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控制地面沉降工作办公室

作品数:108 被引量:571H指数:15
相关作者:易长荣于强郑玉萍徐冬董克刚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地震局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8篇天文地球
  • 10篇建筑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水利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8篇地面沉降
  • 24篇地下水
  • 12篇GPS
  • 10篇地下水开采
  • 10篇沉降
  • 8篇水资源
  • 7篇地质
  • 6篇影响因素
  • 5篇地面沉降监测
  • 5篇基坑
  • 4篇地面沉降防治
  • 4篇地下水资源
  • 4篇地质环境
  • 4篇全球定位系统
  • 4篇精密水准测量
  • 4篇经济损失
  • 4篇含水
  • 4篇风险评估
  • 4篇超采
  • 3篇地面沉降区

机构

  • 108篇天津市控制地...
  • 11篇天津师范大学
  • 9篇中国地震局
  • 8篇天津华北地质...
  • 6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山东省地质调...
  • 3篇天津市北大港...
  • 3篇天津市武清区...
  • 2篇天津大学
  • 2篇天津市测绘院
  • 2篇天津市水利科...
  • 1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天津市水利勘...
  • 1篇新乡职业技术...
  • 1篇九三学社
  • 1篇天津市水利局
  • 1篇静海县水务局

作者

  • 30篇周俊
  • 21篇于强
  • 20篇易长荣
  • 19篇郑玉萍
  • 19篇徐冬
  • 18篇王威
  • 17篇陆阳
  • 17篇董克刚
  • 15篇王淼
  • 11篇胡蓓蓓
  • 10篇王巍
  • 10篇韩晔
  • 8篇匡绍君
  • 8篇杨建图
  • 8篇徐鸣
  • 8篇黄立人
  • 8篇路旭
  • 7篇姜衍祥
  • 6篇时绍玮
  • 6篇韦劲松

