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品数:714 被引量:2,940H指数:23
相关作者:徐洪伟赵卓郝锡联刘剑锋赵匠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四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33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5篇生物学
  • 183篇农业科学
  • 131篇文化科学
  • 53篇医药卫生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理学
  • 8篇经济管理
  • 7篇哲学宗教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4篇历史地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社会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98篇教学
  • 47篇植物
  • 44篇基因
  • 43篇高中生
  • 42篇高中生物
  • 40篇胁迫
  • 38篇生物学
  • 29篇蛋白
  • 22篇玉米
  • 22篇教育
  • 21篇细胞
  • 17篇大豆
  • 16篇幼苗
  • 16篇生物教学
  • 16篇高中生物学
  • 15篇种子
  • 15篇免疫
  • 13篇木质部
  • 13篇活性
  • 12篇课程

机构

  • 655篇吉林师范大学
  • 61篇东北师范大学
  • 29篇吉林省农业科...
  • 29篇吉林农业大学
  • 18篇吉林大学
  • 15篇东北林业大学
  • 15篇陕西师范大学
  • 9篇大连民族学院
  • 9篇四平市园林管...
  • 8篇长春师范学院
  • 7篇河北农业大学
  • 7篇辽宁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教育部
  • 4篇西南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公主岭市第一...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59篇赵卓
  • 51篇倪福太
  • 44篇周晓馥
  • 43篇郝锡联
  • 40篇郭海勇
  • 38篇刘强
  • 36篇刘剑锋
  • 36篇程云清
  • 36篇王占武
  • 35篇李长有
  • 35篇金太成
  • 35篇周晓梅
  • 35篇易国栋
  • 34篇程焉平
  • 32篇王洪振
  • 32篇杨丽萍
  • 30篇赵永斌
  • 29篇王仁俊
  • 28篇于长春
  • 27篇李华

传媒

  • 200篇吉林师范大学...
  • 23篇分子植物育种
  • 20篇东北师大学报...
  • 13篇吉林农业大学...
  • 10篇安徽农业科学
  • 9篇长春师范学院...
  • 9篇家畜生态学报
  • 8篇通化师范学院...
  • 7篇大豆科学
  • 7篇教育教学论坛
  • 7篇求知导刊
  • 6篇广东农业科学
  • 6篇吉林农业科技...
  • 5篇生态学报
  • 5篇生物技术通报
  • 5篇动物分类学报
  • 5篇生物学教学
  • 5篇四川动物
  • 5篇中华少年
  • 5篇生物技术世界

