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作品数:7,527 被引量:20,708H指数:36
相关作者:张华李春杨茉陶乐仁华泽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040篇期刊文章
  • 1,39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2,737篇动力工程及工...
  • 1,374篇一般工业技术
  • 675篇理学
  • 628篇化学工程
  • 621篇机械工程
  • 359篇电气工程
  • 355篇建筑科学
  • 28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6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5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96篇文化科学
  • 17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40篇医药卫生
  • 138篇航空宇航科学...
  • 112篇石油与天然气...
  • 83篇金属学及工艺
  • 72篇农业科学
  • 66篇电子电信
  • 58篇经济管理
  • 5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28篇数值模拟
  • 725篇值模拟
  • 636篇换热
  • 602篇制冷
  • 451篇传热
  • 279篇气动
  • 246篇热泵
  • 246篇风力机
  • 224篇空调
  • 217篇换热器
  • 212篇燃烧
  • 200篇锅炉
  • 173篇工质
  • 167篇太阳能
  • 163篇两相流
  • 158篇纳米
  • 156篇制冷系统
  • 154篇水合物
  • 150篇冷剂
  • 146篇制冷剂

机构

  • 7,439篇上海理工大学
  • 87篇中国科学院
  • 84篇清华大学
  • 7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4篇上海电力学院
  • 45篇同济大学
  • 36篇西安交通大学
  • 34篇复旦大学
  • 34篇上海市特种设...
  • 31篇青岛理工大学
  • 31篇海尔集团
  • 28篇上海工程技术...
  • 26篇河南理工大学
  • 25篇浙江大学
  • 24篇东南大学
  • 24篇长春工程学院
  • 24篇中国特种设备...
  • 23篇宝山钢铁股份...
  • 21篇中国船舶重工...
  • 19篇上海大学

作者

  • 494篇李春
  • 412篇张华
  • 268篇杨茉
  • 266篇陶乐仁
  • 247篇蔡小舒
  • 237篇崔国民
  • 216篇华泽钊
  • 210篇戴韧
  • 183篇刘道平
  • 170篇柳建华
  • 146篇苏明旭
  • 145篇王树林
  • 141篇金晶
  • 132篇叶舟
  • 128篇武卫东
  • 123篇陈曦
  • 119篇崔晓钰
  • 118篇张忠孝
  • 109篇郁鸿凌
  • 106篇卢玫

传媒

  • 600篇上海理工大学...
  • 484篇热能动力工程
  • 289篇能源研究与信...
  • 270篇工程热物理学...
  • 228篇制冷学报
  • 203篇动力工程学报
  • 172篇能源工程
  • 154篇化工学报
  • 149篇低温与超导
  • 117篇化工进展
  • 116篇制冷技术
  • 108篇建模与仿真
  • 107篇太阳能学报
  • 86篇化学工程
  • 83篇轻工机械
  • 77篇中国电机工程...
  • 70篇建筑节能
  • 58篇低温工程
  • 53篇动力工程
  • 53篇洁净煤技术

