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91 被引量:353H指数:10
相关作者:张淑红程炜轩曾海燕钟月金潘宝怡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公共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篇医药卫生
  • 17篇生物学
  • 1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4篇农业科学
  • 6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基因
  • 5篇污染
  • 5篇活性
  • 5篇降解
  • 5篇杆菌
  • 4篇生物降解
  • 4篇微生物
  • 4篇抗药
  • 4篇抗药性
  • 3篇滴滤池
  • 3篇学成
  • 3篇抑菌
  • 3篇饮用
  • 3篇英文
  • 3篇生物滴滤
  • 3篇生物滴滤池
  • 3篇食品
  • 3篇食用
  • 3篇食用菌
  • 3篇食源

机构

  • 90篇广东省菌种保...
  • 42篇广东省微生物...
  • 24篇广东省微生物...
  • 9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广东省微生物...
  • 5篇广东省科学院
  • 5篇华南理工大学
  • 4篇广东工业大学
  • 4篇吉林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华...
  • 2篇贵州大学
  • 2篇贵州科学院
  • 2篇海南大学
  • 2篇海南医学院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7篇许玫英
  • 17篇吴清平
  • 17篇张菊梅
  • 16篇孙国萍
  • 12篇李泰辉
  • 11篇谢小保
  • 10篇郭伟鹏
  • 9篇张淑红
  • 7篇徐晓可
  • 7篇陈仪本
  • 6篇欧阳友生
  • 6篇李建军
  • 6篇郭俊
  • 6篇施庆珊
  • 6篇宋斌
  • 5篇曾海燕
  • 5篇邓代永
  • 4篇许国焕
  • 4篇邓旺秋
  • 4篇图力古尔

