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作品数:199 被引量:1,163H指数:16
相关作者:于秀敏张建华孙志军李杰单德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长春汽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105篇机械工程
  • 95篇交通运输工程
  • 5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2篇农业科学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理学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化学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1篇汽车
  • 49篇柴油
  • 45篇柴油机
  • 16篇发动机
  • 14篇车辆
  • 12篇汽油
  • 12篇汽油机
  • 12篇燃烧
  • 11篇轮胎
  • 10篇直喷
  • 10篇直喷式
  • 10篇进气
  • 10篇驾驶
  • 9篇直喷式柴油机
  • 9篇拖拉机
  • 9篇车用
  • 8篇电控
  • 7篇燃料
  • 5篇有限元
  • 5篇车身

机构

  • 198篇吉林工业大学
  • 14篇长春工业大学
  • 13篇中国第一汽车...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吉林大学
  • 5篇南京理工大学
  • 4篇解放军汽车管...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同济大学
  • 2篇空军长春飞行...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上海铁道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2篇佳木斯工学院
  • 1篇东北大学
  • 1篇长春邮电学院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24篇刘巽俊
  • 18篇孙济美
  • 15篇刘忠长
  • 11篇庄继德
  • 10篇林逸
  • 10篇于秀敏
  • 9篇王登峰
  • 9篇张忠进
  • 8篇张纪鹏
  • 8篇张建华
  • 8篇张兆合
  • 7篇吴志军
  • 7篇程悦荪
  • 7篇李幼德
  • 7篇孙志军
  • 6篇钱耀义
  • 6篇吕振华
  • 6篇裘熙定
  • 6篇高青
  • 6篇李骏

传媒

  • 58篇吉林工业大学...
  • 33篇农业机械学报
  • 19篇吉林工业大学...
  • 13篇内燃机学报
  • 7篇中国公路学报
  • 6篇燃烧科学与技...
  • 5篇轮胎工业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2000年中...
  • 2篇计算机应用与...
  • 2篇天然气汽车信...
  • 2篇Journa...
  • 1篇环境工程
  • 1篇机电一体化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管理现代化

