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南理工大学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作品数:1,099 被引量:3,649H指数:22
相关作者:刘斌刘斌文劲松晋刚任鸿烈更多>>
相关机构:五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轻化工程系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91篇期刊文章
  • 101篇会议论文
  • 2篇标准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90篇化学工程
  • 119篇自动化与计算...
  • 90篇一般工业技术
  • 85篇理学
  • 48篇金属学及工艺
  • 35篇机械工程
  • 19篇轻工技术与工...
  • 16篇冶金工程
  • 13篇电子电信
  • 8篇电气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水利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8篇塑料
  • 108篇熔体
  • 106篇乙烯
  • 105篇丙烯
  • 97篇注塑
  • 97篇聚丙烯
  • 97篇复合材料
  • 97篇复合材
  • 92篇挤出机
  • 87篇力学性能
  • 87篇力学性
  • 74篇螺杆
  • 72篇聚乙烯
  • 66篇注射成型
  • 64篇发泡
  • 59篇振动
  • 58篇共混
  • 53篇微孔
  • 41篇数值模拟
  • 39篇纳米

机构

  • 1,096篇华南理工大学
  • 31篇五邑大学
  • 30篇广东轻工职业...
  • 16篇湖南工业大学
  • 12篇株洲工学院
  • 11篇天津职业技术...
  • 9篇顺德职业技术...
  • 8篇北京理工大学...
  • 7篇中山火炬职业...
  • 6篇韶关学院
  • 6篇郑州轻工业学...
  • 6篇国家工程研究...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教育部
  • 5篇中国测试技术...
  • 5篇仲恺农业技术...
  • 4篇广东机电职业...
  • 4篇东莞劲胜精密...
  • 4篇欧唐科技(深...
  • 3篇东华大学

作者

  • 203篇瞿金平
  • 97篇刘斌
  • 67篇周南桥
  • 60篇何和智
  • 44篇彭响方
  • 43篇冯彦洪
  • 40篇刘斌
  • 39篇徐百平
  • 39篇殷小春
  • 38篇曹贤武
  • 38篇吴宏武
  • 37篇杜遥雪
  • 36篇刘跃军
  • 32篇文生平
  • 30篇晋刚
  • 25篇文劲松
  • 18篇宋建
  • 18篇王权
  • 16篇麻向军
  • 16篇曾广胜

传媒

  • 152篇塑料工业
  • 115篇塑料
  • 77篇工程塑料应用
  • 76篇塑料科技
  • 69篇中国塑料
  • 42篇现代塑料加工...
  • 42篇华南理工大学...
  • 34篇高分子材料科...
  • 29篇模具工业
  • 19篇轻工机械
  • 14篇化工学报
  • 13篇合成树脂及塑...
  • 12篇模具工程
  • 10篇材料导报
  • 10篇化工进展
  • 9篇广东化工
  • 8篇高分子通报
  • 8篇计算机测量与...
  • 7篇橡胶工业
  • 6篇模具技术

