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中药炮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261 被引量:1,750H指数:21
相关作者:关洪月汤丽娟石芸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教育部中药炮制规范化及标准化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1篇期刊文章
  • 4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2篇医药卫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4篇理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4篇半夏
  • 28篇毒性
  • 27篇中药
  • 24篇细胞
  • 23篇马钱
  • 22篇马钱子
  • 21篇色谱
  • 19篇指纹
  • 19篇指纹图
  • 19篇指纹图谱
  • 19篇相色谱
  • 17篇生物碱
  • 17篇镰形棘豆
  • 15篇学成
  • 15篇化学成分
  • 15篇高效液相
  • 13篇蛋白
  • 13篇液相色谱
  • 12篇炎症
  • 12篇色谱法

机构

  • 259篇江苏省中药炮...
  • 246篇南京中医药大...
  • 73篇国家教育部中...
  • 18篇江苏省方剂研...
  • 7篇青海大学
  • 7篇中国食品药品...
  • 4篇浙江中医药大...
  • 4篇南京海昌中药...
  • 3篇南京大学医学...
  • 3篇南京军区南京...
  • 3篇江苏省体育科...
  • 3篇国家教育部
  • 3篇精华制药集团...
  • 3篇四川仟源中药...
  • 2篇苏州卫生职业...
  • 2篇温州大学
  • 2篇昆山市中医院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江阴天江药业...
  • 2篇江苏护理职业...

作者

  • 83篇郁红礼
  • 79篇吴皓
  • 67篇蔡宝昌
  • 33篇陆兔林
  • 32篇陈军
  • 30篇陈建伟
  • 30篇李祥
  • 23篇李伟东
  • 19篇毛春芹
  • 15篇陈志鹏
  • 13篇杨光明
  • 13篇朱法根
  • 13篇王卫
  • 12篇李林
  • 12篇季德
  • 11篇潘耀宗
  • 11篇陶文婷
  • 10篇崔小兵
  • 10篇潘扬
  • 9篇王奎龙

传媒

  • 44篇中国中药杂志
  • 20篇南京中医药大...
  • 16篇中草药
  • 14篇中成药
  • 10篇中药新药与临...
  • 9篇中国实验方剂...
  • 8篇中国药学杂志
  • 8篇中国药房
  • 8篇中药材
  • 7篇时珍国医国药
  • 7篇现代中药研究...
  • 7篇中华中医药杂...
  • 5篇天然产物研究...
  • 4篇中华中医药学...
  • 4篇世界中医药
  • 3篇2014年全...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医药信息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年份