年份

  • 14篇2001
  • 42篇2000
  • 33篇1999
  • 25篇1998
  • 11篇1997
  • 3篇1996
  • 5篇1995
  • 3篇1994
  • 10篇1993
  • 11篇1992
  • 8篇1991
  • 13篇1990
  • 16篇1989
  • 1篇1986
1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排放的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室形状的研究被引量:9
1999年
针对6110直喷式柴油机进气系统和喷油系统的特点,设计了几种缩口燃烧室,研究了燃烧室形状对高压喷射直喷式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缩口燃烧室有利于实现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指标的折衷,特别是创造了氮氧化物排放和微粒排放同时降低的条件;大的底台体积和较长唇部的缩口燃烧室有利于延迟喷油,可以更加有利于氮氧化物和微粒排放的降低;喷油提前角和喷雾锥角决定着燃油在燃烧室内的落点高度,决定着柴油机各项性能指标的好坏,它们需与燃烧室形状优化匹配。
宫长明刘巽俊谭满志李骏李骏
关键词:柴油机燃烧室
履带板转向运动轨迹分析被引量:4
1999年
利用动、静坐标系来研究接地履带板上任意一点在转向过程中的运动,获得了履带板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方程。用计算机绘出了某大型履带推土机的履带板在转向过程中的运动轨迹。
黄海东吕俊伟程悦荪诸文农刘国民
关键词:履带式车辆履带
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电控喷气技术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高青梁宝山
关键词:汽车双燃料发动机电控喷气天然气柴油
用九工况法测量车用汽油机排放时工况的分担率被引量:3
2000年
对车用汽油机按“九工况法”进行了排放测量 ,并对各工况下的 3种有害排气污染物CO ,HC和NOX 的分担率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各排放测定工况对整机排放试验结果的影响程度 ,明确了改善该类汽油机排放水平的重点研究工况。
徐百龙朱昌吉刘忠长姜立永
关键词:汽油机汽车
柴油机非水冷却介质自然对流沸腾传热特性研究被引量:10
1998年
对于采用非水冷介质的高温冷却及少冷却柴油机的研究,目前尚需了解冷却介质温度的提高及冷却介质的性质差异,对柴油机的传热及零部件热状况的影响。本文模拟柴油机工作条件,对机油、柴油及不同配比的乙二醇水溶液等液体的自然对流沸腾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揭示了各种因素对传热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了3种非水冷却介质自然对流沸腾传热关系式。为机油、柴油及乙二醇水溶液用于柴油机高温冷却及少冷却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忠进刘巽俊
关键词:柴油机自然对流沸腾传热
直喷式CNG发动机燃烧过程的控制技术被引量:10
2000年
在点燃式单缸直喷式天然气发动机上 ,通过喷射及点火方式的适当调整 ,实现对燃烧过程控制的目的 .用高速摄影方法观测分析了不同的喷射方式及点火方式对火焰传播过程的影响 ;制取示功图分析研究了对放热规律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在较稀薄的混合气下 ,喷射方式及点火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放热规律 ,由此可控制天然气发动机排放特性 。
林学东袁兆成王霆小野信辅
关键词: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
次声实验系统及其声学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为了从环境保护和劳动卫生学的角度研究次声对人的影响 ,本研究基于亥姆霍兹谐振器的基本原理研制了一个次声试验系统。该系统由亥姆霍兹谐振器、电声驱动部分和测控分析部分组成 ,通过对该系统的声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 ,确定了系统所能发出的次声频率和次声级范围 ,讨论了系统发出次声时所产生的高次谐波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及系统的频响特性 ,检验了谐振腔内部次声场空间分布的均匀性 ,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声学性能是令人满意的 ,能够满足研究次声及其对人影响的实验要求。
王登峰陆晓军李俊明梁杰
关键词:次声声学测量
一种提高重建图像质量的分形压缩编码方法被引量:3
2000年
对分形图像压缩编码过程中拼贴误差与重建误差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建立在误差间隙控制方法基础上的、不需增加任何附加比特(即压缩比不降低)就可以减小拼贴误差的方法。该方法在有效降低误差间隙的同时,能减小重建误差,提高重建图像的质量。仿真实验表明,在编码时间基本相同的前提下,误差间隙可由0.29~0.37降低到0.01~0.17,重建图像峰值信噪比(PSNR)约提高0.513~1.634 dB。
付萍朱艳秋李江盛万明
关键词:拼贴误差图像重建分形压缩编码图像质量
柴油机燃烧复合乳化燃料消烟作用的研究被引量:8
1998年
介绍了柴油机燃用柴油-甲醇-水复合乳化燃料消烟作用的研究。采用全气缸取样系统研究了柴油机燃用复合乳化燃料和纯柴油时缸内微粒生成历程。试验结果表明:复合乳化燃料的缸内微粒生成量和排放量明显低于纯柴油,其生成量的最大值降低了40.7%,排放量减少29.8%。作者首次通过试验手段,探明了乳化燃料在柴油机燃烧过程中微粒生成量的变化过程,揭示了复合乳化燃料缸内微粒生成量的大幅度下降是柴油机烟度降低的关键原因。
李海林王海苗福生刘仪刘仪
关键词:柴油机燃烧燃料复合乳化燃料
采用可变进气涡流机构改善柴油机的性能被引量:4
1999年
在增压中冷直喷式柴油机上,采用了副进气道可变进气涡流机构,并在不同进气涡流下进行了发动机台架试验,分析了涡流强度对柴油机性能及排放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在高、低速区的最佳进气涡流强度是不同的。在低速大负荷区适当提高进气涡流强度,可以改善发动机的性能。在高速区降低进气涡流强度,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均有明显改善。副进气道可变进气涡流机构可满足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的进气涡流强度控制需要。
林学东刘忠长刘巽俊
关键词:柴油机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