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品数:17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王芸肖鸿翟小青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金属学及工艺电子电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8篇金刚石
  • 8篇刚石
  • 4篇结合剂
  • 3篇纳米
  • 3篇金刚石表面
  • 2篇电源
  • 2篇信号
  • 2篇医疗资源
  • 2篇硬质
  • 2篇用户
  • 2篇用户端
  • 2篇指纹
  • 2篇指纹采集
  • 2篇指纹图
  • 2篇指纹图像
  • 2篇指纹图像处理
  • 2篇酸溶液
  • 2篇图像
  • 2篇图像处理
  • 2篇自我

机构

  • 17篇华中集团有限...
  • 3篇郑州磨料磨具...

作者

  • 4篇王芸
  • 4篇王光祖
  • 2篇肖鸿
  • 1篇翟小青

传媒

  • 1篇磨料磨具通讯
  • 1篇工业金刚石
  • 1篇超硬材料工程
  • 1篇2009中国...

年份

  • 10篇2010
  • 7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析CVD金刚石膜的产业化应用
本文所提供的为数不多的事例足以显现CVD金刚石膜在现代科技和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仅仅是CVD金刚石膜产业化应用的端倪,更多奥秘有待于人们去探索、去发现、去掌握。同时指出,尽管目前仍有不少技术难题解决得不十分理想,但cV...
王芸王光祖何昌耀
关键词:CVD金刚石膜技术创新金刚石
文献传递
CVD金刚石硬质合金基体的表面预处理方法
2009年
开发硬质合金基体上沉积高结合强度、低粗糙度的金刚石涂层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制约CVD金刚石涂层工具产业化的主要因素是其与硬质合金基体间的附着力。大量实验显示,通过对硬质合金基体表面的预处理,可以提高金刚石涂层与硬质合金基体之间的附着力。本文从物理预处理法、化学预处理法和中间层法等,对硬质合金基体表面预处理后的效果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指出,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硬质合金基体与金刚石涂层之间的附着力影响是不一样的。
王芸王光祖翟小青
关键词:CVD金刚石硬质合金基体预处理
阻尼垫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尼垫片,所述的阻尼垫片承载面具有圆周方向上的波浪结构,所述的波浪结构由波峰与波谷构成,所述的波谷处镶嵌有硬质颗粒。采用本实用新型防止了阻尼垫片在受到各个方面的外力时不会轻易的产生滑动偏移,在阻尼垫片的...
何昌耀
文献传递
含纳米金刚石的润滑脂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脂,尤其涉及一种含纳米金刚石的润滑脂,组分中有黄油、机油、煤油、液体石蜡、硅油、蓖麻油、脂肪酸锂皂和纳米金刚石,其中黄油的质量百分数为70%~75%,机油的质量百分数为3%~6%,煤油的质量百分数为2%...
肖鸿
采用咖啡渣作为填充剂制备的高分子器皿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器皿制造方法技术,采用咖啡渣、树脂粉、氧化铝粉、着色剂和润湿剂制成高分子器皿,其中咖啡渣的质量百分比为17%~22%,树脂粉的质量百分比为60%~65%,氧化铝粉的质量百分比为10%~15%,着色剂的质量...
肖鸿
文献传递
一种金属结合剂的超薄金刚石切割片制作工艺
本发明涉及对硬脆材料的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金属结合剂的超薄金刚石切割片制作工艺。方法是先选用高基本粒的金刚石经表面金属化处理;将金属粉末经过水冷却精研球磨;再将处理过的金刚石和金属粉末混合;接着冷压;热压烧结制成高致密度...
何昌耀
文献传递
多功能精简活体指纹采集模块
一种多功能精简活体指纹采集模块,包括光学指纹采集头和指纹采集电路板,光学指纹采集头通过排线与指纹采集电路板连接,所述的指纹采集电路板还包括有DSP处理器和FLASH存储器,所述的多功能精简活体指纹采集模块还包括有模式控制...
何昌耀
文献传递
一种健康参数移动远程医疗监护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康参数移动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包括通过网络信号相互建立连接的用户端、数据中心和医疗机构,所述的用户端由能够检测人体健康参数的采集器和能够获取采集数值并显示在屏幕上的智能手机组成,所述的采集器具有单片机、...
何昌耀
文献传递
健康参数移动远程医疗监护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康参数移动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包括通过网络信号相互建立连接的用户端、数据中心和医疗机构,所述的用户端由能够检测人体健康参数的采集器和能够获取采集数值并显示在屏幕上的智能手机组成,所述的智能手机通过无线网络传...
何昌耀
文献传递
低温胺发泡氧化石墨提纯纳米金刚石方法
本发明涉及纳米金刚石提纯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氧化提纯纳米金刚石的方法,采用的硝酸铵和其他胺类化合物在180℃~200℃分解破坏纳米金刚石表面吸附的石墨和有机炭黑的结构,降低纳米金刚石表面温度,同时氧化石墨和有机炭黑,达到提...
翟小清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