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青岛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品数:1,146 被引量:3,560H指数:20
相关作者:王斌修褚忠林化春刘长松陈成军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99篇期刊文章
  • 4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6篇机械工程
  • 287篇金属学及工艺
  • 109篇自动化与计算...
  • 92篇一般工业技术
  • 52篇理学
  • 39篇交通运输工程
  • 32篇化学工程
  • 27篇电子电信
  • 25篇文化科学
  • 19篇矿业工程
  • 17篇电气工程
  • 17篇农业科学
  • 1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3篇建筑科学
  • 10篇航空宇航科学...
  • 9篇经济管理
  • 7篇天文地球
  • 7篇冶金工程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30篇润滑
  • 208篇弹流
  • 163篇弹流润滑
  • 93篇轴承
  • 86篇油膜
  • 83篇热弹流
  • 59篇齿轮
  • 56篇热弹流润滑
  • 55篇弹性流体
  • 54篇润滑分析
  • 51篇合金
  • 50篇动力润滑
  • 50篇流体动力
  • 49篇弹性流体动力
  • 49篇流体动力润滑
  • 48篇弹性流体动力...
  • 44篇有限元
  • 35篇油膜厚度
  • 29篇热效应
  • 29篇摩擦学

机构

  • 1,141篇青岛理工大学
  • 3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0篇东北大学
  • 18篇青岛科技大学
  • 17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中国工程物理...
  • 13篇青岛大学
  • 11篇潍坊科技学院
  • 10篇青岛农业大学
  • 10篇香港城市大学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山东大学
  • 7篇北京科技大学
  • 7篇天津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山东出入境检...
  • 5篇青岛四方车辆...
  • 4篇山东省科学院
  • 4篇青岛滨海学院

作者

  • 149篇王优强
  • 109篇郭峰
  • 74篇杨沛然
  • 73篇李长河
  • 57篇刘晓玲
  • 54篇田福祥
  • 54篇孟广耀
  • 49篇王静
  • 49篇王进
  • 48篇梁森
  • 36篇谭继文
  • 36篇仪垂杰
  • 34篇杨建军
  • 31篇姜培刚
  • 30篇栗心明
  • 29篇王玉玲
  • 29篇万勇
  • 26篇褚忠
  • 26篇杨勇
  • 21篇王斌修

