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厦门大学医学院

作品数:2,226 被引量:9,241H指数:32
相关作者:杨宗保李祺福陈少东王彦晖奚胜艳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38篇期刊文章
  • 464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53篇医药卫生
  • 65篇生物学
  • 57篇文化科学
  • 34篇理学
  • 21篇农业科学
  • 17篇哲学宗教
  • 17篇化学工程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政治法律
  • 8篇经济管理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历史地理
  • 4篇机械工程
  • 3篇社会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14篇细胞
  • 143篇肿瘤
  • 135篇中医
  • 108篇蛋白
  • 76篇基因
  • 74篇凋亡
  • 71篇血管
  • 58篇糖尿
  • 58篇糖尿病
  • 58篇小鼠
  • 58篇疗效
  • 56篇肝炎
  • 54篇针灸
  • 53篇脂肪
  • 53篇慢性
  • 51篇免疫
  • 49篇受体
  • 48篇抑郁
  • 48篇抗体
  • 46篇综合征

机构

  • 2,209篇厦门大学
  • 104篇福建医科大学
  • 91篇福建中医药大...
  • 67篇厦门市中医院
  • 42篇南京军区福州...
  • 32篇中山大学
  • 29篇北京中医药大...
  • 21篇湖南中医药大...
  • 20篇南京中医药大...
  • 20篇厦门市疾病预...
  • 19篇江西中医药大...
  • 19篇厦门大学附属...
  • 18篇中国中医科学...
  • 16篇解放军第17...
  • 14篇南华大学
  • 14篇中南大学
  • 1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1篇福建中医学院

作者

  • 99篇陈少东
  • 78篇杨宗保
  • 78篇王彦晖
  • 78篇刘祖国
  • 64篇奚胜艳
  • 57篇颜江华
  • 53篇孟宪军
  • 41篇庄国洪
  • 41篇金鑫
  • 40篇周海虹
  • 37篇梁惠卿
  • 36篇王生育
  • 34篇朱红梅
  • 33篇钱林超
  • 33篇沈曲
  • 29篇马永慧
  • 28篇欧阳林
  • 27篇任建林
  • 27篇朱安宁
  • 24篇吕崇山

传媒

  • 104篇中华中医药杂...
  • 59篇光明中医
  • 41篇中国针灸
  • 36篇厦门大学学报...
  • 33篇中医杂志
  • 27篇中国生化药物...
  • 27篇中医药通报
  • 24篇中华眼科杂志
  • 23篇中国中西医结...
  • 19篇世界华人消化...
  • 19篇中国中医基础...
  • 18篇免疫学杂志
  • 16篇福建医药杂志
  • 16篇中华实验外科...
  • 14篇中国老年学杂...
  • 14篇癌变.畸变....
  • 12篇中国免疫学杂...
  • 1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0篇中华细胞与干...
  • 9篇中国医院药学...

