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536)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董仁杰吴树彪柳明慧鞠鑫鑫陈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人工湿地
  • 2篇水平潜流
  • 2篇潜流
  • 2篇组合人工湿地
  • 1篇氮去除
  • 1篇水处理
  • 1篇水平潜流人工...
  • 1篇潜流人工湿地
  • 1篇人工湿地污水...
  • 1篇污水
  • 1篇污水处理
  • 1篇细菌
  • 1篇复氧
  • 1篇氨氮
  • 1篇氨氮去除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吴树彪
  • 3篇董仁杰
  • 2篇陈理
  • 2篇宋玉丽
  • 2篇鞠鑫鑫
  • 2篇柳明慧
  • 1篇吕涛
  • 1篇常永江

传媒

  • 2篇环境工程
  • 1篇水处理技术

年份

  • 3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潮汐流-水平潜流组合人工湿地对细菌处理效果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以潮汐流-潜流组合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该种组合方式下湿地系统对细菌的去除,同时讨论了不同淹没排空比(3∶3、5∶3、9∶3)下潮汐流湿地床对细菌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潮汐流湿地系统中,细菌的去除率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在组合潮汐流-潜流系统中,淹没排空比为3∶3时,总细菌、总大肠菌群及粪大肠菌的总体去除率分别为96.5%、97.9%、92.4%,而潮汐流湿地床的去除率仅为65.8%、58.2%、46.9%,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成为细菌去除的限制因素。仅利用组合人工湿地作为高浓度微生物污水的处理是不够的,需要后续处理。
鲁其敏宋玉丽吴树彪董仁杰
关键词: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潮汐流人工湿地污水强化处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4年
人工湿地系统床体中的氧环境及湿地床体的复氧能力是决定有机物与氨氮去除的主要因素,直接影响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及正常运转。作为一种新型强化人工湿地,潮汐流人工湿地可以通过潮汐运行过程中床体浸润面变化产生的孔隙吸力将大气氧吸入床体,进而明显提高了湿地床的氧传输量和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湿地,潮汐流人工湿地的复氧能力可达450 g/(m2·d),远高于传统的潜流型人工湿地和曝气型人工湿地(≤100g/(m2·d))。对潮汐流人工湿地的复氧机理和影响因素、污染物的去除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潮汐流人工湿地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潮汐流人工湿地适合处理较高浓度污水,并可以应用于北方寒冷地区的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且去除效果明显优于潜流等传统的人工湿地,具有较好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柳明慧吴树彪鞠鑫鑫鲁其敏陈理董仁杰
关键词:人工湿地氨氮去除
不同组合类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比较被引量:10
2014年
构建室内潮汐流-水平潜流和水平潜流-潮汐流2种不同组合人工湿地系统,探讨不同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当进水总有机碳平均质量浓度为75.9 mg/L,氨氮平均质量浓度为99.4 mg/L时,潮汐流-水平潜流和水平潜流-潮汐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总有机碳的去除率分别为90.2%和91.3%,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9.5%和39.2%,总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0.3%和30.5%。水平潜流-潮汐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氮素表现出较好的去除能力。2)在进水氨氮浓度不变,降低潮汐流-水平潜流组合人工湿地进水的总有机碳浓度至23.1 mg/L,同时,升高水平潜流-潮汐流进水的总有机碳浓度至105.0 mg/L时,2组湿地系统对氮素的平均去除率均得到大幅度提高,氨氮去除率分别为78.9%和80.6%,总氮平均去除率也分别升高到45.4%和51.8%。
柳明慧宋玉丽吕涛吴树彪鞠鑫鑫常永江陈理董仁杰
关键词:水平潜流组合人工湿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