传媒

  • 170篇润滑与密封
  • 52篇摩擦学学报
  • 47篇青岛理工大学...
  • 41篇机械设计与制...
  • 34篇制造技术与机...
  • 33篇煤矿机械
  • 30篇机床与液压
  • 25篇机械传动
  • 23篇锻压技术
  • 22篇表面技术
  • 19篇装备制造技术
  • 18篇机械工程学报
  • 18篇热加工工艺
  • 18篇模具制造
  • 16篇模具工业
  • 15篇轴承
  • 15篇机械研究与应...
  • 12篇精密制造与自...
  • 11篇组合机床与自...
  • 10篇工业控制计算...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17篇2019
  • 72篇2018
  • 107篇2017
  • 112篇2016
  • 93篇2015
  • 90篇2014
  • 117篇2013
  • 77篇2012
  • 78篇2011
  • 76篇2010
  • 62篇2009
  • 73篇2008
  • 59篇2007
  • 59篇2006
  • 29篇2005
  • 11篇2004
1,1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面特性对纯滑弹流油膜形状和摩擦力的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界面滑移效应可能产生较低的摩擦力,采用具有不同表面浸润性的玻璃盘,进行了纯滑弹流润滑试验.在采用SiO2镀膜玻璃盘的球-盘接触高聚物纯滑润滑试验中,从弹流到动压润滑的摩擦系数曲线呈现不同于传统Stribeck曲线的两个拐点.两个拐点分别与凹陷出现及弹性变形消失相关联.在较低载荷下,不同盘表面产生相近的干涉图像和摩擦系数曲线,高聚物的非牛顿效应产生的表观滑移可能是入口凹陷及非典型摩擦系数曲线的主因;在较高载荷下,盘滑试验中铬盘产生的摩擦系数和油膜厚度均较SiO2盘低,具有较低表面能的铬盘产生的界面滑移被认为是产生较低摩擦系数的主因.
付忠学郭峰黄柏林
关键词:弹流润滑STRIBECK曲线
冲击载荷作用下蛋白质水溶液润滑吸附膜的生长特性
2017年
目的研究蛋白质水溶液挤压润滑条件下材料表面蛋白质吸附膜的动态生长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光干涉技术测量球盘点接触在循环冲击条件下BSA蛋白质水溶液的吸附膜厚的生长过程,并研究冲击载荷、冲击次数、材料表面性质对BSA水溶液的吸附成膜特性的影响。结果动态条件下蛋白质润滑吸附膜要比静态工况下的升高很多,冲击条件下蛋白质吸附膜不断生长,并最终达到稳定厚度。小载荷和疏水材料表面有利于蛋白质润滑吸附膜的生长。钢表面极易形成较厚吸附膜,而陶瓷表面吸附膜厚较低。结论针对冲击载荷作用下蛋白质水溶液润滑吸附膜的生长特性研究对人工关节磨损、松动等的治疗、预防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马龙华刘海超郭峰姜培刚
关键词:蛋白质吸附光干涉
流变模型对弹流润滑数值解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Carreau流变模型和Ree-Eyring流变模型,研究不同流变模型对黏度较低的Squalane润滑油弹流润滑数值解的影响。分别计算不同卷吸速度、不同滑滚比下Eyring流变模型、Carreau流变模型的摩擦因数,并与试验值进行比较,同时比较Eyring流变模型与Carreau流变模型的摩擦因数、油膜最高温度、中心膜厚及最小膜厚随滑滚比、卷吸速度和最大赫兹压力变化的数值解。结果表明:在滑滚比较小时Eyring流变模型的摩擦因数更加接近试验值,在滑滚比较大时Carreau流变模型的摩擦因数更接近试验值;滑滚比对不同流变模型之间数值解的差别没有影响;随着卷吸速度的增大,Eyring流变模型所对应的膜厚值逐渐高于Carreau流变模型,而油膜最高温度逐渐小于Carreau流变模型;随着最大赫兹压力的增大,Carreau流变模型的油膜最高温度及摩擦因数逐渐大于Eyring流变模型。研究表明,在温和工况下Eyring流变模型更适合Squalane润滑油的弹流分析。
龙涛刘晓玲武丹丹
关键词:热弹流润滑
12Cr1MoV钢主蒸汽管道运行19万小时后的组织性能评定被引量:10
2008年
采用金相观察、碳化物类型及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检测等试验手段,对运行了19万小时的电厂用12Cr1MoV钢主蒸汽管道进行组织与性能评定。结果表明,碳化物在晶界和晶内均发生聚集,其类型从运行前的M3C、MC转变为M3C、MC、M7C3、M2C,但晶粒和碳化物没有长大的迹象,且未发现使其性能严重恶化的M23C6和M6C型碳化物。室温下,其强度和冲击韧性有所下降,但塑性无明显变化;高温下强度下降,但塑性和冲击韧性有所提高。总之,该管道的组织和性能仅发生了轻度劣化,可以继续安全运行。
刘长松李志文许桢杨玥
关键词:12CR1MOV钢主蒸汽管道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火电厂
限制空间中的弹性流体动压润滑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在经典的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分析中,油膜压力的计算要满足载荷平衡条件,而这一条件并不适用于发生在限制空间中的弹流润滑,当弹流润滑发生在限制间隙中,油膜的承载力会随工作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对限制间隙条件下等温线接触弹流润滑问题进行数值分析,研究油膜厚度及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限制间隙等温线接触弹流润滑条件下,油膜厚度及压力随速度参数以及材料参数的增加而增加,而限制间隙增加时,膜厚增加,压力减小。根据数值分析结果,拟合出限制间隙条件下的膜厚计算公式,该公式有较小的计算误差。
刘广媛郭峰
关键词:承载力弹性流体动压润滑油膜厚度
热处理对镍基合金碳化钨硬面涂层疲劳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2
2006年
为了提高真空熔覆N i基合金-WC复合涂层的基体硬度和强度,对涂层后的材料进行正火或调质处理,并比较了热处理前后涂层的基体硬度以及涂层的硬度分布。通过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比较涂层试样与未涂层试样在正火或调质处理后的疲劳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能够提高涂层基体的硬度;经过正火或调质处理后的涂层试样,在高周疲劳时,它们的疲劳强度基本相同;在低周疲劳时,调质涂层试样的疲劳强度比正火涂层试样的大。
林晨
关键词:NI基合金显微硬度真空熔覆
基于Al_2O_3纳米粒子的微量润滑铣削冷却性能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为了研究纳米流体微量润滑铣削的冷却性能,在纳米粒子具有强化换热能力理论指导下,实验对比分析了浇注式、干式、微量润滑、Al_2O_3纳米粒子的微量润滑铣削的铣削力、温度、切屑及表面粗糙度,结果显示Al_2O_3纳米粒子的微量润滑铣削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并能获得较好的工件表面质量,能够减小切削力,从根源上减少热的产生,但需深入研究纳米流体的均匀化处理及如何有效进入铣削区域。
董兰李长河柏秀芳殷庆安孙鹏
关键词:微量润滑铣削
热处理对钴碳化钨合金涂层组织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采用真空熔覆的方法 ,在 4 5钢表面涂覆一层钴 碳化钨合金复合涂层 ,并对其进行正火或调质处理 ,对热处理前后合金涂层的硬度和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正火或调质处理后提高了基体的硬度 ,正火处理后涂层的组织形貌基本没有变化 ,而调质处理后 ,涂层中的碳化钨聚集 ,形成较大的块状相 ,在靠近涂层界面的基体中产生裂纹。涂层的X射线衍射分析说明正火和调质处理后衍射图相似 ,相种类没有改变。
林晨
关键词:真空熔覆显微硬度
开放实验室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4
2006年
指出了开放实验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实验室开放的方式和内容,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
孙萍崔怡李志文安永恺刘松年杨国海
与时俱进,为制造业创造价值——《机械工人》启迪我不断进步
2008年
《机械工人》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记录了新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从1950年创刊时的32开小本,到1993年的16开本,再到1999年的大16开本,《机械工人》57年的办刊历史记录的是不断创新的发展历程。为制造业创造价值是“机械工人》发展不竭的动力,服务于读者,贡献于社会是《机械工人》永恒的主题。《机械工人》锻造出“一部伟大的机器”,书写了“一部机械制造技术的长卷”。
李长河
关键词:中国制造业机械制造技术历史记录共和国开本
共1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