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作品数:3,588 被引量:13,227H指数:32
相关作者:刘丹刘北忠钟梁胡礼仪邵高海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48篇期刊文章
  • 109篇会议论文
  • 25篇专利

领域

  • 2,793篇医药卫生
  • 517篇文化科学
  • 29篇经济管理
  • 25篇生物学
  • 18篇电子电信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社会学
  • 13篇建筑科学
  • 9篇哲学宗教
  • 8篇机械工程
  • 5篇化学工程
  • 5篇农业科学
  • 5篇理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692篇护理
  • 571篇教学
  • 248篇细胞
  • 238篇带教
  • 191篇学法
  • 189篇教学法
  • 167篇META分析
  • 150篇手术
  • 150篇外科
  • 148篇护理教学
  • 147篇理教
  • 142篇疗效
  • 127篇肿瘤
  • 113篇术后
  • 110篇护理带教
  • 107篇满意度
  • 106篇蛋白
  • 98篇血管
  • 98篇超声
  • 96篇教学模式

机构

  • 3,28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24篇重庆医科大学
  • 132篇重庆医科大学...
  • 57篇重庆医科大学...
  • 20篇四川大学华西...
  • 16篇重庆医科大学...
  • 11篇四川大学
  • 11篇重庆大学
  • 10篇重庆医药高等...
  • 9篇重庆市第九人...
  • 9篇泸州医学院附...
  • 9篇重庆市血液中...
  • 9篇合川区人民医...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8篇重庆市急救医...
  • 7篇重庆市第三人...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重庆市中医院
  • 7篇重庆市永川区...
  • 7篇重庆市九龙坡...

作者

  • 80篇刘北忠
  • 69篇邵高海
  • 66篇李远
  • 61篇廖娟
  • 57篇刘学
  • 57篇王群波
  • 52篇吴晓英
  • 49篇龚放
  • 48篇李志勇
  • 46篇余雨
  • 46篇彭明清
  • 44篇钟梁
  • 41篇李波
  • 40篇雷山川
  • 40篇宋胜仿
  • 39篇刘丹
  • 39篇金梅
  • 39篇江洪
  • 36篇张铭华
  • 35篇沈正泽

