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齐哈尔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793 被引量:1,824H指数:16
相关作者:刘喜军刘剑虹李晓生娄春华林蔚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28篇期刊文章
  • 5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4篇化学工程
  • 149篇理学
  • 122篇一般工业技术
  • 79篇文化科学
  • 35篇金属学及工艺
  • 22篇电气工程
  • 2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7篇建筑科学
  • 13篇航空宇航科学...
  • 7篇医药卫生
  • 6篇电子电信
  • 5篇机械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91篇丙烯
  • 79篇纳米
  • 74篇改性
  • 71篇复合材
  • 70篇复合材料
  • 66篇乙烯
  • 62篇橡胶
  • 57篇催化
  • 46篇丙烯酸
  • 44篇聚苯
  • 44篇教学
  • 43篇聚丙烯
  • 37篇力学性能
  • 37篇力学性
  • 34篇乳液
  • 34篇课程
  • 33篇性能研究
  • 33篇共混
  • 33篇苯胺
  • 31篇石墨

机构

  • 784篇齐齐哈尔大学
  • 25篇哈尔滨工业大...
  • 14篇中国科学院
  • 8篇大连理工大学
  • 7篇哈尔滨工程大...
  • 7篇东北林业大学
  • 7篇东北石油大学
  • 6篇北方民族大学
  • 6篇哈尔滨理工大...
  • 5篇黑龙江工程学...
  • 5篇辽宁大学
  • 5篇燕山大学
  • 4篇中国石油
  • 4篇诚邦生态环境...
  • 3篇大连工业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黑龙江省科学...
  • 3篇大庆师范学院
  • 3篇扬州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96篇武卫莉
  • 81篇刘喜军
  • 79篇王雅珍
  • 68篇李晓生
  • 63篇林蔚
  • 63篇王超会
  • 57篇李青山
  • 54篇贾宏葛
  • 52篇杨长龙
  • 48篇李玉峰
  • 41篇娄春华
  • 37篇张小舟
  • 37篇李莉
  • 34篇张永
  • 34篇顾晓华
  • 34篇刘剑虹
  • 32篇祖立武
  • 31篇祝晶晶
  • 30篇程伟东
  • 28篇于岩

传媒

  • 115篇齐齐哈尔大学...
  • 81篇高师理科学刊
  • 51篇化工时刊
  • 34篇中国塑料
  • 29篇化工新型材料
  • 29篇高分子通报
  • 20篇广东化工
  • 19篇工程塑料应用
  • 17篇弹性体
  • 16篇合成橡胶工业
  • 13篇广州化工
  • 10篇橡胶工业
  • 9篇塑料
  • 9篇化工进展
  • 9篇精细化工
  • 8篇化学世界
  • 8篇塑料工业
  • 7篇无机化学学报
  • 6篇合成树脂及塑...
  • 6篇金属热处理

