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

作品数:216 被引量:662H指数:13
相关作者:叶方保贾全利马腾韩波岳卫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75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2篇化学工程
  • 30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冶金工程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理学
  • 6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5篇热震
  • 34篇刚玉
  • 33篇热震性
  • 33篇抗热震
  • 33篇抗热震性
  • 33篇浇注料
  • 32篇耐火
  • 28篇耐火材料
  • 26篇矾土
  • 25篇显微结构
  • 25篇Β-SIAL...
  • 21篇加入量
  • 19篇矾土基
  • 17篇SIALON
  • 16篇抗折
  • 16篇抗折强度
  • 16篇AL
  • 14篇水泥
  • 14篇抗氧化
  • 12篇莫来石

机构

  • 216篇郑州大学
  • 8篇北京科技大学
  • 8篇中钢集团洛阳...
  • 6篇河南工业大学
  • 6篇中钢集团
  • 5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西北轻工业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首钢集团
  • 2篇郑州磨料磨具...
  • 2篇郑州耐都热陶...
  • 2篇江苏嘉耐高温...
  • 2篇郑州瑞泰耐火...
  • 1篇鞍山科技大学
  • 1篇辽宁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蒙特利尔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作者

  • 95篇钟香崇
  • 61篇叶方保
  • 39篇贾全利
  • 33篇刘新红
  • 24篇马成良
  • 24篇李素平
  • 23篇徐恩霞
  • 21篇张海军
  • 11篇贾晓林
  • 8篇李志刚
  • 7篇岳卫东
  • 7篇葛铁柱
  • 6篇韩波
  • 6篇刘战杰
  • 5篇丁颖颖
  • 5篇张殿伟
  • 5篇杨道媛
  • 5篇赵飞
  • 5篇石凯
  • 5篇陈宁

传媒

  • 107篇耐火材料
  • 11篇硅酸盐通报
  • 10篇材料导报
  • 7篇硅酸盐学报
  • 7篇中国陶瓷
  • 4篇工业加热
  • 4篇2009全国...
  • 4篇2015耐火...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3篇非金属矿
  • 3篇金刚石与磨料...
  • 3篇无机材料学报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化学进展
  • 2篇钢铁研究
  • 2篇河南建材
  • 2篇'02古陶瓷...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第五届国际耐...
  • 2篇2013耐火...

