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作品数:2,672 被引量:12,595H指数:37
相关作者:程祥荣彭彬李金荣东耀峻李成章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64篇期刊文章
  • 381篇会议论文
  • 1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52篇医药卫生
  • 52篇文化科学
  • 38篇生物学
  • 18篇化学工程
  • 11篇机械工程
  • 7篇哲学宗教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理学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20篇口腔
  • 350篇细胞
  • 235篇下颌
  • 186篇牙周
  • 169篇根管
  • 150篇免疫
  • 128篇蛋白
  • 127篇颌骨
  • 122篇正畸
  • 117篇肿瘤
  • 98篇颌关节
  • 97篇颞下
  • 96篇义齿
  • 95篇颞下颌
  • 93篇牙本质
  • 93篇颞下颌关节
  • 93篇下颌关节
  • 92篇手术
  • 88篇牙髓
  • 88篇颌面

机构

  • 2,660篇武汉大学附属...
  • 219篇武汉大学
  • 5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7篇湖北省妇幼保...
  • 16篇四川大学
  • 15篇中山大学
  • 14篇武汉科技大学
  • 13篇北京大学口腔...
  • 12篇教育部
  • 1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0篇福建医科大学
  • 10篇郑州大学
  • 10篇中南大学
  • 9篇广东省口腔医...
  • 9篇深圳市人民医...
  • 8篇湖北医科大学
  • 8篇武汉市中心医...

作者

  • 289篇樊明文
  • 196篇李祖兵
  • 188篇边专
  • 164篇赵怡芳
  • 149篇王贻宁
  • 141篇程祥荣
  • 127篇龙星
  • 121篇彭彬
  • 112篇陈新明
  • 105篇陈智
  • 100篇李金荣
  • 88篇东耀峻
  • 82篇贺红
  • 81篇张文峰
  • 74篇杜民权
  • 73篇黄翠
  • 68篇范兵
  • 63篇赵吉宏
  • 63篇台保军
  • 62篇施斌

