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作品数:4,417 被引量:9,466H指数:35
相关作者:都有为闵乃本刘俊明黄以能冯端更多>>
相关机构:伊犁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81篇期刊文章
  • 1,147篇会议论文
  • 23篇标准
  • 20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63篇理学
  • 714篇一般工业技术
  • 598篇电子电信
  • 296篇电气工程
  • 289篇机械工程
  • 16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8篇化学工程
  • 151篇文化科学
  • 136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3篇医药卫生
  • 72篇建筑科学
  • 70篇天文地球
  • 65篇核科学技术
  • 49篇生物学
  • 3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3篇历史地理
  • 19篇石油与天然气...
  • 19篇农业科学
  • 17篇动力工程及工...
  • 16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96篇光学
  • 191篇纳米
  • 176篇晶体
  • 140篇超导
  • 129篇导体
  • 128篇磁性
  • 105篇掺杂
  • 104篇铁电
  • 101篇磁电
  • 100篇合金
  • 95篇自旋
  • 90篇半导体
  • 89篇超导体
  • 87篇光谱
  • 86篇量子
  • 86篇发光
  • 84篇X
  • 83篇第一性原理
  • 83篇分子
  • 80篇原子

机构

  • 4,271篇南京大学
  • 211篇中国科学院
  • 141篇伊犁师范学院
  • 73篇东南大学
  • 65篇南京师范大学
  • 48篇南京理工大学
  • 42篇伊犁师范大学
  • 35篇新疆大学
  • 31篇中国科学院上...
  • 29篇中国科学技术...
  • 28篇合肥工业大学
  • 25篇苏州大学
  • 23篇南京邮电大学
  • 22篇山东大学
  • 21篇江苏省人民医...
  • 20篇南京医科大学
  • 19篇南京工业大学
  • 18篇华南师范大学
  • 18篇同济大学
  • 17篇中国科学院近...

作者

  • 216篇都有为
  • 104篇张荣
  • 104篇郑有炓
  • 84篇周进
  • 81篇任中洲
  • 77篇程建春
  • 74篇祝世宁
  • 72篇夏元复
  • 72篇陈坤基
  • 71篇施毅
  • 67篇吴小山
  • 66篇黄以能
  • 64篇王广厚
  • 61篇沈波
  • 61篇冯端
  • 57篇朱劲松
  • 57篇张丽丽
  • 57篇刘圣康
  • 53篇顾书林
  • 52篇方贵银

传媒

  • 312篇物理学报
  • 199篇南京大学学报...
  • 140篇物理
  • 95篇伊犁师范学院...
  • 87篇物理实验
  • 87篇大学物理
  • 77篇物理学进展
  • 66篇Journa...
  • 61篇电声技术
  • 51篇科学通报
  • 49篇人工晶体学报
  • 47篇高能物理与核...
  • 40篇光学学报
  • 37篇功能材料
  • 35篇原子与分子物...
  • 33篇中国激光
  • 33篇核技术
  • 31篇声学技术
  • 30篇声学学报
  • 28篇应用声学

