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开大学医学院

作品数:1,802 被引量:6,164H指数:25
相关作者:杨卓车永哲倪虹朱天慧杨荣存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77篇期刊文章
  • 310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41篇医药卫生
  • 93篇生物学
  • 53篇文化科学
  • 4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1篇农业科学
  • 21篇理学
  • 1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化学工程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电子电信
  • 4篇机械工程
  • 4篇核科学技术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24篇细胞
  • 143篇肿瘤
  • 134篇蛋白
  • 107篇基因
  • 76篇血管
  • 75篇干细胞
  • 74篇免疫
  • 72篇动脉
  • 64篇腺癌
  • 60篇手术
  • 56篇预后
  • 56篇缺血
  • 49篇术后
  • 49篇淋巴
  • 48篇乳腺
  • 47篇小鼠
  • 45篇综合征
  • 44篇分子
  • 43篇乳腺癌
  • 40篇病理

机构

  • 1,791篇南开大学
  • 619篇中国人民解放...
  • 107篇天津医科大学
  • 95篇天津市第一中...
  • 55篇天津医科大学...
  • 54篇天津市口腔医...
  • 51篇天津市人民医...
  • 44篇天津科技大学
  • 4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9篇军事医学科学...
  • 19篇中国人民解放...
  • 17篇清华大学
  • 16篇天津中医药大...
  • 14篇天津市胸科医...
  • 13篇天津市中心妇...
  • 1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1篇天津市公安医...
  • 10篇天津大学
  • 10篇天津市第三中...

作者

  • 64篇杨卓
  • 51篇王硕
  • 49篇车永哲
  • 39篇朱天慧
  • 38篇田亚平
  • 34篇向荣
  • 32篇王悦
  • 29篇杨荣存
  • 25篇谭小月
  • 23篇倪虹
  • 23篇张涛
  • 21篇蒲传强
  • 20篇魏世辉
  • 20篇张涛
  • 17篇李玉皓
  • 17篇汪静洋
  • 17篇秦君芳
  • 16篇孙逊
  • 14篇张敏英
  • 14篇陈韵岱

传媒

  • 60篇解放军医学院...
  • 37篇解放军医学杂...
  • 36篇天津医药
  • 29篇南开大学学报...
  • 25篇中国修复重建...
  • 21篇食品研究与开...
  • 20篇中国组织工程...
  • 19篇标记免疫分析...
  • 18篇实验室科学
  • 17篇军医进修学院...
  • 17篇口腔医学研究
  • 16篇中华实验外科...
  • 15篇中华医学杂志
  • 15篇中华耳科学杂...
  • 14篇中华麻醉学杂...
  • 14篇山东医药
  • 1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2篇中华肝胆外科...
  • 12篇中华微生物学...
  • 11篇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

