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作品数:4,964 被引量:24,389H指数:38
相关作者:唐强孙远征王有鹏王东岩王艳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54篇期刊文章
  • 25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69篇医药卫生
  • 70篇文化科学
  • 32篇经济管理
  • 13篇生物学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社会学
  • 8篇化学工程
  • 7篇农业科学
  • 6篇哲学宗教
  • 5篇理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政治法律
  • 3篇语言文字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67篇针刺
  • 516篇中医
  • 422篇疗效
  • 401篇电针
  • 396篇针灸
  • 289篇卒中
  • 231篇脑卒中
  • 228篇综合征
  • 223篇中药
  • 223篇中医药
  • 218篇疗效观察
  • 212篇缺血
  • 201篇细胞
  • 191篇慢性
  • 190篇针刺治疗
  • 186篇临床疗效
  • 184篇中风
  • 172篇康复
  • 169篇卒中后
  • 164篇血管

机构

  • 4,812篇黑龙江中医药...
  • 2,833篇黑龙江中医药...
  • 740篇黑龙江中医药...
  • 94篇哈尔滨医科大...
  • 57篇黑龙江省医院
  • 31篇哈尔滨医科大...
  • 29篇上海中医药大...
  • 25篇哈尔滨医科大...
  • 25篇黑龙江省中医...
  • 21篇北京中医药大...
  • 21篇天津中医药大...
  • 20篇黑龙江护理高...
  • 18篇山东中医药大...
  • 14篇河南中医药大...
  • 13篇哈尔滨理工大...
  • 13篇成都中医药大...
  • 13篇中国中医科学...
  • 12篇长春中医药大...
  • 1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2篇哈尔滨市第一...

作者

  • 257篇孙忠人
  • 245篇唐强
  • 218篇孙远征
  • 216篇王有鹏
  • 169篇朱路文
  • 167篇王东岩
  • 165篇丛慧芳
  • 159篇王艳
  • 153篇尹洪娜
  • 113篇李晓宁
  • 92篇高维滨
  • 87篇王玉琳
  • 86篇徐西林
  • 86篇金泽
  • 85篇蔡国锋
  • 81篇张晓峰
  • 74篇李红梅
  • 73篇盛国滨
  • 69篇董旭
  • 69篇李同军

传媒

  • 588篇针灸临床杂志
  • 352篇中医药信息
  • 333篇中医药学报
  • 147篇上海针灸杂志
  • 141篇中国中医药科...
  • 93篇临床医学进展
  • 91篇中国中医急症
  • 89篇中国针灸
  • 84篇辽宁中医药大...
  • 81篇中国医药导报
  • 67篇辽宁中医杂志
  • 67篇中文科技期刊...
  • 66篇中国康复理论...
  • 57篇中医学
  • 52篇现代中西医结...
  • 50篇中文科技期刊...
  • 47篇黑龙江中医药
  • 47篇长春中医药大...
  • 46篇黑龙江医学
  • 44篇吉林中医药