年份

  • 38篇2023
  • 49篇2022
  • 53篇2021
  • 57篇2020
  • 56篇2019
  • 54篇2018
  • 66篇2017
  • 63篇2016
  • 63篇2015
  • 55篇2014
  • 49篇2013
  • 35篇2012
  • 27篇2011
  • 15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6
  • 6篇2005
  • 9篇2004
  • 15篇2003
  • 20篇2002
7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磷化氟丙乳液及防腐蚀涂料的制备
2012年
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作为氟碳功能单体,利用含磷乳化剂制备了磷化氟丙乳液。氟原子与磷酸酯基团共同作用,使制备的乳胶膜具有良好的疏水性、附着力和抗闪蚀性能;进而用制备的磷化氟丙乳液制得了综合性能良好的水性防腐蚀涂料,通过正交试验考查了颜填料对涂料防腐蚀性能的影响。
李玉峰祝晶晶童丽萍吴希革强亮生
关键词:磷化防腐蚀涂料
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的研究与工业开发被引量:7
2000年
本文介绍了利用国产双阶式塑料混炼挤出机组 ,采用风冷模面热切工艺 ,开发研制了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 ,阐述了原料、助剂的选择和产品性能指标。
王晓波赵春艳徐允龙杨玉忱胡玉洁梁冰李青山
关键词: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电力电缆基础树脂交联剂抗氧剂
含有DOPO功能基团阻燃中间体的合成及表征
2021年
采用多聚甲醛对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进行改性处理,得到中间产物,再将中间产物在三乙胺的催化作用下与丙烯酰氯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含有DOPO功能基团的新型阻燃中间体丙烯酸有机磷杂菲亚甲基酯(DOPOAA)。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刘新雨王雅珍王雅珍刘丽张花红李选兵黄思瑶
关键词:高分子阻燃剂
水热炭的制备及其在储能器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生物质水热炭化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还可以实现我国农业碳中和目标。水热炭稳定的化学性质及其表面大量的杂原子官能团使其在储能器件电极材料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综述了水热炭的制备及其在储能器件领域的应用,指出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水热炭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钟轩昊潘昊鑫刘凯歌周青云张循海董美伶樊姗樊姗
关键词:生物质储能装置
PBA-P(MMA-DMA)核壳乳胶粒子的制备
2016年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表层含氨基的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P(MMA-DMA)]核壳乳胶粒子,并通过激光粒径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元素分析仪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BA-P(MMA-DMA)乳胶粒子为核壳结构,PBA核芯和PBA-P(MMA-DMA)核壳乳胶粒子的平均粒径分别为270,340 nm;PBA-P(MMA-DMA)核壳乳胶粒子的壳层确实含有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当DMA用量为甲基丙烯酸甲酯质量的10.0%时,PBAP(MMA-DMA)核壳乳胶粒子氮元素质量分数达0.29%,折合壳层氨基质量分数达0.78%。
辛丹丹刘喜军娄春华
关键词:种子乳液聚合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凝胶含量
液相热喷涂技术研究进展
2011年
液相热喷涂是表面工程领域中的一项新技术,是纳米材料工程应用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从液相热喷涂的装备、喂料、涂层特点、应用等四个方面,对液相热喷涂的近十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论述。
王超会刘剑虹王铀
关键词:热喷涂纳米材料
基于OBE理念工科专业赛课结合教学模式探建被引量:7
2021年
国家大力推进工程教育的背景下,高校迎来人才培养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严谨的课程体系,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本文基于OBE教育理念,探索工科专业有效教学的实现问题,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思考OBE理念的融入,从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寻找教学体系的支点,从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遵循系统性等原则提出基于赛课结合的"阶梯成长模型",将课外竞赛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培养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工程能力,达成培养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的工程人才目标。
刘景军史宝玉杨长龙
关键词:教学模式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综合素质培养被引量:3
2018年
结合晶体学课程改革教学实践,论述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个性化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混合制改革.通过设置在线自学与考核测试,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与自学能力;通过改善课堂讨论方式与考核进程,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实践表明,在线自学与课堂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果,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李晓生林蔚李莉王超会于岩巴学巍王玉惠程伟东张永张循海
关键词:晶体学课程设计个性化
38CrMoAl钢460℃氨气氮碳共渗后氧化改性层制备及表征被引量:1
2019年
对38CrMoAl钢进行460℃氮碳共渗(0.1 L/min氨气+0.025 L/min乙醇)后氧化(0.015 L/min氨气+0.15L/min空气)改性层的制备及表征。4,8,12 h后的共渗层增重分别是0.88,0.97,1.29 mg/cm^2;与未表面处理试样相比增重明显。4,8,12 h共渗层的表面硬度分别为1362,1283,1289 HV_(0.05),共渗层截面的硬度从表面缓慢下降到基体(≈381.3 HV_(0.05))。4,8,12 h后改性层的厚度分别为140.1,150.2,200.4μm。氮碳共渗后氧化层包括Fe_3O_4和ε-Fe_(2-3)N,Fe_3O_4为主要相,ε-Fe_(2-3)N为次要相。38CrMoAl钢460℃氨气氮碳共渗后氧化8 h后,表面层中Fe_3O_4的比例相对较大,耐蚀性提高。
王诗茜由园都鑫
关键词:氮碳共渗后氧化耐蚀性
风力发电叶片叶根的预埋工装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针对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备风力发电叶片的叶根螺栓套预埋、表面处理及工装等出现的质量问题,探讨了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和条件。结果表明,预埋螺栓套外表面粗糙度达到6μm,喷砂时间为6~8 min,粒度控制在14~16目,缠纱股数为6时预埋螺栓套表面处理最佳。预埋螺栓套周围缝隙填充方式用玻璃钢三角条和楔形块填充,密封方式采用1层硅胶条与3层密封胶带配合效果最佳。环境温度为25℃和环氧树脂初始混合时间为100 min时,环氧树脂的放热性和渗透性最佳。当上工装倾角为3.4°~3.7°,下工装倾角为3.2°~3.4°,端面打磨次数为1,安装扭力为700 N·m时,预埋叶根的平面度达到0.45 mm,端面空腔数降低到7,工装效果最佳。
武卫莉李响
关键词:环氧树脂预埋工装
共7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