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作品数:298 被引量:1,085H指数:15
相关作者:彭琴赵追刘瑜琦方亮谭玉琴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南京晓庄学院生物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系南京晓庄学院生物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5篇期刊文章
  • 4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9篇农业科学
  • 88篇生物学
  • 34篇医药卫生
  • 15篇文化科学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理学
  • 9篇经济管理
  • 8篇化学工程
  • 7篇水利工程
  • 6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建筑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2篇内生真菌
  • 29篇活性
  • 22篇多样性
  • 22篇植物
  • 16篇毛茛
  • 16篇抗氧化
  • 14篇细胞
  • 14篇抗氧化活性
  • 12篇教学
  • 9篇多倍体
  • 8篇银杏
  • 8篇内生
  • 8篇紫茎泽兰
  • 8篇黄酮
  • 7篇蛋白
  • 7篇生物学
  • 6篇单叶
  • 6篇单叶蔓荆
  • 6篇生长期
  • 6篇生物素

机构

  • 297篇九江学院
  • 16篇江西农业大学
  • 9篇南京晓庄学院
  • 8篇西南大学
  • 7篇南京林业大学
  • 6篇华中师范大学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江苏大学
  • 5篇云南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天津科技大学
  • 4篇四川省农业厅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南昌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佛山科学技术...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安徽科技学院

作者

  • 74篇陈晔
  • 47篇樊有赋
  • 42篇廖亮
  • 41篇彭琴
  • 35篇詹寿发
  • 30篇甘金莲
  • 26篇徐玲玲
  • 23篇杨建远
  • 23篇李同建
  • 22篇过七根
  • 22篇张炳火
  • 22篇聂谷华
  • 20篇徐常龙
  • 18篇张小谷
  • 17篇李汉全
  • 17篇江慎华
  • 16篇刘瑜琦
  • 15篇张良慧
  • 12篇赵追
  • 11篇谭玉琴

