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州医学院麻醉学院

作品数:1,291 被引量:4,880H指数:27
相关作者:戴体俊郭忠民刘亚君王琦张莹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56篇期刊文章
  • 11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04篇医药卫生
  • 48篇文化科学
  • 19篇生物学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哲学宗教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86篇缺血
  • 185篇麻醉
  • 165篇小鼠
  • 138篇再灌注
  • 136篇灌注
  • 120篇镇痛
  • 108篇氯胺酮
  • 94篇脑缺血
  • 91篇再灌注损伤
  • 90篇细胞
  • 89篇蛋白
  • 88篇缺血再灌注
  • 84篇氟烷
  • 83篇疼痛
  • 81篇神经元
  • 77篇灌注损伤
  • 74篇学习记忆
  • 71篇心肌
  • 71篇注射
  • 71篇麻醉药

机构

  • 1,278篇徐州医学院
  • 119篇徐州医学院附...
  • 36篇南京军区南京...
  • 30篇桃源县人民医...
  • 24篇南京医科大学
  • 20篇常德市第一人...
  • 19篇佛山市第一人...
  • 17篇第二军医大学
  • 15篇南京大学医学...
  • 14篇苏州大学
  • 1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3篇无锡市第四人...
  • 12篇广州军区广州...
  • 1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1篇商丘市第一人...
  • 11篇徐州市中心医...
  • 10篇宁波市妇女儿...
  • 10篇江苏省麻醉学...
  • 9篇南京大学

作者

  • 371篇曾因明
  • 291篇戴体俊
  • 84篇张励才
  • 81篇许鹏程
  • 66篇段世明
  • 42篇曹红
  • 40篇刘功俭
  • 39篇孟晶
  • 37篇马涛
  • 36篇王丹
  • 34篇王钧
  • 34篇李军
  • 34篇胡兴国
  • 28篇陈群
  • 27篇武静茹
  • 26篇朱珊珊
  • 26篇武玉清
  • 25篇王志萍
  • 25篇丰浩荣
  • 21篇杨承祥

