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教育学院化学系

作品数:250 被引量:863H指数:13
相关作者:林钰韩春亮朱伯仲尚雪亚李慧灵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9篇理学
  • 52篇化学工程
  • 26篇文化科学
  • 1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4篇电子电信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医药卫生
  • 5篇冶金工程
  • 4篇电气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6篇催化
  • 24篇分子
  • 20篇教学
  • 17篇分子筛
  • 16篇化合物
  • 14篇中孔分子筛
  • 14篇磁控
  • 13篇溅射
  • 13篇磁控溅射
  • 12篇电沉积
  • 11篇催化剂
  • 10篇电极
  • 10篇原子
  • 10篇光电
  • 10篇催化合成
  • 9篇电阻率
  • 9篇教育
  • 8篇电化学
  • 7篇透光率
  • 7篇纳米

机构

  • 248篇河南教育学院
  • 95篇郑州大学
  • 7篇河南农业大学
  • 6篇河南师范大学
  • 5篇河南中医药大...
  • 5篇中国科学院过...
  • 4篇郑州轻工业学...
  • 3篇江南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3篇郑州华信学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郑州航空工业...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2篇拓洋实业有限...
  • 2篇宏业生化股份...
  • 1篇杭州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洛阳理工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44篇林钰
  • 33篇李成未
  • 29篇王艳坤
  • 28篇吴崇珍
  • 27篇唐晓红
  • 24篇高霞
  • 24篇辛荣生
  • 23篇韩春亮
  • 20篇王宇婷
  • 20篇张泽志
  • 18篇朱伯仲
  • 17篇杨玉峰
  • 16篇宋连卿
  • 13篇王福安
  • 13篇张建民
  • 12篇雷万学
  • 11篇张永强
  • 10篇郑会勤
  • 10篇李保军
  • 9篇司晚令

