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作品数:288 被引量:916H指数:12
相关作者:张海明熊蓉林辉辉彭伟雄熊哲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药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2篇医药卫生
  • 20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53篇中医
  • 19篇痛风
  • 19篇中医药
  • 16篇关节炎
  • 15篇性关节炎
  • 14篇疗效
  • 14篇病机
  • 13篇慢性
  • 11篇综合征
  • 11篇关节
  • 10篇炎症
  • 10篇药理
  • 10篇病因病机
  • 8篇药疗
  • 8篇药疗法
  • 8篇菌群
  • 8篇肠道
  • 7篇信号
  • 7篇医药疗法
  • 6篇代谢

机构

  • 270篇江西中医药大...
  • 7篇广西中医药大...
  • 6篇江西科技师范...
  • 5篇江西省中医院
  • 5篇南昌市洪都中...
  • 4篇赣南医学院第...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南昌大学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教育部
  • 2篇江西省儿童医...
  • 2篇赣南医学院第...
  • 2篇江西省妇幼保...
  • 2篇江西省中西医...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李华南
  • 10篇刘中勇
  • 9篇王万春
  • 7篇蒋小敏
  • 7篇章晓云
  • 7篇邓永文
  • 7篇梁启军
  • 6篇陈日新
  • 6篇王飞
  • 6篇章莹
  • 6篇唐娜娜
  • 5篇邹国辉
  • 5篇严张仁
  • 5篇张全辉
  • 5篇万强
  • 5篇李林
  • 5篇彭伟雄
  • 5篇李巧林
  • 5篇陈光华
  • 5篇贾蒙

传媒

  • 35篇江西中医药
  • 26篇中国中医药现...
  • 16篇光明中医
  • 13篇实用中西医结...
  • 13篇江西中医药大...
  • 7篇中国民族民间...
  • 6篇时珍国医国药
  • 6篇中医药通报
  • 6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中华中医药学...
  • 4篇中医临床研究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Digita...
  • 4篇空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新中医
  • 3篇中国药房
  • 3篇中国医院用药...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3篇安徽中医药大...

