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品数:1,780 被引量:6,185H指数:25
相关作者:刘洪章李泽鸿张林波杨晶宋慧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温州医学院药学院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58篇期刊文章
  • 16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02篇农业科学
  • 460篇生物学
  • 312篇医药卫生
  • 131篇轻工技术与工...
  • 80篇文化科学
  • 54篇化学工程
  • 23篇理学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经济管理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天文地球
  • 5篇机械工程
  • 5篇电气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社会学

主题

  • 251篇基因
  • 153篇细胞
  • 114篇蛋白
  • 100篇植物
  • 92篇杆菌
  • 90篇克隆
  • 81篇活性
  • 80篇大豆
  • 69篇多糖
  • 68篇人参
  • 65篇玉米
  • 65篇免疫
  • 65篇病毒
  • 61篇教学
  • 56篇细胞生长因子
  • 56篇红花
  • 52篇原核表达
  • 49篇细胞生长
  • 46篇发酵
  • 42篇纤维细胞

机构

  • 1,724篇吉林农业大学
  • 83篇吉林大学
  • 64篇吉林省农业科...
  • 64篇军事医学科学...
  • 52篇教育部
  • 39篇温州医学院
  • 28篇东北师范大学
  • 27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吉林省畜牧兽...
  • 14篇长春职业技术...
  • 1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2篇吉林大学第一...
  • 1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1篇吉林医药学院
  • 1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0篇长春工程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植...
  • 9篇东北农业大学
  • 9篇通化师范学院

作者

  • 155篇陈光
  • 134篇李校堃
  • 121篇李海燕
  • 96篇王义
  • 96篇宋慧
  • 92篇刘洪章
  • 90篇张美萍
  • 75篇孙春玉
  • 75篇张林波
  • 60篇关淑艳
  • 58篇王丕武
  • 54篇王刚
  • 54篇李泽鸿
  • 52篇杨晶
  • 49篇孙旸
  • 49篇崔喜艳
  • 49篇张建峰
  • 47篇刘树英
  • 47篇刘秀明
  • 47篇姚丹

传媒

  • 166篇吉林农业大学...
  • 61篇北方园艺
  • 60篇黑龙江畜牧兽...
  • 55篇西北农林科技...
  • 33篇中国生物制品...
  • 32篇食品科学
  • 30篇中国兽医学报
  • 30篇安徽农业科学
  • 29篇菌物研究
  • 25篇中国生物工程...
  • 24篇吉林大学学报...
  • 23篇中国兽医杂志
  • 23篇中国兽药杂志
  • 23篇中国畜牧兽医
  • 2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2篇中草药
  • 2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8篇华南农业大学...
  • 18篇吉林农业(学...
  • 16篇中国油料作物...