年份

  • 6篇2023
  • 3篇2022
  • 8篇2021
  • 8篇2020
  • 3篇2019
  • 12篇2018
  • 12篇2017
  • 6篇2016
  • 1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13篇2009
  • 19篇2008
  • 28篇2007
  • 18篇2006
  • 24篇2005
  • 17篇2004
2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l-Zn复合低碳MgO-Al_2O_3-C材料埋炭热处理后的抗氧化性
2017年
为了研究Al-Zn复合低碳MgO-Al_2O_3-C材料在不同温度埋炭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材料抗氧化性的影响,以电熔镁砂、鳞片石墨、Al粉和Zn粉为原料,分别制成Al复合和Al-Zn复合低碳MgO-Al_2O_3-C试样,经200℃烘烤12 h后,分别在600、1000、1 200和1 500℃埋炭热处理3 h,然后在空气气氛中进行室温至1 500℃的热重分析,并测量热重试验后试样的氧化层厚度。结果表明:1)在600℃埋炭热处理过程中,试样因树脂挥发变得多孔疏松,导致其抗氧化性变差。2)1 000~1 500℃埋炭热处理后,Al复合低碳MgO-Al_2O_3-C试样因原位生成非氧化物而致密化,抗氧化性随埋炭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而Al-Zn复合试样在因原位生成非氧化物而致密化的同时,也因Zn的挥发而疏松化;并且随埋炭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疏松化超过致密化。因此,其抗氧化性随埋炭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变差。
任桢葛铁柱赵飞钟香崇
关键词:抗氧化性
刚玉和β-SiAlON对MgO基浇注料流变性的影响
2007年
采用65%(质量分数,下同)电熔镁砂作骨料(8-5mm,5-3mm,3-1mm,≤1mm),27%电熔镁砂粉(≤0.044mm和≤0.074mm)、4%Al2O3微粉和4%SiO2微粉作基质料,以此为基础配方,首先分别用5%、10%、15%、20%的电熔白刚玉粉(≤0.044mm)等量取代同粒度的镁砂粉,然后在加入10%刚玉粉的基础上,分别用2.5%、5%、7.5%和10%的矾土基β-SiAlON(≤0.088mm)取代等量的刚玉粉,分别加水制成两组MgO基浇注料,并采用浇注料流变仪研究了刚玉粉和β-SiAlON粉的加入量对浇注料流变性(扭矩、流动阻力和粘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MgO基浇注料中加入≤10%的刚玉粉时,浇注料的扭矩、粘度和流动阻力较低,流变性较好;加入低于7.5%的β-SiAlON时,对MgO基浇注料的流变性影响不大,但超过7.5%后,浇注料的流变性趋于变差。
马成良张殿伟叶方保钟香崇
关键词:流变性SIALON刚玉
MgO在Al_2O_3-SiC-C-Si-Al体系中的高温反应被引量:4
2018年
为了研究Al_2O_3-SiC-C材料与其他材料复合后的性能,在复合加入6%(w)的Al粉+Si粉的基础上,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0、0.5%、1%、2%、4%和6%的电熔镁砂粉,以研究引入MgO对该复合材料热膨胀性和抗氧化性的影响,并探讨高温下MgO在Al_2O_3-SiC-C-Si-Al体系中可能发生的反应。结果表明:1)向Al、Si复合Al_2O_3-SiC-C材料中加入少量的镁砂粉后,MgO与C、Si、Al、SiC等发生反应生成Mg、CO等气体而导致材料结构疏松,降低了材料的抗氧化性;2)高温下,MgO与Al_2O_3以及由Si氧化生成的Si O2等形成复杂的多元体系,有大量的低熔点相生成,收缩效应明显,减弱了生成尖晶石所产生的膨胀效应。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镁砂粉加入量在2%(w)以下,才能使Al_2O_3-SiC-C材料保持优良的高温性能。
张利新张金成徐恩霞廖绍虎刘新红
关键词:镁砂热膨胀性抗氧化性
锆英石加入量对刚玉质多孔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为提高弥散型透气砖的抗侵蚀性,以电熔白刚玉颗粒及细粉、α-Al_(2)O_(3)微粉、Cr_(2)O_(3)微粉、广西黏土、锆英石粉等为主要原料,固定电熔白刚玉颗粒与细粉的质量比为85∶15,分别加入0、1%、2%和3%(w)的锆英石粉等量替代白刚玉细粉,通过颗粒堆积造孔法经1650℃保温3 h制备了刚玉质多孔材料,探究锆英石粉的引入对多孔材料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锆英石后,多孔材料的透气度增加,常温强度和高温强度明显增大,烧后膨胀率降低;当锆英石的加入量为2%(w)时,试样的线变化率最小,透气度最大,综合性能较优。
刘馨张仕鸣李莹汪涤贾全利
关键词:多孔材料透气砖透气度
成型压力对气相SiO2基隔热材料热导率和孔径的影响
为了研究成型压力(0.08~5.00MPa)对气相SiO2基隔热材料热导率和孔径的影响,以气相SiO2粉体为原料,纤维为增强相,采用干法成型制备气相SiO2基隔热材料。结果表明:随着成型压力增加,隔热材料的热导率先降低后...
王世界吕桂英陈凯阳王斌巩志伟詹学武马成良
关键词:隔热材料热导率孔径
煤熔渣对镁铝尖晶石质耐火材料的侵蚀机制被引量:7
2018年
为了实现水煤浆气化炉炉衬材料的无铬化,研究开发合适的耐火材料代替水煤浆气化炉用高铬砖,以尖晶石骨料及细粉、α-Al_2O_3微粉和轻烧Mg O微粉为原料,于1 600℃保温5 h烧成,制备了φ50 mm×40 mm、内孔为φ25 mm×25 mm的镁铝尖晶石质坩埚试样。采用静态坩埚法,借助XRD、SEM+EDS研究了高温煤熔渣对试样的侵蚀行为。结果表明:1)侵蚀后的镁铝尖晶石材料结构疏松,出现较明显的裂纹,煤熔渣完全渗入试样内部。2)经煤熔渣侵蚀后的镁铝尖晶石材料,物相组成发生变化,除原有的镁铝尖晶石外,还有新物相镁铁铝复合尖晶石相存在。3)煤熔渣对镁铝尖晶石材料的侵蚀机制是物理渗透为主,化学熔蚀为辅。
曹雨后李红霞徐恩霞王刚
关键词:镁铝尖晶石
六方柱状MgAl2O4纤维的合成机理初探被引量:6
2004年
实验合成了六方柱状MgAl2O4纤维,长径比为100~200,这是文献中报道较少的尖晶石MgAl2O4晶体新形态。结合物相分析和微观形貌观察,推测尖晶石MgAl2O4纤维主要依照孪晶机制作用下VLS机理(同时存在有VS机理)发育成六方横截面长柱状纤维,并伴有扭结和分叉等现象。
杨道媛贾晓林郭新荣张海军孙加林钟香崇
关键词:MGAL2O4纤维物相分析尖晶石长径比VLS
超亲水疏油材料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被引量:6
2020年
含油污水的随意排放对海洋、沿海周边环境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传统的油水分离方法易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同时也是对有限资源的一种损耗。因此,如何高效环保地解决含油污水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物理过滤/吸附法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分离方法,基于仿生学原理,许多可用于物理选择性分离的超亲油疏水和超亲水疏油材料被制备出来。超亲油疏水材料易被油污染,重复利用率低;相比之下,超亲水疏油材料具有自清洁性且重复利用率高,在油水分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基底材料的选择不同,本文综述了金属基以及高分子基超亲水疏油材料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其优缺点,并对今后超亲水疏油材料的研究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展望。
李孝建张海军李赛赛张俊贾全利张少伟
关键词:超亲水微纳米结构
异型B_4C陶瓷制品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3
2008年
研究了无压烧结工艺制备异型B_4C陶瓷制品时的工艺条件对材料性能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粒度的碳化硼超细粉,添加少量成型和烧结助剂,经干压成型或注浆成型工艺,在真空感应炉中最高温度2050℃时保温1 h无压烧结条件下,可获得相对密度96%~97%的异型B_4C陶瓷制品。采用注浆成型的试样和干压成型试样相比性能、结构较好,但略差于热压烧结试样。
马成良葛铁柱王成春王瑞臧东营
关键词:B4C陶瓷无压烧结
TiO2加入量对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以板状刚玉(6~3、3~1和≤1 mm)为骨料,电熔白刚玉粉(≤0.088和≤0.044 mm)、电熔尖晶石粉(≤0.044 mm)、α-Al2O3微粉(≤5μm、d50=1.2 μm)、纯铝酸钙水泥、金红石型TiO2(...
贾全利叶方保钟香崇
关键词:刚玉-尖晶石浇注料钛酸铝物理性能抗热震性
文献传递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