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722 被引量:5,752H指数:32
相关作者:周鼎武倪金龙王炳山王金凯李白英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40篇期刊文章
  • 8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8篇天文地球
  • 12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6篇矿业工程
  • 5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5篇经济管理
  • 2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3篇理学
  • 21篇建筑科学
  • 15篇生物学
  • 11篇农业科学
  • 10篇文化科学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化学工程
  • 6篇水利工程
  • 6篇社会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机械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55篇GIS
  • 50篇遥感
  • 48篇信息系统
  • 45篇地理信息
  • 43篇地理信息系统
  • 36篇盆地
  • 32篇地质
  • 31篇数据库
  • 24篇GPS
  • 21篇图像
  • 19篇土地利用
  • 19篇可视化
  • 19篇城市
  • 17篇地层
  • 15篇地球化
  • 15篇地球化学
  • 15篇数据处理
  • 15篇污染
  • 14篇教学
  • 12篇流体

机构

  • 720篇山东科技大学
  • 83篇中国测绘科学...
  • 43篇中国科学院
  • 37篇武汉大学
  • 31篇西北大学
  • 26篇山东农业大学
  • 17篇徐州师范大学
  • 14篇北京大学
  • 1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0篇南京大学
  • 9篇南京师范大学
  • 9篇中国石油天然...
  • 9篇山东师范大学
  • 8篇中国矿业大学
  • 8篇首都师范大学
  • 8篇中国矿业大学...
  • 8篇新汶矿业集团
  • 7篇同济大学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72篇卢秀山
  • 33篇靳奉祥
  • 29篇杨锋杰
  • 26篇李增学
  • 25篇王明镇
  • 25篇江涛
  • 25篇田雨
  • 25篇林宗坚
  • 23篇韩作振
  • 21篇张连蓬
  • 19篇陶华学
  • 19篇季民
  • 17篇魏久传
  • 17篇崔先国
  • 17篇余继峰
  • 17篇张继贤
  • 16篇常象春
  • 15篇独知行
  • 14篇阳凡林
  • 13篇梁勇

