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作品数:745 被引量:907H指数:12
相关作者:古大勇王伟戴冠青于浴贤曹茂才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677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2篇文学
  • 154篇文化科学
  • 108篇艺术
  • 88篇语言文字
  • 23篇哲学宗教
  • 23篇历史地理
  • 17篇经济管理
  • 7篇政治法律
  • 6篇社会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军事

主题

  • 88篇文化
  • 73篇文学
  • 39篇审美
  • 38篇小说
  • 38篇教育
  • 32篇大学生
  • 31篇艺术
  • 28篇美学
  • 26篇高校
  • 24篇书法
  • 23篇戏曲
  • 22篇语文
  • 22篇作家
  • 19篇社会
  • 19篇教学
  • 16篇文教
  • 15篇女性
  • 14篇诗歌
  • 14篇记忆
  • 13篇代文

机构

  • 700篇泉州师范学院
  • 38篇厦门大学
  • 20篇福建师范大学
  • 5篇长沙学院
  • 5篇世新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语言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华侨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三明高等专科...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作者

  • 79篇古大勇
  • 68篇王伟
  • 34篇戴冠青
  • 27篇曹茂才
  • 26篇翟勇
  • 26篇黄科安
  • 21篇王伟
  • 18篇于浴贤
  • 18篇陈燕红
  • 17篇谢英
  • 17篇宋妍
  • 15篇黄薇
  • 13篇王守民
  • 13篇颜莉莉
  • 12篇郭丽平
  • 11篇曾焕鹏
  • 11篇陈燕玲
  • 11篇王伟
  • 10篇郑亚芳
  • 10篇郑小雅

传媒

  • 137篇泉州师范学院...
  • 22篇艺苑
  • 15篇东南学术
  • 12篇辽东学院学报...
  • 11篇世界华文文学...
  • 11篇经济与社会发...
  • 9篇内蒙古师范大...
  • 8篇福建论坛(人...
  • 8篇集美大学学报...
  • 7篇中国书法
  • 7篇书法赏评
  • 7篇南方论刊
  • 6篇福建师范大学...
  • 6篇福州大学学报...
  • 6篇漳州师范学院...
  • 6篇文教资料
  • 6篇长春工业大学...
  • 5篇电影文学
  • 5篇文艺争鸣
  • 5篇中国现代文学...

