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

作品数:85 被引量:118H指数:5
相关作者:于铭松刘芳彬李勇刚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政治法律
  • 21篇哲学宗教
  • 20篇文化科学
  • 8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4篇文化
  • 8篇主义
  • 7篇统战
  • 6篇中华文化
  • 6篇宗教
  • 6篇文明
  • 5篇软实力
  • 5篇文化软实力
  • 5篇马克思主义
  • 5篇民族
  • 5篇法家
  • 4篇中华文明
  • 4篇自信
  • 4篇文化自信
  • 4篇价值观
  • 4篇共同体
  • 3篇大一统
  • 3篇代文
  • 3篇信仰
  • 3篇中华民族

机构

  • 82篇中央社会主义...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厦门理工学院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北京市委党校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北京社会主义...
  • 1篇河北文化信息...
  • 1篇中国人民政治...
  • 1篇云南省委党校
  • 1篇山西省人民政...

作者

  • 11篇于铭松
  • 8篇李道湘
  • 7篇刘芳彬
  • 5篇莽萍
  • 5篇李勇刚
  • 4篇沈桂萍
  • 3篇吴乃华
  • 3篇杜玉芳
  • 2篇王珍
  • 1篇王卫东
  • 1篇王震中
  • 1篇张复明
  • 1篇樊泳湄
  • 1篇吕存凯
  • 1篇何努
  • 1篇潘建雷
  • 1篇杨松禄
  • 1篇卢光盛
  • 1篇李宏伟
  • 1篇杨惠芳

传媒

  • 10篇中央社会主义...
  • 6篇广州社会主义...
  • 6篇湖南省社会主...
  • 3篇山西社会主义...
  • 3篇江苏省社会主...
  • 3篇山东省社会主...
  • 2篇新华文摘
  • 2篇晋阳学刊
  • 2篇北京行政学院...
  • 2篇重庆社会主义...
  • 2篇广东省社会主...
  • 2篇中共济南市委...
  • 2篇政治思想史
  • 1篇新视野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理论学刊
  • 1篇北方论丛
  • 1篇哲学研究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中国民族

年份

  • 4篇2024
  • 7篇2023
  • 13篇2022
  • 7篇2021
  • 9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历史起点上的新文化蓝图
2023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回答了有关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充盈着中华优秀文化气韵的光辉文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凝练概括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和深刻总结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
翁贺凯
关键词:中华优秀文化马克思主义真理现代文明新文化
中西文明交融的澳门因素与澳门特色
2021年
从明清到近现代,澳门成为继敦煌、泉州之后的第三个中西文明交融典范性城市,为中华文明包容多元文明注入了独特的"澳门因素"。在明清时期,澳门成为来华传教士向中国介绍西方科技和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的集散地,推动了中国的康乾盛世和西方的启蒙运动;在近代,澳门又凭借其独特的治理制度和发达的报刊媒体,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变革的重要策源地,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西文明交融的"澳门因素"表明,澳门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形成了独特的区位特色、历史特色和族群特色,中西文明交融的澳门特色有助于澳门在推进文明互鉴、化解文明冲突的新时代再度焕发活力。
孙明霞
关键词:西学东渐中学西传文明冲突论
论当代中国文化的使命
2012年
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它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赋予了文化重要使命:推动和支撑改革继续发展;打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价值观念;巩固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重塑中国国际形象;推动发展和融入发展。
李道湘
关键词:中国文化价值观历史使命文化强国
近代中国世界秩序观的转变被引量:1
2020年
中国传统的世界秩序以"天下—朝贡"体系为主要内容。晚清以降,随着中国被强迫纳入欧洲国家的国际法体系,以及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历史实践,中国传统的世界秩序观逐渐发生转变。一方面,中国逐渐认识并接受现代主权国家的形式平等原则;另一方面,又清醒地意识到现实国际秩序中的强权主义逻辑,并试图以世界主义和国际主义超越强权,构建实质平等的理想世界秩序。在此过程中,近代中国世界秩序观的建构也成为内在于现代国家建构的重要主题。
吕存凯
关键词:世界秩序观万国公法世界主义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之后的两岸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经过努力,两岸正式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预示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将更加深化,两岸政治谈判、文化交流也将逐步展开。本文主要就《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后的两岸关系进行简要的分析。
李道湘
关键词:经济合作两岸关系
“自然之神”与“秩序之天”——中西“天人观”的分野
2020年
天人观是对人与宇宙关系的探讨,是中西哲学产生之初便不断考量的问题。早期中西哲学的天人观虽然表现出各自的特征,在公元元年前后仍有很大的相似性,而随着哲学的不断发展,二者出现了泾渭分明的差异,具体体现于最具代表性的两位哲学家塞内卡和董仲舒的思想中。塞内卡"自然之神"的理念成为早期基督教思想的重要来源,促使其最终成为支撑整个西方文明的支柱;董仲舒的"秩序之天"构建出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框架,使民众渐形成对大一统、天人秩序的集体认同。中西天人观,就此产生分野。
李青
关键词:中西比较天人观
西方代议制民主危机的成因——一种思想史的考察被引量:1
2020年
此次西方抗疫所体现的西方治理模式问题,可以从西方政治体制——代议制民主本身的问题中找到原因。代议制民主是经过美国联邦党人、基佐、柏克、密尔等对代议制代表原则与基本精神的论述而成型的间接民主,是自由主义思想家为防范多数暴政而结合了贵族制与民主制因素的混合政体。然而由于大众民主所驱动的"实际代表制"取代了体现古典共和精神的"实质代表制",代议制民主不可避免地走向"选举式民主",造成诸多民主乱象,凸显了西方民主制度面临的挑战。
王凯歌
关键词:代议制民主混合政体
《老子》中“复”的三重内涵——兼论老子哲学的基本构造被引量:1
2022年
“复”作为指示《老子》哲学体系基本构造的重要概念,具有相互关联的三重内涵:一是在自然世界中,万物以“道”为自身存在的根据,在“道”无思无为的循环运行中自发地实现自己的“自然”本性,并自发地复归于“道”;二是在政治世界中,百姓由追逐外欲、虚伪巧诈、多智善谋的异化状态复归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自然本性,并主动地归向圣人;三是君主效法于“道”,通过自身的内在修养主动实行处下不争的无为政治,从而实现向“道”的复归,达到与“道”合一的圣人境界。“道”与万物构成的自然世界和统治者与百姓构成的政治世界由此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而又密切相关的领域,政治世界中统治者与百姓的关系是自然世界中“道”与万物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落实和映现,而统治者向“道”的复归则是两个世界的运行秩序的真正连接点。
吕存凯
关键词:老子《老子》老子哲学自然本性圣人境界
试析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历史意义
2006年
鸦片战争后,面对着西方侵略和工业社会的挑战,中国社会原有的联系纽带:以“夷夏之防”为核心的民族观,以宗法血缘为基础的道德观,有着共同儒学信仰的官僚体制,已经不再适应了。中国必须进行再组织,才能在现代世界上争得一席生存之地。以什么作为新的纽带?一代代先进的中国人都在进行探索,但直到孙中山,才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比较科学的回答,这就是三民主义。
吴乃华
关键词: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民生
当前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之处境与对策分析
2016年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移民历史的大国,海外侨胞是中国独特的优势和宝贵资源。目前有5000万侨胞遍布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办有近2万所华文学校,海外华文教师达数十万人,数百万学生在校接受华文教育,其中不仅包括华侨华人子弟,而且包括了大量的非华族、华裔人士。
刘芳彬
关键词:汉语教学海外教育新闻报道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