  • 4篇2024
  • 126篇2023
  • 168篇2022
  • 152篇2021
  • 112篇2020
  • 84篇2019
  • 60篇2018
  • 89篇2017
  • 93篇2016
  • 86篇2015
  • 95篇2014
  • 105篇2013
  • 94篇2012
  • 132篇2011
  • 69篇2010
  • 42篇2009
  • 65篇2008
  • 40篇2007
  • 39篇2006
  • 27篇2005
1,8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垂体瘤术后垂体功能评估情况的调查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分析垂体瘤患者术后1周及3个月的垂体功能复查情况,为垂体瘤手术患者的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993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诊断为垂体瘤并进行完整垂体功能评估后行垂体瘤切除术的10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各项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1周与3个月的垂体功能评估率分别为23.6%与16.0%。术前存在垂体功能减退患者,术后1周与3个月的垂体功能评估率分别为23.5%与5.9%.术前垂体功能无减退者垂体功能评估率分别为23.6%和20.8%,术前存在垂体功能减退者并未得到更多的垂体功能评价关注。术后1周因手术导致新发垂体功能减退率为48.0%,术后3个月为35.3%。结论垂体瘤术后l周内及3个月复查率低,垂体瘤术后可能存在较多漏诊垂体功能减退的患者。
周智超窦京涛吕朝晖巴建明谷伟军杜锦郭清华陆菊明
关键词:垂体瘤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中国HIV-1感染者中分离单克隆中和抗体的初步研究
2017年
目的从中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者中分离单克隆中和抗体,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初步鉴定。方法采用抗原特异性单个B细胞分选和单克隆抗体表达技术从感染者中分离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遗传学数据库(immunogenetics database,IMGT)分析抗体的可变区基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抗体的结合能力,采用TZM-bl/假病毒中和实验检测抗体的中和能力。结果从一个HIV-1CRF07_BC病毒感染者中分离到了两个单克隆抗体(A1和A6);两个抗体的重链来源于不同家系(IGHV5-51*01和IGHV4-59*01),轻链分别利用lambda链和kappa链,可变区基因的突变率较低;两个抗体与CRF01_AE、B亚型和CRF07_BC病毒的结合能力较强,可以中和Tier 1的SF162病毒(B亚型)和MW965病毒(C亚型),不能中和12个Tier 2的病毒(Global Panel)。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到了两个具有交叉反应性的单克隆中和抗体,丰富了HIV-1中和抗体的研究,也为艾滋病的抗原检测和治疗等应用领域提供备选的免疫制剂。
鞠斌李丹任莉郝彦玲张蕾王硕魏民邵一鸣
关键词:中和活性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20年
目的总结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UKA相关文献,从UKA新出现的手术指征、假体类型选择、与其他术式对比以及最新进展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临床研究表明UKA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目前该手术适应证有所扩展,体质量指数>25 kg/m^2、年龄<60岁、髌股关节炎及前交叉韧带功能不良不再属于手术禁忌证。UKA术中假体类型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患者情况。近年,临床逐渐开展的机器人辅助UKA可有效改善手术疗效,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结论随着手术技术、假体材料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UKA临床应用会更广泛,但目前大多为短、中期随访研究,需要进一步观察长期随访结果以指导临床实践。
吴东杨敏之曹正孔祥朋王毅郭人文柴伟
关键词:膝关节单髁置换术骨关节炎
呼吸道分泌物采样训练仿真模型的研制与应用
2021年
基于生物安全的要求,鼻拭子及咽拭子样本采集技术不应该依靠从被采人员身上训练获得,为给医学生、医务工作者及社会防疫工作人员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研制了呼吸道分泌物采样训练仿真模型。该模型高度逼真、性能稳定、通用性强、无生物安全隐患,能够同时满足教师示教、学生操作及社会防疫工作人员系统培训等多种要求。应用效果表明,该自制仪器不但可以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及岗位胜任力,促进高校对重大传染病的教学工作,还能够服务社会,增强社会的防疫力度,控制疫情的蔓延与流行。
王艳凤赵国星祁军刘寅
关键词:自制仪器实验教学社会服务
乳腺癌转铁蛋白受体的临床病理观察
1992年
应用抗转铁蛋白受体(TrfR)单克隆抗体(OKT_9)对52例乳癌组织冰冻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rfR在乳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显示:①TrfR阳性率为86.5%,它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以肿瘤浸润的边缘较中央略强,在细胞内表现为膜浆型;②TrfR在单纯癌及组织学Ⅲ级中表达较强;③TrfR在晚期病例、肿块>2cm者阳性率及强阳性率较高,在淋巴结转移组强阳性病例亦较多。提示TrfR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和侵袭力有关,具有一定的潜在预后价值。