年份

  • 1篇2024
  • 14篇2023
  • 15篇2022
  • 18篇2021
  • 25篇2020
  • 20篇2019
  • 34篇2018
  • 40篇2017
  • 22篇2016
  • 37篇2015
  • 46篇2014
  • 64篇2013
  • 30篇2012
  • 64篇2011
  • 84篇2010
  • 94篇2009
  • 85篇2008
  • 76篇2007
  • 83篇2006
  • 57篇2005
1,0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合物加工成型技术创新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2年
依据聚合物工业对加工过程节能降耗、废旧聚合物循环利用、可再生资源利用的重大需求,笔者在聚合物振动剪切形变加工成型方法和设备的基础上提出和研究了聚合物体积拉伸形变加工成型方法和技术,着重讨论了拉伸形变支配的叶片挤压系统的塑化输运过程、技术特征及混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技术及其设备与传统螺杆塑化输运技术及其设备相比较,具有加工热机械历程缩短、加工能耗降低、混合混炼效果好、物料适应性广、制品质量高等优异的技术特点,且在聚合物多相多组分复合材料、聚合物/生物质复合材料等物料体系的加工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瞿金平张桂珍殷小春冯彦洪何和智晋刚杨智韬
振动技术在塑料挤出成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6年
介绍了振动技术在塑料挤出加工中的应用,分析了振动力场在挤出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理,并讨论了振动力场对聚合物挤出成型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
石宝山蔡永洪何和智瞿金平
关键词:挤出成型力学性能
基于微孔注射工艺的汽车发动机盖模具设计被引量:2
2019年
对某汽车发动机盖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考虑材料成型特性和微孔注射的工艺要求,完成模具浇注系统、成型零部件、冷却系统和顶出机构的设计。试模结果显示,采用微孔发泡成型的塑件表面质量良好,尺寸精度符合要求,在力学性能降低较小的条件下,塑件质量减轻约10%。
何庆林陈炽辉彭响方
关键词:发动机盖热流道MOLDEX3DNX
使用物理发泡剂的开孔微孔塑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8年
针对开孔发泡加工中使用惰性气体作为物理发泡剂的两种加工方法:间歇加工和连续挤出加工,总结出不同的加工方法间均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发泡时间、饱和压力、发泡温度以及气体浓度等是影响开孔结构产生的重要因素。分析了影响开孔行为的一些因素以及增加开孔率的方法:加入交联剂、改变不同的材料配方、通入不同的发泡剂等。并结合电磁动态成型技术提出了电磁动态微孔开孔发泡挤出成型新技术。
李兵周南桥吴清锋
关键词:微孔塑料开孔物理发泡剂
基于叶片挤出机加工的PP/PS共混体系相形态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应用最新研制的叶片挤出机,研究了PP/PS共混体系经叶片挤出机挤出的相形态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叶片挤出机和单螺杆挤出机加工PP/PS共混体系的最终相形态,以及挤出转速对PP/PS共混体系分散混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单螺杆挤出机相比,经叶片挤出机加工的共混物的分散相粒径更小、更均匀,且受共混体系组分的影响更小。叶片挤出机的转速,会影响PP/PS共混体系的分散混合效果。在本实验中,加工转速为60 r/min时,PP/PS(70/30)共混体系的分散相粒径平均尺寸达到最小,约为0.65μm,且分散最均匀。
余晓鹏瞿金平谭斌陈惠灼刘树荣
关键词:叶片挤出机聚丙烯聚苯乙烯
HDPE/PC分散相纤维化及其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将高密度聚乙烯 (HDPE)和聚碳酸酯 (PC)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挤出 ,通过改变对挤出物施加的牵引速度 ,研究了拉伸力场对HDPE/PC共混物的形态及其原位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牵引速度的提高 ,纤维状分散相所占比例增加 ,但纤维直径无明显变化 ;HDPE/PC原位复合材料与其普通共混材料相比 ,拉伸强度基本无变化 。
罗卫华周南桥
关键词:纤维化挤出物共混材料
毛细管动态流变仪中LDPE熔体的流动可视化
使用改进了的毛细管动态流变仪,对LDPE进行了稳态和动态流动可视化实验,分析了振动力场对聚合物熔体流动的影响.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动态条件下样条的流线位移比相应的稳态值大,即振动力场的引入可以有效降低LDPE熔体的黏度,...
彭响方林逸全
关键词:聚合物熔体黏度
文献传递
带内螺纹塑料制品气体顶出的注塑模具设计被引量:4
2007年
对带内螺纹的塑料制品及其模具结构进行分析,采用自动卸螺纹和压缩空气二次顶出相结合的结构较紧凑的脱模机构。避免了推板、顶针或顶管的使用,从而实现了模具的轻量化,降低了模具的碰撞噪音和顶出装置的磨损。实践证明,该套内螺纹塑料制品注塑模具运行可靠,避免了顶针或顶管顶出后产生的顶出痕迹,生产的制品外观较好。
欧荔苹刘斌
关键词:内螺纹二次顶出
PVC发泡板材鱼尾式机头的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07年
利用Polyflow软件计算了PVC自由发泡板材机头中增设分流板对机头内熔体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设分流板能显著提高机头内熔体的压力,且分流板区域压力梯度的大小与出口平直定型段几乎相同,而对熔体出口速度均匀性的影响很小。这对解决出口平直定型段不能过长而机头压力又不能太低的矛盾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童玉宝郭艳婷麻向军
关键词:分流板
吹塑薄膜数值模拟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综述了数值模拟在吹塑薄膜成型方面的发展状况,从等温模型、非等温纯黏性模型、非等温黏弹性模型三方面介绍了薄膜材料参数的数值模拟,从风环设计及气泡不稳定性两方面介绍了吹膜外部空气流场和工艺参数数值模拟,并指出了现在吹膜数值模拟的发展方向为耦合数值模拟、材料参数和外部空气流场耦合、计算和软件模拟耦合。
徐艳滕
关键词:吹塑薄膜数值模拟
共1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