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江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作品数:359 被引量:1,447H指数:16
相关作者:张汉峰蓝庭钊曾平丁晓波向彬方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5篇理学
  • 84篇生物学
  • 75篇农业科学
  • 4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2篇文化科学
  • 20篇化学工程
  • 14篇医药卫生
  • 4篇哲学宗教
  • 3篇矿业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5篇葡甘聚糖
  • 15篇光谱
  • 14篇土壤
  • 12篇幼苗
  • 12篇微核
  • 12篇胁迫
  • 12篇光度
  • 12篇光度法
  • 11篇生活污水
  • 11篇污水
  • 11篇壳聚糖
  • 10篇乙烯
  • 10篇煤系高岭土
  • 10篇分子
  • 9篇三唑酮
  • 9篇微核率
  • 9篇分光光度法
  • 8篇重金
  • 8篇重金属
  • 7篇亚精胺

机构

  • 352篇内江师范学院
  • 16篇西南大学
  • 1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1篇四川大学
  • 6篇重庆大学
  • 5篇河南大学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 5篇西南师范大学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中国科学院成...
  • 4篇四川理工学院
  • 4篇西华师范大学
  • 4篇内江市第六中...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云南省农业科...
  • 3篇宜宾学院
  • 3篇四川省巴塘县...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

  • 43篇王碧
  • 37篇阮尚全
  • 36篇黄作喜
  • 36篇段辉国
  • 33篇唐正义
  • 22篇卿东红
  • 21篇胡蓉
  • 21篇齐泽民
  • 20篇王芳
  • 19篇雷光东
  • 19篇岳兴建
  • 19篇沈王庆
  • 18篇覃松
  • 17篇王淯
  • 16篇翟好英
  • 14篇李道华
  • 14篇黎勇
  • 11篇汪建红
  • 11篇谢玉华
  • 11篇黄成华