年份

  • 4篇2024
  • 32篇2023
  • 40篇2022
  • 28篇2021
  • 45篇2020
  • 30篇2019
  • 30篇2018
  • 19篇2017
  • 30篇2016
  • 36篇2015
  • 33篇2014
  • 48篇2013
  • 33篇2012
  • 21篇2011
  • 24篇2010
  • 29篇2009
  • 33篇2008
  • 37篇2007
  • 29篇2006
  • 33篇2005
7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菌肽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前景被引量:3
2008年
抗菌肽是具有抗菌活性的一类短肽,具有分子量低、热稳定、广谱的抗菌、抗病毒及抑制肿瘤的生物活性,是动物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抵抗病原的入侵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抗菌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抗菌肽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郭伟生吴哲郭海勇钱爱东
关键词:基因
依托情境提高高中生物学动物实验的教学策略
2023年
随着教育发展,国家和教育部越来越重视实践性课程。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动物学实验又是实践性课程的重中之重。但目前生物学实验仍然存在着实验手段不先进、实验目的不明确、学习重点不清晰、学生兴趣不高、教师经验不足等问题。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与学习相关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策略。文章旨在如何结合实验情境提高学生动物实验效率,因此主要分析动物实验课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如何在实验情境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掌握。
杨一邱明慧邓祎婕王仁俊赵卓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动物实验情境教学教学策略
生殖生长期光富集及遮阴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大豆冠层截获的太阳辐射强度是其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的重要决定因素。通过对3个粒重不同的大豆品种(系)生殖生长期进行不同的光处理,研究了田间条件下,高密度(54株·m^-2)、中密度(27株·m^-2)和低密度(14株·m^-2)群体光富集及遮阴对大豆植株产量及其构成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富集处理显著增加大豆单株荚数和产量,在低、中和高密度条件下,不同品种(系)单株产量增加幅度分别为26.2%~57.2%、27.7%~71.7%和10.8%~61.4%。遮阴显著降低大豆荚数和产量,不同密度条件下,单株产量相应减少幅度分别为37.1%~46.1%、34.4%~49.7%和41.7%~55.0%。光富集显著增加大豆主茎中下部节位的荚数,在低密度群体下,3个品种大豆主茎1~6节位的荚数分别由7.5个增加到17.3个、5.6个增加到10.1个和6.9个增加到17.2个,并显著减少底部节位的空荚率。光富集和遮阴有增加和减少每荚粒数的趋势,在低密度群体下,光富集使海339每荚粒数显著上升,由2.17上升到2.36,在中密度和高密度有使其每荚粒数上升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在低密度和中密度下,黑农35每荚粒数显著上升,分别由1.93和1.78上升到2.26和2.13,在高密度下,光富集也使垦农18每荚粒数显著上升,由1.89上升到2.08。在低密度下,遮阴使垦农18每荚粒数由2.17减少到1.97。光富集和遮阴对粒重也有一定影响,在低密度群体下,遮阴增加垦农18和海339粒重8%~11%,而在高密度群体下,遮阴降低海339百粒重17%,百粒重的变化与种植密度及品种有关。单株荚数和粒数的改变是对产量贡献最大的因子。
刘兵王程金剑刘居东张秋英刘晓冰Stephen J.Herbert
关键词:大豆遮阴
非生物胁迫激活ABA途径ACO3基因的表达被引量:2
2020年
DNA甲基化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应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揭示了ABA途径相关基因ACO3应答非生物胁迫的分子机制。定量PCR (quantitative PCR, qPCR)的检测结果表明用野生型拟南芥(Col-0)作对照,被干旱、低温和盐处理的拟南芥植物中ACO3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增加。重亚硫酸盐测序的数据分析表明非生物胁迫能够诱导ACO3启动子DNA去甲基化并激活该基因的表达。RNA介导的DNA甲基化(RNA directed DNA methylation, RdDM)途径突变体ago4和dcl3中ACO3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加,暗示RdDM途径在调控ACO3基因应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金太成郎晨婧孟大伟王悦吴艳菊杨丽萍
关键词:非生物胁迫拟南芥
酚类化合物对植物的化感作用被引量:15
2006年
综述了具有植物化感作用的酚类化合物,介绍了酚类化感物质对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的抑制、促进作用及其自毒现象。
李霞
关键词:化感作用酚类
苜蓿次生胚遗传转化系统优化被引量:4
2019年
稳定高效的遗传转化系统是对苜蓿进行基因改良的重要前提条件。本实验以吉林省适产苜蓿品种为实验材料,对农杆菌介导的次生胚遗传转化系统中的各种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胚性愈伤诱导培养基中2,4-D和KT的最适浓度分别为2 mg/L和0.5 mg/L;体胚分化培养基中6-BA和NAA的最适浓度均为0.5 mg/L;该法最适受体基因型为公农系列苜蓿品种;遗传转化过程中,胚性愈伤诱导培养基及体胚分化培养基中添加的卡那霉素浓度分别为75 mg/L和50 mg/L。通过GUS基因表达检测和定量RT-PCR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已经顺利整合进苜蓿基因组染色体中,遗传转化效率为20%左右。本实验为培育吉林省转基因苜蓿新品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金太成王悦吴艳菊孟大伟杨丽萍
关键词:SATIVA
氮素形态对牛鞭草光合碳同化酶及叶绿素合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选用根茎型禾草牛鞭草为材料,研究硝态氮、铵态氮对牛鞭草光合碳同化酶、叶绿素合成前体及叶绿素合成的影响,探究不同形态氮与牛鞭草光合碳同化及叶绿素合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m(NO-3-N)∶m(NH4^+-N)为1∶0和1∶1的氮添加条件下,磷酸稀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叶绿素合成前体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ate ALA)、胆色素原(Porphobilinogen PBG)、尿卟啉原Ⅲ(UroporphyrinogenⅢ)及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均显著高于m(NO3^--N)∶m(NH4^+-N)=0∶1与不施氮N0,但是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在牛鞭草培养过程中,适量增加硝态氮有利于提高牛鞭草光合碳同化能力及叶绿素合成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能力,促进其生长及发育.
未晓巍谈韫郭丽刘凡语刘峰徐洪伟
关键词:牛鞭草氮素形态叶绿素
引入学术成果的“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一节教学设计
2020年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该节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这三部分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在学完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基础上的对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的延伸,同时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做了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刘兵赵棣姜万录
关键词:高中生物信息传递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松嫩平原小尾寒羊锌营养的动态研究
2005年
松嫩平原小尾寒羊锌营养的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绵羊体内锌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毛>骨>肉>血, 本地区绵羊体内不缺锌,从5月到10月绵羊毛中锌含量呈波动型曲线.在绵羊的群落内所有个体锌含量只有个 体差异,并无年龄差异.
周晓梅郭继勋宋苗苗王淑范
关键词:松嫩平原小尾寒羊
蒺藜总皂苷抗冠脉结扎诱导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冠状动脉结扎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蒺藜总皂苷抗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蒺藜总皂苷可通过显著降低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ST段绝对值,升高血清中SOD,增强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降低血清中MDA含量,减少心肌梗死面积,进而对缺血心肌起到保护作用。
王仁俊曾庆华
关键词:蒺藜总皂苷急性心肌缺血
共6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