宋胜华吴强杨枫龚西瑜郑国豪孙孟红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乳腺癌病理
老年肌肉病的临床与病理研究
目的由于肌病多见于青少年,在老年人中很少见,导致人们对老年肌肉病认识不足,易漏诊。近年来,随着我国肌肉活检技术的广泛应用,老年肌肉病的诊断越来越多,但是,国内外对老年肌肉病的研究仍较少,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总结老年肌肉病...
李艳娜蒲传强石强陈婷牛军伟刘华旭丛璐班瑞毛燕玲刘洁晓
文献传递
表皮生长因子对子宫肌瘤细胞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作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子宫肌细胞(HM-SMCs)和子宫肌瘤细胞(HL-SMCs)中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作用。方法:收集3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肌瘤组织和正常子宫肌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采用激光扫描细胞法(LSC法)检测BrdU渗入率;Western blot法检测p44/42 MAPK及其磷酸化水平和p44/42 MAPK特异性底物ELK-1的表达,MAP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和EGFR受体抑制剂AG1478对p44/42 MAPK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p44/42 MAPK的时间依赖性表达以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7的表达。结果:EGF诱导p-p44/42 MAPK和ELK-1水平显著上调,HM-SMCs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HL-SMCs。AG1478和PD98059可抑制EGF对MAPK的诱导作用。HM-SMCs中p44/42 MAPK对EGF的刺激呈持续平稳的激活,伴随着p27的显著上调;HL-SMCs中则呈快速短暂的激活,伴随着p27低水平上调。结论:EGF通过活化MAPK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可能是子宫肌瘤发病的一个重要的机制,为肌瘤的非手术治疗提供了可能。
石岩蓉朱颖军林琬君李洋王悦冰
关键词:子宫肌瘤EGFMAPKP27
基于新评价体系的胰腺囊性肿瘤消融有效性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对超声内镜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消融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guided lauromacrogol ablation,EUS-LA)治疗胰腺囊性肿瘤(panceratic cystic neoplasms,PCNs)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前瞻性地纳入2015年4月至2021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85例行EUS-LA的PCNs患者,基于新评价体系对其中随访的75例进行有效性分析。完全消失定义为最终体积=0,接近完全消失定义为0<最终体积≤10%原始体积,显著有效为10%原始体积<最终体积≤25%原始体积,有效定义为25%原始体积<最终体积≤75%原始体积,稳定定义为75%原始体积<最终体积≤100%原始体积,进展定义为最终体积>100%原始体积。结果新方法评价体系下评价初次有效性:完全消失25例(33.3%)、接近完全消失12例(16.0%)、显著有效15例(20.0%)、有效10例(13.3%)、稳定10例(13.3%)、进展3例(4.0%);总体有效性:完全消失28例(37.3%)、接近完全消失15例(20.0%)、显著有效12例(16.0%)、有效7例(9.3%)、稳定9例(12.0%)、进展4例(5.3%)。结论在新评价体系下初次消融病变缩小有效率和总体消融病变缩小有效率均得到提高,其不仅能评价病变不同程度体积缩小所产生的效果,而且能描述病变增大所产生的进展趋势。
宁波柴宁莉李惠凯冯秀雪杜晨李笑张晓彬赵鑫令狐恩强
关键词:胰腺囊性肿瘤
晚期喉癌术后生存分析
马玥莹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和白细胞浸润的影响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探讨针刺抗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TTC染色,免疫组化技术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和蛋白的时程变化规律及电针的调节作用,以及检测再灌注后白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变化。结果:再灌注3h模型组和非穴组MPO活性均增加,24—48h达到峰值,而电针组相应MPO活性明显降低(P<0.05)。ICAM-1mRNA和蛋白表达均发生于脑缺血/再灌注后3h,分别于再灌注12h和24h达到高峰(组内比较P<0.01),针刺可显著降低缺血区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早期针刺治疗可能通过下调脑缺血区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从而抑制黏附分子介导的内皮细胞与中性白细胞的黏附浸润,而防治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
刘玉珍蒋戈利韩景献车永哲
关键词:电针脑缺血细胞问黏附分子-1
共18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