传媒

  • 242篇中文科技期刊...
  • 214篇重庆医学
  • 196篇中文科技期刊...
  • 136篇中国科技期刊...
  • 77篇现代医药卫生
  • 74篇重庆医科大学...
  • 68篇中国继续医学...
  • 63篇检验医学与临...
  • 62篇第三军医大学...
  • 47篇中文科技期刊...
  • 46篇教育教学论坛
  • 40篇中国老年学杂...
  • 40篇中国医药导报
  • 37篇卫生职业教育
  • 33篇中文科技期刊...
  • 33篇临床医学进展
  • 31篇中国药房
  • 31篇中文科技期刊...
  • 24篇中国组织工程...
  • 23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34篇2025
  • 291篇2024
  • 288篇2023
  • 275篇2022
  • 394篇2021
  • 199篇2020
  • 200篇2019
  • 169篇2018
  • 192篇2017
  • 219篇2016
  • 215篇2015
  • 234篇2014
  • 191篇2013
  • 162篇2012
  • 117篇2011
  • 85篇2010
  • 15篇2009
  • 2篇2007
3,5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院111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与防治措施探讨
目的 分析我院111例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ADR),并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2014年上报全国ADR监测中心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11份,对抗菌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所...
沈正泽金梅
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栓形成危险因素与针对性护理分析
2021年
临床分析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栓形成危险因素与针对性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7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9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相关血栓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析相关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年龄>60岁、右颈内静脉、恶性肿瘤、合并心衰、安静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栓形成因素较多,应根据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从而降低血栓发生率。
于霞罗平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血栓针对性护理
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减少并发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3年
探讨脑出血预见性护理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间收治患者100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0例,预见性护理)。对比并发症发生率、功能评分、情绪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功能评分、情绪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评分指标显著优化,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出血应采取预见性护理,可规避并发症,改善不良情绪,促进肢体、神经功能恢复,加快身体康复速度,值得推广。
王建华张玉敏
关键词:脑出血预见性护理并发症身体功能负性情绪
外生性肝癌侵犯脾脏及左侧膈肌1例被引量:2
2012年
患者女,62岁,左上腹阵发性隐痛1个月。查体:左上腹及中上腹压痛。实验室检查:肝功异常,乙肝标志物(+),甲胎蛋白(AFP)〉1210U/ml。
周永霞杨全
关键词:肝细胞脾脏
缬沙坦对比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效果的系统评价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系统评价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1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LV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rrheCochraneLibrary、OVID、PubMed、MEDLINE、Embase、CBM、CNKI、维普、万方数据资源(从建库至2012年12月),人工检索相关杂志,使用谷歌学术搜索、百度等互联网上资源,进行引文追踪。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简单评价法,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的质量。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评价质量后,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检索出文献291篇,经筛选最终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s),其中中文6篇,英文1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有效率:缬沙坦与氨氯地平相比。两者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逆转高血压LVH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2.10,95%CI=6.61—17.60,P=0.000),显示缬沙坦的效果优于氨氯地平。(2)不良反应发生率:缬沙坦与氨氯地平(OR=0.54,95%CI=0.25-1.16,P=0.12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表明.与氨氯地平相比缬沙坦治疗高血压LVH效果更好。由于纳入研究样本量较少、方法学质量较低且缺乏以临床事件为结局指标的试验研究。有必要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RCTs加以验证。
江莲谢波李一梅胡乾佩刘静韩琳娜罗天勇郑泰浩
关键词:氨氯地平左室肥厚原发性高血压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过程中并发表现为颈痛的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报道
2022年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0岁,因“心累气促10天,加重1天”以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收入心血管内科。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中段弥漫性狭窄90%(图1A~B),右冠状动脉近段局限性狭窄约90%,中段弥漫性狭窄约90%(图1C),考虑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系本次发病责任血管,遂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置入支架(图1D),拟择期行右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
陈蒸平黄婷婷杨德雨刘曙东赵立波赵立波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颈痛急性冠脉综合征
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在脑胶质瘤诊断及分级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探究磁共振多模态影像在脑胶质瘤诊断及分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WHO分级将患者分为低级别组(Ⅰ~Ⅱ级,n=43)与高级别组(Ⅲ~Ⅵ级,n=51)。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动脉自旋成像(ASL)诊断,对比两组诊断效果。结果:高级别组病灶周边中、重度水肿率高于低级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组患者ADC、ADC比值较低级别组高,FA、FA比值较低级别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组患者患侧CBF较低级别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ASL可准确诊断脑胶质瘤的分级,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崔佩瑾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胸腰椎结核前路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再手术治疗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再手术治疗的策略。方法对13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一期经前路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内固定,对其中15例术后复发合并窦道形成并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患者的复发原因进行分析,并均采取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内固定取出、植骨融合、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的翻修术治疗。结果 1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48个月。14例治愈,影像学检查显示植骨融合;1例再次复发,再次复发率为6.67%(1/15),经抗结核及换药4个月治愈。结论胸腰椎结核一期前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与病灶清除不彻底、耐药性结核菌株出现、非活性异物过多放置、内固定松动失效、长期营养不良及不正规化疗有关;前路病灶的彻底清除及良好的植骨支撑、后路坚强的内固定结合有效的化疗可明显减少翻修术后结核的复发率。
桂钱欢李波余雨屈一鸣卢旻鹏
关键词:脊柱结核复发翻修术
经后路悬臂梁技术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经后路悬臂梁技术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8例Ⅱ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患者,所有患者采用经后路悬臂梁技术治疗,随访患者骨折愈合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18例患者术后复查,其中15例齿状突骨折愈合良好,3例未愈合,愈合率为83.33%,植骨骨性融合16例,植骨未融合或植骨被吸收2例,融合率为88.9%。结论后路悬臂梁技术是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行之有效的手术方式之一。
桂钱欢李波
关键词:齿状突骨折寰枢椎不稳
卵巢癌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期间盆腔淋巴囊肿伴急性感染1例报道
2023年
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 ribose polymerase,PARP)是一组DNA修复酶,PARP抑制剂目前常用于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规范治疗后的靶向维持治疗,BRCA基因突变或同源重组缺陷(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ect,HRD)是其敏感生物标志物[1]。根据患者相关副反应及疗效,PARP抑制剂使用时间为2~3年,其主要副反应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疲劳等。
李晨诗李云云张晓静
关键词:PARP抑制剂盆腔淋巴囊肿DNA修复酶急性感染血小板减少卵巢癌
共3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