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作品数:3,288 被引量:20,979H指数:56
相关作者:吕殿青万大娟刘春腊谢自楚蔡松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22篇期刊文章
  • 26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59篇经济管理
  • 569篇天文地球
  • 5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72篇农业科学
  • 235篇文化科学
  • 171篇建筑科学
  • 165篇水利工程
  • 123篇历史地理
  • 56篇医药卫生
  • 4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0篇生物学
  • 40篇社会学
  • 20篇交通运输工程
  • 19篇理学
  • 14篇政治法律
  • 6篇自然科学总论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哲学宗教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78篇城市
  • 219篇生态
  • 188篇洞庭湖
  • 171篇地理
  • 150篇城市群
  • 146篇旅游
  • 145篇土地利用
  • 145篇长株潭
  • 137篇土壤
  • 135篇污染
  • 109篇耕地
  • 107篇农业
  • 105篇长株潭城市
  • 103篇洞庭湖区
  • 103篇湖区
  • 103篇长株潭城市群
  • 96篇教学
  • 84篇农村
  • 84篇降水
  • 76篇影响因素

机构

  • 3,183篇湖南师范大学
  • 212篇中国科学院
  • 82篇中国科学院亚...
  • 69篇湖南农业大学
  • 55篇湖南大学
  • 55篇衡阳师范学院
  • 51篇中南大学
  • 43篇湖南工业大学
  • 35篇北京师范大学
  • 34篇湖南城市学院
  • 31篇中国科学院大...
  • 30篇国土资源
  • 26篇防灾科技学院
  • 26篇中南林业科技...
  • 24篇中华人民共和...
  • 23篇华中农业大学
  • 22篇中山大学
  • 21篇湖南科技大学
  • 20篇华中师范大学
  • 18篇湖南省水文水...

作者

  • 178篇李景保
  • 172篇周国华
  • 153篇毛德华
  • 145篇章新平
  • 135篇谢炳庚
  • 121篇朱翔
  • 92篇邓楚雄
  • 82篇唐承丽
  • 80篇李晓青
  • 73篇夏卫生
  • 70篇万大娟
  • 68篇贺清云
  • 65篇彭渤
  • 61篇吕殿青
  • 61篇谭长银
  • 59篇秦建新
  • 54篇朱佩娟
  • 50篇贺新光
  • 50篇帅红
  • 49篇徐美

传媒

  • 159篇湖南师范大学...
  • 116篇经济地理
  • 81篇热带地理
  • 79篇长江流域资源...
  • 62篇农村经济与科...
  • 61篇国土与自然资...
  • 50篇合作经济与科...
  • 49篇冰川冻土
  • 48篇长沙大学学报
  • 36篇地理研究
  • 36篇地理科学
  • 34篇衡阳师范学院...
  • 34篇自然灾害学报
  • 34篇自然资源学报
  • 33篇中学地理教学...
  • 31篇地理学报
  • 31篇安徽农业科学
  • 30篇水土保持学报
  • 27篇云南地理环境...
  • 25篇农业现代化研...

