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作品数:3,022 被引量:21,274H指数:49
相关作者:谭兴和夏延斌蒋立文吴卫国李清明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54篇期刊文章
  • 9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0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67篇农业科学
  • 176篇医药卫生
  • 168篇化学工程
  • 155篇生物学
  • 120篇文化科学
  • 105篇理学
  • 67篇经济管理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社会学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55篇发酵
  • 264篇食品
  • 114篇乳酸
  • 114篇活性
  • 113篇色谱
  • 102篇乳酸菌
  • 102篇相色谱
  • 95篇风味
  • 90篇抗氧化
  • 88篇淀粉
  • 87篇蛋白
  • 87篇响应面
  • 86篇微生物
  • 81篇挥发性
  • 78篇营养
  • 78篇保鲜
  • 72篇教学
  • 70篇多酚
  • 69篇辣椒
  • 62篇气相色谱

机构

  • 2,952篇湖南农业大学
  • 83篇湖南省农业科...
  • 48篇吉首大学
  • 39篇华中农业大学
  • 39篇湖南生物机电...
  • 31篇湖南省作物种...
  • 26篇华南理工大学
  • 26篇中南林业科技...
  • 2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9篇中国农业科学...
  • 19篇长沙环境保护...
  • 18篇湖南大学
  • 18篇湖南师范大学
  • 18篇湖南中医药大...
  • 16篇中国农业大学
  • 15篇中南大学
  • 15篇上海烟草集团...
  • 15篇湖南宾之郎食...
  • 14篇长沙理工大学
  • 11篇湖南省林业科...

作者

  • 248篇夏延斌
  • 220篇谭兴和
  • 213篇蒋立文
  • 189篇吴卫国
  • 166篇马美湖
  • 158篇邓放明
  • 150篇李清明
  • 146篇李宗军
  • 113篇刘成国
  • 107篇刘素纯
  • 105篇林亲录
  • 101篇张喻
  • 101篇苏小军
  • 101篇王锋
  • 98篇邓洁红
  • 97篇王燕
  • 96篇秦丹
  • 92篇王远亮
  • 87篇熊兴耀
  • 83篇刘焱

传媒

  • 216篇食品科学
  • 198篇食品与机械
  • 160篇中国酿造
  • 145篇食品工业科技
  • 13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24篇农产品加工(...
  • 119篇现代食品科技
  • 81篇食品研究与开...
  • 77篇中国食物与营...
  • 73篇食品科技
  • 66篇农产品加工
  • 64篇轻工科技
  • 53篇湖南农业科学
  • 50篇肉类研究
  • 47篇中国粮油学报
  • 46篇肉类工业
  • 46篇食品安全质量...
  • 44篇食品与发酵工...
  • 42篇粮食与油脂
  • 36篇保鲜与加工