年份

  • 2篇2024
  • 57篇2023
  • 68篇2022
  • 56篇2021
  • 63篇2020
  • 89篇2019
  • 121篇2018
  • 116篇2017
  • 152篇2016
  • 114篇2015
  • 136篇2014
  • 138篇2013
  • 118篇2012
  • 140篇2011
  • 154篇2010
  • 71篇2009
  • 69篇2008
  • 20篇2007
  • 18篇2006
  • 4篇2005
1,7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湿热处理对玉米淀粉慢消化组分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对玉米淀粉进行湿热处理,研究了处理条件对其慢消化组分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对玉米淀粉慢消化组分形成影响的顺序大小依次为: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初始含水量,制备最佳条件为:温度120℃,初始含水量25%,处理3h,慢消化组分质量分数可达24.13%。湿热处理是提高玉米淀粉慢消化组分含量的有效途径。
汪树生高楠楠苏玉春陈光
关键词:湿热处理玉米淀粉
白地霉提取凝血质对衰老模型大鼠血栓形成的诊断
2013年
目的以白地霉为原料,发酵提取凝血质,诊断衰老模型大鼠血栓形成。方法白地霉菌丝体用醇沉醚吸法提取凝血质并纯化,溶解于生理盐水中。D-半乳糖每日0.125 g/kg皮下注射40 d构建大鼠衰老模型。分为青壮组,年老组及老年5%浓度FeCl3溶液诱导血栓组。分别用断尾取血方法取血一大滴滴到载玻片上,迅速滴加5μl、0.1 g/ml浓度凝血质溶液,倾斜载玻片计时。用针尖每5 s划一次血液,当出现丝状物,计时停止,对比各组凝血时间。结果青壮组小鼠平均体外凝血时间为39 s;老年组平均体外凝血时间为34 s,其中凝血时间最短的4只平均体外凝血时间为30 s,3 d后动脉有血栓产生;年老血栓诱导组平均体外凝血时间为25 s,1 d后,动脉血栓死亡。结论通过白地霉提取的凝血质,经体外凝血实验可诊断衰老模型大鼠血栓形成。
刘诗音王莘
关键词:白地霉凝血质血栓
从生物实验技能比赛思考提高生物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策略——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被引量:1
2018年
吉林省生物技能比赛是一项全省重要的生物学科实验操作比赛,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参赛单位多。此项赛事已经举办了五届,省属院校的成绩普遍不理想,为了提高成绩,该文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总结了5届比赛的成绩发现,学生成绩不太理想的原因主要包括:操作不熟练、细节掌握不准确、比赛动态掌握不及时、学生心理素质不佳等,并根据问题提出4点建议:1.开设相关课程,尤其是生理学相关实验操作课程;2.提高认识、增加投入;3.加大宣传、提高师生积极性;4.保持与承办单位的信息沟通。希望能够引起学校的重视,通过学生、教师及学校的共同努力,能够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竞争意识。
关松磊
关键词:实践教学生物实验
钨系列多金属氧酸哌啶配合物的合成
2008年
首次合成了2种新型有机-无机电荷转移配合物:(C5H10NH2)4S iW12O40,(C5H10NH2)4GeW12O40.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新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表征.红外数据表明,多阴离子仍保持原来的Keggin结构,其特征吸收峰有一定的红移或蓝移,说明哌啶分子与多阴离子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周端文朱琳张海淼孙丽娜吴元明
关键词:哌啶多金属氧酸盐电荷转移配合物
MicroRNAs的分子进化与调控机制被引量:9
2010年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专门调控基因表达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广泛参与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多种生命进程。miRNAs在不同种系间独立进化且在进化演变中普遍保守。文章综述了miRNAs起源、进化上的保守性及甲基化调控方面研究进展,另外在疾病和动植物应用方面的研究也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王天宇董园园李海燕李校堃
关键词:小分子RNA甲基化
耐密玉米新品种“豫禾358”和“豫禾36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8年
"豫禾358"是以"甸M383"为母本、以"F78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4—2015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2 897. 5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6. 2%。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2 544. 9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6. 9%,该品种于2016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禾368"是以外引系"M287"为母本、以"F78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4—2015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3 198. 6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5. 5%。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2 693. 8 kg/hm^2,比对照"先玉335"增产6. 6%。该品种于2017年4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个品种主要特点是耐密、高产、广适、优质、高效、抗性好,适合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和中熟区高密种植。
关淑艳金栋梁魏晓禹费建博刘智博马义勇