年份

  • 5篇2023
  • 8篇2022
  • 87篇2021
  • 179篇2020
  • 157篇2019
  • 178篇2018
  • 215篇2017
  • 232篇2016
  • 159篇2015
  • 186篇2014
  • 135篇2013
  • 166篇2012
  • 180篇2011
  • 137篇2010
  • 172篇2009
  • 147篇2008
  • 115篇2007
  • 101篇2006
  • 57篇2005
  • 74篇2004
3,2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球气候变化对松嫩草原水热生态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9
2000年
根据 4个大气环流模式 CO2 倍增试验结果并结合土壤水量平衡模型 ,气候 -草原生产力统计模型及逐日气温、降水随机模拟技术评估了未来 1 0 0 a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化对松嫩草原土壤蒸散、土壤水分、干旱频率、活动积温 ,草原生产力及极端气象事件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土壤蒸散 7~ 8月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旱季 ( 1 0~ 4月份有所减少 ,年蒸散将增加 ;土壤水分各月均将减少 ,干旱频率明显增加 ;≥ 0℃、≥ 1 0℃活动积温明显增加 ;草原生产力下降 2 %~ 4 % ;极端高温和低温明显上升 。
邓慧平刘厚风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草原生产力
中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潜力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中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潜力巨大。鉴于中部6省发展的基础、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等均不相同,在综合考虑各省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及相关政策、规划、战略部署的基础上,利用情景分析法系统分析了基准情景、节能情景和低碳情景下的中部各省低碳经济发展潜力,并针对中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潜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在低碳情景下,中部地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56.72%,远远超过了国家制定的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C0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到2030年,碳排放总量为337312.03吨,仅为2010年的1.26倍。低碳情景是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方式转型、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最有力的推手。
朱翔范翘赵先超
关键词:低碳经济情景分析发展潜力CO2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夏季积雪中δ^(18)O的时空变化被引量:7
2002年
利用实测资料分析了乌鲁木齐河源 1号冰川东支表层和浅层粒雪中δ18O的变化 ,δ18O与温度的关系以及消融和蒸发对粒雪中δ18O的影响 .分析表明 :乌鲁木齐河源 1号冰川无高度效应 ,受消融的影响 ,且有时出现反高度效应 ;消融和蒸发的结果使得来自同一降水的表面粒雪易发生稳定同位素的富集 ,下伏层中δ18O的变化受上覆雪层中消融水的影响 .采样期间发现 ,不同时段采样系列中的δ18O与降雪初始平均温度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
章新平姚檀栋焦克勤孙维贞
关键词: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粒雪氧同位素夏季积雪大气降水
湖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在对城市化质量和生态环境指数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对湖南省14个地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并运用GM(1,1)模型对未来3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该省各地州市城市化质量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平均值从0.304 3上升到0.623 4,但总体发展程度不高,均处在中度协调阶段;(2)各地州市耦合协调度分布不均,湘西、湘北地区耦合协调度相对较高,湘中、湘东地区耦合协调度相对较低;(3)该省各地州市在未来3年的耦合协调度均稳步上升,但发展不平衡.
叶亚亚李景保王丹阳谭芬芳
关键词:城市化质量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度
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疫水人水相互作用关系及防控方案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研究洞庭湖区血吸虫病人水相互作用关系及传染防控,是推进湖区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从水文情势、产业发展、居民行为、城乡建设四方面探讨了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疫水人水相互作用关系,并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设置教育优先方案、生态保护优先方案和城镇化推进方案对其防控方案进行系统仿真模拟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水文等生态因素对于人水接触的影响逐步减少,而社会经济因素则显得越来越重要。(2)系统动力学模型能有效展示血吸虫病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研究血吸虫病防控的有效方法之一。(3)依据仿真模拟结果,城镇化推进方案是经济增长、城乡协调、环境友好的最优血防方案。
谢谦朱翔贺清云徐美
关键词:血吸虫病洞庭湖区
洞庭湖湿地管理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洞庭湖湿地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湿地。近年来,由于洪灾频仍,损失巨大,湖南省提出了全面治理洞庭湖的“4350工程”,目标是重现八百里洞庭浩浩荡荡的美景,把洞庭湖建设成为长江中游重要的调蓄滞洪主导功能区。但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有关湿地管理的问题并未得到完全解决。分析认为,“退人不退耕”与“移民建镇”都是值得商榷的,只有将湖区的居民迁离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才能得到根本的恢复。同时,调整当前的行政区划和治理污染也是很有必要的,这对湖区湿地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伍铁牛李发俊
关键词:湿地洞庭湖污染
湘中安化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矿物学评价
2010年
以湘中安化发育于下寒武统黑色页岩之上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等离子质谱(ICP-MS)、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技术,对土壤样品的重金属元素和矿物组成进行较系统的分析测定。在此基础上,引入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矿物学评价法,对样品进行了Cd、Zn、Cu、Pb和Ni的污染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污染元素的含量与生态效应评价值并不一致;Cd和Zn的污染尚未达到临界值,危险性较小,但不能因此忽视地球化学定时炸弹的风险;Pb、Cu和Ni存在污染,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和预防目前和将来的污染危害。
杨广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评价湘中
基于TVDI的湖南省干旱监测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地表温度(LST)构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结合湖南省地形特征对TVDI拟合结果进行高程订正,能较好地反映旱情演变规律。将处理结果划分为5个等级,湖南省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旱问题,直到8月份旱情开始有缓解趋势,但干旱问题一直存在。通过插值得到的同一时期标准化降水指数对结果进行验证发现,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对于湖南省干旱监测和趋势演变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可为湖南省旱情的预警监测提供参考。
赵建苹胡顺石秦建新
关键词:植被指数LST标准化降水指数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锌对水稻锌镉积累的影响被引量:20
2018年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在水稻灌浆初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锌(1~5 g·L-1Zn SO4)对水稻(株两优189)产量、各器官镉锌含量和镉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1~5 g·L-1Zn SO4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叶面喷施1~5 g·L-1Zn SO4水稻各器官Cd含量降低、而Zn含量提高。糙米Cd含量降低9.0%~47.8%,Zn含量提高31.7%~55.6%。喷锌后根到第一节Cd转运系数(TF第一节/根)、旗叶向第一节Cd转运系数(TF第一节/旗叶)和穗轴到糙米Cd转运系数(TF糙米/穗轴)分别降低5.8%~43.7%、1.0%~30.3%和4.7%~26.7%。糙米Cd含量与TF第一节/根、TF糙米/穗轴和根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研究结果表明,叶面喷锌降低糙米Cd含量主要是由于抑制根Cd吸收和降低根和旗叶向第一节及穗轴向糙米的转运引起的。喷施3~5 g·L-1Zn SO4显著降低糙米Cd含量,是叶面调控稻米Cd含量的适宜用量。
吕光辉许超王辉王辉帅红王帅朱奇宏朱奇宏朱捍华
关键词:水稻转运系数叶面喷施
自然地理环境对我国传统饮食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我国地大物博,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呈现出各具特色的饮食习惯。本文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简析其对我国传统饮食的影响。一、问题提出我国地处亚洲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幅员辽阔,地形和气候复杂多样,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分异显著。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富的饮食原料。
刘利科肖素平钟娅琳
关键词:自然地理传统饮食饮食习惯烹饪方式
共3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