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品数:1,955 被引量:4,328H指数:21
相关作者:杨忠志牛淑云赵东霞金晶李英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520篇期刊文章
  • 39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74篇理学
  • 173篇化学工程
  • 136篇文化科学
  • 86篇金属学及工艺
  • 79篇医药卫生
  • 40篇环境科学与工...
  • 40篇一般工业技术
  • 35篇生物学
  • 2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6篇石油与天然气...
  • 9篇电气工程
  • 9篇农业科学
  • 7篇电子电信
  • 7篇建筑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6篇机械工程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32篇分子
  • 198篇配合物
  • 190篇晶体
  • 186篇晶体结构
  • 155篇催化
  • 101篇酸盐
  • 96篇活性
  • 82篇缓蚀
  • 80篇配位
  • 80篇纳米
  • 79篇氢键
  • 78篇离子
  • 75篇荧光
  • 74篇金属
  • 72篇光谱
  • 70篇化合物
  • 66篇吡唑
  • 63篇教学
  • 61篇电荷
  • 50篇电化学

机构

  • 1,910篇辽宁师范大学
  • 128篇中国科学院
  • 83篇大连理工大学
  • 33篇鞍山师范学院
  • 26篇吉林大学
  • 20篇大连医科大学
  • 14篇大连民族学院
  • 13篇桂林电子科技...
  • 12篇沈阳药科大学
  • 1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1篇中国石油
  • 10篇东莞理工学院
  • 9篇北华大学
  • 9篇大连大学
  • 9篇渤海大学
  • 8篇延边大学
  • 6篇国家海洋环境...
  • 6篇辽宁石油化工...
  • 6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197篇杨忠志
  • 138篇邢永恒
  • 124篇牛淑云
  • 91篇金晶
  • 85篇赵东霞
  • 84篇焦庆祝
  • 73篇周丹红
  • 67篇李英俊
  • 64篇王长生
  • 59篇张成路
  • 58篇宫利东
  • 51篇赫春香
  • 48篇于世钧
  • 46篇冯春梁
  • 45篇孙琪
  • 45篇张澜萃
  • 44篇迟玉贤
  • 42篇刘翠
  • 42篇白凤英
  • 39篇杨梅

传媒

  • 385篇辽宁师范大学...
  • 95篇应用化学
  • 59篇高等学校化学...
  • 48篇有机化学
  • 45篇无机化学学报
  • 45篇物理化学学报
  • 40篇Chines...
  • 38篇第十三届全国...
  • 33篇鞍山师范学院...
  • 30篇中国材料科技...
  • 29篇化学学报
  • 28篇清洗世界
  • 27篇大连大学学报
  • 24篇分子科学学报
  • 19篇辽宁化工
  • 19篇广州化工
  • 18篇北华大学学报...
  • 17篇化学教育(中...
  • 15篇中国化学会第...
  • 14篇吉林医药学院...