传媒

  • 513篇口腔医学研究
  • 290篇中华口腔医学...
  • 166篇临床口腔医学...
  • 147篇口腔医学纵横
  • 132篇国外医学(口...
  • 90篇牙体牙髓牙周...
  • 68篇广东牙病防治
  • 56篇口腔颌面外科...
  • 54篇实用口腔医学...
  • 51篇武汉大学学报...
  • 38篇华西口腔医学...
  • 36篇中国实用口腔...
  • 35篇现代口腔医学...
  • 34篇中国口腔颌面...
  • 28篇中国口腔种植...
  • 26篇上海口腔医学
  • 21篇口腔材料器械...
  • 21篇口腔医学
  • 2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6篇北京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4篇2024
  • 19篇2023
  • 18篇2022
  • 27篇2021
  • 38篇2020
  • 45篇2019
  • 51篇2018
  • 63篇2017
  • 75篇2016
  • 47篇2015
  • 63篇2014
  • 76篇2013
  • 87篇2012
  • 96篇2011
  • 108篇2010
  • 103篇2009
  • 106篇2008
  • 104篇2007
  • 165篇2006
2,6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因重组乳链球菌防龋疫苗的研究──Ⅵ.乳链球菌重组质粒pLF稳定性的实验观察
1995年
本研究从分析乳链球菌转化子HL45、HL102、HL107中质粒的稳定性入手,了解所用质粒载体对克隆基因表达的影响。质粒稳定性实验结果发现在含有5μg/ml红霉素培养环境下,未出现失去红霉素抗性的红霉素敏感菌株;在红霉素缺失的条件下仅有1%~2%菌落失去抗性,成为红霉素敏感菌株。提示质粒稳定地存在于重组乳链球菌HL45、HL102、HL107中,rPAc的低产生水平与在红霉素培养条件下质粒的丧失无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因素有待于今后不断深入分析研究。
凌均启樊明文
关键词:基因重组乳链球菌防龋疫苗
白榴石增强的牙科玻璃陶瓷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本实验采用了化工原料来合成SiO2-Al2O3-K2O系统玻璃陶瓷,结果发现合成的玻璃陶瓷主要为玻璃相,只有很少量的白榴石晶体;在玻璃相陶瓷中添加白榴石后,其显微结构表明白榴石晶体呈柱状或颗粒状与玻璃相基质紧密结合,并均匀地分布于玻璃相基质中;添加白榴石可明显提高玻璃陶瓷的强度。
余桂林李楠李友胜韩兵强王贻宁
关键词:白榴石玻璃陶瓷显微结构抗压强度
白血病抑制因子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对牙周膜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究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及(双面联胎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信号传导转录启动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对人牙周韧带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增殖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PDLCs至第3代,在LIF、LIF中和抗体及JAK2抑制剂(AG490)刺激后检测HPDLCs增殖情况,HPDLCs分裂速度、细胞周期及对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CCK-8检测显示,LIF在20~40 ng/mL促进HPDLCs增殖(P<0.01),而LIF中和抗体或AG490组,增殖显著被抑制(P<0.01).流式分析显示LIF组HPDLCs荧光强度最弱而LIF/AG490和AG490组荧光强度较强.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显示LIF组PI指数明显增高,S期明显增长,而LIF/AG490和AG490组则相反.免疫荧光显示LIF组p-JAK2及-STAT3的表达显著提高.Western Blot显示LIF组JAK2明显磷酸化;而AG490组,p-JAK2被减弱;STAT3的磷酸化也如此.结论:LIF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HPDLCs增殖.
梁又德刘鑫宋大为周瑞平周毅
关键词:增殖
Comfort-DA义齿粘附剂的口腔粘膜刺激试验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了解自行研制的高分子合成树脂类 Comfort义齿粘附剂 (Comfort- DA )对口腔粘膜的刺激性。方法 健康金黄地鼠 10只随机等分为 2组 ,麻醉后将 Com fort- DA的浸提液和阳性对照材料分别固定于其中一组动物的左侧中央颊粘膜极低处 ,而将阴性对照材料置于 2组动物右侧的中央颊粘膜极低处 ,分别于 1、4、6、8h后肉眼观察并做组织切片。结果 试验动物均未出现局部及全身的不良刺激反应。结论 所研制的义齿粘附剂材料Comfort-
王嫚赵克程祥荣李志安
关键词:全口义齿义齿粘附剂
短冠磨牙的嵌体冠修复被引量:28
2000年
目的 :探讨嵌体冠修复的适应证、牙体预备、制作方法 ,观察短冠磨牙的嵌体冠修复的固位效果。方法 :对2 4颗经完善内科治疗的隐裂短冠磨牙行嵌体冠修复 ,随访观察 2~ 3年。结果 :2 4颗经修复的磨牙中 ,2 3颗使用良好 ,1颗因牙周疾患拔除。结论
陈群周玉碧
关键词:嵌体冠短冠磨牙
防龋DNA疫苗pGJA-P/VAX免疫小鼠后的抗DNA抗体检测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检测防龋DNA疫苗pGJA-P/VAX经鼻腔免疫和肌肉免疫后是否会产生抗DNA抗体。研究该疫苗是否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方法:提取纯化的质粒pGJA-P/VAX分别经鼻腔和肌肉免疫小鼠,于第0、2、4、8周取血清做抗DNA抗体检测实验(ELISA法)。结果:各实验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免疫前后及各组间比较(P>0.01)。结论:说明DNA疫苗pGJA-P/VAX及其载体pVAX1对小鼠均不会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自身免疫病。