年份

  • 4篇2024
  • 76篇2023
  • 78篇2022
  • 95篇2021
  • 154篇2020
  • 146篇2019
  • 136篇2018
  • 139篇2017
  • 149篇2016
  • 162篇2015
  • 139篇2014
  • 138篇2013
  • 132篇2012
  • 130篇2011
  • 152篇2010
  • 155篇2009
  • 115篇2008
  • 181篇2007
  • 147篇2006
  • 124篇2005
3,0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酪乳杆菌增殖培养基的优化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为了提高干酪乳杆菌培养液单位体积的菌数,以MRS肉汤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nhnken试验优化增殖培养基组成。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乳糖质量比为1∶1的混合糖,最佳氮源为酵母提取粉,最佳生长因子为黄豆浆。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添加量为混合糖3.77%,酵母提取粉1.49%,黄豆浆3.96%。在该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4h得到培养基活菌数为2.81×1012 CFU/mL,比优化前提高了8.21倍。
胡渊刘成国黄茜罗青雯钟昳茹
关键词:干酪乳杆菌乳酸菌益生菌
预处理及干燥方法对果蔬干制品V_C含量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文章从干燥预处理和干燥技术2个果蔬干制的重要环节出发,对国内外关于预处理和干燥方法对果蔬干制品V_C含量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欧阳梦云王燕罗凤莲孙子钦曹胜
关键词:果蔬真空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
食用花卉中多酚化合物的种类及其抗氧化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作为次级代谢产物,食用花卉中多酚类化合物种类丰富,具有抗氧化、抗炎、预防癌症等生物活性,其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行业。简述食用花卉中多酚的种类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现状,并探讨其抗氧化影响因素及协同作用机理,为可食用花卉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田星徐子悟叶慧洁王炜王炜刘石峰
关键词:食用花卉多酚抗氧化活性
发酵辣椒中的微生物及其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2023年
发酵辣椒即利用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的分解作用产生各种代谢产物,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及物理变化,形成的具有独特发酵风味的辣椒制品。发酵辣椒作为一种传统的辣椒制品,香辣酸脆,开胃可口,符合大众口味,但由于传统自然发酵菌群不明、结果不可控等因素,接种发酵成为目前研制发酵辣椒的热点方法,更是制备具有优良风味的发酵辣椒的关键。该研究介绍了发酵辣椒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其检测方法,总结了发酵辣椒中的风味物质,经综合分析得:发酵辣椒中的微生物以乳酸杆菌属和酵母菌属为主,产生酯类、醇类、酸类、烯烃类、醛类等众多复杂的香气成分,烷烃类、烯烃类和萜醇类物质在未发酵成熟的辣椒中是主要呈香物质,同样是辣椒发酵后的部分香气成分,赋予了发酵辣椒独特的花香、果香等香气特征。该研究重点阐述了影响发酵辣椒中风味物质的因素,主要包括发酵原料、发酵方法、发酵菌种、发酵盐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几个方面,其中发酵原料、发酵菌种以及发酵盐度对于发酵辣椒风味的生成至关重要,此外,该研究还指出了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展望,以期为发酵辣椒工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贺子玉何心胡楠易有金夏菠朱树清朱利红朱妮娜
关键词:发酵辣椒微生物风味物质
乡镇食品安全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食物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食品安全关系到国民的健康与幸福,维持着国家的富足与强盛。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了农业和食品加工业一体化进程,针对乡镇食品安全现状与监管的研究显得愈发重要。本文将以湖南省沅江市三眼塘镇为例,通过对该乡镇食品安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剖析其在生产、销售和储存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解决威胁乡镇食品安全的问题、优化乡镇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相应对策。
赵翔莹邓洁红
关键词:食品安全
莲子钻芯粉中甲基莲芯碱的抗氧化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以甲基莲芯碱为研究对象,通过总还原力测定及·OH、O_2^-·及DPPH·清除能力试验和Schaal烘箱试验对莲子钻芯粉中甲基莲芯碱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VC为对照时,甲基莲芯碱表现出良好的总还原能力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其对·OH、O_2^-·和DPPH·的最大清除率分别达62.79%,76.23%,93.57%;甲基莲芯碱的不同添加量对菜籽油的抗氧化效果均有剂量效应关系,且0.1%甲基莲芯碱>0.02%TBHQ>0.05%VE,与VC、柠檬酸的复配对菜籽油的抗氧化具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且与柠檬酸复配效果最佳,VC次之。
任美夏延斌
关键词:抗氧化性
食用黄花菜中含秋水仙碱的质证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PLC-DAD-Q/TOF MS)方法,通过测试大量样本获取相关数据,分析食用黄花菜中是否含有秋水仙碱。方法将不同来源黄花菜样品分部位(根、花葶、叶、花)处理,利用HPLC-DAD-Q/TOF MS对处理样进行秋水仙碱的检测。结果 156个食用黄花菜样本中均未检出秋水仙碱,而秋水仙球样本则被检出;另外,发现黄花菜样本液相色谱图中显示与秋水仙碱对照品保留时间非常接近处有一未知峰,对该未知峰的质谱图进行分析,初步显示其为多个化合物的共流出组分,其中主要离子质荷比为m/z 455.145 5(推测分子式C_(23)H_(22)N_2O_8)。结论食用黄花菜中不含秋水仙碱,传统认为鲜食黄花菜会导致腹泻是秋水仙碱引起的结论值得商榷。
汤敏娜刘秀斌黄嘉璐邓放明曾建国
关键词:黄花菜忘忧草秋水仙碱质证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研究证实摄入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对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微胶囊化有利于提高其氧化稳定性,掩盖鱼油的腥味。介绍微胶囊技术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应用,指出了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戴逸戴智勇张岩春莫红卫潘丽娜刘成国卢向阳周辉
关键词: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微胶囊化喷雾干燥
纳豆提取物抑菌效果的初探被引量:5
2008年
测定了纳豆提取物的抑菌效果。通过滤纸片抑菌试验表明,纳豆提取物具有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发酵过程中补充2%葡萄糖、蔗糖和可溶性淀粉或5%的硫酸铵、胰蛋白胨、牛肉膏等营养物质,对纳豆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有促进作用,但甘油、草酸铵、蛋白胨等对抑菌效果有阻碍作用。纳豆发酵32h和24h,其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较好。在pH6.0~9.0范围内纳豆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基本保持不变。在60℃和80℃条件下保温20min,抑菌效果基本不受影响;在100℃以上高温处理20min后,抑菌物质的活性稍有下降。
蒋立文彭巧云易灿呙亚波曾豪
关键词:纳豆抑菌作用
湖南传统发酵蔬菜制品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综述了湖南省蔬菜发酵制品产业存在一些问题,如规模小、工艺水平低、安全存在隐患等,讨论了湖南省制约蔬菜发酵制品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同时对国内外同行业的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湖南省蔬菜发酵制品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杨凤吾蒋立文秦丹李罗明
关键词:蔬菜发酵
共29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