传媒

  • 254篇徐州医学院学...
  • 103篇国外医学(麻...
  • 97篇中华麻醉学杂...
  • 78篇中国药理学通...
  • 40篇临床麻醉学杂...
  • 32篇江苏医药
  • 29篇国际麻醉学与...
  • 28篇中国疼痛医学...
  • 15篇医学临床研究
  • 15篇世界临床药物
  • 14篇中国应用生理...
  • 13篇中国药理学与...
  • 12篇生理学报
  • 1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1篇实用医学杂志
  • 9篇中国现代医学...
  • 9篇全国第四次麻...
  • 8篇广东医学
  • 8篇文教资料
  • 8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2篇2017
  • 27篇2016
  • 64篇2015
  • 78篇2014
  • 95篇2013
  • 102篇2012
  • 126篇2011
  • 137篇2010
  • 78篇2009
  • 74篇2008
  • 63篇2007
  • 48篇2006
  • 73篇2005
  • 67篇2004
  • 56篇2003
  • 51篇2002
  • 45篇2001
  • 39篇2000
  • 25篇1999
  • 8篇1998
1,2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氟醚麻醉大鼠不同时期脑Ca^(2+)-ATP酶活性变化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动态观察安氟醚吸入麻醉大鼠不同时期各脑区Ca2+ ATP酶活性变化和行为学 变化,探讨安氟醚的麻醉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均分为五组:诱导期组、麻醉期组、 恢复期组、清醒期组和对照组。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期大脑皮层、脑干、海马Ca2+ ATP酶活性。结 果 在诱导期各脑区Ca2+ ATP酶活性即开始下降(P<0.05);麻醉期降至最低(P<0.01);恢复期又 开始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水平。其中,仅脑干Ca2+ ATP酶活性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清醒 期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且行为学变化与脑Ca2+ ATP酶活性变化有关。结论 安氟醚 的麻醉效应可能与其抑制脑Ca2+ ATP酶活性相关,麻醉深浅与抑制的程度一致。
李元涛戴体俊曾因明朱涛姚尚龙刘菊英
关键词:安氟醚CA^2+-ATP酶活性变化
鞘内注射氯胺酮对内脏痛大鼠远位触液神经元Fos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氯胺酮对内脏痛大鼠远位触液神经元(dCSF-CN)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侧脑室注射霍乱毒素亚单位B与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CB-HRP)示踪标记dCSF-CN。48h后氯胺酮(K)组(n=10)鞘内注射氯胺酮50μg,人工脑脊液(C)组(n=10)鞘内注射等体积人工脑脊液。两组均在乙状结肠壁注射甲醛制作内脏痛模型。进行各时间点疼痛学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os蛋白在dCSF-CN中的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K组大鼠各时间点疼痛学评分降低(P<0.01),dCSF-CN中Fos蛋白表达下降(P<0.01)。K组未见CB-HRP/Fos双标记神经元。结论鞘内注射氯胺酮可以降低大鼠内脏痛反应,减少dCSF-CN中Fos蛋白的表达。
王亚峰司小萌张励才
关键词:氯胺酮远位触液神经元FOS蛋白
血管外科手术病人中的血小板基因多态性和心脏风险评估被引量:1
2005年
Nauder FaradayElizabeth A.MartinezRobert B.ScharpfLaura Kasch-SemenzaTodd DormanPeter J.PronovostBruce PerlerGary GerstenblithPaul F.BrayLee A.Fleisher李敬远曾因明
关键词:血管外科手术血小板基因多态性心脏疾病
8%乳化异氟醚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8%乳化异氟醚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60~300 g,随机分为6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低、中、高剂量乳化异氟醚后处理组(L-EI组、M-EI组和H-EI组)和脂肪乳组(LE组).除S组外,均采用大脑中动脉阻闭2 h,再灌注24 h的方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L-EI组、M-EI组和H-EI组分别于再灌注即刻腹腔注射8%乳化异氟醚3.5、7.0、10.5 ml/kg,LE组给予30%脂肪乳10.5 ml/kg,S组与I/R组不给药.再灌注24 h时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DS),取脑组织测定脑梗死体积.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各组NDS评分升高,脑梗死体积增大(P<0.01);与I/R组比较,M-EI组和H-EI组NDS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减小(P<0.01),L-EI组和LE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EI组比较,H-EI组NDS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减小(P<0.05).结论 8%乳化异氟醚后处理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且与剂量有关.
