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 作品数:1,023 被引量:2,350H指数:18
- 相关作者:曾志华徐树华成倍宋晓阳赵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赣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 浅谈媒介生态环境下主持人评价体系被引量:1
- 2010年
- 一、构建主持人评价体系的必要性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主持人的队伍在不断地扩展和壮大。构建主持人评价体系,是使主持人素质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不断地提升、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 刘洋欧
- 关键词:主持人素质媒介生态环境广播电视事业
- 有声语言传播中受众参与行为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在媒体融合深度发展、传播技术迭代升级的背景下,受众参与有声语言的传播行为呈现出新特点。本文分析受众参与传播的特征、挖掘背后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搭建有声语言传播的平台型媒体、建立媒介和受众之间的认同感、在数据资源基础上洞察受众参与的心理动机和内心需求、对受众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提升受众媒介素养、提高传播内容的文化价值和深刻内涵等方面,提出未来受众参与有声语言传播的发展趋势。
- 陈芝
- 关键词:媒体融合受众参与有声语言
- 网络广播剧的艺术特征与发展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网络广播剧是网络音频的类型之一,是以声音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其主要依托互联网媒体生态,衔接了生产端、传播端、接收端三大体系,基本突破了传统广播剧的束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文章以网络广播剧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梳理法对网络广播剧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了解到大众艺术、听觉艺术、美学艺术等都是网络广播剧的明显特性,这些特性使网络广播剧得到了许多大众的关注和青睐。但网络广播剧在发展中还面临很多问题,如剧本题材单一化、宣传垂直度分布不均,这极大地影响了网络广播剧的推广。基于此,文章从优化作品内容、创新传播渠道、鼓励新声音出圈等层面出发进行研究,得出了可行度较高的实施对策,旨在为网络广播剧今后的革新发展提供借鉴。
- 王熙熙
- 关键词:互联网艺术特征
- 浅谈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真实被引量:1
- 2020年
- 文章从新闻真实性的内涵入手,以现实新闻为例,分析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真实的时代内涵,剖析信息时代新闻失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路径,旨在加强对新闻真实的时代性探索,增强新闻真实的现实依据。
- 王亚霏
-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真实
- 播音创作主体口语传播能力提升策略——新时代角色与传播
- 2024年
- 播音创作主体在口语传播过程中应当做到贴合主题、语言规范、通俗易懂、互动性强,以便向观众传达准确信息和正确价值观念。当前,播音创作主体的口语传播存在语言不顺畅、内容价值不高、变通性较差等不足与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与优化。因此,应树立口语传播理念,提升文化素养和口语传播能力,形成独特语言风格,不断提升播音创作主体口语传播能力。
- 王熙熙
- 时态限制词在区分不同句型方面的作用——以兼语式与小句做宾语句的区别为例
- 本文通过对兼语式与小句做宾语句的区别分析说明汉语的时态限制词在区分句型方面的作用。首先对兼语式的特点进行分析,说明兼语式难以二分的句型特点以及由于缺乏形态带给汉语句型分析的困难;其次说明时态限制词的范围和作用,主要的时态...
- 邢欣
- 关键词:兼语式
- 文献传递
- 历史和全面地看待新闻播报方式的改革与创新被引量:6
- 2012年
- 2011年9月25日《新闻联播》再次"变脸",两位"70后"主播郎永淳和欧阳夏丹的清新上岗,又一次把"新闻播报采用何种方式最佳"的争论推向新的高潮。笔者认为,新闻播报方式的变革是广播电视事业改革的一部分,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前进,是大势所趋.
- 王宇红
- 关键词:新闻播报方式《新闻联播》广播电视主播
- 凝聚社会向上能量 构建和谐幸福社会
- 2013年
- 本文的标题“凝聚社会向上能量,构建和谐幸福社会”是泰州广播电视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新闻夜班车》中的一个子栏目《公民道德建设故事》(简称《道德故事》)的节目宗旨。这样一个以宣传百姓中间积极善良向上的道德事迹为主的栏目,从2001年开播已然坚持了12年,累积播出1300多个发生在泰州的好人故事。在人们叹谓道德滑坡、国民素质堪忧,在某些媒体以隐晦淫秽暖昧低俗的故事吸引眼球的时候,泰州电视台能长年坚持办这样的栏目难能可贵;而且办得很好,不仅在百姓中赢得了赞扬,也受到了主流媒体的称赞和宣传主管部门的肯定。
- 孔建民易旭丹
- 关键词:社会广播电视台道德故事公民道德建设新闻节目
- 论新闻播报“字正腔圆”的文化传承价值被引量:5
- 2012年
- 从审美角度感知汉语,一是视觉(文字、书法),二是听觉(有声语言),缺一不可。然而综观汉语研究的历史,我们发现,东汉已有《说文解字》,而南北朝才讲四声,《切韵》到隋朝才定下来,宋朝才有《通志·七音略》。我国很早就形成了专门的学科“诗学”“词学”“汉语音韵学”,直到20世纪后期专门研究“有声语言”的“朗读学”“朗读美学”才建立起来,由此可见,自古以来“重形轻声”“重文轻语”是我们民族审美心理结构中一个不大引人注意的倾向;
- 赵琳
- 关键词:文化传承价值新闻播报审美心理结构汉语研究汉语音韵学
- 媒体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话语表达的新实践被引量:15
- 2021年
- 5G时代,媒体融合的进程不断向纵深推进,传统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根据节目需要,开启跨屏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创作。本文从技术赋能、主观驱动双向发力,结合当下媒体融合实践,针对融合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场景传播、跨屏传播、短视频传播等新变化,探究作为传播主体的播音员、主持人如何应对媒体生态变化,在话语表达上呈现出沉浸式、互动式、诙谐式的新特点,揭示播音员、主持人话语表达的新实践。
- 刘文曦
- 关键词:播音主持话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