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作品数:1,516 被引量:6,176H指数:33
相关作者:黄耀志侯爱敏丁金华朱颖杨新海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78篇期刊文章
  • 12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39篇建筑科学
  • 204篇经济管理
  • 104篇文化科学
  • 85篇艺术
  • 41篇农业科学
  • 3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6篇社会学
  • 2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9篇历史地理
  • 17篇理学
  • 13篇天文地球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政治法律
  • 8篇哲学宗教
  • 4篇水利工程
  • 4篇文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94篇城市
  • 173篇建筑
  • 109篇景观
  • 91篇园林
  • 83篇教学
  • 62篇生态
  • 61篇小城镇
  • 61篇绿地
  • 60篇小城
  • 55篇乡村
  • 54篇公园
  • 53篇文化
  • 48篇城市规划
  • 44篇街区
  • 41篇城乡
  • 37篇居住
  • 33篇教育
  • 32篇规划设计
  • 29篇农村
  • 28篇历史街区

机构

  • 1,399篇苏州科技学院
  • 55篇苏州科技大学
  • 25篇同济大学
  • 21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苏州大学
  • 8篇哈尔滨工业大...
  • 8篇华东师范大学
  • 8篇格拉摩根大学
  • 8篇苏州市建筑设...
  • 7篇桂林理工大学
  • 6篇大连医科大学
  • 6篇西安建筑科技...
  • 5篇河南理工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5篇苏州市规划局
  • 5篇苏州园林设计...
  • 4篇东南大学
  • 4篇南京林业大学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苏州市湿地保...

作者

  • 93篇刘志强
  • 77篇黄耀志
  • 75篇王勇
  • 50篇文剑钢
  • 49篇丁金华
  • 49篇洪亘伟
  • 45篇李广斌
  • 37篇范凌云
  • 37篇雍振华
  • 33篇朱颖
  • 33篇杨新海
  • 33篇杨忠伟
  • 33篇夏健
  • 28篇邵大伟
  • 27篇侯爱敏
  • 26篇洪杰
  • 23篇郑皓
  • 21篇王雨村
  • 20篇杨志华
  • 20篇屠苏莉

传媒

  • 136篇苏州科技学院...
  • 79篇苏州科技大学...
  • 53篇现代城市研究
  • 49篇小城镇建设
  • 43篇山西建筑
  • 41篇规划师
  • 37篇中国城市林业
  • 35篇高等建筑教育
  • 28篇华中建筑
  • 25篇江苏建筑
  • 24篇安徽农业科学
  • 22篇苏州城建环保...
  • 21篇江苏城市规划
  • 20篇装饰
  • 20篇生态经济
  • 16篇江苏农业科学
  • 16篇四川建筑科学...
  • 16篇苏州科技学院...
  • 15篇苏州城市建设...
  • 14篇城市

