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 作品数:1,108 被引量:10,675H指数:52
- 相关作者:马均吴先军孙永健汪旭东杨志远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三个杂交稻组合在孟加拉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提供的3个杂交水稻组合QL-081、QL-083和QL-052在孟加拉进行多点品比试验。结果表明,3个组合与孟加拉当地主栽品种相比不仅产量明显提高,而且抗病、无倒伏发生,适于在孟加拉推广。
- 魏毅靳西彪张莹杨海亮孙瑞婕王业文朱建清
- 关键词:中国杂交水稻
- 西南稻区重穗型杂交稻发展现状及分子设计育种策略被引量:3
- 2022年
-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全国有60%以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西南稻区是我国六大稻区之一,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针对西南稻区“寡日照、高湿度、小温差”的生态条件,周开达院士等经历了艰苦的探索和反复实践,提出发展“重穗型”杂交稻是西南稻区实现水稻超高产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西南稻区重穗型杂交稻发展现状,列举了可用于重穗型杂交稻分子设计育种的基因资源,提出了重穗型杂交稻的分子设计育种策略,以期为培育新的高产优质“重穗协调型”品种提供参考,致力于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 袁华陈薇兰王淏王玉平马炳田涂斌钦鹏李仕贵
- 关键词:水稻重穗型分子设计育种
- 水稻白化转绿基因gra75的精细定位和生理特性分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对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gra75(green-revertible albino 75)进行基因定位,并对其生理特性进行分析。【方法】利用EMS处理粳稻品种日本晴(Nipponbare)的迟熟突变体10079,从后代中获得一个白化转绿突变体gra75。对该突变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观察与分析,并应用(gra75/浙辐802)的F2群体精细定位目标基因,遴选候选基因。【结果】gra75突变体叶片从第4叶开始表现出白化性状,从第8叶开始恢复到正常绿色,之前白化的叶片也会逐渐转为淡绿色,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与野生型没有明显的差异。突变体苗期白化叶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叶肉细胞中叶绿体数目减少,并且叶绿体形态发育不饱满,类囊体片层、基粒和淀粉粒数目减少。遗传分析表明该性状是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第6染色体短臂InDel标记HC1和HC2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6 cM和0.6 cM,物理距离为120 kb。对该区域候选基因分析和测序,发现LOC_Os06g07210基因(编码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大亚基RNRL1)在编码区第716位碱基C突变成T,导致其编码蛋白第239位的丙氨酸(Ala)突变成缬氨酸(Val)。【结论】gra75突变体基因与已报道的水稻淡绿叶基因V3(Virescent3)为等位基因,但gra75突变体苗期的白化转绿性状能稳定表达,且白化表型对后期的主要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故该突变基因作为叶色标记基因在水稻遗传育种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王平荣王兵孙小秋孙昌辉万春美马晓智邓晓建
- 关键词:水稻叶绿体叶绿素V3
- Osa-miR164a调控稻瘟病抗性及水稻的生长发育
- 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水稻大幅度减产,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所以我们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抗性资源。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为20~24nt的非编码小RNA,参与调控植物的抗病、抗逆及生长发育等过...
- 鲁均华王贺朱勇马晓春樊晶李燕王文明
-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
- 文献传递
- 水稻上部节间长度等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被引量:59
- 1996年
- 对水稻籼粳杂交(窄叶青8号×京系17)F_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建立一个含133个DH系的作图群体,通过构建分子连锁图谱,对水稻上部节间长度、株高和抽穗期的QTL进行区间作图,定位了影响上部节间长度的12个QTL、株高的4个QTL和抽穗期的1个QTL。对这些QTL的遗传效应分析的结果表明,控制抽穗期的1个QTL即Hd8a为主效基因,其余的16个QTL为微效基因。控制上部节间长度单个的QTL对表型的贡献率介于8-18%,其加性效应可使所控制的节间长度增加大约1.6-3.6cm。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控制相关性状的、作用方向相同的QTL定位于同一染色体的相同或邻近区段上。这一结果揭示了这些性状相关的遗传基础,在水稻育种中运用这些QTL将有助于对株高进行精细的遗传调控。
- 谭震波沈利爽况浩池陆朝福陈英周开达朱立煌
- 关键词:水稻节间长度数量性状基因基因定位
- Osa-miR535调控水稻稻瘟病抗性并影响水稻生长发育
- miRNAs作为一种重要的调节因子,调节着植物生长发育、抗逆、抗病等,揭示miRNAs调控稻瘟病与水稻互作的分子机理,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水稻中鉴定出来的miRNA有很多,但其机理并不十分明确。我们通过感病材料...
