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文化馆
- 作品数:156 被引量:110H指数:6
- 相关作者:王雅慧马学智陈慧石永刘桂莲更多>>
- 相关机构: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浅谈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创新发展
- 2024年
- 在我国多元民族文化中,舞蹈最能体现各民族特色。其中藏族舞蹈体现了独具特色的青藏高原藏文化,是藏族人民对生活和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对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演变过程及创新发展作出既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活态性诠释,就能得出藏族舞蹈不仅是民族文化生活的历史性缩影,也是西藏近千年来区域文化沉淀的一个具象性载体,更是一部具有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定论。研究藏族舞蹈,是理解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挖掘其民族的审美观念,促进其更好地同时代齐驱并进的关键所在。
- 苏卓玛
- 关键词:藏族舞蹈
- 试析话剧《雷雨》的戏剧艺术特色
- 2015年
- 话剧《雷雨》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曹禺先生的首部戏剧作品,创作于1933年。它标志着“五四”以来中国话剧创作划时代的重大成就。《雷雨》一经问世便震动了中国话剧界。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是1923到1925年前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作品以其精巧的艺术构思,鲜明的人物形象及深刻的故事内容,描绘了旧制度的必然崩溃的图景。一经上演,就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喜爱。后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看家剧目。
- 杨得智
- 关键词:话剧创作《雷雨》艺术特色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话剧
- 浅议新时期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 2012年
- 社区文化是一定区域内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方式、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定向、地域心态等文化现象的总和。社区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建设大局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营造高度文明的人文环境、
- 赵兰
- 关键词:社区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社会共同体社会习俗
- 民和与同仁两地民间傩祭比较
- 2012年
- 文章以青海民和三川地区土族的"纳顿"和青海黄南同仁的"六月会"为考查对象,从傩文化的视角对这两种文化现象加以分析,并从傩祭习俗的主要表现形态、历史渊源、文化价值等方面做了初步考证。
- 冶英生
- 关键词:傩文化
- 高校舞蹈艺术素养教育浅探被引量:2
- 2007年
- 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终身学习、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舞蹈艺术教育在加强审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方面发挥着自己独有的突出作用。当代的舞蹈艺术教育只有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上不断改革、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促进我国的高校舞蹈教育事业发展壮大。
- 刘桂莲
- 关键词:高校舞蹈艺术素养教育
- 新时期如何搞好群众文化工作
- 2009年
-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群众文化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蓬勃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党的宗旨和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王颖
- 关键词:群众文化工作最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化生活
- 对青海藏族聚居区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 2009年
-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2.76%,其中藏族是青海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居住最广的一个民族。统计数据显示,青海藏族聚居区面积达69.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5%以上;全省藏族人口118万人,占青海总人口的22%。青海藏族聚居区主要指海南、海北、
- 冶英生
- 关键词:青海藏族聚居区文化建设少数民族人口藏族人口多民族
- 陈镁国画作品欣赏
- 2011年
- 陈镁
- 关键词:国画
- 社区文化建设背景下的广场舞文化研究
- 2019年
- 广场舞作为一种集健身、健美、娱乐为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发展至今深受社会大众的欢迎和喜爱,并已经逐渐发展成了一种影响力巨大的全民健身项目和广场舞文化。广场舞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群众体育的发展速度,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了社区文化建设水平,为我国建设新型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由于广场舞发展时间还较短,其文化建设体系还不完善,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弊端。因此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我们进行“社区文化建设背景下的广场舞文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李亚彬
- 关键词:体育运动项目全民健身群众体育
- 六十年前的湟川中学——兼忆解放初期西宁几所中学的调整变迁
- 2009年
- 我们是老湟川的最后一届新生
1949年9月5日解放大军进驻西宁,宣告西宁解放,随即青海解放。9月中旬,西宁局势很快趋于平稳,我从乡下返回西宁去湟川中学报到。在这之前,我已于暑期报考了湟川中学,并以高分名列录取榜首。那年我在国师附小第三部(今西关街小学)应届毕业,报考仰慕已久的湟川是我的宿愿。湟川那时面向全省甚至全国招生,是当时很有名气的学校。我到学校注册报到,成为湟川的学生,那也是老湟川中学的最后一届新生。宿愿已偿,非常开心。
- 林玥
- 关键词:报考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