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0666)

作品数:12 被引量:192H指数:6
相关作者:方炎明张兴旺李垚张元燕虞木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淮北师范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麻栎
  • 3篇地理分布
  • 3篇气候
  • 3篇种源
  • 3篇栎树
  • 2篇性状
  • 2篇气候变化
  • 2篇不同种源
  • 1篇地理种源
  • 1篇叶片
  • 1篇叶片性状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幼苗
  • 1篇月季
  • 1篇杂种
  • 1篇杂种鉴定
  • 1篇造林
  • 1篇生物学
  • 1篇盛冰期
  • 1篇栓皮栎

机构

  • 1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8篇方炎明
  • 4篇李垚
  • 4篇张兴旺
  • 2篇张元燕
  • 1篇虞木奎
  • 1篇刘承源
  • 1篇尹增芳
  • 1篇尤禄祥
  • 1篇魏高明

传媒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广西植物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栎属植物流式细胞术实验体系的建立与优化被引量:6
2015年
为建立适于栎属植物的流式细胞核实验体系,分别利用Tris-MgCl2、Galbraith's、Marie's和Otto's细胞核分离缓冲液对麻栎、栓皮栎、白栎和短柄枹栎制备细胞核悬浮液。检验发现:Tris-MgCl2、Galbraith's缓冲液所制备样品未能检测出DNA峰,Otto's缓冲液制备的样品中,除白栎外其他3个样品的测试结果均较差,Marie's缓冲液所制备的4个样品测试DNA峰的变异系数(CV)均大于10%。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经典Marie's缓冲液中的β-巯基乙醇和Tween 20组分进行了优化,发现麻栎、栓皮栎、白栎和短柄枹栎的最适β-巯基乙醇浓度和Tween 20体积比分别为45 mmol/L和2.5%、15 mmol/L和2.0%、60 mmol/L和1.0%及30 mmol/L和1.0%。运用改进后的最适Marie's缓冲液进行流式细胞核测定,4种样品的变异系数均显著下降(在3.52%-4.81%之间),表明改进后的Marie's缓冲液对4种栎属植物的测试结果准确可信。
魏高明方炎明
关键词:栎属植物流式细胞术
基于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月季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及杂种真实性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提高种质资源利用率,加速月季育种进程,对27份月季种质及3个杂交组合的8个杂交后代,采用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方法分析其亲缘关系并进行杂种真实性鉴定。结果表明:月季种质采用POD同工酶分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酶谱分析中,在相对迁移率为0.264~0.858的位点处共获得7条酶带,其中共有酶带3条,特征酶带4条,表明不同月季种质间遗传多样性丰富,但又存在一定同源性。基于酶带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0.57处,可将27份供试材料分为3个大组。合柱组与月季组材料聚在一个大组中,两个组在形态上的相似性再次得到确认。金樱子与硕苞蔷薇分别聚在两个不同的组中,表明二者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供试的古老月季品种被聚在两个不同的大组中,与野生种聚成的一组呈平行关系,表明古老月季在起源上的差异较大,可利用其作为杂交亲本进行广泛杂交以选育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杂交后代。根据有无父本特征酶带对杂种后代真实性进行鉴定,初步确定2个杂交组合的6个杂交后代中5个为真实杂种,1个为自交种。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月季遗传育种奠定了基础。
刘承源王辉邱文昌何亨辉方炎明
关键词:月季过氧化物酶亲缘关系杂种鉴定
麻栎不同种源的表型性状变异分析被引量:32
2014年
以来源于广西、广东、贵州、湖南、浙江、安徽、江苏、湖北、四川、陕西、河南和山东的28个麻栎(QuercusacutissimaLinn.)地理种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6个表型性状(包括叶长、叶宽、叶柄长和叶长宽比4个叶片性状及株高和地径2个生长性状)的变异状况;研究了种源间及种源内各性状的变异系数(CV)和相对极差(R°)及种源间各叶片性状的表型分化系数(Vst);并进行了各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此外,还对28个种源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6个表型性状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种源内仅叶宽和叶长分别具有极显著和显著(P〈0.05)差异。种源间4个叶片性状的Vst平均值为23.98%,其中叶宽的Vst值最大(42.39%)。在6个表型性状中,叶柄长的CV平均值最大(33.60%)、地径的CV平均值最小(16.25%);在不同种源中,陕西汉中种源各性状的CV平均值最小(14.39%),而江苏句容、四川万源和山东沂水种源各性状的CV平均值均超过30%。各种源间表型性状的R°值差异明显,其中,四川万源种源的R°值最大(60.99%),湖南新宁和陕西汉中种源的R°值较小(30%以下);而6个性状间R°值差别不大,为34.93%-44.98%,表明麻栎种源间的极端差异程度有明显不同,而表型性状间的极端差异程度差异不大。4个叶片性状中,仅叶宽与叶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他性状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性状与生长性状间均呈负相关,而株高与地径则呈极显著正相关。麻栎种源表型性状变异的第1和第2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3.663%和27.695%,第1主成分中叶性状变异占主导地位,而第2主成分则主要反映生长性状的变异。通过聚类分析可将28个种源分为2大类,分别包含22和6个种源,但聚类分析结果与其地理分布没有明显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麻栎�
