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1,467 被引量:3,804H指数:18
相关作者:张罡刘润清董秀琦郭广思邓子玉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73篇期刊文章
  • 8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71篇金属学及工艺
  • 388篇一般工业技术
  • 200篇化学工程
  • 86篇理学
  • 61篇文化科学
  • 52篇建筑科学
  • 46篇冶金工程
  • 37篇电气工程
  • 36篇机械工程
  • 30篇自动化与计算...
  • 24篇矿业工程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经济管理
  • 11篇生物学
  • 8篇航空宇航科学...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农业科学
  • 5篇电子电信
  • 5篇医药卫生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99篇合金
  • 104篇力学性能
  • 104篇力学性
  • 97篇镁合金
  • 94篇值模拟
  • 93篇数值模拟
  • 83篇复合材料
  • 83篇复合材
  • 72篇铝合金
  • 52篇钛合金
  • 52篇纳米
  • 50篇高温合金
  • 48篇微弧氧化
  • 45篇性能研究
  • 44篇显微组织
  • 41篇金属
  • 41篇改性
  • 38篇压铸
  • 38篇磁性能
  • 32篇教学

机构

  • 1,454篇沈阳理工大学
  • 248篇中国科学院金...
  • 126篇东北大学
  • 26篇沈阳建筑大学
  • 24篇沈阳工业大学
  • 2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0篇中航工业沈阳...
  • 18篇哈尔滨工业大...
  • 14篇辽宁工程技术...
  • 9篇沈阳飞机工业...
  • 8篇北京有色金属...
  • 7篇沈阳大学
  • 7篇辽宁丹炭科技...
  • 5篇湖南大学
  • 5篇辽宁科技大学
  • 5篇河北工业大学
  • 5篇辽宁石油化工...
  • 5篇中国科学技术...
  • 5篇洛阳工业高等...
  • 5篇沈阳工学院

作者

  • 119篇王忠堂
  • 96篇张罡
  • 87篇张士宏
  • 68篇刘劲松
  • 59篇杜晓明
  • 58篇李玉海
  • 55篇赵海涛
  • 55篇赵晖
  • 49篇邓子玉
  • 48篇张伟强
  • 43篇马瑞廷
  • 41篇李永华
  • 41篇刘艳辉
  • 39篇黄勇
  • 38篇左继成
  • 38篇梁海成
  • 38篇安玉良
  • 35篇朱丽娟
  • 34篇赵忠兴
  • 33篇王承志

传媒

  • 360篇沈阳理工大学...
  • 69篇特种铸造及有...
  • 65篇热加工工艺
  • 52篇锻压技术
  • 38篇化学与粘合
  • 32篇辽宁化工
  • 26篇铸造
  • 25篇金属热处理
  • 25篇功能材料
  • 24篇材料热处理学...
  • 22篇电镀与精饰
  • 21篇铸造技术
  • 18篇金属学报
  • 17篇材料保护
  • 17篇教育教学论坛
  • 16篇中国有色金属...
  • 15篇材料研究学报
  • 14篇有色矿冶
  • 13篇材料导报
  • 12篇中国铸造装备...

