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作品数:117 被引量:313H指数:9
- 相关作者:鞠宏磊张艳红侯月娟庄锦煌戴晓玲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中英音乐剧产业运作比较分析
- 2013年
- 我国市场经济的起步较晚,市场规范性不足,音乐文化领域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近20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迈进,我国音乐剧在借鉴欧美成功经验的同时逐渐融合了本土的艺术素材,创作了为数众多的具有民族色彩的音乐剧作品,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音乐剧的创作道路。
- 李田滔
- 关键词:音乐剧市场经济文化领域
- 微博公众人物的伦理责任探析
- 2012年
- 随着微博进一步深入生活,公众为进一步实现"言论自由"而欣喜的同时,也开始为"过度"自由而引起的传播伦理问题而担忧。微博公众人物作为社会道德的引领者,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比如要更严格地遵循真实传播、理性评论、文明表达等传播学基本原则,谨慎行使言论自由权;还要成为公众的道德引导者,以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大众可以对微博公众人物的传播行为进行监督,并就其失范、失德行为进行批评及合法声讨。
- 周阳
- 关键词:公众人物伦理责任
- 试论毛泽东新闻思想群众观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内涵
- 2017年
- 群众观是毛泽东新闻思想活的灵魂,其形成与毛泽东的个人成长阅历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办报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毛泽东新闻思想群众观既有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新闻理论的继承发展,又有对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和报刊活动家新闻思想的借鉴。"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人民群众是新闻事业的主人"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主要理论内涵,其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 郭小良吕夏宇
- 关键词:毛泽东新闻思想群众观
- 地标与认同:城市“窗口”空间的视觉修辞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本文使用空间视觉修辞分析与多点民族志相结合的方法,从深圳城市地标的空间文本入手来考察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背景下的城市文化生产。本文以"窗口"为隐喻,选取主题公园与博物馆这两个城市地标作为全球化趋势下城市文化生产与认同建构的范例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主题公园将"全球"与"地方"的空间元素进行文化转换来制造出一种提供视觉消费的旅游地点,而城市博物馆则通过对视觉材料的有意选择与使用来形成一种生产城市历史公共知识、提供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等体验的公共空间。这两种典型的现代城市地标,从视觉修辞与空间功能上共同实现了将深圳的城市认同定位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目标。
- 邓力
- 关键词:城市地标多点民族志
- 法律依据法律保障的实际状况——中美新闻发言人制度之比较被引量:14
- 2004年
- 张艳红
- 关键词:新闻发言人制度公民知情权法律依据法律保障《信息自由法》
- 有报纸背景的法制专业网站发展思路——以《法制日报》与《检察日报》网站为例
- 2004年
- 阴卫芝
- 关键词:母报专业报纸专业网站检察法制
- 网络社交平台:影视剧营销新路径
- 2012年
- 2011年11月11日,上映仅4天的《失恋33天》票房破亿,在光棍节当天创造了四千多万的票房佳绩,这部专为光棍节定制的小清新电影接连超越几部好莱坞大片,上映16天票房过3亿,缔造了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新神话;都市爱情剧《男人帮》自开播后收视一路飚红,首周收视率高居榜首,网络视频点击率更是创造了4天破亿、8天亿的新纪录……
- 黄金郝艺
- 关键词:网络社交影视剧营销网络视频票房新神话
- 我国侦查讯问程序中的“辩护律师在场权”研究
- 2012年
- 赋予律师侦查讯问过程中的在场权,是侦查程序改革的关键议题之一。西方国家在"保卫人权、制约公权力"的理念支撑下,已经践行"侦查讯问程序中的律师在场权"。在相关理论与实践方面,我国均显不足与滞后,相关争议与舆情越显紧迫。立足我国国情,批判性地参鉴西方国家相关制度与实践中的普适元素,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为后期的制度设计、法治理念宣传、配套措施的完善及准确试点提供思维导引与智力支持,最大限度地实现法治社会中的公平与正义。
- 姚泽金秦若曦
- 关键词:律师在场权
- 网络诱致突发事件:概念、特征和处置被引量:36
- 2010年
- 近年来网络诱致突发事件已成为政府应急管理实践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基于该类事件的本质特征,提出了网络诱致突发事件的概念,分析了其生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该类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几种消极行为模式及其处置困境,提出了提高该类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议。
- 刘杰梁荣张砥
-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 西方国家的新闻自由与法规调控被引量:4
- 2007年
- 西方国家的新闻自由是应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产生的,它适应的是资产阶级党派利益斗争的需要,是资产阶级政府调整政策和制造舆论的工具,能够起到缓解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的作用。当前,面对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冲击,我国媒体正从执政高度确保国家文化安全,构建和谐社会。①比较研究美、英、俄、德等国在新闻自由和法规调控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新闻政策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 王永亮
- 关键词:新闻自由法律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