关键词:玉米单交种
金针菇菇脚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及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为探讨金针菇菇脚(flammulina velutipes stem base,FVS)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及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VFA)的影响,进行试验。试验选用4 550只1 d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7个重复。在21 d和42 d,每个重复选择3只肉鸡屠宰并取样,分别测量肉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等生长性能,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的长度、重量,并利用气相色谱法测量盲肠VFA浓度。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6%FVS阶段组肉鸡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2%FVS、4%FVS组和6%FVS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4%FVS组和6%FVS阶段组料重比显著降低。与空白组相比,21 d 4%FVS组和6%FVS阶段组十二指肠长度显著增加;6%FVS阶段组十二指肠重量显著增加;6%FVS阶段组空肠长度和重量均显著增加;2%FVS组和6%FVS阶段组回肠重量显著增加;2%FVS组和4%FVS组盲肠重量显著增加。与空白组相比,42 d 2%FVS、4%FVS组和6%FVS组十二指肠长度显著增加;4%FVS组和6%FVS阶段组十二指肠重量显著增加,6%FVS阶段组空肠重量显著增加;4%FVS组和6%FVS阶段组回肠长度显著增加;6%FVS阶段组回肠重量显著增加;4%FVS组盲肠长度显著增加;2%FVS、4%FVS组和6%FVS组盲肠重量显著增加。与空白组相比,21 d2%FVS、4%FVS组和6%FVS阶段组盲肠食糜乙酸和丙酸含量显著增加,各FVS组盲肠食糜丁酸含量均显著增加;42 d 2%FVS、4%FVS组和6%FVS阶段组盲肠食糜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均显著增加。与空白组相比,21 d 4%FVS组和6%FVS阶段组盲肠食糜pH值显著降低;42 d 4%FVS组和6%FVS组盲肠食糜pH值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FVS可提高肉鸡生长性能,促进肠道发育,提高盲肠食糜VFA含量,降低盲肠食糜pH值,有利于肠道健康。
王淑媛宋慧
关键词:肉鸡VFAPH值
黑素瘤干细胞在黑素瘤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2021年
黑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恶性肿瘤,具有高侵袭力和转移能力,早期可转移至肺和脑等部位,晚期则可扩散至全身。既往研究认为,黑素瘤干细胞(melanoma stem cells,MSCs)是引起黑素瘤侵袭、转移和复发的潜在原因之一。MSCs可表达多种细胞标志物,包括CD133、ATP结合盒亚家族B成员5(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member 5,ABCB5)、CD271、CD20和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等,调控肿瘤相关信号的转导,而这些信号分子可反作用于肿瘤细胞,诱导黑素瘤的转移。靶向这些信号分子标志物可抑制黑素瘤进展,为黑素瘤治疗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尹起亮于佳弘徐梦杜晓雪
关键词:黑素瘤靶向治疗
农杆菌介导轮状病毒抗原蛋白基因VP7转化紫花苜蓿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5~7日龄无菌苗子叶为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轮状病毒抗原蛋白基因VP7转入紫花苜蓿子叶中,并用卡那霉素进行筛选获得抗性植株。提取转化抗性植株叶片DNA作模板,用VP7基因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表明有7株扩增出了960bp的特异条带。对7株PCR阳性植株进行PCR—Southern杂交和Southern杂交分析,有4株出现阳性杂交信号,表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紫花苜蓿基因组中,并且是1~2个拷贝。
曲静王丕武关淑艳范玉广
关键词:紫花苜蓿子叶VP
MPB64在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原性鉴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中表达结核分枝杆菌蛋白MPB64,并鉴定其免疫原性。方法:目的基因MPB64连接到pFastBac载体,获得pFastBac-MPB64质粒转化DH10 Bac感受态,通过Tn7转座片段将目的基因转座到Bacmid中,得到Bacmid-MPB64穿梭载体,脂质体包被后转染Sf 9细胞收获P1代病毒,重复转染Sf 9细胞三次获得高滴度的P4代病毒,收集细胞上清通过Q Sepharose FF和Ni亲和层析柱两步层析纯化得到目的蛋白MPB64。纯化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并检测血清中抗体滴度,ELISA检测MPB64蛋白刺激脾脏细胞产生IFN-γ的浓度,MTT法检测目的蛋白对免疫后小鼠脾脏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MPB64在昆虫细胞中成功表达,纯化后蛋白纯度达90%以上,蛋白产量为35 mg/L,纯化蛋白能有效刺激BALB/c小鼠产生抗体,提高小鼠脾脏细胞培养基中IFN-γ的含量,目的蛋白在0.2~100μg/ml之间对脾脏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结论:成功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中表达了具有免疫原性的MPB64蛋白,为生产结核病疫苗奠定了基础。
徐丹姜潮陈昱艾君王晓艳李校堃
关键词:MPB64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结核分枝杆菌
共17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