年份

  • 6篇2024
  • 50篇2023
  • 37篇2022
  • 27篇2021
  • 28篇2020
  • 24篇2019
  • 20篇2018
  • 26篇2017
  • 26篇2016
  • 12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2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肠道菌群在痛风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内定植的各肠道菌群彼此制衡,相依相辅,与宿主构成互利共生的关系,其数量及种类改变可造成肠道微生态失衡,并通过免疫调节的方式影响机体免疫功能,进而影响疾病进展。目前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与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密切相关,而以肠道菌群作为切入点探索痛风的发病机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从肠道微生态的组成及功能,痛风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特点,肠道菌群在痛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益生菌、中药和粪便微生物移植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痛风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章晓云章晓云李时斌王伟伟陈锋陈锋刘永钱
关键词:肠道菌群肠道微生态痛风嘌呤发病机制
基于ARRIVE指南和GSPC清单评价灸法干预膝骨性关节炎动物实验报告质量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评价灸法干预膝骨性关节炎动物实验的报告质量,寻找提高灸法干预膝骨性关节炎动物实验报告质量的方法。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寻找符合标准的动物实验,通过Excel 2016提取数据,采用ARRIVE指南和GSPC清单进行报告质量评价。结果:纳入16篇,整体上ARRIVE指南条目满足程度达到29.49%,GSPC清单仅有16.12%。主要情况有3篇(18.75%)用研究背景和结构式摘要对文献进行了简短的描述;3篇(18.75%)提供了动物伦理审查的相关证书和与研究相关的国家或机构的动物护理和使用指南;1篇(6.25%)明确的界定了主要检测指标和次要检测指标;2篇(12.50%)报告了进入分析中每组的动物数量,并描述了实验过程中动物的失访数量;6篇(37.50%)描述了实验过程当中基金支持的名称。发现5篇(31.25%)在前言当中描述了与主题相关的文献,当前现状存在的不足以及研究目的;2篇(12.50%)在文章中描述了使用随机数字表,采用了完全随机化的方法;15篇(93.75%)在讨论部分对主题的主要发现进行了讨论,并描述了结局的临床意义和科学意义,以及是否有继续研究的必要。结论:当前灸法干预膝骨性关节炎动物实验的报告质量总体来说质量偏低,文献当中许多方面描述模糊,不能给其他动物实验研究者提供有力的参考价值,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应严格按照动物实验的报告指南进行实验设计和报告,提高研究质量,科学报告研究结果。
王雪熊俊袁婷杨骏
关键词:灸法膝骨性关节炎动物实验
从目的论视角看李译本《黄帝内经》的翻译策略
2020年
中医古籍因其言简意赅的语言特点和深厚的中医文化底蕴,给中医古籍翻译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以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视角,分析李照国译本《黄帝内经》的翻译目的与翻译策略的选择关系,以及具体的中医术语和中医文化词语的翻译,语篇衔接的处理。得出结论:目的论对中医古籍翻译具有指导意义,但是译者也很难在保全源语形式和文化特色和满足译语读者两者之间做到绝对的平衡。
胡双全李玲
关键词:目的论黄帝内经翻译策略
与结直肠癌相关的粪菌移植研究现状
2020年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为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1]。CRC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因素、精神压力、饮食结构等[2]。也有研究表明,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的数量及种类均发生了变化[3-6]。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对维持肠道内环境稳态有重要作用,对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引发一系列的不适或疾病,而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可以通过将健康供体的粪便作用于受体消化道来达到治疗目的,是调节肠道菌群失衡的方法之一。本文围绕与CRC相关的FMT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崔曼曼马晓飞胡家丽胡丽霞张磊昌
关键词:内环境稳态结直肠癌患者饮食结构肠道菌群CRC
克罗恩病合并肛瘘的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肛瘘作为克罗恩病(CD)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如何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合理地治疗CD合并肛瘘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多种辅助检查应运而生,如超声、内镜、磁共振成像、瘘管造影、麻醉下检查等可帮助诊断;在药物治疗方面,人们不断探寻价格低廉、疗效高的药物,如抗生素类(甲硝唑、环丙沙星等),微生态制剂类(蜡样芽孢杆菌、美常安等)则为一种不错的选择;在手术治疗方面,传统术式和微创术式各有利弊,传统切开术配合挂线疗法仍是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一线治疗方法。本文结合已有文献资料对CD合并肛瘘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王燕孙娟玲张如洁冷冬玲陈光华
关键词:克罗恩病肛瘘肛周疾病
逍遥散加减方联合三黄洗剂治疗肝郁血热型酒渣鼻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方联合三黄洗剂治疗肝郁血热型酒渣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60例肝经郁热型酒渣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盐酸米诺环素胶囊口服联合夫西地酸乳膏外用治疗,治疗组予逍遥散加减方口服联合三黄洗剂湿敷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总积分。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总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作用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为9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治疗组为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加减方联合三黄洗剂治疗肝郁血热型酒渣鼻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徐嘉毓龙雨邱桂荣
关键词:酒渣鼻逍遥散加减方三黄洗剂临床疗效
柴胡疏肝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系统评价柴胡疏肝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检索建库至2017年11月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Pubmed、Embase、CBM有关中药柴胡疏肝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腹痛症状评分、腹胀症状评分、排便次数评分、大便性状评分、抑郁量表评分等数据进行meta分析。数据分析使用RevMan5.3软件。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714例患者,其中使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患者402例,西药治疗312例。各研究样本量30~120例。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前提下,使用柴胡疏肝散应用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相对西药对照组更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其总有效率OR(95%CI)值为3.66(2.38,5.63),P<0.0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柴胡疏肝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优于西药组。但受研究文献的质量影响,此结论还需高质量的研究文献进一步验证。
刘磊甘淳邓令南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柴胡疏肝散
悬灸不同状态犊鼻穴的脑电功率谱密度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通过提炼热敏态腧穴的脑电功率谱密度特征指标,为临床建立热敏态腧穴的脑电客观检测技术奠定科学基础。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犊鼻穴为试验腧穴,以同侧犊鼻穴正上4寸为对照点,采用热敏腧穴灸感法进行检测,根据施灸过程中是否发生热敏现象分为热敏态腧穴组和非热敏态腧穴组。受试者脑电数据采用美国EGI公司生产的128导高密度脑电系统采集,其采集分为3个时段,每个时段记录15min,共记录45min:第1段在艾灸前记录15min;第2段在艾灸15min后开始记录15min;第3段在艾灸结束后开始记录15min。脑电信号的预处理采用Matlab2014a(美国TheMathWorks公司)数据分析软件及其EEGLAB子软件,对灸前、灸中、灸后平均脑电功率谱密度分别进行提取,所得脑电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热敏态与非热敏态腧穴功率谱密度比较:平均功率谱密度差异:热敏态腧穴灸中、灸后与灸前比较,全部导联叠加后的脑电平均功率谱密度有明显增加。进一步分析不同频段脑电功率谱密度分布差异,其中theta、alpha1、alpha2及beta频段均增加,尤其以alpha1、alpha2频段增加显著,且beta频段的功率谱密度持续增加至灸后阶段。热敏腧穴不同脑区平均功率谱密度结果提示,灸中、灸后与灸前比较,灸中、灸后双侧额区、顶区、枕区平均功率密度明显增加,而其中央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lpha1、beta节律的能量在热敏态腧穴被激活时占整个脑电能量中的比重较大,而非热敏态腧穴脑电信号变化较少,这可能作为腧穴热敏现象的客观显示标签之一。
黄仙保李巧林谢丁一陈日新
关键词:悬灸脑电信号功率谱密度
中医药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饮食结构等改变,其患病率及发病率逐渐升高,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不错的疗效,湿热蕴结证为痛风性关节炎常见证型,文章拟从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作一概述。
彭伟雄李华南贾蒙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中医药
基于“毒瘀互结”理论探讨mTOR相关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对AS易损斑块的调控作用
2023年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疾病,以薄纤维帽、脂质核心增大及炎症细胞聚集为表现特点的易损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是该病的主要致病原因,AS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脑卒中等多种高致死率、致残率心脑血管疾病,将严重危害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目前研究发现自噬可干预管壁中的脂质沉积及泡沫细胞的形成,减少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的凋亡及斑块中巨噬细胞的浸润,达到抑制AS的作用,其炎症反应及自噬程度均可影响斑块稳定性。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作为标志性信号通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全过程,通过抑制mTOR相关通路可诱导细胞自噬稳定易损斑块。中医学认为毒瘀互结于内是AS易损斑块的致病因素,研究发现清热解毒类中药有一定稳斑作用,或与其可诱导自噬抑制炎症反应有关,属中医学八法中清法的体现。现就基于“毒瘀互结”理论探讨mTOR相关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对AS易损斑块的调控作用。
尹丽梅袁建陈楷邹国辉
关键词:自噬易损斑块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