传媒

  • 27篇安徽农业科学
  • 19篇九江学院学报...
  • 12篇江苏农业科学
  • 10篇湖北农业科学
  • 7篇广东农业科学
  • 7篇九江学院学报
  • 6篇生物学通报
  • 6篇广西植物
  • 6篇九江医学
  • 6篇菌物研究
  • 6篇九江学院学报...
  • 5篇农业机械学报
  • 5篇食品工业科技
  • 5篇生物学教学
  • 4篇特种经济动植...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北方园艺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中国家禽
  • 3篇天然产物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4篇2014
  • 28篇2013
  • 32篇2012
  • 22篇2011
  • 29篇2010
  • 31篇2009
  • 39篇2008
  • 33篇2007
  • 30篇2006
  • 13篇2005
  • 8篇2004
2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被引量:3
2012年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色谱条件:C18(5μm,150 mm×4.6 mm),流动相为0.05 mol/mL醋酸铵溶液∶甲醇(85∶15),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为244 nm,柱温为30℃,对乙酰氨基酚在3~15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该方法准确、可靠,与标准法比较,结果较为满意,可用于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
石向群方莉徐秀景魏山青张扬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乙酰氨基酚
Cu(Ⅱ)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刘瑜琦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铜离子淀粉样蛋白TAU蛋白
基于GIS和RS平台的烟田连作区的查询研究
2007年
尽量控制烟草生产的连作,逐步建立烤烟合理轮作制度,实施划片轮作,才能实现用地与养地有机结合,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烟叶产量、质量,增加种烟效益。而只有对烟草种植田块进行查询,得出连作烟田的基本信息,才是控制烟草生产的连作,逐步建立烤烟合理轮作制度的关键所在。本文就如何在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平台支持下进行烟草连作区查询进行了详细论述。
黄勇奇赵追
关键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海金沙内生真菌JH001菌株产红色色素培养条件研究
2011年
研究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及培养基初始pH值对海金沙内生真菌JH001菌株菌丝生长和产红色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果糖为碳源、以硝酸铵为氮源、碳氮比为40∶1、pH值为5的培养条件有利于海金沙内生真菌JH001菌株菌丝的生长及产红色色素;不同的碳源、氮源、碳氮比及培养基初始pH值对内生真菌JH001菌丝生长率的影响不同。
张兰钱飞箭彭琴詹寿发樊有赋陈晔
关键词:海金沙内生真菌
禺毛茛多倍体复合体及其近缘类群的网状进化研究
杂交特别倾向于在处于初始阶段或初期阶段的多倍体复合体中发生,两个已分化类群间发生种间杂交常常导致复杂的网状进化关系.禺毛茛及其近缘类群包括Ranunculus chinensis (2x),R.silerifolius ...
徐玲玲李同建廖亮邓辉胜韩兴杰
生物化学代谢部分教学方法的探讨被引量:3
2011年
生物化学的代谢部分知识量大,内容复杂,有很多需要记忆、理解和推理的内容,因此在教与学2方面都有较大的难度。针对如何掌握每一条代谢途径的内容,提出以定义、重要的中间产物、重要的酶、能量计算和生理意义等作为重点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涂岩郭自力
关键词:代谢教学方法
庐山地质地貌分析及其实习路线设计被引量:2
2007年
庐山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是很多高校地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庐山的地质、构造地貌、河谷地貌和冰川地貌,结合实地考察,提出了庐山地貌实习的三条路线与内容:莲牯路—剪刀峡—小天池—王家坡—莲花谷—大月山—大校厂—东谷;如琴湖—锦锈谷—龙首崖—石门涧—电站大坝—黄龙潭—芦林桥;犁头尖—太乙峰—含鄱口—五老峰—三叠泉。
张其兵赵追曹铭阎伍玖
关键词:构造地貌河谷地貌冰川地貌
野生山药内生真菌对瑞昌山药促生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为探讨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的促生效应,采用Salkowski比色法,从48株由野生山药组织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中筛选出4株具有分泌吲哚乙酸(IAA)活性的菌株(编号为YS07、YS16、YS21、YS27)。将4株内生真菌与瑞昌山药无菌苗共培养,观察菌丝在山药幼苗根中的定殖情况,并测定该菌株对瑞昌山药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4株内生真菌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瑞昌山药无菌苗的鲜重、新生根数、根冠比和叶绿素含量,不同菌株在分泌IAA的能力和对瑞昌山药的促生作用方面存在差异,4株内生真菌促生作用的强弱依次为YS27、YS21、YS07、YS16。
詹寿发杨丽彭琴甘金莲樊有赋陈晔
关键词:内生真菌促生作用
生物素衍生物自组装膜制备及其覆盖度的电化学测定
2013年
利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研究了MBDA/Au,MBTA/Au,TBDA/Au,TBTA/Au修饰电极以及MBDA与DT混合自组装/Au、TBTA与DT混合自组装/Au修饰电极的覆盖度。结果表明这些自组装膜在金电极表面的覆盖度均比较高,达到99%以上;对同一类修饰电极,混合自组装膜的覆盖度高于单组分自组装膜的覆盖度,混合自组装体系的覆盖度随着DT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同类物质,长链化合物在金表面的覆盖度大于短链化合物,含二硫键的化合物与金电极的键合能力比含一个巯基的化合物键合能力强。
徐常龙曹小华陶春元柳闽生张爱东
关键词:自组装膜循环伏安法
长江上中下游河道水沙特征和水沙关系被引量:9
2014年
利用1950-2010年间宜昌、汉口和大通站的有关资料,对比分析长江流域上中下游河段的径流量和输沙量特性及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1950—2010年宜昌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32×10^(11)m^3,汉口站为7.07×10^(11)m^3,大通站为8.96×10^(11)m^3,上游来水量与中下游来水量各占一半左右.年际间年径流量存在波动变化,但未出现明显的趋势性增减变化.而三峡水库建成后径流量存在年内削峰补枯现象;1950—2010年宜昌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4.34×10~8t,汉口站为3.59×10~8t,大通站为3.90×10~8t,泥沙主要来源于上游流域.而年际间年输沙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下降,尤其2003年三峡水库建成后输沙量出现锐减,宜昌站年平均输沙量降为0.54×10~8t,汉口站为1.17×10~8t,大通站为1.52×10~8t,汛期输沙量减少更明显,而且不同粒径组的悬沙输沙量出现不一致的下降,这与中下游河床和岸滩沉积物再浮悬泥沙及湖泊补给的泥沙组成有关.对悬沙不同粒径组的输沙量与径流量之间建立散点关系图,表明D≥0.1 mm泥沙粒径组的线性关系较好,而全沙粒径组尤其是细颗粒组相关性较差,符合河流动力学的相关理论.本研究成果对认识近年来人类活动干扰下的长江流域水沙变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一斌李九发赵军凯姚弘毅郭小斌陈炜
关键词:输沙量径流量水沙关系三峡工程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