- 张凌荔李金璐周士歆汪亮芳郑雅平李燕樊晶王文明
- 关键词:MIRNA水稻稻瘟病
- 文献传递
- D优205
- 品种来源:D62A×蜀恢205,蜀恢205是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抗病基因Xa21、Xa4等导入蜀恢527选育而成。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8天左右,与对照特优63相仿。主要农艺性...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稻
- 外源赤霉素对小整薯休眠解除中的激素变化及物质转化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8年
- 本研究以米拉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浓度外源赤霉素(GA3)处理对小整薯休眠解除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及物质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外源GA3对小整薯休眠解除过程中几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都具有较明显的影响,但不同浓度GA3处理所产生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时间存在差异。高浓度(4×10-4mL/L)处理对内源GA3、IAA和ZT的影响作用大于低浓度(2×10-4mL/L)处理,而对ABA和JAs的影响差异不明显;②高浓度(4×10-4mL/L)GA3处理产生作用的时间均比低浓度(2×10-4mL/L)处理提前,持续时间更长;③外源GA3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整薯休眠解除中淀粉的分解和可溶性糖的消耗,高浓度的外源GA3促进了淀粉的分解,但降低了可溶性糖的含量。综合来看,取合理浓度的上限有利于小整薯休眠的解除。
- 郑顺林袁继超马均李首成王西瑶
- 关键词:外源赤霉素小整薯内源激素休眠
- 籼型红米雄性不育系红宝石的选育及其特性被引量:7
- 2004年
- 为了对红米红宝石实现三系配套 ,回交转育了红宝石 A,并对红宝石 A进行了以下分析 :不同细胞质来源的野败型不育系珍汕 97A、印尼水田谷型不育系 - 32 A、D型不育系 D6 2 A、G型不育系 G4 6 A、红宝石 A(来源于 D6 2 A)育性基因具有等位性。而 Bg1 6 39、R5 2 7、R881、2 5 0 (CDR2 2 / Bg4 0 3)具有的恢复这几个不育系的恢复基因等位。通过考种分析 ,发现在每产量上红宝石 A的 F1 杂种显著大于常规稻红宝石 ,最大每公顷能增产 2 392 .5 kg,证明了红宝石 A具有强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 。
- 廖金花朱建清刘柱杨志荣
- 关键词:雄性不育系红宝石选育配合力杂种优势
- 不同施氮水平下缓释氮肥配施对机插稻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9
- 2017年
- 【目的】在高施氮水平和常规施氮水平下,研究缓释氮肥配施对机插稻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为机插稻的氮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中迟熟杂交籼稻川谷优7329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设置不同的施氮水平及5种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尿素)配施处理,并设置不施氮处理,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施对机插稻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并探讨氮素利用和产量与生理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施氮水平、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施对机插稻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机插稻拔节、抽穗及结实期对氮素的吸收利用以及结实期茎鞘的氮素转运量与干物质量、氮素积累量、氮肥表观利用率、每穗实粒数及最终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38*~0.69**)。与常规氮肥运筹相比,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施、全缓释氮肥施用处理的机插稻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总量、光合势、叶面积指数、氮肥表观利用率及穗部氮素增加量均显著提高,进而促进增产。【结论】据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表现,机插稻产量在180 kg/hm2施氮水平下较高,且在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施比例为7∶3一次性施用时产量最高,较其他氮肥运筹产量高0.84%~26.59%,氮肥表观利用率高0.28%~47.02%,为最优氮肥运筹模式。但不同施氮水平下,随着缓释氮肥配施比例的降低,群体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及物质积累等指标也降低,且在施氮处理为全常规氮肥时最低,均不利于机插稻氮肥利用效率及最终产量的提高。
- 王海月李玥孙永健李应洪蒋明金王春雨赵建红孙园园徐徽严奉君马均
- 关键词:缓释氮肥机插稻氮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