传媒

  • 16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5篇安徽农业科学
  • 7篇北方园艺
  • 7篇四川师范大学...
  • 7篇四川动物
  • 6篇化学研究与应...
  • 5篇化学世界
  • 5篇内江科技
  • 5篇宜宾学院学报
  • 4篇生态学杂志
  • 3篇生态学报
  • 3篇煤炭转化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西南师范大学...
  • 3篇西南民族大学...
  • 3篇西南大学学报...
  • 2篇微量元素与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兽类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19篇2011
  • 60篇2010
  • 58篇2009
  • 63篇2008
  • 42篇2007
  • 52篇2006
  • 33篇2005
  • 19篇2004
  • 4篇2003
3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库底泥中生物硅的测定方法探索被引量:2
2006年
用Na_2CO_3溶液作提取液,以硅钳蓝比色法对水库底泥中生物硅的测定方法作了初步的探索。主要分析讨论了提取液浓度、提取时间和样品质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连续提取法与一次提取法进行了比较,最终得到了比较适合水库沉积物中低含量生物硅的测定方法。
廖波朱俊吴盈盈余丽娜刘强
关键词:水库底泥生物硅
不同季节百合鳞片扦插繁殖比较被引量:2
2006年
试验不同的季节四种百合种球鳞片扦插的繁殖系数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秋、冬三季中,秋季是扦插百合鳞片的最佳季节。百合鳞片的繁殖系数达3.5,生根率在90.4%以上,小鳞茎抽生率也要比春、冬两季高,最高达84.3%。
杨春文雷洁王小文戴萍李家骅黄作喜黎勇
pH对蒙溪河底泥氮磷释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分析了不同pH值对蒙溪河底泥总氨(TN)、总磷(TP)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泥中的TN在整个释放过程中,呈“单峰曲线”变化,pH越大,TN净释放量越大:底泥中的TP在酸性范围内,呈负释放状态,且pH越小,“负释放强度”越大:在碱性范围内,pH越大,TP释放量越大。pH在4.00~6.02范围内,水体中TN、TP在第1d开始负释放,TN在第2d回升到最大值,然后又下降,到第4d基本达到平衡,而TP到第2d负释放量达到最大值,而后基本保持平衡:pH在7.81~10.98范围内,水体中TN、TP释放量在第3d达到最大值,然后,TN又下降,到第4d基本达到甲衡,而TP释放量较小;pH为12.00时,水体中TN、TP释放量在第2d达到最大值,然后,TN有所下降,到第4d基本达到平衡,TP释放量倍增,其释放量为前者的3~8倍。说明底泥N、P营养物质对蒙溪河水质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性。
周贤兵齐泽民杨凯雷洁田锋刘永泽
关键词:底泥PH氮磷释放
芳烃类化合物结构表征及-lgK_(ow)定量预测
2010年
为探寻芳烃类有机物结构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K_(ow))的关系,应用分子顶点及顶点相互作用矢量对芳烃类有机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及逐步回归建立了3个定量结构-性质关系的-lgK_(ow)模型。经过比较,发现模型M3具有最佳模拟结果,此时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为0.946,标准偏差为0.392 。为检验模型的稳定性,采用留一法(leave-one-out)对模型进行了交互检验,复相关系数为0.920,标准偏差为0.429。
廖立敏李悦山琴贾容谢进
关键词:物理化学芳烃定量结构-性质相关
里氏木霉ACCC30449纤维素酶特性的初步研究
2006年
通过对里氏木霉ACCC30449分泌的纤维素酶酶解条件比较,初步发现该菌株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最适作用pH值为5,利用菌株产纤维素酶分解处理不同比例搭配的玉米秸杆和稻草,结果表明玉米秸杆:稻草= 3:1的时候,纤维素的分解速率最高。
李刚李雪袁虎江春梅宋昊刘华黎勇
关键词:里氏木霉酶活力纤维素酶
不同营养液对3种观叶植物的水培效应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筛选出效果最佳、价格低廉的营养液配方。[方法]在传统组培配方的基础上,精减配制3种水培营养液。选择袖珍椰子、吊兰、吉祥草3种观叶植物,采用水培技术,观察比较3种水培营养液对3种观叶植物的生长影响。[结果]3种观叶植物在不同的营养液中生长情况不一样,每种观叶植物均有一种最适宜其生长的营养液。营养液C中的吉祥草、吊兰均生长良好;营养液A中的袖珍椰子生长良好,吊兰在营养液A中生长较差,吉祥草在营养液B中生长较差。[结论]在营养液浓度的适当范围内,含有矿质营养元素Fe螯合态的营养液较利于植物的吸收,有利于观叶植物的生长。
黎勇张轩波蔡晓丽李存英
关键词:观叶植物营养液水培
实验教学能力培养探索被引量:14
2010年
针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改革,分析了高师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素质存在的不足。提出高师学生的实验教学在注重科学素质培养的同时,还应重视实验教学能力等专业素质的培养。探讨了学生实验教学能力培养的措施,在初步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阮尚全邱艳刘凯卓莉兰子平
关键词: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
沱江水的物理化学特性
2008年
本文论述了枯水期沱江流域、内江市市区花萼村至大自然河段水体的物理化学特性.主要测定其pH值、电导率、密度、表面张力、硬度、溶解氧、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黏度等物理化学特性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内江市市区段沱江水的pH值为8.24;总硬度为13.04°;电导率为0.499ms/cm;溶解氧含量为4.56mg/L;表面张力为70.86×10—3N/m,相对介电常数为73.066;密度为1.016g/cm3;相对黏度为1.008。
王亮付建沈王庆
关键词:物理化学特性
南方鲇垂体的超微结构被引量:2
2010年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产卵前、后性成熟野生雌性南方鲇垂体的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方鲇垂体呈背腹型,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两部分组成.神经垂体具A1、A2和B型神经分泌纤维以及两种类型的脑垂体细胞.腺垂体观察到了8种类型分泌细胞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细胞、催乳激素(PRL)细胞、生长激素(GH1、GH2)细胞、促性腺激素(GTH)细胞、促甲状腺激素(TSH)细胞、黑色素细胞刺激激素(MSH)细胞和首次在鱼类报道的大型泡状细胞.产卵前、后ACTH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明显,参与促进卵母细胞的最后成熟和排卵活动;GTH细胞产卵前、后均存在激素合成和分泌等不同的生理状态,与卵母细胞的发育、成熟和排卵有关;首次在南方鲇观察到了两种超微结构差异明显的GH细胞,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GH1细胞与卵母细胞的成熟及排卵有关,GH2细胞与生长有关.SL细胞由于数量少,未在垂体中间部观察到.
谢碧文岳兴建王志坚张耀光
关键词:垂体超微结构
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浮游动物调查被引量:5
2006年
2002年5~6月、7~8月和2003年7月分3次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四条主沟的浮游动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九寨沟主要水体浮游动物由3门、5纲、11目、20科、34属、71种组成。区系特点以原生动物种类最丰富,有34种,占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的47.8%,其中根足纲种类最多,达29种,占全部浮游动物的40.8%;其次为节肢动物有21种,占29.6%;种类最少的类群属轮虫,仅16种,占22.5%。分布以长海、熊猫海、珍珠滩种类最多,数量最大。
张汉峰谢嗣光
关键词: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浮游动物多样性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