年份

  • 19篇2024
  • 289篇2023
  • 341篇2022
  • 396篇2021
  • 407篇2020
  • 399篇2019
  • 390篇2018
  • 445篇2017
  • 366篇2016
  • 346篇2015
  • 281篇2014
  • 267篇2013
  • 256篇2012
  • 380篇2011
  • 338篇2010
  • 400篇2009
  • 355篇2008
  • 323篇2007
  • 286篇2006
  • 276篇2005
7,5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程原理与设备和过程设备设计两门课课程设计结合的思考与实践
针对"过程原理与设备"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过程原理与设备"和"过程设备设计"两门课的学习时间都提前一个学期,并将"过程设备设计"内...
苏文献胡卓焕孙丽杨杰
关键词: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
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微通道气体冷却器的仿真分析
设计了一种用于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的新型微通道水冷气体冷却器,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换热计算模型并编制程序。对微通道内CO2和水侧的流动与与换热进行了数值仿真;运用该模型分析了各种参数下气体冷却器的换热性能及CO2侧的压降。可...
李蒙张华
关键词: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仿真
文献传递
强非共沸工质R1234yf/R170/R14系气液相平衡的模拟
超额吉布斯自由能-状态方程模型(G--EoS)是继传统的状态方程法和活度系数法之后预测气液相平衡的一个新思路。本文利用PRWS-UNIFAC-PSRK模型对R161/R1234yf、R32/R125/R134a以及含有新...
秦延斌张华孟照峰周国梁
关键词:混合制冷剂温度滑移
文献传递
低温喷雾干燥制备胰岛素缓释微球的试验研究
本文采用低沸点溶剂喷雾干燥法制备了胰岛素缓释微球,并从外观形态、粒径分布、包封率、体外释放、热学特性等方面考察了微球的性能.结果表明,胰岛素微球粒径分布较窄,具有较高的包封率,且该方法制备方便、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工业化...
周伟伟李保国
关键词:喷雾干燥缓释微球胰岛素
文献传递
基于液氮喷雾式食品流态化速冻机的青刀豆速冻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速冻是用来保存食品的常用方法之一,而在食品的长期保存的过程中人们一直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能够保持食品的外观、完整性和品质。流态化速冻是实现单体快速冻结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我所自行研制了液氮喷雾式食品流态化速冻机。本文便是基于此速冻装置的基础之上,对青刀豆进行速冻试验研究,来分析在不同的冻结条件下对物料的冻结时间、干耗和品质的影响。通过冻结青刀豆复温后的电镜照片,来分析速冻过程中冰晶生长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梁亚星陶乐仁习德成郑志皋
关键词:流态化青刀豆食品品质
超声衰减法测量颗粒粒度大小被引量:11
2004年
提出一种基于两个频率下超声衰减系数测量,并结合ECAH超声衰减模型得到悬浊液中颗粒平均粒径的方法。并通过对亚微米范围的钛白粉悬浊液在1和2MHz频率下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与消光法测量进行对比,表明该方法应用到颗粒粒度大小测量是切实可行的。
苏明旭蔡小舒黄春燕徐峰李俊峰
关键词:超声衰减傅氏变换
纳米Zn/ZnO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其暗室催化性能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滚压振动磨在室温条件下将金属锌粉制备成尺寸在20~30nm的Zn颗粒,在260℃预热纳米Zn颗粒并使其与常温常压水蒸气反应生成ZnO与Zn的复合结构。将水解产物作为催化剂在完全避光的暗室条件下对甲基橙进行降解实验,在60min内甲基橙的降解率即可达到80%以上,说明这种纳米ZnO/Zn复合结构对甲基橙具有优异的暗室催化效果,且反应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方程。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机械力作用使得纳米结构内部存在大量晶格缺陷,形成电荷不均匀区域,并以电子空穴对的形式存在。同时在水解反应过程中,未反应的Zn颗粒附着在ZnO纳米棒上,形成金属-半导体复合结构,可有效降低电子空穴的复合几率,从而增大ZnO纳米结构的催化效率。
赵立峰王树林夏立珍邱迎新蹇敦亮崔貌田汇泉
关键词:水解反应甲基橙
变制冷剂流量制冷系统的不稳定性分析
2017年
针对变制冷剂流量(VRF)系统中的过热度不稳定性振荡现象,利用变流量水冷式制冷机组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同一频率下定阀开度变压比和定压比变阀开度时系统参数的振荡现象,分析不稳定段过热度振荡机理,并得出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蒸发器内液相拉长,在蒸发量一定的情况下,完全蒸干点不断地向蒸发器出口推移,系统呈现出振荡初态;当过热度跨入最小稳定信号(MSS)线的不稳定区域时,由于制冷剂流型的变化使得蒸发器两侧换热机理发生交替,从而产生了不稳定性振荡;变阀开度对质量流量的增量影响仅为变压比下的53.3%,但两工况下能够在不稳定区间达到的最大峰谷差均在3K左右;工况1~#下压比对压缩机功耗有更直接的影响,在制冷量微升的前提下仍能促使系统性能系数(COP)趋势向下。
何俊陶乐仁虞中旸
关键词:压比
二氧化碳水合物储气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利用二氧化碳水合物小型实验装置分别在恒容和恒压条件下,研究了机械搅拌对二氧化碳气体溶解的影响以及温度与水-气比对二氧化碳水合物形成和储气密度的影响。通过实验结果发现,机械搅拌对二氧化碳的溶解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在3 min内完成溶解过程,促进溶解作用好于添加剂SDS。研究还发现,反应温度越低,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生成速率越快,总的储气量越大,而水-气比越大,储气密度越小。在实验压力3 MPa、反应温度273.55 K的条件下,1体积的水生成水合物后可储存157体积的二氧化碳。
刘妮王亮刘道平
关键词:搅拌
SCO_2向心式压气机的数值模拟与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本文根据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对压气机的要求,设计向心式压气机。采用中弧线叠加厚度的方法进行叶型设计,并基于NIST物性数据库建立真实二氧化碳数据模型。在Workbench平台上进行叶型设计、网格划分、流场计算和结果后处理,并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向心式压气机进行级变工况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向心式压气机在设计点滞止等熵效率可以到达91.2%,总压比可以达到1.29,增压主要在动叶中完成,静叶中改变气流方向;当转速小于设计转速时,压气机正常工作的流量范围变大,效率较高但是压比小于1.2;当转速大于设计转速时,向心式压气机的正常工作的流量范围逐渐变小,效率小于设计点,但是压比大于1.3。
于登涛黄典贵
关键词:变工况
共74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