年份

  • 1篇2024
  • 30篇2023
  • 26篇2022
  • 38篇2021
  • 35篇2020
  • 22篇2019
  • 33篇2018
  • 42篇2017
  • 54篇2016
  • 81篇2015
  • 92篇2014
  • 92篇2013
  • 106篇2012
  • 121篇2011
  • 144篇2010
  • 103篇2009
  • 96篇2008
  • 62篇2007
  • 51篇2006
  • 33篇2005
1,5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设计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中车站出入口设计问题,如对美学方面考虑较少、造型千篇一律、缺少创新性和艺术性等,选取台湾高雄的几个车站进行介绍与分析,对出入口造型、色彩、材质、结构等方面的设计提出具体做法,以达到提升景观美学、彰显地域文化和艺术内涵的目的。
赵晟宇阮如舫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设计景观美学
城市竞争与政府竞争被引量:7
2005年
城市竞争是经济竞争的一种类型,政府竞争是嵌入在经济竞争中的政治晋升竞争和博弈;在竞争主体、内容、方式、目的和结果上,城市竞争和政府竞争存在差异。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行政性分权和财税激励是两者形成的共同的逻辑起点;当前,政府是推动城市竞争的核心角色之一。
王勇杨新海
关键词:政府竞争政府职能税制改革
生态视角下的城市结构形态发展变化作用力研究——对道萨迪斯人类聚居地作用力的再思考被引量:3
2011年
城市结构形态的发展与演化过程是多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道萨迪斯将其归纳为11种作用力,注重人类聚居地的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没有解决各种作用力的作用特点和主导作用力的决定性问题。从生态学角度剖析,自然力与非自然力相互作用的生态过程确定城市结构形态的空间结构类型及形式;健康的自然生态环境网络系统作为"底",决定着城市建设用地发展变化的空间模式;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主导结构形态发展的过程,这是对道氏理论的解释与补充。
黄耀志邓春凤刘业
关键词:图底关系
我国城市绿地水平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利用1990—2012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的数据,对中国25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90年我国城市绿地水平较低,具有一定空间分布差异,中部、东北略高,东部一般,西部较低;1990—2012年我国城市绿地水平快速提升,提升速度空间差异明显,东部最快,西部、东北较快,中部最慢,且建成区绿地率增长速度滞后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速度;2012年我国城市绿地水平一般,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呈现出由东部向东北、中部,再向西部逐渐降低的分布格局;以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的绝对程度和在全国范围内的相对程度,将城市绿地水平分为六大类型,各区域城市绿地水平类型呈现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
刘志强邢琳琳
关键词:城市绿地
城市拟建设用地的生态规划研究
2009年
1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环境现状贵阳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是国务院2008年批准建设的高新技术工业园之一,也是贵阳市未来城市建设的主要区域之一。其地处于贵阳市中部,占地面积约17km2。1.1周边环境要素①周边生态要素。园区位于贵阳市生态战略管制区和生态管制区包围之中的适度建设用地;
黄耀志高文文仇春辉
关键词:PREPARATORYLANDECOLOGICALSUITABILITYECOLOGICALNETWORK
旅游型小城镇形象与环境景观设计要素研究——以安徽省三河古镇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注重小城镇形象,塑造小城镇特色,是当今我国小城镇建设中一个不断倍受关注的热门课题。本文从小城镇建设中景观设计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小城镇形象与环境景观设计要素入手,以三河古镇为例分析了旅游型小城镇的形象与环境景观设计,提出旅游型小城镇形象与环境景观设计应注重物质形态设计要素与意识形态设计要素并举,物质形态设计要素体现旅游功能和地域特色,意识形态设计要素彰显传统文化肌理。
张益民
关键词:小城镇旅游型景观设计
中国不同行政级别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对其绿地扩张影响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不同城市中建成区、建成区绿地面积的扩张存在差异,中国采用的行政区划使其差异更加明显。以中国1996-2014年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建成区绿地面积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将不同行政级别城市分组后,运用计量分析、变异系数,定量化分析其影响,测算得出城市组间影响力大小、组内影响力差异及组间影响力的逐年变化,这对于指导不同行政等级城市的绿地发展,统筹全国城市绿地建设具一定意义。实证分析表明,1我国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组间建成区绿地面积、建成区面积扩张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2城市组间建成区每扩展1%,拉动直辖市建成区绿地扩张1.58%、副省级市1.19%、地级市1.47%、县级市1.42%;3城市组内影响力差异属县级市最大、副省级市最小、直辖市较小,地级市偏大;4城市组间建成区对于建成区绿地扩张的影响力度均逐年增加。
尤仪霖刘志强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防灾公园空间可达性分析——以苏州桐泾公园为例被引量:12
2019年
防灾公园是城市防灾避难的重要基础设施,内部空间的可达性对其防灾功能的有效性和防灾效率最为重要。该研究以苏州桐泾公园为研究对象,根据人群平时与灾时空间活动的不同,通过空间句法专用分析软件Depthmap对城市防灾公园空间分别进行视线可达性和通行可达性分析,量化研究桐泾公园防灾避难空间的通行与视线可达性差异,并基于结果对桐泾公园防灾避难空间布局提出建议,为城市防灾公园的空间组织提供新的角度与方法,为防灾避难公园规划设计及改造提供借鉴。
屠梦慈朱颖
关键词:防灾公园空间句法
基于资源视角的城市雨水利用研究
2013年
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可以缓解城市供水紧张、减少雨洪灾害、防止地下水位下降。通过编制雨水利用规划,研究储水系统、雨水渗透技术等,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探讨雨水资源充分利用的途径。
石家峰洪杰
关键词:雨水利用
试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哲学源流被引量:20
2002年
文章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哲学源流上进行了探讨,着重分析儒、释、道等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儒家思想为园林建造设计行为提供了一个完全理性的理论基础。园林生活为佛教信仰与适宜的生活方式的结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道法自然是中国景观艺术和设计的指导原则。园林景观设计应该体现源远流长的哲学思想。
郑皓申世广范凌云
关键词:景观设计儒家思想禅宗思想道法自然
共14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