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作品数:1,546 被引量:5,473H指数:27
相关作者:千承辉尚新磊易晓峰王应吉于淼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292篇期刊文章
  • 2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9篇天文地球
  • 39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40篇机械工程
  • 162篇电子电信
  • 129篇理学
  • 111篇电气工程
  • 71篇文化科学
  • 37篇一般工业技术
  • 34篇医药卫生
  • 3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1篇经济管理
  • 20篇航空宇航科学...
  • 15篇建筑科学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2篇化学工程
  • 11篇矿业工程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10篇传感
  • 89篇感器
  • 89篇传感器
  • 78篇信号
  • 75篇光谱
  • 73篇地震
  • 72篇磁共振
  • 64篇网络
  • 63篇噪声
  • 61篇仪器
  • 60篇勘探
  • 55篇红外
  • 51篇瞬变
  • 51篇瞬变电磁
  • 47篇磁法
  • 44篇教学
  • 43篇电磁法
  • 43篇震源
  • 41篇数据采集
  • 40篇可控震源

机构

  • 1,506篇吉林大学
  • 83篇教育部
  • 37篇长春理工大学
  • 29篇中国科学院
  • 24篇中国地质科学...
  • 22篇中国计量科学...
  • 22篇中国科学院长...
  • 18篇中国地质调查...
  • 17篇山东省科学院
  • 17篇中国科学院大...
  • 15篇空军航空大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重...
  • 13篇北华大学
  • 12篇吉林大学第一...
  • 12篇中国煤炭地质...
  • 10篇小天鹅仪器有...
  • 10篇中国第一汽车...
  • 9篇国土资源部
  • 8篇东北电力大学
  • 8篇北京信息科技...

作者

  • 240篇林君
  • 72篇田地
  • 70篇凌振宝
  • 65篇姜弢
  • 61篇高印寒
  • 55篇于生宝
  • 55篇周逢道
  • 54篇程德福
  • 52篇千承辉
  • 52篇嵇艳鞠
  • 50篇崔洪亮
  • 49篇陈祖斌
  • 47篇刘光达
  • 46篇刘长胜
  • 46篇王言章
  • 40篇朱凯光
  • 38篇王君
  • 37篇王永志
  • 36篇蔡靖
  • 36篇蒋川东

传媒

  • 109篇吉林大学学报...
  • 106篇吉林大学学报...
  • 72篇地球物理学报
  • 56篇实验室研究与...
  • 51篇吉林大学学报...
  • 46篇仪器仪表学报
  • 38篇光谱学与光谱...
  • 34篇地球物理学进...
  • 26篇红外与激光工...
  • 26篇电子技术应用
  • 22篇光学精密工程
  • 20篇分析化学
  • 20篇煤炭技术
  • 20篇单片机与嵌入...
  • 20篇科学技术与工...
  • 16篇仪表技术与传...
  • 16篇实验技术与管...
  • 16篇中南大学学报...
  • 13篇质谱学报
  • 13篇传感器与微系...

