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 作品数:17 被引量:19H指数:3
- 相关作者:徐玉斌宋友林赵建华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信息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论学术环境与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
- 2011年
- 关于教师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总体评价,它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识、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对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则个体的幸福感体验愈强。
- 荆建华
-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高校教师学术环境积极情感心理因素心理状态
- 认识儿童——基于复杂性的视角被引量:1
- 2012年
- 在对儿童不断认识的过程中,越来越趋向摒弃那种认为儿童是简单存在的认识,取而代之的观点是认为儿童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复杂性存在。基于这种认识,儿童的本质属性、发展历程和存在价值都是复杂的。
- 荆建华
- 关键词:儿童
- 对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几点反思
- 2012年
- 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起源于西方国家,自我国建立近代师范教育以来,国家一直给予师范生优惠的待遇,免收学杂费和住宿费,同时给予生活补贴。然而1997年高校扩招及高等师范院校转型以后,这一状况发生了改变,师范大学开始实行定额收费乃至全额收费制度。师范生就业开始不受限制,
- 徐玉斌詹美娜
- 关键词:师范生教育免费师范生收费制度师范教育生活补贴
- 对高校停止扩招政策的几点反思
- 2013年
- 教育部叫停高校扩招政策以缓解高等教育面临的各种压力,此举在全社会引起很大震动。简单地停止扩招,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不会因此而消失。找出扩招政策产生的问题及原因,采取补救措施积极应对才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出路。
- 徐玉斌詹美娜
- 关键词:高校高等教育
- 有教师标准 无标准教师
- 2013年
-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质量,教育部制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总体上看,这套标准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强调以学生为本,要求教师尊重、关爱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二,重视师德,要求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师德规范,具有教书育人的责任感。第三,强调实践能力,要求教师把教育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改善工作方法,提高教学能力。第四,把握时代特点,要求教师终身学习,不断完善知识体系,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 徐玉斌詹美娜
- 关键词:教师标准准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师专业标准以学生为本师德规范
- 关于农民工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现状的研究——以河南省421名农民工为例被引量:5
- 2013年
-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国内已有研究和对河南省421名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和社会支持现状,并据此从社会、政府和农民工自身不同维度提出建议,有助于提升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 荆建华
- 关键词: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
- “90后”大学生与教育教学改革被引量:3
- 2014年
- 由于受家庭教育环境、物质生活环境等的影响,"90后"大学生在生理、心理、思想、行为能力等方面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大学生的特点。大学教育必须基于这些特点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教师要始终怀揣"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之心,大学应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与合理的监督、激励机制,为学生搭建多样化的学习发展平台,促进"90后"大学生全面发展。
- 梁竹关余江宋友林
- 关键词:心理特点教育教学改革
- 从个体因素探讨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及其调适策略
- 2012年
- 从个体角度看,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低、人际关系恶化等,这既有个体客观因素、自我期望值过高的原因,也有角色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相背离的原因。调适职业倦怠,应当正确认识教师职业倦怠,合理定位职业期望,提高专业技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黄小榕徐玉斌詹美娜
- 关键词:职业倦怠调适策略
- 大学多媒体教学刍议
- 2012年
-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指出了大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改进多媒体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 陈萌
- 关键词:多媒体大学教学
- 教师幸福是教育成功的基石
- 2016年
-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学生来学校为什么?这些问题似乎再简单不过了,教育的目的当然是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的作用当然是传授给学生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学生来学校当然是学习知识。
- 徐玉斌
- 关键词:教育成功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知识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