杜宇樊明文李宇红郭继华边专陈智
关键词:DNA
位点保存和数字化种植导板技术修复上前牙美学缺陷一例被引量:10
2018年
上前牙区种植修复成功的必要条件包括充足的骨量、健康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和恰当的种植体位置。如何最大限度保存前牙种植区的骨轮廓,避免唇面骨板吸收和软组织塌陷是临床医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现报道应用位点保存和数字化种植导板技术修复上前牙美学缺陷一例。
李康朱芷仪孙雨虹黄翠王亚珂
关键词:上前牙区数字化导板周围软组织前牙种植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治疗前后唾液和龈沟液中的表达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检测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患者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和丹参前后唾液和龈沟液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1,SFRP1)质量浓度的变化及OSF患者颊黏膜组织中SFRP1的表达,初步探讨SFRP1在OS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内科OSF中期男性患者20例为试验组,唾液和龈沟液收集来源于科室就诊的年龄匹配的口腔黏膜健康男性1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组织标本正常口腔黏膜组织10例取自因口腔外伤或整形手术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患者。试验组利用简单随机法分为曲安奈德组和曲安奈德+丹参联合治疗组连续治疗4周,每组各10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受试者治疗前后唾液和龈沟液中SFRP1的质量浓度,并记录进食刺激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值和张口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OSF患者颊黏膜组织中SFRP1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FRP1蛋白在口腔正常黏膜均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10/10;OSF颊黏膜组织中SFRP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阳性表达率为10%(2/2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曲安奈德组唾液和龈沟液中SFRP1质量浓度分别为(105.8±27.6)和(84.7±33.2)ng/L,联合治疗组唾液和龈沟液中SFRP1质量浓度分别为(86.6±23.2)和(97.0±23.2)ng/L,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SFRP1质量浓度分别为(153.0±32.8)和(157.5±31.1)ng/L](P〈0.01)。OSF患者颊黏膜组织中SFRP1蛋白表达与唾液和龈沟液中SFRP1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经连续4周治疗,曲安奈德组唾液和龈沟液中SFRP1质量浓度分别升高为(141.2±35.3)和(130.6±31.3)ng/L,联合治疗组SFRP1质量浓度分别升高为(148.5±65.9)和(123.04±27.4)ng/L ,均显著高
吕逢源王宏峰许春姣许智李冬梅池毓坦
关键词: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唾液龈沟液
携带葡糖基转移酶基因链球菌-大肠杆菌穿梭质粒的构建被引量:1
1995年
作者从pSP73中分离出221hp多克隆区整合至PMW119。从pSK6和pSK16中分离出葡糖基转移酶基因gtfB和gtfC.并整合至这一重组质粒中,分别形成pTF41和pTF42。从pVA838中分离出链球菌复制子并整合至pTF41和pTF42的适当部位.分别构成重组质粒pZB1和pZB2。pZB1和pZB2为分别含gtfB或gtfC基因的链球菌-大肠杆菌穿梭质粒。
边专樊明文魏国贤凌均启
关键词:葡糖基转移酶基因链球菌大肠杆菌
腮腺腺淋巴瘤中5种免疫组化标志物的定位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检测腺淋巴瘤和腮腺正常组织中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抗糜蛋白酶(α_1- antichymotrypsin,α_1-ACT)、抗胰蛋白酶(α_1-antitrypsin,α_1-AT)、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的表达及定位,对腺淋巴瘤上皮的组织发生学进行探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检测36例腺淋巴瘤和正常腮腺CEA、α_1-ACT、α_1-AT、LF和TF的表达,进行阳性着色评价和定位分析。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正常腮腺中腺泡细胞和闰管细胞对CEA、α_1-ACT、LF和TF呈阳性反应;纹管细胞中CEA、LF和TF阳性表达,未见α_1-ACT和α_1-AT着色;排泄管腔细胞对LF及CEA着色,排泄管基底细胞仅对CEA阳性;肌上皮细胞仅对TF阳性。腺淋巴瘤上皮成分中,TF主要分布于基底细胞,CEA、α_1-ACT、LF和α_1-AT主要分布于腔细胞。结论:腺淋巴瘤上皮成分中2层细胞形态结构与免疫表达不同,功能分化有差异;腺淋巴瘤上皮成分和腮腺腺泡细胞、闰管细胞有相似的免疫特征,提示两者间可能存在组织发生学联系。
余东升黄洪章熊世春李原
关键词:腮腺腺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
共26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