年份

  • 2篇2024
  • 43篇2023
  • 58篇2022
  • 88篇2021
  • 69篇2020
  • 73篇2019
  • 79篇2018
  • 116篇2017
  • 127篇2016
  • 136篇2015
  • 148篇2014
  • 96篇2013
  • 92篇2012
  • 56篇2011
  • 59篇2010
  • 81篇2009
  • 64篇2008
  • 50篇2007
  • 53篇2006
  • 12篇2005
1,5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变分模态分解-排列熵方法用于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去噪被引量:3
2022年
提出一种变分模态分解-排列熵的去噪方法,分析并设定排列熵中关键参数和阈值,进而通过排列熵来确定变分模态分解的分解层数值,将分解的各模态进行重构以实现对振动信号的去噪。通过仿真测试来验证该方法在正交性、完备性、信噪比和效率方面的优越性,最后对系统采集的实际振动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经验模态分解-相关系数和完全经验模态分解-相关系数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对触网、车轮碾压和雨淋三种振动信号具有最优的去噪信噪比(含噪信号与降噪值之比),分别为32.5358 dB、30.5546 dB和29.3435 dB,耗时也较少,分别为1.4432,1.6320,1.2349 s,信号模式识别准确率最高,均在99%以上。
于淼张耀鲁何禹潼孙铭阳孔谦郑志丰
关键词:光纤光学信号去噪
基于多匝环形线圈的核磁共振信号响应计算与试验研究被引量:17
2013年
核磁共振接收信号的质量主要受探测天线的传递特性影响,当传递特性较差时,严重影响测量效果.结合目前国内外核磁共振找水仪天线的研制情况,给出了接收天线传递特性的计算方法,根据数值计算结果讨论了影响传递特性的天线参数.利用吉林大学研制的核磁共振找水仪进行实际测试,结果证明与讨论结果一致.本文得出的传递特性影响因素和接收信号质量评估方法,可以为不同类型核磁共振找水仪天线的设计提供依据,将促使核磁共振方法在复杂地形环境找水及隧道、矿井灾害水源探测等方面得到有效应用.
易晓峰李鹏飞林君段清明蒋川东李同
关键词:核磁共振地下水
高频差分采样技术在CCD信号处理中的实现被引量:3
2014年
现在CCD相机已经在很多领域取得了广泛地应用,针对高频CCD模拟视频信号保持时间较短,采样信号速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高精度可调、高频差分采样技术。首先,详细阐述了高频模拟视频信号的特性及信号处理中的难点;其次,分析了传统CCD信号处理方法中采样速率不高的原因,在模拟视频输入和采样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法;然后,给出了高精度可调与高频差分采样方法的具体实施,并进行了测试验证;最后,提出了CCD信号处理相关的噪声抑制方法,并对CCD的信噪比性能进行了细致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CCD信号处理方法使最大采样速率达到80Msps,比传统方法提高了1倍,最小采样精度可以达到0.5ns,而且在最到采样速率下测得的信噪比仍可以达到41.2dB,经过改进的高精度可调与高频差分采样技术提高了CCD图像信噪比,完全满足高频CCD信号处理的应用需求。
李国宁刘妍妍张柯张宇金龙旭
关键词:电荷耦合器件相关双采样信噪比
地震数据自适应多层字典学习稀疏表示方法
2022年
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 CS)地震数据重构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于稀疏表示字典的性能。在K—奇异值分解(K-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K-SVD)方法中每个训练样本的稀疏级别是固定的,这可能导致原始样本在稀疏表示过程中产生欠拟合或过拟合问题;而且它只使用原始样本的特征作为训练字典,无法利用样本在字典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隐式特征,从而影响地震数据的重构精度。为此,对K-SVD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自适应多层字典学习(Adaptive Multilayered Dictionary Learning, AMDL)方法对地震数据进行稀疏表示,不但可在字典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特征,而且还可自适应地确定每一层所选择的原子数。试验结果表明,与K-SVD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为基于CS的地震数据重构提供更准确的稀疏表示。
雍皓韩铎张俊杰王俊秋
关键词:压缩感知地震数据
JLU-FG03A型井下磁通门磁力仪性能标定方法
2023年
针对JLU-FG03A型井下磁通门磁力仪在井下高压潮湿环境下地磁场观测的应用需求,为磁力仪设计了实验室标定以及井下在线标定方法。给出了实验测试系统的搭建和相关的测试方法,利用实验室标定方法分别测试了磁力仪量程、带宽、噪声以及灵敏度温漂,使用井下在线标定方法测试了在井中工作的磁力仪数据的可靠性以及噪声水平。实验室标定结果表明,仪器量程为±100000 nT,带宽为DC-10 Hz,RMS(Root Mean Square)噪声低于0.01 nT(DC-0.3 Hz),开启自适应反馈功能后温漂为23.39 ppm,以上指标满足井下地磁观测的应用需求。井下在线标定实验表明,仪器在井下工作状态正常。噪声测量结果表明,井下磁环境良好,有利于磁力仪发挥出最佳性能。
石佳晴李子昊周志坚王言章齐侃侃
关键词:井下磁通门磁力仪
采用模拟PID控制的DFB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研制被引量:10
2019年
以红外分布反馈激光器激发光源为核心的检测装置中,分布反馈激光器发光波长的控制精度及稳定性直接决定检测装置测量准确性。为此研发了一种采用模拟PID控制的分布反馈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模拟比例-积分-微分温度前向控制模块和温度实时后向采集模块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温度控制实验中采用激射中心波长为2 049 nm的分布反馈激光器,结果表明,系统温度控制稳定性为±0.05℃,稳定时间小于30 s。同时,利用所研制的温度控制系统对上述可调谐DFB激光器做了光谱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激光器驱动电流固定时,激光器激射波长与其工作温度呈线性关系。
穆叶胡天立陈晨宫鹤李士军
关键词:分布反馈激光器高精确度高线性度
用于微动探测的地震仪关键技术研究
<正>1.研究背景微动是一种由体波(P波和S波)和面波(Rayleigh波和Love波)组成的复杂振动,并且面波的能量是信号总能量的主要成分。微动勘探是利用微动信号中的面波进行探测的一种被动源探测方法[1]。相对于传统的...
田入运周晓华林君张林行吕世学
文献传递
基于电磁Maxwell全方程的震电响应时域有限差分模拟
震电效应是反映地下多孔介质中的震电转换现象的重要表征,通过观测震电效应可以实现地下石油和天然气等孔隙流体探测。在进行震电效应的数值模拟时,传统方法对于电磁响应部分的理论模拟均采用准静态近似,但准静态近似会忽略地震横波的影...
韩丽嵇艳鞠黄兴国
关键词:震电效应多孔介质电磁波
基于双匝线圈的轻便式核磁共振找水仪研制被引量:14
2013年
核磁共振系统测量时,需要产生较高的激发磁矩来完成对深层地下水的激发。为满足发射功率的要求,现有核磁共振探测系统的体积和重量较为庞大。提出一种利用多匝线圈进行探测的方法,在不损失探测深度的前提下,可以降低系统的发射功率,达到仪器系统轻便化的目的。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利用75 m双匝线圈发射150 A电流,可达到100 m核磁共振测深的结论。研制出的轻便型系统体积和重量是现有商品化核磁共振系统的1/6左右,具有一体化、操作简便、性能稳定等优点。给出了系统关键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测试结果,通过野外对比试验、重复试验及实际打井验证等手段,证明了所研制的轻便型系统对地下水探测的有效性。
易晓峰林君段清明
关键词:核磁共振地下水
地震波射线追踪方法研究综述被引量:16
2016年
射线追踪法避免了对高阶偏微分波动方程的直接求解,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手段,在层析成像、叠前深度偏移及正演模拟等研究领域均占据重要地位.射线追踪方法众多,随着近些年的研究深入,许多不同于传统方法的新型算法得到了更为长足的发展.本文对其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的有限差分法、走时插值法、最短路径法以及波前构建法进行了分析,对算法的基本原理、优越性、运算精度与效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各算法的研究现状,并对射线追踪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王东鹤陈祖斌刘昕李娜
关键词:射线追踪有限差分法
共15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