年份

  • 76篇2025
  • 481篇2024
  • 373篇2023
  • 389篇2022
  • 348篇2021
  • 251篇2020
  • 226篇2019
  • 198篇2018
  • 209篇2017
  • 248篇2016
  • 314篇2015
  • 273篇2014
  • 177篇2013
  • 174篇2012
  • 195篇2011
  • 129篇2010
  • 105篇2009
  • 82篇2008
  • 105篇2007
  • 77篇2006
4,9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内膜搔刮术改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薄型子宫内膜的相关探讨
2022年
薄型子宫内膜(Thin endometrium)是子宫内膜容受性差的原因之一,是妇产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普较高的发病率。近年来国内外对提高子宫内膜厚度的研究进展多有论述,而子宫内膜搔刮术(Endometrial curettage)还在探索研究中,临床运用较少,因此本文对近年来用于提高子宫内膜厚度的子宫内膜搔刮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便于临床学者进行参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压力逐渐增大,患有不孕症的群体也越来越庞大。目前中国的不孕不育发病率为12%~15%。由于近几年医学的高速发展,治疗不孕症的方法随之也越来越多,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on technique,ART)就是其中之一,属于ART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是目前大多数临床医生和不孕群体的主要选择,并且是有效的途径。IVF-ET是指通过人工技术在体外使卵子和精子结合并培养至卵裂球期或囊胚期,再移植至宫腔发育成胎儿。
胡娅娴杨东霞
关键词:薄型子宫内膜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夹脊电针疗法对脊髓横断损伤大鼠电生理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动物及分组96只Wistar成年雌性大鼠(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体重200~220g,11~12周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刺组和预针刺组,每组24只,各组按取材时间不同分为3、7、14天3个时间点,
滕秀英赖增娇郭玉红付平孔莹蔡玉梅
关键词:脊髓横断损伤电生理WISTAR
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性因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白细胞介素(IL)-1β、IL-6含量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6只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预处理组,每组12只。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建立脑缺血2 h再灌注模型。再灌注后24 h,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脑组织IL-1β、IL-6的含量,TUNEL染色检测缺血半暗区神经细胞凋亡。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大鼠血清、脑组织IL-1β、IL-6的含量明显下降(P<0.01),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下降(P<0.001)。结论电针预处理降低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
朱路文叶涛姜云飞吴孝军李宏玉宋名扬唐强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电针预处理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细胞凋亡
电鍉针治疗失眠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电鍉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电鍉针治疗的优越性。方法:将5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5)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电鍉针治疗,对照组常规服用舒乐安定片剂。结果:各组失眠症患者PSQI总分、睡眠进程、睡眠结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3项指标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鍉针能有效治疗和改善失眠症。
邢艳丽刘波阎成海李建超
关键词:失眠症
脑卒中后疲劳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06年
白震民刘波唐强闫妙娥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卒中存活率
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9的研究被引量:20
2009年
目的:采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观察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与其相关基因Caspase-9表达及变化规律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 llen's法制备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动物分为电针组、药物组(Caspase-3抑制剂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9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果表明:Caspase-9在14d时,电针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通过抑制Caspase-9在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元中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减轻了脊髓继发性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李晓宁田旭升刘芳
关键词:电针脊髓损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
合谷刺动作针法对脑卒中后腕背伸功能重建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应用合谷刺动作针法帮助脑卒中后患者腕背伸功能重建,观察此治疗方案对腕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手腕部Lovett肌力分级法肌力在0~4级的脑梗死、脑出血患者30例,随机分为A组(常规刺法+连续波)、B组(常规刺法+续断波)和C组(合谷刺+续断波),于治疗前后用表面肌电、Fugl-Meyer运动功能和BarthelADL指数评价表评价各组治疗前后腕手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腕部功能均有恢复,但C组MAX值、Fugl-Meyer运动功能分值和ADL值提高较明显(P〈0.05)。结论:合谷刺动作针法对脑卒中患者腕关节背伸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王东岩冯丽媛董旭张然田野
关键词:合谷刺脑卒中
中医康复治疗中风验案一例
2011年
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流行病调查资料显示,每年全世界约600万人死于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致死原因,也是首要的严重致残原因。其中缺血性卒中(脑梗塞)约占脑卒中的60%,幸存者中70%以上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残疾),其中尤以后遗瘫痪最为常见,给患者、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在我国,脑梗死患者约3/4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生活需要照顾。近年来,脑梗死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使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仍然较高。因此如何使脑梗死所致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到最小限度,成为广大临床医生都努力寻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临床期间,运用传统针灸和现代康复相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将一成功典型病例治疗报告如下。
唐强邢学良王艳陈国平
关键词:针灸康复中风
基于“双一流”背景试论针灸学科“五位一体”建设模式被引量:5
2018年
我国是针灸学的鼻祖,针灸学科在世界上具有领先优势,在"双一流"背景下,如何促进针灸学科迈向国内乃至国际一流学科行列,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从加强针灸学科顶层设计出发,以学科发展实际情况为着眼点,构建出"五模块""四机制""三结合"的五位一体学科建设新模式,期望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科教学水平和产学研结合能力,旨在提高学科的市场竞争力。
王东岩亢连茹孙忠人郑爽
关键词:针灸学学科建设
茴风活血汤联合火针治疗白癜风复色情况及对Th17Treg免疫失衡的影响被引量:19
2022年
目的探讨茴风活血汤联合火针治疗白癜风的复色情况及对Th17/Treg免疫失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白癜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0.1%他克莫司软膏外涂(2次/d),对照组加用火针治疗(1次/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茴风活血汤口服(2次/d),均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的VASI评分、皮损色素积分,Th17、Treg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比,Th17/Treg比值及血清IL-17、TNF-α、IFN-γ水平,皮肤镜动态观察患者复色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71%(χ^(2)=4.774,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皮损色素积分和Treg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VASI评分,Th17占CD4+T细胞百分比,Th17/Treg比值及IL-17、TNF-α、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皮肤镜下观察,治疗6周后可见皮损内有毛囊边缘色素和早期色素岛形成及毛细血管扩张;治疗12周后,可见大量色素岛形成,白斑基本复色。结论茴风活血汤联合火针治疗白癜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白癜风发展并促进白斑复色,该治疗作用可能与调节机体Th17/Treg免疫平衡状态,抑制炎症反应相关。
张磊许文婷韩雪韩雪韩雪刘拥军
关键词:白癜风皮肤镜
共48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