传媒

  • 120篇山东科技大学...
  • 73篇测绘科学
  • 22篇测绘通报
  • 20篇2004年全...
  • 13篇武汉大学学报...
  • 13篇工程勘察
  • 10篇测绘工程
  • 10篇矿山测量
  • 10篇中国测绘学会...
  • 9篇测绘学报
  • 9篇2007年山...
  • 8篇地质学报
  • 8篇煤田地质与勘...
  • 7篇煤炭学报
  • 7篇地理空间信息
  • 6篇西北大学学报...
  • 6篇国土资源遥感
  • 6篇地理与地理信...
  • 6篇山东国土资源
  • 6篇测绘与空间地...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0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9篇2009
  • 67篇2008
  • 165篇2007
  • 121篇2006
  • 75篇2005
  • 108篇2004
  • 68篇2003
7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及两淮地区石炭、二叠系高分辨层序序列对比被引量:6
2000年
研究了山东和两淮煤田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学特征 ,以陆表海聚煤盆地充填沉积为重点 ,进行了高分辨层序地层划分 .研究表明 ,陆表海盆地充填序列可划分出三级层序 12个 ,四级层序 2 4个 ,五级层序最多可识别出 4 6个 .通过山东地区与两淮煤田的对比分析认为 ,三级和四级层序可以对比和追踪 ,其精度和准确程度较高 ,而五级层序对比较为困难 .层序对比的关键问题是各级层序界面的识别与追踪 ,特别是低级别层序界面的识别与对比 .提出了山东及邻区高分辨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李增学魏久传韩美莲刘德勇张德强
关键词:石炭系二叠系
多方向投影寻踪与高光谱遥感图像特征提取被引量:3
2007年
介绍了投影寻踪算法的基本原理,构造了面向易混分类别的高光谱遥感数据投影寻踪指标,在单方向投影寻踪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序贯多方向投影寻踪算法.在该算法提取出的特征方向上,易混分地物类别的分类精度提高6%左右,但存在压制其他地物的矛盾.
张连蓬柳钦火刘国林江涛
关键词:投影寻踪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
济阳地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砂岩粒度分布的分形特征研究
2004年
对砂岩进行粒度分布研究不仅有助于成因分析和环境解释,而且是评价砂岩储集性能和砂岩微观非均质性的重要指标。应用分形的思路和方法研究了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砂岩粒度分布的分形特征。研究表明,分维数大小能够反映砂岩形成背景的复杂性和环境,且分维越大,背景复杂性越高,自组织程度越低。因此,研究砂岩粒度分形特征,对分析沉积环境和沉积背景的复杂性具有指导意义。
车艳余继峰刘华王玉林
关键词:含煤地层分形石炭-二叠系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与改革被引量:10
2007年
以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为例,围绕如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科学思维能力,提出了“板书型“多媒体教学、”思维训练型”教学及“发展型”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这些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倪金龙唐小玲余继峰胡绍祥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教学模式
房产信息系统的设计被引量:1
2004年
探讨了结合统一建模语言(UML),设计房产信息系统的功能类图、数据库结构图等,为房产图文信息的无缝集成奠定了基础。
黄丙湖崔先国闾国年汝绪伟
关键词:房产信息系统统一建模语言数据库GIS系统设计
三维地形建模与可视化研究被引量:28
2006年
针对当前地形三维可视化及其绘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在吸取计算机图形学、科学计算可视化、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的先进理论和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围绕数字地形模型以及基于网络的三维地形可视化等核心技术内容展开研究,提出了建立数字地形模型中不规则三角网(TIN)的改进算法和思路,给出了运用VC++和OpenGL实现的三维真实感地形可视化实验软件。
贾瑞生姜岩孙红梅葛平俱
关键词:三维地形可视化四叉树结构
山东肥城煤田本溪组—太原组牙形刺被引量:4
2006年
通过对山东肥城煤田本溪组和太原组牙形刺动物群的系统研究,共鉴定出牙形刺化石6属14种及部分未定种,根据牙形刺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自上而下建立了两个牙形刺组合:.Streptognathodus barskovi组合和.Streptognathodus parvus—Idiognothodus magnificus组合。通过与邻区及华北部分地区对比,本区本溪组和太原组中牙形刺动物群的地质时代应分别为晚石炭世晚期(组合1)和早二叠世早期(组合),本区C—P界线应在四灰之底。
苏维张继胜张锡麒王明镇李增学
关键词:肥城煤田牙形刺石炭系二叠系本溪组太原组
城市生活小区污水的一体化处理被引量:1
2003年
本文根据生活小区污水的处理现状 ,结合小区污水的特点 ,提出了污水的一体化处理方案。该方案采用了新的好氧生物—厌氧生物—改进后活性污泥处理方法 ,具有效率高 ;能耗低 ;良好的环境效益。
侯鹏曹广真张育斌
关键词:生活小区污水好氧生物厌氧生物环境效益
吉林珲春新近系土门子组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2004年
通过对吉林珲春土门子组孢粉样品分析,建立了Quercoidites_Ulmipollenites_Liquidambar pollenites组合。根据孢粉植物群特征及其与周围地区对比,其地质时代归属新近纪中中新世为宜。孢粉组合中喜温成分占多数,亚热带成分如Caryapollenites、Liquidambarpollenites等也较为常见,反映了当时比较温暖湿润的暖温带—亚热带气候,在我国第三纪植物群区系中属于东部落叶阔叶林植物区。
赵秀丽张锡麒王明镇李承森
关键词:孢粉组合新近系古植被古气候
利用抽水试验进行水文工程地质评价
本文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自行设计的抽水设计方案进行了抽水试验.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计算出了渗透系数、影响半径等水文参数,并预测了基坑涌水量,给出了具体的排水方案.为以后的基坑开挖以及类似的工程地质工作提供了基础资...
戴广凯杨锋杰朱鲁张学山
关键词:水文地质抽水试验地质评价
文献传递
共7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