传媒

  • 12篇地下水
  • 8篇城市地质
  • 7篇海河水利
  • 5篇地质灾害与环...
  • 4篇山西建筑
  • 4篇大地测量与地...
  • 4篇第二届全国地...
  • 3篇水文地质工程...
  • 3篇全球定位系统
  • 3篇南水北调与水...
  • 3篇中国水运(下...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江苏科技信息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地理科学
  • 2篇测绘科学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8篇2013
  • 11篇2012
  • 2篇2011
  • 10篇2010
  • 8篇2009
  • 10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11篇2005
  • 2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0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津市高铁沿线地面沉降现状及原因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天津市高铁线路分布广泛,沿线地面沉降严重,分析高铁沿线地面沉降现状及成因,对高铁线路的规划、安全运营和沿线地面沉降的有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天津市高铁沉降现状、高铁沿线地层特征和地下水开采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天津市高铁路基因自身所处欠固结地层特性原因每年会存在2~3mm自然沉降,地下水开采是造成高铁沿线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尽快实现水源转换,减少地下水开采是遏制高铁沿线地面沉降的重要手段。
刘杰
关键词:高铁地面沉降地层特性地下水开采
天津中心城区基坑降水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范围研究
2016年
依托天津地区5 个典型工程案例,对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进行了基本分析.由于基坑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范围较远,往往能达到墙后5-10 倍基坑开挖深度的距离,而实际基坑工程坑外沉降的测点往往布置在墙后1-4倍基坑开挖深度的距离,因此难以全面的获得不同类型基坑(如基坑深度不一)降水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范围.本文利用有限差分软件Modflow 建立三维地下水渗流模型,并利用文化中心站的工程实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利用该模型研究不同开挖深度的基坑(5-25m)降水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范围,并探讨5 种不同止水帷幕截断方式的工况下坑内降水后坑外水位及地面沉降随时间发展关系.
时绍玮朱庆川徐冬
关键词:基坑沉降
天津市地面沉降的特征及其危害被引量:23
2007年
天津是我国北方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城市之一,40余年的持续沉降不仅直接造成对安全高程、市政基础设施、房屋等建筑物的破坏,而且还通过安全高程的损失加剧了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使社会经济遭受严重损失。正确认识天津市地面沉降的特点及其危害,有利于控沉部门制定科学而有效的地面沉降减灾防灾政策和措施。基于对地面沉降所造成的危害分析和阐述,认为不合理开发地下流体资源是导致天津市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和治理地面沉降的对策。
董克刚周俊于强郑玉萍徐冬朱庆川王淼
关键词:地面沉降
基于ArcSDE的地面沉降空间数据库设计
GIS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为海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以地面沉降空间数据库为例,详细阐述了在ArcSDE环境下进行空间数据库设计的思路,实现多种格式、海量空间数据的集成管理。
周俊徐鸣
关键词:GISGEODATABASE地面沉降空间数据库ARCSDE
文献传递
天津地区构造沉降及控沉远景问题被引量:26
2003年
使用第四纪地质、统计地貌学和历史水准点调查等手段,研究了天津地区的构造沉降背景,讨论了控制地面沉降远景目标问题。研究工作使用天津地区第一海相层底板埋深、全新统地层钻孔、深层基岩标和历史水准点等一系列资料,获得天津市和邻近地区构造沉降的平均速率为1.7mm a左右。研究还发现了基底构造沉降背景具有这样一些规律:(1)从西部到东部沿海,区内沉降有逐渐增加的趋势。(2)沿海河发育了一条北西方向的构造沉降异常带。(3)以海河为界,沉降分布的方向不同,北部为北西西向,南部为北东方向,整体活动规律反映了活动断裂和基底构造的控制作用。
王若柏周伟李风林王宏扬贵业姚忠杰匡绍君
关键词:地面沉降基底构造活动速率
利用GPS监测天津市地面沉降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8
2008年
根据天津市12个GPS连续观测站两年的监测资料,探讨利用GPS技术监测天津地区地面沉降的可能性。结果表明GPS处理得到的高程序列比较精确,重复性优于3mm,可以反映监测区内地面沉降的年变化状态,且与水准测量结果保持一致。
董克刚易长荣许才军王威
关键词:GPS高程精度地面沉降
GPS观测得到的天津地区的现今变形被引量:30
2002年
1995年为了监测天津市的地面变形 ,配合地面沉降的精密水准测量 ,在天津市布设了一个GPS监测网。从 1995年开始 ,每年的 10月或 11月进行一次精密GPS测量 ,到 2 0 0 1年已连续观测 7年。在重新系统处理这 7年资料的基础上 ,对天津地区的现今变形进行了研究 ,并与同时进行的精密水准复测的垂直变形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扣除了天津地区随同欧亚板块在地球表面的整体运动之后 ,天津地区仍然有以东向运动为主要特征的水平运动 ,年速率约为 8.4mm/a,这与整个华北地区的东向运动一致。天津地区的垂直变形主要是因抽用地下水、油、气引起的地面沉降。用GPS测得的沉降量与用精密水准得到的结果相当一致 ,其偏差均方根值为11.6mm/a。据此对天津地区的地面沉降监测问题提出了建议。
黄立人匡绍君杨贵业
关键词:GPS全球定位系统地面沉降
天津某工程项目取用地热水的合理性分析
2016年
为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设项目取用地下水必须遵循合理开发利用原则。天津市地下热水资源供暖利用广泛,以某建设项目为例,计算分析项目取用地热水的合理性,为相关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陆阳王威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建设项目地热水
利用INSAR测量天津市地面沉降的应用研究
匡绍君董国凤路旭贾有良黄立人姚忠杰
该项目选取了地面反射条件比较良好的区域作为试验区,购买了覆盖该区域的雷达影像资料。用InSAR技术得到了该区域的地面沉降信息并与同期的水准监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在反射条件较好的试验区InSAR测量所得到的地面沉...
关键词:
关键词:地面沉降
浅谈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与开采地下水的关系及控制地面沉降的措施
滨海新区已经成为天津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同时,又被列为天津市十一五规划重点发展的地区。因此如何控制该区的地面沉降、减少地面沉降所造成的灾害损失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滨海新区的地面沉降背景及现状,详细分析了该区...
朱庆川徐冬王淼
关键词:地面沉降地下水开采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