年份

  • 7篇2024
  • 24篇2023
  • 28篇2022
  • 24篇2021
  • 33篇2020
  • 35篇2019
  • 30篇2018
  • 30篇2017
  • 35篇2016
  • 53篇2015
  • 46篇2014
  • 60篇2013
  • 66篇2012
  • 47篇2011
  • 42篇2010
  • 7篇2009
  • 11篇2008
  • 11篇2007
  • 24篇2006
  • 26篇2005
7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丝纪录片与华夏文化传播研究——以《舌尖上的中国》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使用与满足为例被引量:3
2018年
纪录片在当代被广泛用作文化传播的工具,进行国家形象塑造和价值观念传播。《舌尖上的中国》在大陆持续热播,并形成"舌尖热"现象,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和背景。从使用与满足理论角度观察这一现象,可以发现,该作品通过特定艺术表现手法、故事化叙述策略,诉诸于阅听者美食观赏满足和认同满足,是其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其后续系列作品出现的问题,却也与这种行之有效的内在需求与满足机制的失灵有关。
伊强
关键词:纪录片文化认同
马华女作家朵拉小说对男女两性关系的思考
本文介绍朵拉小说书写了现代社会特别是都市社会中男女爱情和婚姻的“百相”,而又侧重于对“病相”的观察,质言之,朵拉的观察视角不是侧重于爱情的“常态”,而是侧重于爱情的“变态”,也即她并非廉价歌颂爱情的幸福与和谐,而是冷峻地...
古大勇
关键词:小说创作两性关系朵拉
文献传递
“地狱之门”与“天国之门”——刘再复对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再评价被引量:1
2014年
刘再复从"原形文化"和"伪形文化"的角度,认为中国的"四大名著"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具有天壤之别,《红楼梦》和《西游记》体现的是中国的原形文化,而《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体现的则是伪形文化。刘再复同时依据"人"的价值标尺,认为《红楼梦》折射的是"人"的文化,《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折射的则是"非人"的文化。刘再复对"四大名著"的评价乍看石破天惊,不合常情,但事实上有理有据,切中肯綮。他的观点不免遭到一些批评,但纵观这些批评文章,却不同程度地犯了"个案反驳论"、"偷换概念论"和"上纲上线论"的毛病。
古大勇
关键词:四大名著反批评
跨界的想象:当下梨园戏研究范式述评(2000—2010)被引量:6
2012年
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内地学界关于梨园戏的论述得益于戏曲史料的完善以及问题意识的明确,不仅成果丰硕而且日渐成熟,传统地方剧种的研究版图得以重绘。当下的研究范式主要有本体研究和跨学科整合研究;前者聚焦于梨园戏的基本艺术规律和美学特征,而后者则以文化研究的视阈切入其间,从而具有开放性、公共性、未完成性的特点,显示出跨界的学术想像力。
王伟
关键词:梨园戏研究范式跨学科本体研究
日常生活叙事的一种解读——兼论潇琴的《大欲之魂》
2008年
潇琴是一位富有勇气和探索精神的女性作家,她想以日常生活为载体努力求"新"和求"异",使女性文学呈现出另一种走向和趋势。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汲取的同时,也把精神的触角伸向西方文学理论和文化,并进行了属于自己的思考。
焦兰周
关键词:日常生活叙事宏大现代性爱
大众文化时代下《陈三五娘》的改编和发展之路——以青春版《牡丹亭》成功改编为“参照”视角被引量:5
2012年
在以"媚俗"为特征的大众文化时代中,包括梨园戏和昆曲等在内的中国传统戏曲处于濒临灭亡的困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青春版《牡丹亭》能充分考虑到大众文化时代的消费需求,采取"古典为本,现代为用"的策略,制造出古典和现代完美结合的创新性作品,成为传统文化在大众文化时代下生存、复兴、发展和创新的成功典范。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经验无疑对《陈三五娘》的发展和创新具有积极的参照启发意义。具体而言,《陈三五娘》可以从十个方面进行可能性的改编和创新。另外,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说,当戏曲剧种"外部生态结构"发生变化,戏曲剧种应该积极寻找对策,增加其自我适应、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新的能力。
古大勇
关键词:大众文化时代《陈三五娘》《牡丹亭》
论体育播音的转型被引量:1
2000年
戴朝阳
关键词:播音风格
海丝文化圈中的闽台戏曲发展创新——以台湾布袋戏的跨界传播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在文化记忆场的阐释框架中深掘闽台布袋戏如何在视觉奇观上呈现审美文化担当,在媒介镜像中映射现实人文关怀,在玄幻意象下重构民间在地文化,进而从创新转化地方传统文化与吸收整合异域异质文化两个维面,揭示其跨界传播的"不变之质"与"变化之象"。台湾现代布袋戏无论是从现实型的历史再现到超现实的艺术想象,还是从玄冥时空的精心营构到异度地形的锐意创造,抑或是从身体美学的视觉展览到身份认同的形上表述,深度契合本地民众的情感心理结构与价值伦理取向,密切关联闽南民系族群在兹念兹的历史记忆场域,而被大众媒体型塑为活力迸发、别具一格的地方意象。在推动"新海丝人文交流"的时代情境中,闽台布袋戏返本开新、与时俱变的现代转型经验,及其所显影的文化环流中的闽南美学风范,或许能为两岸共同探索传统地方戏曲的内容创新、类型拓展与全球传播提供有益参照。
王伟
关键词:文化生态
现代审美需求下体育新闻报道的隐喻特征被引量:1
2010年
现代体育新闻报道随着受众的审美需求的提升融入了许多文学性元素,使体育新闻在报道事实的基础上,更兼生动性、娱乐性。文章主要对体育新闻语篇中的隐喻"迹象"进行挖掘,并根据隐喻"来源域"的不同,对隐喻介入部分做归纳,分析各"来源域"词语引用的理据,得以归纳隐喻于体育新闻报道中的特征,同时通过对各种隐喻使用不合理现象的分析,总结出使用隐喻要注意"适度""适当"原则,发挥好导向作用。
李凤吟
关键词:审美需求隐喻
学生撒谎谁之过——探析学生作文中的“假话、套话、空话”现象被引量:1
2009年
“假话、套话、空话”已成学生作文的一种通病,一种痼疾。这种文风害文,文章中有“假话、套话、空话”就如同眼睛里有了沙子等异物。试问:有谁会喜欢无病呻吟、虚情假意的文章?这种文风也害人,对健全人格的形成十分不利,会导致学生形成双重人格(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深思下面的问题。
曹茂才
关键词:学生作文假话双重人格痼疾
共7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