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烟台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品数:1,409 被引量:4,116H指数:23
相关作者:王进军刘永明索掌怀徐世艾李文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工业大学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通化师范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42篇期刊文章
  • 239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68篇理学
  • 417篇化学工程
  • 13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4篇文化科学
  • 9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8篇一般工业技术
  • 36篇金属学及工艺
  • 36篇医药卫生
  • 30篇石油与天然气...
  • 24篇生物学
  • 22篇农业科学
  • 9篇电气工程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经济管理
  • 5篇天文地球
  • 5篇冶金工程
  • 5篇机械工程
  • 4篇建筑科学
  • 3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89篇催化
  • 205篇催化剂
  • 74篇教学
  • 60篇离子
  • 58篇分子
  • 58篇改性
  • 55篇金催化剂
  • 46篇纳米
  • 46篇金属
  • 41篇催化活性
  • 40篇叶绿素-A
  • 38篇叶绿
  • 37篇叶绿素
  • 35篇AU
  • 34篇负载型
  • 33篇氧化物
  • 33篇色谱
  • 33篇萃取
  • 33篇丙烯
  • 32篇革屑

机构

  • 1,382篇烟台大学
  • 49篇中国科学院
  • 32篇中国科学院烟...
  • 30篇国家制革技术...
  • 18篇通化师范学院
  • 18篇烟台大学文经...
  • 17篇大连工业大学
  • 17篇山东大学
  • 13篇陕西科技大学
  • 1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0篇仁济大学
  • 10篇烟台师范学院
  • 10篇威海鲁江实业...
  • 9篇北京化工大学
  • 8篇大连理工大学
  • 8篇江苏科技大学
  • 8篇浙江大学
  • 8篇西南技术工程...

作者

  • 121篇徐秀峰
  • 105篇王进军
  • 88篇安立敦
  • 80篇索掌怀
  • 79篇金明善
  • 71篇王全杰
  • 63篇李文佐
  • 58篇邬旭然
  • 51篇任万忠
  • 51篇齐世学
  • 50篇廖卫平
  • 40篇徐世艾
  • 39篇邹旭华
  • 38篇刘振波
  • 36篇李家柱
  • 36篇刘永明
  • 36篇殷军港
  • 32篇郑耀臣
  • 31篇陈小平
  • 31篇房德仁

传媒

  • 167篇烟台大学学报...
  • 83篇山东化工
  • 77篇有机化学
  • 44篇皮革与化工
  • 32篇分子催化
  • 28篇燃料化学学报
  • 26篇中国皮革
  • 24篇Chines...
  • 24篇石油化工
  • 23篇工业催化
  • 20篇现代化工
  • 18篇化学研究与应...
  • 17篇广州化工
  • 16篇广东化工
  • 15篇大学化学
  • 13篇皮革科学与工...
  • 12篇表面技术
  • 10篇理化检验(化...
  • 9篇分析化学
  • 9篇高等学校化学...

