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

作品数:3,071 被引量:17,121H指数:46
相关作者:王琦宗颖包海鹰杨利民杜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吉林大学药学院北京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80篇期刊文章
  • 253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65篇医药卫生
  • 1,169篇农业科学
  • 261篇生物学
  • 123篇轻工技术与工...
  • 73篇化学工程
  • 66篇理学
  • 56篇文化科学
  • 49篇经济管理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04篇人参
  • 302篇活性
  • 283篇皂苷
  • 234篇学成
  • 231篇化学成分
  • 178篇药理
  • 154篇人参皂苷
  • 145篇色谱
  • 134篇中药
  • 133篇相色谱
  • 122篇植物
  • 120篇高效液相
  • 116篇多糖
  • 115篇小鼠
  • 114篇液相色谱
  • 113篇高效液相色谱
  • 110篇洋参
  • 110篇西洋参
  • 108篇药理作用
  • 107篇黄酮

机构

  • 3,035篇吉林农业大学
  • 145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7篇吉林大学
  • 94篇中国医学科学...
  • 77篇吉林农业科技...
  • 61篇长春中医药大...
  • 48篇吉林省中医药...
  • 47篇教育部
  • 45篇中国科学院
  • 42篇北京大学
  • 32篇吉林省农业科...
  • 31篇北京中医药大...
  • 30篇山东大学
  • 24篇吉林省中韩动...
  • 23篇中国中医科学...
  • 23篇吉林人参研究...
  • 21篇长春中医药大...
  • 21篇东北农业大学
  • 20篇第二军医大学
  • 17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323篇张连学
  • 225篇包海鹰
  • 216篇郑毅男
  • 179篇张晶
  • 178篇赵岩
  • 164篇郜玉钢
  • 147篇杨世海
  • 147篇杨利民
  • 129篇杜锐
  • 121篇李向高
  • 115篇何忠梅
  • 110篇韩梅
  • 108篇郑友兰
  • 107篇任跃英
  • 92篇王全凯
  • 89篇时坤
  • 87篇田义新
  • 87篇张崇禧
  • 85篇许永华
  • 77篇杨鹤

传媒

  • 306篇吉林农业大学...
  • 272篇人参研究
  • 146篇经济动物学报
  • 123篇中草药
  • 94篇中国中药杂志
  • 78篇特产研究
  • 68篇时珍国医国药
  • 56篇中药材
  • 54篇菌物研究
  • 48篇食品科学
  • 48篇上海中医药杂...
  • 48篇西北农林科技...
  • 47篇安徽农业科学
  • 40篇菌物学报
  • 37篇药物分析杂志
  • 37篇中成药
  • 32篇北方园艺
  • 29篇中国药学杂志
  • 28篇食品工业科技
  • 27篇中国现代中药