传媒

  • 89篇河南教育学院...
  • 16篇河南师范大学...
  • 4篇郑州大学学报...
  • 4篇化学试剂
  • 4篇电子元件与材...
  • 4篇河南工业大学...
  • 3篇化学通报
  • 3篇非金属矿
  • 3篇化学世界
  • 3篇材料导报
  • 3篇稀有金属
  • 3篇河南科学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真空科学与技...
  • 2篇分子科学学报
  • 2篇硅酸盐通报
  • 2篇化工时刊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硅酸盐学报
  • 2篇继电器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0篇2014
  • 25篇2013
  • 26篇2012
  • 25篇2011
  • 26篇2010
  • 14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9篇2006
  • 13篇2005
  • 7篇2004
  • 7篇2003
  • 10篇2002
  • 3篇2001
  • 6篇2000
  • 8篇1999
  • 9篇1998
2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含硼季铵盐对焦炭热态性能的改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以含硼季铵盐(N-甲基溴代十二烷基二乙醇胺硼酸酯)作为新型焦炭劣化抑制剂,考察其对焦炭的热态性能改善影响,并对焦炭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初步探讨了含硼季铵盐改善焦炭热态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喷洒含硼季铵盐溶液后焦炭热态性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1.0%的含硼季铵盐能使焦炭反应性CRI降低8.69%,反应后强度CSR提高7.94%,焦炭表面积、气孔直径和深度显著减小,减弱了二氧化碳对焦炭的侵蚀劣化作用,这为改善焦炭性能指标开拓了新途径。
张泽志李龙王留成王福安
关键词:焦炭热态性能热重分析
基于PIC16F873单片机的动态电力补偿控制系统被引量:5
2005年
介绍了一种基于PIC16F873单片机的动态电力补偿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模拟输入电路对相电压、相电流进行采样,利用均方根公式计算相电压的有效值、相电流的有效值和功率因数,然后用PID算法计算出触发信号的大小,再通过晶闸管相控电抗器来实现电网功率因数的动态补偿。还介绍了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的设计方法。实践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稳定、补偿响应速度快,能够实现动态无级的电力补偿。
来清民高霞
关键词:功率因数单片机动态补偿
酪素季铵盐衍生物的合成、表征与抗菌性能被引量:5
2010年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为活性单体,与酪素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制备季铵盐型酪素衍生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与激光粒度Zeta电位仪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和测定,用悬菌定量杀菌试验研究了其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季铵盐单体通过其双键接枝到酪素表面;酪素的零电位pH=4.6,而酪素季铵盐衍生物的零电位pH=10.4,由于阳离子季铵基团的引入使酪素的零电位发生了较大的位移;所制备的酪素季铵盐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与白色念珠菌在振荡作用15 m in后,平均杀菌率分别为99.99%、99.99%和92.33%.
李慧灵雷万学林钰张廷有
关键词:酪素季铵盐接枝共聚FTIR抗菌
两个新颖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及三阶非线性光学吸收性质被引量:3
2000年
通过低热固相反应,我们合成了蝶型簇合物[MoOS_3Cu_2(PPh_3)_2(Py)_2](1),该簇合物与PPh_3反应,可以得到另一个新的簇合物[MoOS_3Cu_2(PPh_3)_3(Py)](2).使用Z-扫描方法测试这两个化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发现它们都有较强的非线性光学吸收性质,非线性光学吸收系数分别是1.5×10^(-11)mW^(-1)和3.3×10^(-10)mW^(-1).
侯红卫樊耀亭忻新泉宋连卿
关键词:原子簇化合物
不对称烯烃加成反应中的马氏规则和反马氏规则被引量:3
2005年
从电子效应和反应历程两个方面探讨马氏规则;列举反马氏规则的几种类型,并加以解释.从中找出两者的内在联系,揭示马氏规则的本质.
沈丽丽朱伯仲宋连卿郭书玲田春丽
关键词:电子效应
离子束活化氢电极在碱中的催化性能
1995年
研究析氢活性电极对燃料电池、氢能和氯碱等电化学工业有重要实际意义,对查明电催化过程和析氢机理有重要理论价值.提高析氢阴极的活性和稳定性是电化学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课题之一.国内外研究十分活跃.作者应用离子束技术得到高活性析氢阴极,开辟了离子束化学的新方向.近来作者采用Mo、W和C离子束对Ni、Mo和W组成的表面合金进行改性,得到一系列在酸性介质中稳定的高活性新型析氢电极,本文报道这些电极在碱性介质中的行为.
吕瑶姣张季爽李青莲王智慧
关键词:表面合金化电化学
Box-Behnken法优化葛根总黄酮的微波提取条件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响应面法中Box-Behnken优化微波提取葛根总黄酮的最佳条件.根据试验设计,研究了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液固比等条件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建立了总黄酮得率与因素变量的二次回归模型方程,模型极其显著.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为:以8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微波功率417 W,提取时间10 min,液固比40∶1 mL.g-1,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葛根总黄酮得率为4.923 mg.g-1.
张泽志庞利涛李成未王福安
关键词:总黄酮响应面法微波辅助提取
氯化十六烷基吡啶——乙酸丁酯萃取原子吸收法测定化探样中微量银的研究
1999年
本文建立了1mol/L HCL介质中,以氯化十六烷基吡啶——乙酸丁酯萃取银的新体系,并以有机相喷雾进行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银的方法。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约有30种共存离子对银的测定无干扰,该法已成功地用于化探样中银的测定。
宋连卿刘宏伟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法
介质协萃效应(Ⅱ)
1994年
根据空间效应,配置在铀酰赤道平面的配位体不应过挤或过松,可用配位体扇面角和(FAS)作估算。UO2(OAc)Br(TBP)2的FAS为180°:空间配位最佳,预计形成更稳定的萃合物而呈现更高萃取率。用醋酸钠─醋酸和溴化钠混合介质萃取铀酰离子证实上述预测。保持阴离子总浓度恒定,醋酸根与溴化物浓度比为l:l0时出现协萃效应。用斜率法确证萃合物组成与预测一致。
孙鹏年侯让坤
关键词:萃取铀酰化合物
新型燃油添加剂的研制
1997年
新型燃油添加剂的研制河南教育学院化学系朱伯仲宋连卿高霞·适用技术·为了降低油耗,缓解燃油供需矛盾,弥补现有其它各种燃油添加剂的缺点,经过精心研究和反复试验,我们研制出了较为理想的新型ZT-1燃油添加剂。将其用于内燃机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朱伯仲宋连卿高霞
关键词:燃油添加剂助燃剂内燃机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