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

作品数:593 被引量:730H指数:10
相关作者:陈渊鑫王林敏张益刚袁兆春李继刚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91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5篇政治法律
  • 52篇文化科学
  • 47篇经济管理
  • 18篇哲学宗教
  • 5篇社会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历史地理
  • 3篇语言文字
  • 3篇艺术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4篇法律
  • 37篇司法
  • 36篇条文
  • 35篇法治
  • 32篇教育
  • 31篇行政
  • 27篇律条
  • 27篇法律条文
  • 24篇法制
  • 23篇诉讼
  • 22篇犯罪
  • 21篇文化
  • 21篇财政
  • 20篇政府
  • 19篇刑事
  • 19篇中华人民
  • 18篇政府采购
  • 17篇赔命价
  • 15篇藏区
  • 10篇大学生

机构

  • 508篇曲阜师范大学
  • 9篇山东大学
  • 7篇华东政法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烟台大学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政法大学
  • 2篇中共湖南省委...
  • 1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华东政法学院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辽宁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山东广播电视...
  • 1篇上海电机学院

作者

  • 63篇陈渊鑫
  • 32篇李继刚
  • 30篇王林敏
  • 23篇张益刚
  • 19篇袁兆春
  • 12篇何焕锋
  • 12篇李波
  • 10篇刘同战
  • 10篇牛立夫
  • 9篇卜祥洪
  • 9篇马洪伦
  • 8篇宋福敏
  • 8篇孔庆余
  • 7篇郭晓燕
  • 7篇张娜
  • 6篇宋钧文
  • 6篇张强
  • 6篇刘涛
  • 5篇徐西振
  • 4篇邱会东

传媒

  • 62篇财政监督
  • 35篇赤峰学院学报...
  • 22篇佳木斯职业学...
  • 21篇民间法
  • 17篇齐鲁学刊
  • 10篇云南社会主义...
  • 8篇吉林广播电视...
  • 6篇商场现代化
  • 6篇山东警察学院...
  • 6篇长春工业大学...
  • 5篇佳木斯教育学...
  • 5篇法制与经济
  • 5篇山东社会科学
  • 5篇承德民族师专...
  • 5篇预防青少年犯...
  • 4篇中国印刷
  • 4篇外国教育研究
  • 4篇汉字文化
  • 4篇齐鲁师范学院...
  • 3篇黑龙江社会科...