年份

  • 2篇2024
  • 63篇2023
  • 83篇2022
  • 64篇2021
  • 59篇2020
  • 79篇2019
  • 94篇2018
  • 109篇2017
  • 152篇2016
  • 136篇2015
  • 122篇2014
  • 163篇2013
  • 157篇2012
  • 162篇2011
  • 136篇2010
  • 138篇2009
  • 137篇2008
  • 145篇2007
  • 177篇2006
  • 175篇2005
4,4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石墨烯-镍纳米团簇复合体系的制备与磁性研究
简易的化学气相沉积法,以铜为催化剂,通过调整固态碳源的位置来控制沉积参数,制备出了单层和多层石墨烯.在制备的双层石墨烯上采用超高真空团簇束流沉积系统UHV-CBS 沉积Ni 团簇.通过调整参数,可以控制Ni 团簇的分布密...
王俊勇孙海斌万建国王广厚
PtCe纳米合金电催化氧化甲醇的研究
选用抗坏血酸和水合肼做还原剂,采用分步还原法制备不同比例Pt/Ce纳米合金催化剂颗粒.采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能谱(EDS)和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技术对其形貌、结构和成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t/Ce纳米合...
秦娟尹峰刘茜茹杨智博卢红兵高健智宋凤麒
关键词:催化活性稳定性分析
单晶和孪晶的Zn_(0.96)Co_(0.04)O稀磁半导体薄膜的制备与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分别在不同晶面的蓝宝石(sapphire Al2O3)基片上制备了沿c轴生长的Zn0.96Co0.04O稀磁半导体薄膜.发现在Al2O3(1120)晶面(a面)上薄膜是二维层状外延生长的高质量单晶薄膜,而在Al2O3(0001)晶面(c面)上薄膜却具有有趣的孪晶结构,部分区域相互之间有一个30°的面内转动来减少和基片之间的失配度.在孪晶薄膜中存在的这些相互旋转形成的区域界面上会引起载流子强烈的散射作用,导致载流子迁移率的下降和平均自由程的缩短.利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技术证明了无论单晶还是孪晶的Zn0.96Co0.04O薄膜中所有的Co都以+2价替代进入了ZnO的晶格,而没有形成任何杂相.而对其磁性研究发现,孪晶的薄膜样品比高质量的单晶薄膜样品具有大得多的饱和磁矩.这充分说明孪晶薄膜中的铁磁性来源与缺陷有关.我们还对铁磁性耦合机制进行了探讨.
路忠林邹文琴徐明祥张凤鸣
关键词:稀磁半导体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零折射率材料的物理与应用被引量:4
2019年
零折射率材料因其异常的电磁/光学特性在电磁波操控、新型天线和波导器件、非线性光学、光学吸收、电光调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首先介绍了零折射率材料的分类和实现方法,然后总结了零折射率材料的基本概念和电磁/光学特性,包括电磁波在零折射率材料中的折射、反射特性和"隧穿"效应,掺杂杂质对二维和三维体系的零折射率材料的影响,各向异性零折射率的电磁特性,零折射率材料内外的电场分布特性;最后介绍了零折射率材料的部分典型应用,并对零折射率材料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罗杰罗杰
约瑟夫森效应及其在微波上的应用
1975年
简单叙述约瑟夫森效应的发现、发展和器件上的应用.介绍描述该效应的实验和理论.最后介绍它应用于微波领域中的现况和前景.
姚希贤
关键词:约瑟夫森效应超导结量子相位超导隧道效应超导隧道结微波
铌酸锂波导中纠缠光子的基本特性
<正>集成化量子光路由于尺寸更小、稳定性更高、可扩展性更强已被广泛应用于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1]。但目前大多集成量子光路都是无源光子芯片,需要外界输入量子光源,同时集成二者的有源光子芯片的报道并不多。近期,我们实验...
田晓慧金华徐平祝世宁
文献传递
具有超高倍频性能的新型有机分子铁电
<正>1920年第一个铁电体罗息盐被发现,从此以后上千种无机、有机铁电体接踵而至,近些年来,一些性能优越的有机铁电体陆续被发现。其中二异丙胺溴[1]具有超过20μC/cm~2的超高自发极化值,并且在室温下具有铁电性,性能...
刘闯蔡宏灵
文献传递
国家创新体系视野下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发展探析被引量:1
2017年
文章结合时代背景和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实际创新表现,以三螺旋理论和国家创新理论为基石,有针对性地提出对于提升中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能力的思考:必须更加重视研究型大学及相关科研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加大对研究型大学应用科研领域的资源投入力度,并提供必要的政策性保障;研究型大学应利用区域创新的向心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引领区域创新集群的建设与发展;要打破长期以来存在于研究型大学科研系统内部的学科壁垒和行政壁垒,提升研究型大学的整体科研创新水平,推动体制内高水平科研机构的建设与发展。
吴迪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钛酸铅铁电薄膜被引量:4
1996年
利用低压MOCVD工艺分别在(001)取向的LaAlO3,SrTiO3和重掺杂硅单晶衬底上制备PbTiO3铁电薄膜,并通过X射线衍射谱对薄膜的微结构进行分析.X射线θ-2θ扫描显示硅衬底上得到了PbTiO3多晶薄膜,另两种衬底上得到了择优取向的PbTiO3薄膜.LaAlO3衬底上的PbTiO3薄膜有a和c两个取向,也就是薄膜中存在着90°畴结构,而生长在SrTiO3衬底上的PbTiO3薄膜中只存在c方向的择优取向.由于薄膜的尺度效应,发现c轴晶格常数与块材相比均缩短.X射线的φ扫描验证了后两类薄膜的外延特性,利用同步辐射的高强度和高能量分辨率用摇摆曲线方法研究了这两种外延薄膜的品质,进一步证明了SrTiO3衬底上的PbTiO3薄膜的单畴特性.利用重掺杂的硅衬底作底电极。
孙力陈延峰于涛于涛姜晓明闵乃本
关键词:钛酸铅铁电薄膜MOCVD
同步皮秒声致发光观测的简记
1995年
谢安东李化茂冯若
关键词:声致发光皮秒
共4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