朱雯王志萍王元琳
关键词:异氟醚再灌注损伤缺血后处理
普鲁卡因的神经阻滞作用与pH值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比较不同pH值的普鲁卡因溶液对蟾蜍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幅度和传导速度的影响,测定盐酸普鲁卡因溶液阻滞蟾蜍坐骨神经传导的半数有效pH值。方法制备30条离体蟾蜍坐骨神经干,分为6组,每组5根,分别用pH值为3、4、5、6、7、8的普鲁卡因溶液浸润,测定浸润前后动作电位的幅度和传导速度。分离26只蟾蜍左侧坐骨神经,用pH值为5、4、3.2、2.56、2.05的普鲁卡因溶液通过序贯法测定普鲁卡因溶液阻滞坐骨神经的半数有效pH值,观察指标为有无屈反射。结果 pH值为6的普鲁卡因溶液对蟾蜍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幅度和传导速度影响最大,普鲁卡因溶液阻滞坐骨神经的半数有效pH值的95%可信区间是2.28~2.77。结论不同pH值的普鲁卡因溶液对蟾蜍坐骨神经的阻滞作用不同。
王茹花倩彭余楠吴昀蔚王振恒刘传飞徐浩曹俊平
关键词:坐骨神经蟾蜍动作电位PH值普鲁卡因
鞘内注射Cav3.3反义寡聚核苷酸对CCD大鼠痛阈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Cav3.3反义寡聚核苷酸对慢性背根节压迫(chronic compression of dorsal root ganglion,CCD)大鼠痛阈的影响,探讨脊髓Cav3.3T型钙通道在神经病理痛中的作用。方法鞘内置管的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行为学n=8,):CCD+NS组、CCD+Cav3.3反义核苷酸组(CCD+Cav3.3-AS)、CCD+Cav3.3错义核苷酸组(CCD+Cav3.3-MM)、假手术(sham)+NS组。各组大鼠在CCD或sham后第1天开始连续4d每天两次鞘内分别注射Cav3.3-AS、Cav3.3-MM12.5μg/10μl或NS10μl,行为学部分分别观察术后1、3、5、7、10、14d大鼠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 l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结果鞘内注射Cav3.3反义寡聚核苷酸能显著延缓CCD大鼠痛敏的形成,在CCD术后10d才形成与CCD+NS组类似的痛敏,而鞘内注射Cav3.3错义核苷酸则与NS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脊髓Cav3.3参与神经病理痛的形成,抑制脊髓Cav3.3基因的表达具有疼痛治疗作用。
李张军方志源曾因明文先杰
关键词:神经病理痛T型钙通道脊髓
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TCI)雷米芬太尼和依托咪酯诱导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老年手术患者均分为三组:诱导用依托咪酯TCI靶浓度均为0.6μg/ml;雷米芬太尼靶浓度分别为2ng/ml(L组)、4ng/ml(M组)和6ng/ml(H组)。记录麻醉前(T1)、气管插管前(T2)、插管后1min(T3)和5min(T4)时点的MAP、HR、每搏指数(SI)、心脏指数(C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加速指数(ACI)值。结果在T2时点,三组MAP、HR、SI、CI、SVRI、ACI均比T1时明显降低(P<0.05),且H组较L、M组变化明显。在T3、T4时,L组HR、MAP、SVRI明显高于M和H组(P<0.05),而H组CI、SI、ACI明显低于L和M组(P<0.05)。结论以靶浓度雷米芬太尼4ng/ml复合依托咪酯0.6μg/ml TCI麻醉诱导能较好地减轻老年患者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张如锦刘功俭
关键词:雷米芬太尼依托咪酯靶控输注血流动力学
严重创伤病人心肌肌钙蛋白Ⅰ释放的发生率及其意义被引量:6
2005年
Alain R.EdouardMarie-Louise FeltenJean-Louis HebertClaudine CossonLaurent MartinDan Benhamou钟敏曾因明
关键词:创伤心肌挫伤疾病预后休克
触液核在大鼠慢性瘙痒维持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触液核在大鼠慢性瘙痒维持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3月龄,体重240~ 280 g.第一部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2只大鼠分为3组(n=14):生理盐水组(C组)、丙酮组(A组)和恶唑酮组(O组).O组于颈背部涂抹0.5%恶唑酮15μl,C组和A组分别涂抹等容量生理盐水和丙酮,分别于给药后7、9、13、16、17、18、21、23 d重复上述处理,记录每次给药后30 min内搔抓次数,每组取6只动物,在最后1次涂抹恶唑酮后2h取脑组织,测定触液核c-Fos表达.第二部分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大鼠分为3组(n=8):正常对照组(C1组)、慢性瘙痒组(CI组)和慢性瘙痒+触液核毁损术组(CI+ KA组),CI组和CI+ KA组采用上述方法制备慢性瘙痒模型,触液核毁损术于第8次给药后6h实施,并记录第9次给药后30 min内搔抓次数.结果 第一部分 与C组比较,A组T4-8时搔抓次数增多,O组T1-8时搔抓次数增多,A组和O组触液核c-Fos表达上调(P<0.05);与A组比较,O组T1-8时搔抓次数增多,触液核c-Fos表达上调(P<0.05).第二部分 与C1组比较,CI组和CI+ KA组搔抓次数增多(P<0.05),而CI+ KA组搔抓次数少于CI组(P<0.05).结论 触液核参与了大鼠慢性瘙痒的维持.
宿世玉田恩琪党秀静孔敏张励才
关键词:神经元瘙痒症
注意加强麻醉药的管理及其依赖性研究
2002年
戴体俊
关键词:麻醉药氯胺酮
共1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