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太原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作品数:1,564 被引量:4,201H指数:22
相关作者:张井岗董增寿韩如成孙志毅刘立群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60篇期刊文章
  • 8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30篇自动化与计算...
  • 261篇电气工程
  • 209篇电子电信
  • 125篇机械工程
  • 47篇文化科学
  • 46篇金属学及工艺
  • 39篇交通运输工程
  • 38篇矿业工程
  • 35篇理学
  • 20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4篇航空宇航科学...
  • 9篇医药卫生
  • 8篇经济管理
  • 8篇建筑科学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化学工程
  • 5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9篇网络
  • 96篇图像
  • 81篇神经网
  • 81篇神经网络
  • 73篇内模
  • 72篇传感
  • 68篇传感器
  • 67篇感器
  • 65篇内模控制
  • 58篇滑模
  • 57篇控制器
  • 57篇仿真
  • 56篇电机
  • 47篇单片
  • 47篇单片机
  • 46篇教学
  • 43篇伺服
  • 42篇PLC
  • 41篇自适应
  • 40篇模糊控制

机构

  • 1,549篇太原科技大学
  • 77篇太原理工大学
  • 30篇浙江大学
  • 22篇中国科学院
  • 21篇中北大学
  • 15篇西北工业大学
  • 13篇北京邮电大学
  • 13篇北方自动控制...
  • 12篇山西省自动化...
  • 1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1篇太原重工股份...
  • 7篇北京交通大学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嘉兴学院
  • 7篇山西医科大学
  • 7篇茅台学院
  • 6篇南京理工大学
  • 5篇四川大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天津大学

作者

  • 130篇赵志诚
  • 129篇张井岗
  • 96篇董增寿
  • 77篇孙志毅
  • 62篇李虹
  • 60篇韩如成
  • 57篇陈志梅
  • 57篇何秋生
  • 54篇王安红
  • 52篇刘立群
  • 50篇齐向东
  • 49篇于少娟
  • 43篇田启川
  • 41篇高文华
  • 40篇邵雪卷
  • 39篇李临生
  • 34篇石慧
  • 32篇柏艳红
  • 30篇卓东风
  • 28篇潘峰

传媒

  • 303篇太原科技大学...
  • 69篇工业控制计算...
  • 43篇机械工程与自...
  • 32篇电气电子教学...
  • 27篇计算机应用研...
  • 24篇山西电子技术
  • 20篇计算机仿真
  • 19篇控制工程
  • 18篇计算机工程与...
  • 18篇系统仿真学报
  • 17篇火力与指挥控...
  • 16篇自动化仪表
  • 16篇现代电子技术
  • 15篇科技情报开发...
  • 15篇工矿自动化
  • 14篇机床与液压
  • 13篇控制与决策
  • 12篇计算机应用
  • 12篇机械管理开发
  • 11篇电子世界

