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作品数:1,464 被引量:4,317H指数:21
相关作者:李艳郝建军安成强张爱黎高虹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金属防护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66篇期刊文章
  • 8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0篇化学工程
  • 309篇金属学及工艺
  • 290篇理学
  • 22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0篇电气工程
  • 103篇一般工业技术
  • 44篇文化科学
  • 14篇冶金工程
  • 12篇经济管理
  • 12篇天文地球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机械工程
  • 10篇医药卫生
  • 9篇矿业工程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建筑科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97篇合金
  • 176篇催化
  • 132篇耐蚀
  • 127篇耐蚀性
  • 114篇光催化
  • 98篇镁合金
  • 96篇电池
  • 86篇离子
  • 83篇甲基
  • 70篇纳米
  • 66篇改性
  • 61篇光度
  • 59篇光度法
  • 58篇壳聚糖
  • 58篇废水
  • 56篇溶胶
  • 50篇树脂
  • 47篇性能研究
  • 45篇电镀
  • 45篇电化学

机构

  • 1,455篇沈阳理工大学
  • 168篇东北大学
  • 48篇中国科学院金...
  • 21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能源集团
  • 15篇沈阳大学
  • 13篇沈阳农业大学
  • 12篇学研究院
  • 11篇沈阳化工大学
  • 10篇中航工业沈阳...
  • 9篇牡丹江师范学...
  • 9篇沈阳石蜡化工...
  • 8篇重庆大学
  • 8篇中国石油
  • 8篇沈阳新北热电...
  • 7篇大连理工大学
  • 7篇辽宁大学
  • 7篇中国环境科学...
  • 7篇西藏大学
  • 6篇辽宁石油化工...

作者

  • 136篇邵忠财
  • 106篇孙杰
  • 84篇安成强
  • 80篇郝建军
  • 72篇张东
  • 66篇高虹
  • 63篇张爱黎
  • 52篇张文杰
  • 50篇曹晓晖
  • 49篇党明岩
  • 49篇余萍
  • 48篇赵春英
  • 48篇杨少华
  • 46篇苏会东
  • 45篇赵平
  • 44篇任广军
  • 41篇姜承志
  • 41篇周琦
  • 40篇唐祝兴
  • 38篇孟锦宏

传媒

  • 238篇沈阳理工大学...
  • 187篇电镀与精饰
  • 83篇辽宁化工
  • 71篇电镀与环保
  • 46篇材料保护
  • 40篇表面技术
  • 36篇当代化工
  • 35篇电源技术
  • 32篇电镀与涂饰
  • 31篇功能材料
  • 29篇有色矿冶
  • 27篇广东化工
  • 19篇化学与粘合
  • 17篇冶金分析
  • 13篇材料热处理学...
  • 12篇理化检验(化...
  • 12篇节能
  • 12篇材料工程
  • 1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1篇中国腐蚀与防...