年份

  • 5篇2024
  • 85篇2023
  • 103篇2022
  • 105篇2021
  • 90篇2020
  • 137篇2019
  • 141篇2018
  • 190篇2017
  • 216篇2016
  • 200篇2015
  • 218篇2014
  • 143篇2013
  • 187篇2012
  • 185篇2011
  • 201篇2010
  • 123篇2009
  • 76篇2008
  • 78篇2007
  • 111篇2006
  • 67篇2005
3,0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参健脾丸中16种人参皂苷的质量评价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不同厂家人参健脾丸的质量。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了人参健脾丸制剂7个不同厂家人参制剂中16种人参皂苷含量。结果不同厂家之间人参皂苷的种类不同,且人参皂苷加和值最高厂家与最低厂家差异较大。结论人参健脾丸中人参皂苷的种类及含量随厂家不同而不同,人参健脾丸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孟凡双郜玉钢臧埔赵岩何忠梅杨鹤张连学郭冲
关键词:人参健脾丸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人参皂苷
有机物料对不同年生人参产量及皂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试验研究了施用人参专用肥(Z)、EM菌肥(W)、树叶肥(S1,S2,S3),对不同年生人参产量及皂苷含量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参总皂苷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单体皂苷Rg1、Re、Rb1。施肥条件下人参产量及皂苷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S3处理下各年生人参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79,2.13,2.55,3.01 kg/m^2,Z处理下3年生和6年生人参总皂苷含量最大,分别为1.94%和4.36%,S3处理下4年生和5年生人参总皂苷含量最大,分别为3.04%和3.64%。施肥后人参主根长和主根直径以3年生至4年生增长显著,人参产量各年生间均增势显著,其中施肥后3年生至4年生人参产量增幅明显高于对照。施肥对3年生至4年生人参总皂苷和单体皂苷RS的积累有显著影响,对单体皂苷Rg1+Re彩响不大。施加有机树叶肥可以显著提高人参产量和皂苷含量。人参产量的变化趋势与人参主根长和主根直径的变化趋势呈正相关。施肥对3年生人参主根长及产量的彩响最为显著,对3年生人参总皂苷和单体皂苷Rb,的积累有显著影响。
张飞飞任跃英王天媛李嘉丰许嘉骆长林
关键词:有机物料人参皂苷
鹿源BVDV敏感中药筛选的研究
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方法,测试了4种中药在MDBK细胞体外培养中的最大安全浓度和对鹿源BVDV敏感性。结果表明:4种中药对MDBK细胞无损伤的最大安全浓度分别是黄芪注射液(2)、鱼腥草注射液(2)、莪术油注射液(2)、双黄连...
郜玉钢刘佳佳杨鹤张连学臧埔
关键词:梅花鹿BVDV中药抗病毒MTT
文献传递
不同施钾量对玉米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玉米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产量随钾肥用最提高呈缓慢上升趋势。当钾肥用量达156kg/hm2K时玉米产量最高,为11177 kg/hm2,与NPKO处理相比增产20.53...
刘淑霞吴海燕赵兰坡吴海文王云长范作伟
关键词:玉米施钾量钾素吸收利用田间试验
文献传递
长白山新记录种款冬花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分析了长白山新记录种款冬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款冬提取物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活性, 高效液相标定分析 3-咖啡酰奎尼酸, 3, 5-二咖啡酰奎尼酸是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 长白款冬花中 3, 5-二咖啡酰奎尼酸含量达 8.55%, 高于其他省份(0.51%), 这些数据表明长白款冬花是天然的抗氧化植物资源, 具有应用于食品药品产业的潜力。
李长田刘延鹏贺凤辰李玉
关键词:抗氧化活性款冬
五味子叶枯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拮抗放线菌的初筛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室内平皿培养法研究五味子叶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平板对峙法筛选拮抗放线菌。结果表明:叶枯病病原菌在PDA及PDBA培养基上最有利于菌丝生长及产孢;温度对菌丝生长和产孢量影响较大,25℃为其最适温度,同样温度下,黑暗条件显著有利于产生孢子,光照更利于菌丝生长;pH 6-7为菌株生长最适pH;最佳碳、氮源分别为果糖及蛋白胨;孢子致死温度测定为54℃。筛选到2株对五味子叶枯病病原菌拮抗效果较好的放线菌A-25-8和A38,其拮抗率分别为66.26%和66.10%。
王壮张爱华雷锋杰匙坤张连学
关键词:五味子叶枯病生物学特性拮抗放线菌
我国药用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7
2011年
介绍化感作用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重要性及意义,分析了药用植物产生化感作用的原因,综述药用植物中存在的化感物质种类及其化感作用研究方法,同时阐述了其化感作用产生的机制,并对药用植物化感作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指出药用植物化感作用研究需要加强的方向。
张爱华郜玉钢许永华雷锋杰张连学
关键词:药用植物连作障碍化感作用栽培中药材
正交试验优选酸枣仁总皂苷提取工艺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优选酸枣仁总皂苷的提取工艺,为该成分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UV检测酸枣仁皂苷A和B的含量,流动相乙腈-水(34∶66),检测波长204 nm。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酸枣仁总皂苷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酸枣仁皂苷A,B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4-2.40,0.12-1.20μg,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39%,99.40%。酸枣仁总皂苷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酸枣仁皂苷A,B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606,0.228 mg·g^-1。结论:建立的HPLC检测酸枣仁皂苷A,B含量方法准确可靠,优选的酸枣仁总皂苷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具有节约成本、省时等特点,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林海成祝洪艳何忠梅王国丽张连学
关键词:酸枣仁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总皂苷
中医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2014年
分析中医药学科课程的特点,论述中医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重要性,进一步阐述中医药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在教学中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及实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培养更适应中医药产业发展要求的人才。
毛欣欣李长田张智文白秀娟
关键词:中医药教学改革
响应面试验优化落叶松中二氢槲皮素纯化工艺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优选落叶松中二氢槲皮素的最佳纯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料液比、结晶温度和结晶时间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模型,以二氢槲皮素的纯度作为评价指标,对二氢槲皮素的纯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纯化条件为料液比1∶12(g/mL)、结晶温度5℃、结晶时间20 h。结论:研究结果可为二氢槲皮素纯化工艺的确定以及工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王佳奇宋明铭陈凯王月亮丁传波郑毅男申雷刘文丛
关键词:重结晶响应面
共30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