张元燕虞木奎方炎明
关键词:麻栎地理种源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不同种源麻栎幼苗叶片性状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被引量:3
2019年
以8个不同种源的1年生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uth.)幼苗为试材,在江苏省镇江市下蜀林场进行苗期试验,通过测定叶片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综合分析不同种源麻栎对生长环境的适应能力,以期为麻栎林业生产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麻栎的各叶片形态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浙江富阳、甘肃严坪林场、浙江开化和江苏盱眙种源的叶片含水率均达到了54%以上,显著高于其它4个种源;江苏盱眙种源叶片离体15 h后的保水力最大,为13.99%,显著高于甘肃榆树林场(10.65%)、山东泰安(10.99%)和浙江开化(10.39%);江苏镇江、甘肃榆树林场、山东泰安和江苏盱眙种源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2.97、5.22、3.85、3.90μmol·mmol^-1,均显著大于其它4个种源。相关性分析表明,麻栎叶片各形态指标间表现出显著相关性,而叶片形态指标与含水率显著相关,叶片含水率则与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发现8个种源的综合评价指数表现为江苏盱眙(1.88)>浙江开化(0.94)>江苏镇江(0.69)>浙江富阳(0.39)>甘肃榆树林场(-0.48)>湖北恩施(-0.51)>甘肃严坪林场(-0.66)>山东泰安(-2.25)。综合分析可知,该试验条件下,江苏盱眙种源对生长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江苏镇江、浙江富阳和浙江开化次之,试验地在进行麻栎苗木培育和造林时可以优先考虑这4个种源。
薛美玲方炎明戴长志尹增芳
关键词:麻栎种源叶片性状水分利用效率
气候变暖对中国栓皮栎地理分布格局影响的预测被引量:24
2014年
利用DIVA-GIS软件对中国栓皮栎的地理分布及气候特征进行研究,并用该软件中的Bioclim和Domain两个模型评估未来潜在分布区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中国栓皮栎分布区可分为横断山脉区、云贵高原区、华北山地区、华东山丘区、辽鲁半岛区、台湾海岛区和秦岭巴山区7个亚区,跨越7个温度带、2个干湿区、17个气候区,包括8种气候类型.秦岭-大巴山-伏牛山为栓皮栎的现代多度中心.适合栓皮栎生长的年平均温度为7.5~19.8℃,年降雨量为471~1511 mm.Domain和Bioclim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值)分别为0.910、0.779,前者预测的高度适生区为秦岭、大巴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云贵高原东部和西部、苏皖南部丘陵和华北部分山地.气候变暖趋势下栓皮栎潜在分布区可能向北回缩,面积减小.
李垚张兴旺方炎明
关键词:栓皮栎地理分布潜在分布区
中国麻栎研究:种源试验、造林和森林经营被引量:5
2017年
可持续经营栎林对于优化我国人工林结构、改善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与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介绍了我国栎树中代表树种——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的森林经营现状,综述了近10年来在遗传变异研究、种源试验与育苗、造林与森林经营技术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未来栎树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和策略。
尤禄祥李垚李垚方炎明
关键词:麻栎栎树种源试验造林
基于基因组学的栎树生物学研究进展
2022年
栎树(Quercus spp.)是北半球重要的经济与生态树种。夏栎(Q.robur)、加州白栎(Q.lobata)、麻栎(Q.acutissima)等树种基因组的公布,对栎树生物学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近5年来,栎树生物学出现了包括系统进化与物种鉴定、基因渐渗与适应进化、景观基因组学与生态保育、生物共存与互作机制、次生代谢与生长发育、DNA甲基化与表观遗传调控及基因与长寿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热点。虽然基于基因组学的栎树生物学若干研究前沿已经形成,但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预期未来会向4个方面深入:①强调栎树基因组资源的深度应用。应用景观基因组学途径,探究栎树的杂交渐渗与适应进化;联合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等多组学技术,探究栎树生长发育与胁迫响应过程中的基因调控网络与信号通路;优化体细胞发生和遗传转化体系,攻克栎树遗传改良和基因资源开发技术瓶颈。