  • 8篇2024
  • 10篇2023
  • 14篇2022
  • 6篇2021
  • 11篇2020
  • 27篇2019
  • 15篇2018
  • 13篇2017
  • 13篇2016
  • 12篇2015
  • 22篇2014
  • 16篇2013
  • 28篇2012
  • 20篇2011
  • 19篇2010
  • 16篇2009
  • 9篇2008
2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妙勇安汤不同提取部位抗炎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观察四妙勇安汤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作用。方法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和大鼠琼脂性肉芽肿炎症模型,观察不同提取部位对炎症的影响。结果大孔树脂50%醇洗液部位对小鼠耳廓肿胀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对大鼠琼脂性肉芽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0.01),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四妙勇安汤大孔树脂50%醇洗液部位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王光宁李伟东蔡宝昌
关键词:四妙勇安汤抗炎
中药炮制机理研究概述
中药炮制是中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也是中药区别于天然药物的显著特点。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以后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随着这些化学变化而改变的物质基础是中药炮制前后性味、功效改变的重要原因。阐明中药炮制过程中发生的这些化学变化...
苏联麟陆兔林毛春芹李林季德郝敏
关键词:中药炮制减毒增效药性代谢组学
马钱子体内外分析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1年
从药物分析的角度出发,针对近10年来国内外马钱子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主要体内外分析方法作一汇总。全文主要从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法、液质联用法、荧光光谱法、薄层色谱法、毛细管电泳色谱法等多个方面进行简介。结果作者认为,不同的分析方法都有其优点,其中光谱法、色谱法一直是马钱子体内外分析最强有力的手段。荧光分析法优点是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薄层色谱法优点在于简单,经济;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模式多,分离效率高,速度快;HPLC十分常用,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等特点;而色谱与质谱的联用是应用于药物分析中最为活跃的技术,它集LC的高分离能力与MS的高灵敏度、高专属性于一体,能够使马钱子样品的分离、定性、定量一次完成。现有研究表明色谱与质谱的联用及毛细管电泳中的各种在线预浓缩技术是目前应用于马钱子体内外分析中最为活跃的技术。
王绚陈军蔡宝昌
关键词:马钱子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
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经口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比较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马钱子碱、马钱子总生物碱和马钱子优化总生物碱)ig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大鼠ig给药后取血,以石杉碱甲为内标,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样品中马钱子碱,DAS 1.0程序拟合房室模型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ig给药后马钱子碱的药动学行为均符合二室模型;与马钱子碱单体给药相比,马钱子总生物碱与马钱子优化总生物碱能显著增加马钱子碱的体内吸收,其他药动学参数无显著差异。结论 ig给以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后,马钱子其他生物碱类成分对马钱子碱有吸收促进作用。
屈艳格陈军王冬月蔡宝昌
关键词:马钱子马钱子碱马钱子总生物碱
百合知母汤不同配比对去势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大鼠子宫系数及血清性激素的影响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观察百合知母汤不同配比对去势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大鼠子宫系数及给药前后血清中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去势型无动情期雌性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百合知母汤Ⅰ组、百合知母汤Ⅱ组、百合知母汤Ⅲ组、百合知母汤Ⅳ组及空白对照组。去势造模恢复1周后,采用甲状腺素复制肾阴虚模型,同时各组连续灌胃给予相应的药液,每日1次,连续4周,给药前后分别对大鼠进行取血,测定给药前后血清中性激素含量;并于末次给药后对大鼠进行颈椎处死,分离子宫,称质量并计算其子宫系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子宫系数明显降低,E2含量减少,FSH、LH含量增加(P<0.05,P<0.01)。给予百合知母汤4周以后,大鼠血清E2含量减少、FSH和LH含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所下降,大鼠子宫系数有所上升,且3:1大剂量组较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百合知母汤能够有效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大鼠的症状,其作用可能与调节体内性激素有关,并且百合知母汤3:1剂量组作用较为明显,故认为百合30g、知母10g为最佳配比。
王华富许惠琴陈敏敏蔡宝昌
关键词:血清性激素
分子对接模拟预测黄连-肉桂抗糖尿病物质基础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采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连-肉桂治疗糖尿病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Schr9dinger Maestro11.9将筛选的成分与糖尿病相关蛋白靶标进行分子对接。运用Cytoscape3.7.1构建成分-靶点网络模型图并分析网络特征。结果黄连中各生物碱成分与糖尿病各蛋白靶点均有较强的结合作用,其中生物碱Berberrubine对接结果相对较优;非生物碱类成分中Quercetin与各靶点对接结果较优;肉桂药效成分与靶点PPAR-γ、AR、IGF-1R、PDGFR结合活性较好。结论基于分子对接方法,通过虚拟筛选可寻找黄连-肉桂治疗糖尿病的活性成分,阐释其降糖的分子机制,黄连-肉桂治疗糖尿病呈现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
吴娟张兴德郁红礼谢辉刘健仲晓露
关键词:黄连肉桂分子对接糖尿病多靶点
九华黄精的炮制工艺沿革及现代研究被引量:25
2018年
九华黄精为道地药材,其主要炮制方法有切制、单蒸、重蒸、九蒸九晒(曝)、酒蒸、酒炖、复制法等。其有效成分是黄精多糖和甾体皂苷,并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力、降血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药理活性。对九华黄精炮制工艺的发展历史及现代研究进行综述,为其炮制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并为其GMP炮制的标准操作规范的制定奠定基础。
秦宇雯袁玮陆兔林陆兔林
关键词:酒蒸
通塞脉微丸化学成分的HPLC/MS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通塞脉微丸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可将三萜、黄酮及有机酸类等10余种化学成分较好的分离。根据紫外光谱可大致判断其化合物类型,由电喷雾质谱得到各成分的分子量,进而推测出其中主要成分的可能结构。结果:发现可能有绿原酸、甘草苷、夏拂托苷、甘草素-4’-芹糖葡萄糖苷、异甘草素葡萄糖芹糖苷、木犀草苷、安格洛苷C、异甘草苷、木犀草素、异甘草素、甘草糖苷B、甘草酸单铵盐、甘草酸等13个化合物。结论:通过对通塞脉微丸化学成分的解析,为阐明通塞脉微丸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有力的证据。
李伟东蔡宝昌丁选胜
关键词:通塞脉微丸HPLC/MS化学成分
诱导子和前体物质对明党参悬浮细胞中3种呋喃香豆素合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考察诱导子(水杨酸、茉莉酸甲酯、酵母浸出物)和前体物质(L-苯丙氨酸)对明党参Changium smyrnioides Wolff.悬浮细胞中呋喃香豆素(佛手酚、佛手柑内酯和花椒毒素)合成的影响。方法在悬浮细胞稳定期前加入诱导子及前体物质,以悬浮细胞增长量和呋喃香豆素含有量为指标,选择最佳质量浓度及诱导时间。结果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可明显促进佛手酚、佛手柑内酯和花椒毒素的合成。其中,200μmol/L水杨酸可使其含有量达到最高,分别为0.654%、0.293%和0.060%。最佳诱导时间为8 d。结论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增加了明党参悬浮细胞中呋喃香豆素的含有量。
周萍谢晨琼陈建伟李祥
关键词:明党参悬浮细胞诱导子前体物质呋喃香豆素
藏药镰形棘豆的镇痛抗炎活性被引量:36
2008年
目的:对藏药镰形棘豆的镇痛和抗炎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使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和福尔马林法确定镰形棘豆的镇痛效应和类型;使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模型、卡拉胶诱导的小鼠腹腔炎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探讨镰形棘豆的抗炎效应。结果:镰形棘豆总提取物经口服给药可明显减少由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57.2%);还可对抗由福尔马林诱发的第二相疼痛(40.1%);但是不能降低小鼠对热刺激的反应性。在抗炎试验中,镰形棘豆总提取物可显著地抑制模型小鼠的耳肿胀程度(58.0%)和白细胞的迁移(59.4%),以及模型大鼠肉芽组织的增生(49.2%)。结论:镰形棘豆具有良好的外周镇痛活性,对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都有较好的作用。
王栋杨欢童丽蔡宝昌
关键词:藏药镰形棘豆镇痛活性抗炎活性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