年份

  • 10篇2023
  • 17篇2022
  • 27篇2021
  • 47篇2020
  • 53篇2019
  • 60篇2018
  • 139篇2017
  • 113篇2016
  • 121篇2015
  • 156篇2014
  • 144篇2013
  • 151篇2012
  • 157篇2011
  • 144篇2010
  • 113篇2009
  • 123篇2008
  • 128篇2007
  • 92篇2006
  • 76篇2005
  • 38篇2004
1,9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2016年
Fe_xO_y/C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在有机化合物的催化氧化方面表现出非常高的活性,如对苯甲醇催化氧化苯甲醛,苯乙烯催化氧化苯甲醛,苯甲醛催化氧化苯甲酸,苯催化氧化苯酚,是最高效的催化剂之一。近年来的研究报道中,Fe_xO_y/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水热合成法,浸渍法和超声喷雾热解法。比较了三种方法各有利弊,以期寻找一种更加高效,方便,省时的制备Fe_xO_y/C复合材料的方法。其中溶液燃烧法尤为重要,溶液燃烧法给Fe_xO_y/C复合材料的制备带来了新的机遇。
吕丹阳孙琪
关键词:催化氧化水热合成法
亚铈试纸的设计与制作
2020年
以中速定量滤纸作为基纸,依次用作为基纸改性剂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质量分数0.5%)和作为显色剂的二甲酚橙(质量分数0.2%)浸泡、晾干,制成亚铈试纸。用1.000×10^-5~1.000 mol/L的Ce^3+标准溶液分别浸泡该试纸,制成11种颜色的标准比色卡。建立了强酸性Ce^4+/Ce^3+混合液中Ce^3+浓度的半定量试纸测定法。将本法应用于再生电解液和模拟有机合成液中Ce^3+浓度的测定,表明只需用质量分数20%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将试液调整至pH值5.0~6.0,结果准确度良好,共存的Ce^4+、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醛、1,10-二羟基蒽醌等组分均不产生干扰。该试纸具有制作方法简单、廉价易得、检测快速、易操作等优点,可应用于生产流程中Ce 3+浓度的快速检测。
崔媛周靓赫春香
关键词:二甲酚橙
快速确定丙氨酸-α-多肽构象稳定性的新方法被引量:7
2005年
使用 B3 LYP/6-3 1 G* 方法优化得到了丙氨酸二肽和三肽分子的 2 3个稳定构象 .定义了丙氨酸多肽中的特殊氢原子 .对构象中与特殊氢原子有关的主要弱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种快速确定多肽构象稳定性的新方法 .确定了相应的弱相互作用参数 .将新方法应用于三肽分子构象相对稳定性的预测 ,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
王长生王嘉杨忠志
氢氧化钠溶液中丙炔醇对铝的缓蚀作用及吸附热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氢氧化钠溶液中丙炔醇在不同温度和浓度下对铝的缓蚀作用,发现丙炔醇在铝表面上的吸附是产生缓蚀作用的重要原因,且吸附规律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用Sekine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获得了吸附过程相关的重要热力学参数。吸附过程是吸热过程,且熵值增大。随温度升高,吉布斯自由能减少,缓蚀率增大。
李春颖王佳刘明婧黄峰李佰玲焦庆祝
关键词:丙炔醇缓蚀失重法
新型Mo掺杂Mo/TiO_2复合物的合成与光催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提高二氧化钛的光降解作用,通过溶胶-凝胶法,用钛酸丁酯为前驱物,并首次用钼酸铵为钼源合成出了纳米TiO2颗粒和新型的纳米Mo/TiO2复合粉体.结果显示:这种钼掺杂的改性后的二氧化钛提高了二氧化钛的分散性;新材料在光照下对罗丹明B有很好的光降解作用,其降解率在3 h内接近100%.
曹文莉邢永恒苑盛伟霍春宝董斌
关键词:溶胶-凝胶MO分散性降解率
多酸基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原位表征和反应性能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浸渍法合成了镍盐复合的磷钨酸(HPW)/纳米晶HZSM-5固体酸催化剂,其在催化裂化(FCC)汽油加氢改质反应中显示出了良好地深度加氢脱硫活性。原位电子自旋共振和原位吡啶吸附红外光谱表征手段的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晶HZSM-5沸石上Ni(Ⅱ)结合3电子还原态的HPW(Ⅲ)是FCC汽油深度加氢脱硫反应的活性中心。探讨了多酸基催化剂在FCC汽油深度加氢脱硫反应中活性改善的原因。
王旭阳宋鹏月王祥生郭新闻郭洪臣杨晓宇陈立东姜春杰
关键词:杂多酸电子顺磁共振加氢脱硫催化裂化汽油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和启迪被引量:1
2018年
以中国、美国、芬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5国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内容标准、课程评价等5个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各自的特点,为我国高中化学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李璐黄翠英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课程结构
由芳香羧酸构筑的系列Ni(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电性能被引量:4
2018年
采用水热法设计合成了6个基于芳香羧酸的Ni(Ⅱ)配合物:[Ni(pz)_4(H_2O)_2]·2H_2btc·H_2O(1),{[Ni_2(pz)_8(btec)]·4H_2O}n(2),{[Ni (H_2btec)(phen)]·2H_2O}n(3),[Ni (Hbdc)_2(pz)_4](4),{[Ni_3(bdc)_3(pz)_(12)]·2H_2O}n(5)和[Ni(bdc)(pz)_2(H_2O)]n(6)(pz=吡唑,H_3btc=1,3,5-苯三甲酸,H_4btec=1,2,4,5-苯四甲酸,phen=1,10-邻菲罗啉,H_2bdc=邻苯二甲酸).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元素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对其进行了结构和性质表征. 6个配合物的金属Ni(Ⅱ)中心呈五或六配位.配合物1和4具有完全由氢键网联成的2D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和3是通过采取单齿/桥双齿配位模式的btec4-构筑的2D配位骨架结构;配合物5和6是由采取单齿/螯合双齿配位模式的bdc2-构筑的1D配位骨架结构,并由氢键连接成2D结构. 6个配合物在紫外和可见光诱导下均呈现出一定的光-电转换性能.当对配合物施加外加电场时,6个配合物的光电响应因配合物组成、结构键连方式以及配体种类的不同而呈现规律性变化.
贠吉星胡志莉李禹蒙金晶陈冲鄢欣刘永华丁榆迟玉贤牛淑云
关键词:芳香羧酸晶体结构光物理性质光电性能
含偶氮苯-喹啉结构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2013年
以间苯二甲酸为原料,硝化、酯化及还原得到5-氨基间苯二甲酸乙酯,再与8-羟基喹啉反应生成偶氮化合物,利用溴代十六烷取代得到烷基化合物,最后与己二胺发生取代反应合成了5-[8-(十六烷氧基)喹啉偶氮]-1,3-苯二甲酰二己二胺,利用IR、UV-vis和1H NMR对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结构进行表征.
徐晓舟
关键词:酰胺
茶籽壳和仁中脂肪酸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两种茶籽的壳和仁,分别测定了它们的脂肪酸成分及其相对百分含量.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其中的脂肪油,进行甲酯化后,利用气质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从云南茶籽和河南茶籽的壳和仁中测定出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23.97%,59.71%,46.72%,60.90%.结合壳和仁中测定出的脂肪酸成分分析可知,茶籽中的仁比壳更适合用于油脂生产.两种茶籽中,云南茶籽的脂肪酸组成更适合保健食用.
宋美蓉侯冬岩回瑞华
关键词:茶籽脂肪酸气质联用
共19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