年份

  • 4篇2024
  • 105篇2023
  • 94篇2022
  • 54篇2021
  • 66篇2020
  • 53篇2019
  • 55篇2018
  • 62篇2017
  • 98篇2016
  • 83篇2015
  • 76篇2014
  • 89篇2013
  • 71篇2012
  • 94篇2011
  • 90篇2010
  • 117篇2009
  • 98篇2008
  • 58篇2007
  • 50篇2006
  • 28篇2005
1,4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H4169合金叶片终锻过程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建立了叶片终锻模型。通过三维有限元软件DEFORM-3D进行了叶片终锻过程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始锻温度、摩擦因子及上模下压速度对叶片终锻过程的影响,探究不同工艺参数下叶片终锻过程温度场的演变规律。
史丽坤徐培培
关键词:叶片终锻数值模拟
含5-FU聚丁二酸丁二酯共聚物的合成及释药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熔融缩聚法成功合成了一种主链含5-氟尿嘧啶(5-FU)的可生物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酯共聚物前药,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共聚物的体外释药性能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共聚物具有预期的结构并具有体外释药性,共聚物在p H 1.7的缓冲液中120 h最大释药率为80.3%。共聚物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和释药性能,可作为一种新颖的可生物降解药物缓释材料。
常军叶芳李刚左继成李成吾刘兴胜
关键词:聚丁二酸丁二酯5-氟尿嘧啶熔融缩聚抗肿瘤药物
碳纳米管薄膜扬声器发展进程
2021年
热声效应已经被发现130多年了,但是由于材料的限制,热声扬声器的性能始终无法与磁电和压电扬声器相比。近年来,随着新型纳米材料的出现,基于热声效应的薄膜扬声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碳纳米管,作为一种单位面积热容低的材料被发现具有良好的热声效应,与传统的扬声器相比,碳纳米管薄膜扬声器具有体积小、无振膜振动、频带宽、透明度高、柔韧性好声压级高等优点,因此,碳纳米管作为下一代扬声器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文章主要综述了碳纳米管热声扬声器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薄膜扬声器的挑战和前景。
朱东升李鑫
关键词:热声效应碳纳米管声压级
基于新时代教育理念的专业培养计划制定
2021年
分析了新时代高等教育理念特征,即立德树人、以本为本、四个回归、课程思政、专业思政、OBE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基于新时代高等教育理念,制定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计划。具体特征包括打造一流理论课程体系、加强一流实验教学环节、加强一流课程设计教学环节、重视大学生健康与心理卫生教育、强调公共文化素质教育。
王忠堂李永华马明李增荣梁海成
关键词:教育理念高等教育专业培养计划
镀锌层钼酸盐钝化工艺研究被引量:18
2009年
利用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镀锌层钼酸盐钝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中性盐雾试验、湿热试验及盐水浸泡试验,研究了钼酸盐钝化工艺参数对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镀锌层钼酸盐钝化膜层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钝化膜主要元素为Zn、Mo、O。镀锌层采用钼酸盐钝化液处理后,耐蚀性明显提高,在3.5%的NaCl溶液中浸泡48 h无白锈生成。
牟世辉
关键词:钼酸盐钝化耐蚀性镀锌层
熔盐法从铁尾矿中制取高纯白炭黑被引量:23
2009年
以铁尾矿和NaOH为原料、NaNO3为熔盐,在500℃下煅烧3h,使铁尾矿中的惰性SiO2转变成活性的硅酸钠相。以浸取硅酸钠溶液作为硅源,利用化学沉淀法成功制备了无定形白炭黑。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透射电镜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制取白炭黑的物相结构、粒度形貌和成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炭黑产品中的SiO2纯度为99.3%,化学结构为无定形的水合二氧化硅,形貌近似为球状粒子,粒径在100nm左右。白炭黑的比表面积(BET)为152m2·g-1。
于洪浩薛向欣贺燕黄大威
关键词:铁尾矿熔盐法白炭黑化学沉淀法
缔合型丙烯酸酯类增稠剂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以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要单体,采用反应型表面活性剂。经过乳液聚合,制得了一种缔合型增稠剂。考察了反应型表面活性剂用量对增稠剂性能的影响,并与其他同类产品作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型表面活性剂的引入使增稠剂分子在水中由于缔结作用形成了网状结构,该结构使增稠剂的增稠能力和耐电解质能力明显提高。且增稠能力优于某市售产品,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徐淑姣穆锐邓爱民常军
关键词:增稠剂缔合型乳液聚合反应型表面活性剂
Rosin-Rammler分布的实验拟合曲线优化被引量:7
2015年
基于Rosin-Rammler分布函数,提出一种新的实验拟合曲线优化方法,以二氧化硅、钾长石粉、矿石粉和石英砂四种材料为例,对激光粒度仪实验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应用Matlab软件编程实现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自动化。拟合曲线、误差分析和文献对比结果表明,优化方法正确、合理,优化后的拟合曲线更接近实验测量曲线。该方法对于准确计算平均粒径和方差、客观评价粉体材料性能等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王亮杨云川唐宏新冯岩
关键词:相关系数
Ti-Mo合金氢化物微观缺陷的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方法对Ti-Mo合金氢化物的微观缺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氢化物样品中Mo含量为5at%时,所测定的SAXS强度在高散射角区明显低于其他样品的SAXS强度.氢化物中的晶粒及其内部的亚结构是引起SAXS现象的散射体,而这些亚结构是由合金氢化时引入的大量位错所产生.Mo含量为5at%合金主要为hcp结构而其他合金为bcc结构,但两种合金氢化后都成为fcc结构的氢化物.据此,认为hcp结构与bcc结构Ti-Mo合金在氢化时氢化物结构相同但引入的位错缺陷特征不同.
杜晓明吴尔冬董宝中吴忠华苑学众
关键词:小角X射线散射
过渡金属硫化物对析氧反应催化活性的影响
2021年
电解水可产生清洁能源,但受其高成本制约,一直无法大规模使用。过渡金属硫化物因其成本低、催化活性高和操作稳定的特点,在替代贵金属催化剂应用于电解水技术方面,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海藻酸钠作为载体,分别与金属钴盐和镍盐混合,经高温硫化煅烧制备碳载硫化钴和硫化镍电催化剂,并对电催化剂的形貌、成分及电催化析氧反应(OER)的催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硫化钴和硫化镍均具有二维片层状结构,对OER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NiS电催化剂具有更低的塔菲尔斜率和电荷转移电阻,即更利于析氧反应进行。本研究对合成高效低成本的OER催化剂材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申远一吕逍齐铭陈皓张亚楠李思成冯丽娟刘芳芳
关键词:过渡金属硫化物电解水
共14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