年份

  • 3篇2024
  • 64篇2023
  • 56篇2022
  • 50篇2021
  • 49篇2020
  • 67篇2019
  • 67篇2018
  • 54篇2017
  • 113篇2016
  • 120篇2015
  • 83篇2014
  • 58篇2013
  • 98篇2012
  • 82篇2011
  • 115篇2010
  • 84篇2009
  • 96篇2008
  • 71篇2007
  • 57篇2006
  • 49篇2005
1,4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113大孔树脂吸附Co2离子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的研究
本文研究了D113大孔树脂吸附Co2+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的特性。动力学研究表明,在298K温度下,D113大孔树脂吸附Co2+的吸附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方程和拟二级动力学方程,颗粒扩散过程为吸附的控速步骤。在实验温度下,D11...
SU Hui-dong苏会东LIU Zuo-xi刘祚希HUANG Wei-hua黄维华
关键词:大孔树脂钴离子动力学热力学
硅酸/硅酸钠为粘结剂热电池正极薄膜的制备
2020年
以硅酸/硅酸钠混合物为粘结剂制备了热电池FeS2正极薄膜,对FeS2正极薄膜表面SEM分析可知使用硅酸/硅酸钠混合物为粘结剂起到了较好的粘接效果;通过改变正极薄膜中粘结剂的添加量、导电剂的添加量、FeS2粉末的球磨时间等因素,对单体电池放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正极薄膜中添加15%质量分数的粘结剂,1%质量分数的碳纳米管导电剂,FeS2粉末球磨24 h时FeS2正极薄膜组成的单体电池放电效果最好。单体电池放电电压截止1.5 V时,单体电池中活性物质的比容量达到了310.47 mAh/g。
刘晟林杨少华许浩刘达陈曦
关键词:硅酸硅酸钠粘结剂比容量
B-Er共掺杂BiVO_4光催化降解金橙Ⅱ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柠檬酸络合法合成B-Er共掺杂BiVO4,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合成材料的物相、形貌。同时考察溶液的初始浓度、pH、催化剂投加量以及光照强度等因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对金橙Ⅱ光催化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金橙Ⅱ水溶液中,初始质量浓度为15mg/L、pH=3、催化剂投加量为0.015 g、光照距离14 cm,B-Er共掺杂BiVO4对金橙Ⅱ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t为50min后,降解率可达90%以上。
车寅生王敏祝雷牛超董多郑浩岩
关键词:光催化降解钒酸铋
热电池MgO改性石棉纤维隔膜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高温分解乙酸镁前驱体,制备了MgO改性的石棉纤维隔膜。将NiCl2薄膜正极、载有LiClLiBr-KBr的石棉隔膜和LiB负极组装成单体电池,研究了隔膜中MgO和电解质的载量及放电温度对单体电池放电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粉末压片工艺制备的电解质片进行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以MgO载量5.2mg/cm2、电解质载量53mg/cm2为隔膜的单体电池放电性能较好,其单体电池以50,100和200 mA/cm2恒流放电,放电起始电压分别为2.4557,2.4375和2.3285V,与粉末压片工艺制备的电解质片相比,电化学性能无明显差异。5个单体电池组装的热电池样机在100mA/cm2恒流放电下,最高电压为12.75V,对应最高电压80%的激活时间为0.26s,工作时间为110.0s,单体电池平均最高电压为2.55V。
沈冬艳杨少华骆柬氽赵彦龙余福山
关键词:热电池石棉纤维电解质隔膜MGO
从印刷电路板废料中回收铜的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采用双氧水和硫酸作为反应试剂 ,把铜从电路板废料中剥离出来 ,利用电解—电渗析法回收废液中的铜。实验结果表明 :固∶液 =1∶4时 ,即 10g废料与 2 0mL双氧水 ,2 0mL硫酸 (1∶3)进行反应 ,铜的剥离率可达 98.17% ;所得的硫酸铜废液进行电解—电渗析处理的最佳条件为 :电流值 2 .2A、电压值 7.5V、电解时间 2 0min ,得到铜的回收率为 88.0 7%。得到的铜通过马福炉焙烧 (5 0 0℃ ,1h)得氧化铜 ,用稀硫酸溶解并过滤除去渣滓 ,再结晶、抽滤、重结晶得硫酸铜 ,实现了金属资源的再生利用。
张志军周丽娜
关键词:印刷电路板电解电渗析回收铜
还原法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的工艺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分别以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及焦亚硫酸钠为还原剂,在不同的条件下对电镀废水中Cr(Ⅵ)的还原效果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还原剂、还原反应时间及工业成本对含铬废水处理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焦亚硫酸钠投加质量浓度为理论量的1.25倍,即1.418g/L,反应t为2 min,效果最好。为了不增加后续反应中产生的污泥量,选择以氢氧化钠作为沉淀反应的中和药剂,确定出中和沉淀反应t为30min。
孙玉凤赵春英赵平
关键词:电镀废水还原法
《化工原理》教学过程的课程思政实践与探索被引量:26
2019年
为实现全方位育人,高校工科课程也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本文通过在教学中总结出的科学家的故事启发学生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安全严谨的职业素养、形成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等几方面的相关案例,探索和研究了“课程思政”在化工原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党明岩宋颖韬
关键词:化工原理
钛合金化铣废液中氟钛酸根的提取与应用
利用氟钛酸根与过量的钾离子在乙醇中生成氟钛酸钾(K2 TiF6)沉淀的特性,在钛合金化学铣切废液中提取了纯相的氟钛酸钾。以提取的氟钛酸钾为主盐,在AZ91D镁合金表面进行了化学转化膜的研究。结果表明,其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
石超孙杰
关键词:AZ91D镁合金耐蚀性
混晶纳米TiO_2薄膜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被引量:11
2008年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浸渍提拉法在普通瓷片表面制备TiO2混晶薄膜,用XRD对薄膜进行表征,选用亚甲基蓝催化降解考察TiO2混晶薄膜的催化能力,探讨了紫外光光照强度、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和pH对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600℃煅烧4h可制备金红石为13.2%的混晶薄膜,平均粒径为22nm;初始浓度在0.313~0.937mg/L,催化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光照强度为40W和pH为13时降解率为45.6%,并可多次重复使用。
姜承志苏会东卢旭东
关键词:晶相结构溶胶-凝胶光催化活性
新型耐磨耐蚀涂料制造研究
2021年
选用对金属具有良好附着力的环氧树脂为基料,以Al_(2)O_(3)和SiO_(2)等各种颜填料复配,制备新型耐磨耐腐蚀涂料。在涂料耐磨性能满足国标的基础上,以涂料的耐酸碱性能作为主要评价手段,探讨颜基比、树脂用量、涂装道数、主要颜料的用量和配比等对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颜基比为2.75、环氧树脂E-44用量为17.8%、涂装道数为2道、Fe_(2)O_(3)用量为13.3%、石墨和MoS_(2)的质量配比为1.5∶1、SiO_(2)和Al_(2)O_(3)的质量配比为1∶1时漆膜性能最好。在优化配方下制备的耐磨耐蚀涂料,其涂膜的耐酸性能、耐碱性能、耐盐水性能以及盐雾试验结果均超过国家标准,综合性能达到合格要求。
苏述航张爱黎赵军强卢文杰袁志华
关键词:新型涂料环氧树脂颜基比
共14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