年份

  • 1篇2024
  • 21篇2023
  • 18篇2022
  • 17篇2021
  • 13篇2020
  • 27篇2019
  • 37篇2018
  • 60篇2017
  • 45篇2016
  • 17篇2015
  • 45篇2014
  • 47篇2013
  • 31篇2012
  • 26篇2011
  • 21篇2010
  • 24篇2009
  • 26篇2008
  • 14篇2007
  • 18篇2006
5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亲属容隐制度的伦理意蕴解读被引量:2
2010年
亲属容隐制度是我国传统社会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这一制度与当代西方国家立法确认的亲属拒证权有着诸多相通之处。亲属容隐制度通过赋予血缘亲情一定的自由空间,将一定范围内的法律权力授权给家庭,合理解决了行为人道德义务与法律义务的冲突,体现了法律对人性的关怀,维护了社会的秩序和统治者政权的稳定。我国的证据立法应当在继承、改造亲属容隐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当代中国的亲属拒证权。
李继刚
关键词:亲属容隐伦理人性亲属拒证权
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问题探析被引量:1
2014年
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和责任分配涉及到诉讼双方当事人存在争议事实是由哪方提供证据并证明其真实性,而且涉及当事人是否可以举证或举证不充分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它在民事诉讼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对于举证的分配问题还存在较多的争议,在认识上也有模糊不清的问题。因此,我们从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举证责任倒置的角度对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进行解析。
张其瑞
关键词:民事诉讼举证责任
论刑事政策的法律定位——兼论刑事政策与刑法解释的关系
对犯罪的预防和控制,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刑事政策是为打击、预防和控制犯罪而产生的,对它的法律定位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其功能的实现,本文拟就刑事政策与刑法解释的关系展开讨论,并在讨论中完成对刑事政策的理性定位...
王文娟
关键词:刑事政策刑法解释犯罪预防犯罪控制法律定位和谐社会
文献传递
中国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演进趋势与改革走向——基于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的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我国的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经历了三次版本更迭,特别管理措施的内容不断压缩、适用范围不断扩张。按照特别管理措施数量变化的情况,负面清单制度涉及的产业类别可分为"取消管理型"产业、"显著减少型"产业、"基本稳定型"产业和"加强管制型"产业四类。负面清单制度的文本特征体现出我国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基本演进趋势:从资本类型来看,开始注重平等资本观之树立;从产业类型来看,开始建立差别化的产业准入体系。未来我国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应当主要立足于如下三个方面的制度改进:首先,应进一步识别市场经济的需求和特性,推进金融、文化类产业市场准入制度的深化改革;其次,应实现内外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联动改革,共同促进市场准入法的结构优化;最后,应整合和修正关联立法,稳固改革成果。
管金平
关键词:外国资本民营资本国有资本
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依据的体系化思考
2020年
依法行政原则要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必须具有坚实的法律依据。条块分割的立法结构使我国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依据散见于知识产权各门类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存在着立法层次不一、法律规范不协调甚至冲突等体系性缺失问题,应按照"科学立法"的要求,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基本法》,统一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依据。
何焕锋
关键词: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化
浅谈新刑诉法对证据规则的修订
2014年
2012年新刑诉法的一大亮点就是对刑事诉讼证据制度作出了较大的修改,新刑诉法对证据规则的修订,涉及到证据种类、证明标准、举证责任分配、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以及证人出庭制度等,这些都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以及规范刑事诉讼活动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对新刑诉法关于证据规则的修订和完善做一思考。
邢文正
关键词:证明标准非法证据排除
《体育法》修订背景下公民体育权证成的三重路径
2023年
新修订的《体育法》保障了公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权益,但并未明确界定公民体育权及其权能范畴,学者们对体育权是权利泛化下的虚构概念还是公民应享有的权利仍存在分歧。研究认为,从权利的运行逻辑出发公民体育权可以从三重路径证成:(1)公民体育权具有道德正当性,权利的实现能增进公民身心健康、保障人性尊严、促进社会发展、增强群体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2)宪法中的体育条款是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政策宣示,概括性条款是体育法体系确认权利的宪法依据,《体育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体育参与权,这些法规范证成了公民体育权的合法性;(3)国家是公民体育权实有化的主要义务主体,应履行尊重、给付与保护三重义务。在此基础上,体育法体系应明确公民体育权的权能范畴,强化公民体育权实现的义务保障,实现体育法由管理型立法向维权型立法转变。
郭晓燕
关键词:体育法正当利益国家义务
保安处分理论视角下我国违法行为矫治立法的架构——以废止劳教制度后我国的立法空白和社会需求为分析背景被引量:4
2014年
保安处分注重教育与预防、实施刑罚个别化与不定期制度、注重实质理性。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废止后,我们应借鉴保安处分的原则和先进理念,制定《违法行为矫治法》,以填补和满足劳教制度被废止后的立法空白和现实需求。违法行为矫治立法应以教育预防为立法理念;应提升法律层次,实现矫治的法律化;赋予法院裁定权,实现处分司法化;实行不定期矫正制度,实现矫治的个别化。
张志泉蔡连莉邱会东
关键词:劳动教养制度违法行为矫治法
试论教育法价值目标的实现
2016年
教育法的价值目标,包括教育功效、教育自由、教育公平、教育秩序四项目标。实现教育的价值,有利于加强法律行动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完善国家的教育法律体系,改善教育现实。教育价值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是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和法律的抽象价值目标具体的可操作性。
刘晓琳
关键词:教育法教育立法
论制造法不容许的风险被引量:7
2014年
客观归责概念本身并未提供具体的归责标准,真正提供标准的是其一连串颇具个性化色彩的下位规则。作为客观归责理论三个主要规则之一,"制造法不允许的风险"是开启客观归责理论的重要钥匙,它包括"风险减小时归责的排除"、"缺乏危险创设时归责的排除"以及"在允许性风险中排除归责"三个主要规则。首先,在"风险减小时排除归责"部分,我们发现风险降低具有主客观统一性,在判断标准上需同时考虑社会经验的相当性和刑法目的指导下确定的注意规范。与风险降低不同,风险替代已超出风险制造的范围。其次,在"缺乏危险创设时排除归责"部分,通过评析中性行为限制处罚诸学说,论证了客观归责说的合理性。我们认为,中性行为的客观归责,客观方面要满足风险升高理论,主观方面也至少须认识到他人的犯罪倾向。再次,"在允许性风险中排除归责"部分,我们发现允许性风险包括排除构成要件和排除违法性两种。在发展脉络上,排除构成要件的允许性风险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早期与新过失论有关,后来才被纳入客观归责理论中。
李波
关键词:客观归责
共5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