②促进栎树研究体系的广度拓展。随着壳斗科其他树种全基因组序列的公布,基于从分子到群落的不同生物层次的模式系统,将对欧亚大陆和北美不同区域的栎树,包括白栎组、红栎组、冬青栎组、麻栎组等不同栎树类群,以及壳斗科其他属树种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③关注栎树资源利用的遗传与发育主题。用栎树基因组资源对其结构的、代谢的和农艺性状的差异及其优化加以解析,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也将应用于栎树,从而为阐释木材发育和木栓形成的机制奠定基础。④聚焦栎林保育的生态与进化主题。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通过增加耐受胁迫的基因型,以缓解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维持和保护栎树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与进化过程,阐明栎树多样性、迁移与适应、趋异与趋同生态适应等方面进化成功的机制。
方炎明朱福远李垚李璇
关键词:栎树基因组资源保育
四种栎树EST-SSR信息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为开发栎属遗传多样性检测的SSR标记,分析了蒙古栎、无梗花栎、夏栎和欧洲栓皮栎EST-SSR的特点,结果表明蒙古栎的EST中3 209.46 bp有一个SSR,无梗花栎中每6 160.36 bp有一个SSR、夏栎中每5 883.30 bp有一个SSR,欧洲栓皮栎中每6 129.12 bp有一个SSR。蒙古栎、无梗花栎、夏栎和欧洲栓皮栎EST-SSR的平均长度分别为21.65 bp、21.1 bp、20.66 bp和20.65 bp。四种栎类中不同基元的EST-SSR的分布频率具有非常一致的特征,均是二基元、三基元和六基元的SSR分布频率最高,达20%以上。而四基元和五基元的SSR在四个种类中的分布不到0.05%。二基元的SSR中大于1%的SSR均是AG、CT、TC、GA、AT、TA基元,并且在蒙古栎、无梗花栎和夏栎中AG、CT、TC基元的分布频率最高,而在欧洲栓皮栎中是TC、GA、AG的分布频率最高;三基元的SSR中,含CAA、GAA、TCT、CTT的SSR在四种栎类中都存在。六基元的SSR中大于1%在四种栎类中出现的类型均较少,为0~4种。
张元燕方炎明
关键词:蒙古栎EST-SSR
小叶栎分布格局对末次盛冰期以来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56
2016年
小叶栎(Quercus chenii)是华东植物区系的代表树种,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价值。为重建冰期以来小叶栎地理分布格局的变迁历史、了解环境因子对潜在地理分布的制约机制,为小叶栎种质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基于55条分布记录和8个环境变量,利用Max Ent模型模拟小叶栎在末次盛冰期、全新世中期、现代和2070年(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为典型浓度目标8.5)的潜在分布区,利用多元环境相似度面和最不相似变量分析探讨气候变迁过程中环境异常区域和引起潜在地理分布改变的关键因素,综合应用贡献率及置换重要值比较、Jackknife检验评估制约现代地理分布的主要因子,采用响应曲线确定环境变量的适宜区间。研究结果表明:Max Ent模型的预测准确度极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值)达0.986 9±0.004 5;现代高度适宜区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江西东北部和湖北东部;影响小叶栎地理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气温和降水量,气温更重要;最干季平均气温可能是制约小叶栎向北分布的关键因素;末次盛冰期时,小叶栎高度适宜区位于东海大陆架内;全新世中期适宜分布区轮廓已与现代近似;2070年适宜分布区向北移,高度适宜区面积增大,与末次盛冰期、全新世中期和现代相比,这一时期的气候异常程度最高。气温季节变化和降水季节变化可能是引起地理分布变迁的重要气候因素。
李垚张兴旺方炎明
关键词:小叶栎末次盛冰期气候变化
麻栎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及潜在分布区预测被引量:53
2014年
基于19个生物气候因子和473个地理分布记录,利用DIVA-GIS软件,分析了麻栎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及其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中国麻栎分布在18°-41°N、91°-123°E之间,其地理分布可划分为6个区,其中横断山脉区、云贵高原区、秦岭巴山区比较集中;分布区跨越7个温度带、3个干湿区、18个气候区,包括9种气候类型;适宜麻栎生长的年均温度为5.1℃-20.7℃,年降雨量为471-1 712.6mm;影响麻栎地理分布的主导因子依次为湿度因子、耐旱能力和温度因子。BIOCLIM模型预测显示,麻栎潜在分布区与实际分布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其最适分布区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和秦岭巴山区;在CO2浓度倍增的未来气候情景下,麻栎潜在分布区面积将缩小,且有向北方和高海拔地区扩散的趋势。ROC曲线分析表明,BIOCLIM模型的模拟精度较高(AUC=0.826)。研究结果对于合理经营利用麻栎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张兴旺李垚方炎明
关键词:麻栎地理分布BIOCLIM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