年份

  • 2篇2024
  • 40篇2023
  • 52篇2022
  • 66篇2021
  • 91篇2020
  • 79篇2019
  • 43篇2018
  • 44篇2017
  • 84篇2016
  • 80篇2015
  • 91篇2014
  • 74篇2013
  • 96篇2012
  • 34篇2011
  • 16篇2010
  • 21篇2009
  • 14篇2008
  • 39篇2007
  • 35篇2006
  • 49篇2005
1,4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微皂乳液聚合及性能
2013年
采用微皂乳液聚合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在水溶液中引发丙烯酰胺(AM)与α-甲基苯乙烯(α-MSt)自由基聚合制备疏水缔合水溶性共聚物P(AM/α-MSt)。探讨单体浓度、引发剂及疏水单体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共聚物收率及表观黏度的影响。经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和表观黏度计等对P(AM/α-MSt)的结构、疏水缔合作用及分子聚集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AM/α-MSt)溶液的特性黏度η=1 175.1 mL/g,温度为90℃时表观黏度保留率为55.2%;在18 g/L的CaCl2溶液中P(AM/α-MSt)的表观黏度保留率可达82.8%。
柳婵于冬梅郑耀臣辛志荣
关键词:丙烯酰胺Α-甲基苯乙烯耐温抗盐
黄原胶及其应用被引量:3
2000年
黄原胶是一种生物高分子,广泛应用于3O多个行业。综述了黄原胶的生物化学、发酵工艺、产品后处理及其应用等方面的进展。
徐世艾
关键词:黄原胶发酵后处理生物化学
周环上芳基取代的叶绿素类二氢卟吩衍生物的合成被引量:6
2014年
以叶绿素降解产物脱镁叶绿酸-a甲酯为起始原料,利用其二氢卟吩大环上的活性反应区域,沿着N21-N23轴向进行官能团修饰,对五元外接E-环也实施了结构改造,在周环上分别引进了能与大环色基形成不同共轭程度的芳香性取代基团,完成了12个未见报道的叶绿素类二氢卟吩衍生物的合成,其化学结构均经UV,IR,1H NMR和质谱及元素分析予以证实,同时也讨论了芳基的引进对二氢卟吩的理化性质所产生的各种影响.
于沙沙徐希森刘洋李家柱金英学祁彩霞王进军
关键词:叶绿素-A化学修饰芳基取代
C_4烃在DMF中的相对挥发性被引量:12
1997年
利用静态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C4烃在DMF中的蒸气压与组成的关系曲线,与纯C4的蒸气压曲线比较,可以看出,DMF改变了正丁烷与其它C4烃之间的相对挥发性关系,这为萃取精馏法分离烷烃和烯烃提供了依据。为了验证,还测定了正丁烷和1-丁烯在DMF中的相对挥发度。
王立新任万忠徐世艾冯咏梅徐应铨
关键词:DMF挥发性馏份石油加工
KCl活化核桃壳热解制备的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2024年
采用KCl活化核桃壳热解制备生物炭,并测量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相比于直接热解的生物炭,KCl活化法制备的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更大。为了分析吸附量增大的原因,对生物炭分别进行负载KCl和水洗处理,结合SEM、FT-IR、XRD、N2吸脱附表征结果,发现KCl对亚甲基蓝没有吸附作用,而且KCl会堵塞生物炭的孔道,降低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吸附量增大的根本原因是KCl活化法可以促进生物炭孔结构的形成,尤其是小于3 nm的中微孔。对吸附等温线进行理论拟合和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度高,该过程为自发的物理吸附过程。
刘翠徐世艾张庆殷国俊
关键词:生物炭KCL亚甲基蓝
仲丁醇-水-氟化钾及仲丁醇-水-碳酸钾体系的液-液相平衡被引量:1
2006年
将氟化钾或碳酸钾加入到仲丁醇-水体系中时,可产生水富集相(水相)和仲丁醇富集相(仲丁醇相).文中通过实验测定了仲丁醇-水-氟化钾、仲丁醇-水-碳酸钾体系在25℃时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发现当水相中氟化钾或碳酸钾含量分别大于或等于26.38%(质量分数,下同)或28.76%时产生的仲丁醇相中含有可以忽略的盐、水相中含有可以忽略的仲丁醇,因此用氟化钾或碳酸钾可以有效地分离仲丁醇-水体系.分别采用Pitzer方程和UNIQUAC方程计算水相和仲丁醇相中水的活度,将二者结合对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理论计算.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对仲丁醇-水-氟化钾体系实验值与计算值的绝对平均偏差水相为1.57%,有机相为0.33%;对仲丁醇-水-碳酸钾体系实验值与计算值的绝对平均偏差水相为1.40%,有机相为0.39%.
许文友周晓云王景阳刘文正
关键词:液-液相平衡PITZER方程
食品添加剂的微胶囊方法及应用被引量:27
1998年
介绍了微胶囊化特点、多种微胶囊化的方法以及国内外对食品添加剂微囊化的应用。
姜竹茂
关键词:微胶囊化食品添加剂
检测金属离子的分子荧光探针
2023年
生物体的安全与健康一直备受关注,金属离子存在于生物体内,并对生物体的健康与疾病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体内环境复杂,金属离子在人体内具体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因此寻找一种方法可以实现对人体内金属离子的检测对于探索它们在人体内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分子荧光探针一般由识别基团、荧光基团和连接基团三部分组成,主要是利用探针识别基团与金属离子作用,改变荧光探针的结构,从而引起荧光性质的变化来检测金属离子。这些荧光性质的变化涉及到不同的荧光机理,比如光诱导电子转移机理,荧光由于光诱导电子转移机理会出现荧光猝灭现象,可以根据这个机理设计开-关或者关-开型荧光探针;分子内电荷转移机理由于探针与检测物反应会引起红移或者蓝移,适合比率型荧光探针的设计。荧光成像技术因对检测物具有特异的高灵敏识别能力和能够在生物体内实时监测的优点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体内活性物质的检测,大量的金属离子探针也被报道。本文主要根据检测不同种类的常见金属离子如铜离子、铁离子、锌离子、汞离子等,对他们在生物体中含量作用等做了研究。综述了检测铜离子的胆固醇类探针、新型开启式近红外荧光探针,基于氧化还原特性及把具有独特的Fe^(2+)脱氧作用的N-氧化物基团连接到荧光团上以特异性识别Fe^(2+)机理设计检测铁离子荧光探针,基于硫羧醛的脱保护反应构建检测汞离子荧光探针,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应的锌离子荧光探针,检测镁离子的喹啉类荧光探针、检测镉离子的吩恶嗪类荧光探针以及检测铬离子、锡离子等各类荧光探针,综述了近三年检测金属离子的不同种类荧光探针的优缺点、设计机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及生物应用并对未被检测金属离子的荧光探针做了展
冷俊强兰欣宇姜文硕肖佳月刘田欣刘振波
关键词: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生物检测
Au-CuO/γ-Al2O3催化剂用于CO2中微量H2的脱除
<正>合成氨厂中合成尿素所用的二氧化碳原料气中约含有1%的氢,为了防止尿素合成塔等设备的腐蚀,又在原料气中加进了0.5%-1.4%的氧气。这些氢、氧经尿素合成塔后的洗涤器浓缩达到一定程度后,如遇静电摩擦等就可能发生爆炸,...
房德仁徐秀峰廖卫平张慧敏安立敦
文献传递
CO_2加氢活性与担载铁催化剂表面Fe-O键强度的关系被引量:3
2001年
采用浸渍 -还原法 ,制备了 Al2 O3、 Ti O2 、 Zr O2 担载铁催化剂 ,并在温度 6 2 3K、压力 1.5 MPa、空速80 0~ 10 0 0 h- 1、原料气组成 CO2 /H2 为 1∶ 2等实验条件下 ,考察了不同还原温度的催化剂在 CO2 加氢制低碳(C2 ~ C5 )烃中的反应活性 .结果表明 ,以 CO2 转化率计 ,各催化剂均存在最佳还原温度 (Fe/Al2 O3:873K;Fe/Ti O2 :773K;Fe/Zr O2 :72 3K) .将此温度与催化剂表面 Fe- O键强度相关联 ,发现在相同条件下 ,与载体 M-O键长有关的 Fe- O键越强 ,催化剂越容易被还原 ,最佳还原温度越低 ,反应活性越好 .
索掌怀寇元王弘立
关键词:加氢氧化锆氧化钛催化活性
共1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