上腺素及高浓度葡萄糖致小鼠高血糖模型,观察地菍的降血糖活性。结果地菍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均能不同程度降低上述模型小鼠的空腹血糖。结论瑶药地菍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为其主要降糖活性部位,尤以乙酸乙酯部位疗效较佳。
- 李丽罗泽萍周焕第杨秀芬
- 关键词:活性部位降血糖
- 地菍醇提物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研究地菍醇提物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分别以肾上腺素、四氧嘧啶、链脲佐菌素(STZ)造成小鼠糖尿病模型,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地菍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60、40、20 g/kg),连续灌胃给药10 d,观察地菍醇提物的的降血糖作用。结果地菍醇提物对肾上腺素致小鼠急性高血糖有显著拮抗作用(P<0.05),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高血糖有显著的降糖作用(P<0.01,P<0.05),对STZ致糖尿病小鼠也有显著降糖作用(P<0.01,P<0.05)。结论地菍醇提物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 李丽罗泽萍杨秀芬周焕第
- 关键词:糖尿病降血糖
-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8年
- 糖尿病肾病(DN)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而多样。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潜在药用价值,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就是其中之一。黄酮类化合物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药理活性的综合结果,包括通过抗氧化应激与清除自由基、抗炎、改善血糖血脂紊乱、抗凋亡、调节血管舒张及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等途径来实现。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后,对黄酮类化合物在糖尿病肾病防治中的多种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糖尿病肾病防治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 翁竞玉陈俊刘坤玲卢娜李秋辉李丽
- 关键词:黄酮氧化应激血糖
- 瑶药地菍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研究瑶药地菍水提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四氯化碳(CCl4)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别灌胃给予地菍水提物高(30g生药·kg-1)、中(15g生药·kg-1)、低(7.5g生药·kg-1)剂量,连续7d。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并测定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地菍水提物给药组比模型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明显降低(P<0.01或P<0.05),肝脏SOD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1或P<0.05)。结论地菍水提物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李丽周焕第罗泽萍梁钢
- 关键词:四氯化碳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