年份

  • 4篇2024
  • 78篇2023
  • 79篇2022
  • 77篇2021
  • 90篇2020
  • 95篇2019
  • 79篇2018
  • 148篇2017
  • 141篇2016
  • 118篇2015
  • 128篇2014
  • 106篇2013
  • 122篇2012
  • 112篇2011
  • 152篇2010
  • 150篇2009
  • 116篇2008
  • 87篇2007
  • 79篇2006
  • 97篇2005
2,2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栀子苷改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游离脂肪酸代谢的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栀子苷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果,从游离脂肪酸探讨栀子苷调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30只.正常组用普通饲料喂养,造模组用高脂饲料制备大鼠...
陈少东林曼婷梁惠卿王宏国赵逍李国辉张利敏王玉杰周海虹
关键词:栀子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游离脂肪酸
eEF-2激酶在γ射线照射小鼠小肠上皮细胞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γ射线放疗照射后延长因子-2激酶在小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探讨该激酶在肠黏膜辐射损伤修复中的可能机制,为进一步开发放射性肠道损伤防治新疗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成年雄性野生型(eEF2K+/...
廖怿陈华Alexey G.Ryaznaov
关键词:小肠上皮细胞肠道干细胞
文献传递
张水生:“端午节”中医养生理念——植物“艾”避毒祛邪
<正>传统民俗文化蕴含各种中医药养生方法。"端午节"(五月初五)前后正处于夏季"芒种"与"夏至"两节气之间。此时天气温热,湿度增高。自然界各种有毒之物,如大的"五毒"(蝎子、蜈蚣、毒蛇、虾螈、壁虎)觉醒活跃;小的如各种有...
张水生
厦门市2001-2005年1~14岁儿童意外溺死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4
2007年
溺水死亡为我国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位死因,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福建省厦门市为海滨城市,鉴于儿童溺水的危害性,我们对该市2001-2005年1~14岁儿童溺死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旨在了解厦门市儿童溺死特征及危险因素,以加强对儿童溺水的有效干预。
陈小旋戴龙向惠云谭东方亚
关键词:溺水儿童流行病学
现代生物技术发展与当代伦理的冲突与思考被引量:2
2009年
以优生、计划生育和人类生殖辅助工程为例,探讨了现代生物技术发展与当代伦理的冲突与思考。区别生命质量与健康的概念,并提倡现代医学应以追求高生命质量为行为准则。最后提出,我们应在整个公共伦理安定完整的前提下,追求个人生命质量的提升;而生物技术应该是无限地发展,有限地合乎伦理地利用。
杨慧慈孟宪军
关键词:生物技术生命伦理公共伦理生命质量
经导管动脉内栓塞术与剖腹手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比较经导管动脉内栓塞术(TAE)与剖腹手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3年12月至2020年6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厦门大学医学院附属东南医院)收治的48例严重肝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16~75岁[(45.7±6.2)岁]。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分级Ⅲ级25例,Ⅳ级15例,Ⅴ级8例。患者经扩容、止血等一般救治后,26例行TAE治疗(TAE组),22例行剖腹手术(剖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1 d红细胞、血红蛋白、血肌酐水平;术前及术后1,3,7 d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60个月[(17.1±9.1)个月]。TAE组手术时间为(65.7±9.2)min,住院时间为(21.6±6.6)d,显著短于剖腹组的(162.5±28.1)min、(31.5±7.4)d(P<0.05或0.01)。两组术前及术后1 d红细胞、血红蛋白、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前ALT、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3,7 d TAE组血清ALT分别为1154(884,1698)U/L、(975.3±400.9)U/L、(403.4±232.9)U/L,显著低于剖腹组的2053(1965,2132)U/L、(1604.1±188.2)U/L、(915.3±160.5)U/L;AST分别为(1313.2±542.0)U/L、525(302,971)U/L、174(84,324)U/L,显著低于剖腹组的(1962.9±245.4)U/L、1478(1089,1677)U/L、837(674,1006)U/L(P<0.05或0.01)。TAE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9%(7/26),显著低于剖腹组的59.1%(13/22)(P<0.05)。结论对于严重肝外伤,TAE较剖腹手术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肝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叶磊聂凯李冉冉陈达丰张文华陈永艺薛小军王少怡刘建平钟伟周松
关键词:腹部损伤介入放射学
针刺治疗失眠症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文章将从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细胞因子、抗氧化防御系统、其他内源性物质、生物钟基因、肠道菌群等方面论述针刺治疗失眠动物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上应用针刺治疗失眠提供依据。
程镇达黄志强薛宇豪苏稼夫郭靖静
关键词:针刺失眠症
复合组织瓣法修复不良重睑的临床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复合组织瓣法修复不良重睑的临床效果和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期间,丰联丽格医疗美容门诊部收治的162例采取复合组织瓣法治疗的不良重睑的患者资料,并对术后修复效果及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本组共162例患者,术前主要存在重睑形态不良、上睑凹陷,术后随访5~8个月,改善效果较好。结论采用复合组织瓣法行二次重睑修复,其术后满意度高,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师丽丽吕安琪张俊辉王琪影
关键词:满意度上睑凹陷上睑下垂
改良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500例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改进大鼠肝移植的方法,缩短无肝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总结大鼠原位肝移植经验.方法:正式实验分组:(1)预输注供者凋亡的脾细胞正常大鼠肝移植研究组(分4小组);(2)同期输注供者凋亡的脾细胞对正常大鼠肝移植研究组(分4小组);(3)术后输注供者凋亡的脾细胞正常大鼠肝移植研究组(分4小组);(4)预输注供者凋亡的脾细胞对肝硬化大鼠肝移植研究组(分4小组);(5)预输注供者凋亡的血液淋巴细胞对正常大鼠肝移植研究组(分3小组),每小组各10只大鼠.观察手术时间以及大鼠肝移植2d和1wk存活率.结果:在正式实验大鼠肝移植中,供体手术时间30±5min,供肝热缺血时间2±0.5min,袖套准备及肝脏修整时间10±2min,受体手术时间51±10min;无肝期16±4min.冷缺血时间61±5min.正式实验大鼠肝移植2d存活率96.8%(184/190),1wk存活率95.3%(181/190).结论:改进显露方法及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方法后,手术简化,同时并发症减少,生存率提高.
刘静陈福陈达丰刘旋杨爱国汪爽孙尔维
关键词:大鼠肝移植动物模型双袖套法
结膜松弛症患者的结膜上皮粘蛋白改变
瞿杨洛娃林辉刘靖李炜刘祖国
共2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