年份

  • 5篇2024
  • 109篇2023
  • 77篇2022
  • 98篇2021
  • 64篇2020
  • 78篇2019
  • 75篇2018
  • 78篇2017
  • 96篇2016
  • 112篇2015
  • 128篇2014
  • 116篇2013
  • 113篇2012
  • 86篇2011
  • 62篇2010
  • 70篇2009
  • 80篇2008
  • 46篇2007
  • 30篇2006
  • 23篇2005
1,5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直流调速系统模糊自整定分数阶内模控制被引量:4
2015年
针对直流调速系统,设计了一种模糊自整定的分数阶内模控制器。首先将分数阶理论与内模控制(internal model control,IM C)相结合设计分数阶内模控制器,其参数可根据系统的相角裕度和穿越频率进行解析整定;然后在分析了相角裕度和穿越频率对系统性能影响的基础上,设计出模糊控制器,实现了系统根据转速偏差和偏差变化对控制器参数的在线自整定,克服了系统性能对相角裕度和穿越频率选择的依赖。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模糊自整定分数阶内模控制器可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干扰抑制特性以及克服参数摄动的鲁棒性。
赵志涛赵志诚王惠芳
关键词:内模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相角裕度穿越频率
基于T-S模糊模型的桥吊系统积分状态反馈控制
2023年
小车定位精度和负载摆角大小是桥式起重机控制系统的两个重要性能指标。采用状态反馈控制时小车位移会存在稳态误差,为了消除稳态误差,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度,给出基于T-S模糊模型的积分状态反馈控制方法。在桥式起重机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建立增维T-S模糊模型,基于所建模型设计并行结构的积分状态反馈控制器,通过线性矩阵不等式计算反馈增益矩阵,并对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积分状态反馈控制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度,减少定位时间,而且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邵雪卷张井岗刘丽琴陈志梅
关键词:稳态误差
一种积分时滞过程的内模PID鲁棒整定方法被引量:5
2011年
针对工业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积分时滞过程,提出了一种内模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设计及鲁棒整定方法.利用一阶环节逼近积分环节,改善了内模控制系统的稳态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一阶泰勒表达式逼近过程模型中的时滞项,得出了内模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根据最大灵敏度Ms指标,导出了对控制器可调参数进行鲁棒整定的解析表达式,克服了常规方法中参数整定的盲目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系统同时获得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和鲁棒性.
赵志诚刘志远张井岗
关键词:内模PID鲁棒性参数整定
基于多特征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被引量:10
2019年
采用多尺度变换方法融合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后,图像融合结果整体场景对比度低,细节与纹理不够清晰,提出基于多特征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提取红外与可见光两种源图像中的边缘特征、相关信号强度比特征及平均梯度特征,通过决策模块依据信号强度比特征和边缘特征确定多分辨率分析系数,然后基于该系数融合模块依据平均梯度特征,采用多分辨率奇异值分解方法融合图像低频子带,利用压缩感知方法融合高频子带背景区域,通过对背景区域高频、低频子带进行CS逆变换获取最终融合图像,最后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行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标准差、平均梯度以及边缘保持度等指标都优于对比方法,融合后图像对比度和空间域内活跃度较好、图像细节较明显、图像内容更丰富。
刘明君董增寿
关键词:红外图像可见光图像图像融合低频子带
基于RTWT的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现有的EL-AT-Ⅲ自动控制实验箱扩展性不好、实验内容陈旧、难以实现高阶系统和复杂控制算法实验的缺点,开发了基于Simulink/RTWT的半实物仿真实验系统。实物部分采用实验箱的运放、电阻、电容搭建实验电路,或接入锅炉、水箱等实物对象,仿真部分通过Simulink搭建控制框图,RTWT保证程序实时运行。该实验系统具有开放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设计系统、调试系统的能力。
杨丽艳李虹柏艳红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半实物仿真实验教学
基于压缩激励模块的工业产品缺陷分类算法
2023年
针对传统的工业产品表面缺陷检测技术检测效率低下、检测速度慢等问题,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压缩激励模块的工业产品缺陷分类算法。主要是在原有的并行模块与并行非对称卷积模块基础上增加了压缩和激励机制,通过显式的建模特征通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来提升网络的表征能力。在偏光片图像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大量增加模型占用内存大小以及单张图片测试时间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缺陷分类的正确率。
刘瑞珍王冠程郭彪
降低直升机噪声 减轻环境污染
直升机向周围环境产生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旋翼、尾桨以及和发动机传动系统。本研究工作在基于FW-H方程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旋翼厚度噪声的仿真预估方法。通过比较直升机旋翼不同的翼型、弦长、转速和距离时产生的厚度噪声,分析了旋...
李东红罗伦凯刘立辉杨亦春
关键词:声学直升机翼型弦长
文献传递
基于AVR的双极性SPWM调制逆变技术被引量:1
2012年
针对单相全桥逆变器主电路中大功率MOSFET开关频率不能太高的要求,分析了双极性SPWM的调制原理,利用AVR微控制器ATmega16A-pu特性,实现了双极性SPWM分段同步调制方式。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太阳能逆变器,实验表明,该样机在满足逆变器开关频率条件下,输出波形稳定、失真小。
张路孙志毅何秋生
关键词:AVR微控制器
基于VHDL的数字锁相环设计及Modelsim仿真被引量:4
2013年
根据电力设备通信的同步性要求,提出了一种数字锁相环的设计方案。采用VHDL设计语言,运用Modelsim仿真软件进行设计,根据波形图深入分析了数字锁相环的工作过程以及变模K值对结果的影响,并在CPLD上实现数字锁相环的实际应用,得到了较为理想的设计指标。
赵玮齐向东
关键词:VHDL数字锁相环MODELSIMCPLD仿真
基于反向解耦的电压型PWM整流器内模控制被引量:4
2019年
针对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提出了一种新型双闭环控制方法。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建立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考虑其耦合特性,采用反向解耦方法实现了标称系统的完全解耦,并对解耦后的广义被控对象设计了电流内环的内模PI (Internal model control PI, IMC-PI)控制器,在此基础上,基于电压外环的简化模型设计了IMC-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既保证了系统的完全解耦,又减少了控制器整定参数个数,可使系统同时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
李翔宇赵志诚王文逾
关键词:PWM整流器内模控制鲁棒性
共1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