传媒

  • 9篇微生物学通报
  • 9篇现代食品科技
  • 5篇食用菌学报
  • 4篇环境科学
  • 4篇食品与机械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饲料工业
  • 2篇贵州科学
  • 2篇菌物研究
  • 2篇菌物学报
  • 2篇2010’第...
  • 1篇卫生研究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种子
  • 1篇稀土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19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沉积物中16种重金属的研究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采用Carius管密封溶样技术,建立了王水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直接测定土壤/沉积物中16种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方法]190℃下王水消解样品,稀释后即可直接测定。[结果]ICP-MS测定时,乙醇不仅对As、Se的检测信号有较明显的增敏作用,而且对复合离子40Ar35Cl+、35Cl16O+、37Cl16O+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该方法应用于一系列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国家标准物质,所得结果与推荐值相吻合,方法精度优于5%,方法检出限(3σ,DF=1000)为0.001 mg/kg(Cd)~0.774 mg/kg(Cr)。
徐鹏李良秋马连营王青柏张丽明
关键词:重金属乙醇
华南地区生鲜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状况、表型和遗传型特征分析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可以在免疫低下者、孕妇、老年人和新生儿群体中引起严重疾病.本研究主要调查华南地区收集的567份生鲜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率和污染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其血清组和耐药性特征.约21...
陈谋通吴清平张菊梅吴诗郭伟鹏
乳糖替代IPTG诱导脱色酶TpmD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被引量:21
2009年
本文考察了乳糖代替IPTG诱导三苯基甲烷类染料脱色酶TpmD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的可行性,分别对用乳糖作为诱导剂时的诱导时机、乳糖浓度、诱导持续时间和添加方式进行优化并与IPTG诱导的差异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了乳糖诱导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工程菌对数生长中期(OD600约为0.8)添加终浓度为0.4mmol/L的乳糖诱导6h的条件下能获得最大量的目的蛋白和菌体量。由于乳糖可以作为碳源被菌体利用,分批添加乳糖效果优于一次性添加。乳糖诱导条件下目的蛋白表达量占总蛋白的35.62%,与IPTG诱导条件下的35.03%无明显差异。乳糖诱导后外源蛋白的表达时间有所滞后,但收获的菌体量高于IPTG诱导,显示出了乳糖同样是一种T7启动子的廉价高效诱导剂,可以代替昂贵的IPTG用于脱色酶TpmD的规模化发酵,同时也为其他重组蛋白的生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陈亮任随周许玫英孙国萍
关键词:乳糖诱导IPTGT7启动子
丁酸梭菌厌氧发酵机制及高密度厌氧发酵方式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20年
文章主要从丁酸梭菌厌氧发酵机制、高密度厌氧发酵方式及厌氧生物反应器的应用3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展望在今后工业生产中通过提高厌氧发酵工艺或改进发酵设备实现丁酸梭菌的高密度厌氧发酵,大幅度提高活菌数和降低生产成本。
吴天福谢小林陈美标陈美标陈猛周莲姚青朱红惠
关键词:丁酸梭菌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发酵
堆肥中低分子量有机物及其作物利用
堆肥的重要作用之一是给作物补充有机营养.已有研究表明,堆肥中存在大量的低分子量有机物如醛、醇、酯、酮、羧酸类物质.但其被作物利用情况却少有研究报道.
李义勇卫晋波张热萍任随周张瑞民曹渭孙国萍
漆膜抗藻性能测试和评价标准
介绍了藻类的概念、分布及特性,分析了国内外漆膜抗藻测试方法及其评价标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为了正确评漆膜的抗藻性能,并结合我国涂料行业的实际情况和测试方法滞后的现状,讨论了我国制定'漆膜抗藻性测定法'测试方法及...
谢小保欧阳友生陈仪本彭红李素娟
关键词:漆膜涂料行业
文献传递
饮用天然矿泉水中产气荚膜梭菌检测国标方法的改进被引量:9
2012年
针对饮用天然矿泉水中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检测国家标准方法中,滤膜上的菌落在亚硫酸盐-多粘菌素-磺胺嘧啶琼脂经24 h厌氧环境培养后黑色产生不明显的问题,对检验方法进行改进。国标改进方法一:按GB/T 8538.4.55-2008进行过滤后增加一步骤,即用SPS培养基(约10 mL)倾注于培养皿的膜上,然后放置厌氧培养;国标改进方法二:按GB/T8538.4.55-2008进行过滤后将滤膜反贴于SPS培养基上,然后放置厌氧培养。对方法进行改进后,国标改进方法一和国标改进方法二滤膜上的菌落经24 h厌氧环境培养后均有明显的黑色产生。国标方法黑色菌落不明显,国标改进方法一和国标改进方法二产生的黑色菌落数与国标方法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国标改进方法一不但有利于产气荚膜梭菌黑色的产生,而且容易挑取菌落做进一步试验。
潘宝怡吴清平彭飞艇周锦祯郭伟鹏
关键词:饮用矿泉水产气荚膜梭菌
中国小香菇属一新种(英文)
2012年
描述了在中国南方发现的1个小香菇属新种,因其腐生于竹杆上、菌柄细长,因而命名为竹生小香菇。模式标本(GDGM5271)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馆。
李泰辉邓旺秋邓春英宋斌
关键词:担子菌纲
市政污泥挥发性有机物及浸出液毒性相关性分析
2023年
污泥干化处理是污泥无害化处置的主要方式,但目前较少对污泥及其浸出液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组分及生物毒性进行研究。为探讨污泥VOCs组分与浸出液生物毒性的相关性,以干化前后的市政污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PT-GCMS)识别干化前后污泥及其浸出液中VOCs成分,同时以发光细菌抑制率表征浸出液毒性。结果发现,在污泥中鉴定出19种VOCs成分,浸出液中鉴定出31种VOCs成分。干污泥浸出液VOCs成分主要为酮类、醛类、醇类和含硫化合物,湿污泥浸出液VOCs成分主要为含硫化合物、卤代烃和酮类。干化后污泥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TVOC)降低,但浸出液的结果与之相反。干污泥浸出液中TVOC对发光细菌的EC50为51.31μg/L,湿污泥浸出液相应的值为81.80μg/L,毒性与TVOC含量显著正相关,说明干污泥浸出液毒性较强,且VOCs组分可能是导致其毒性较大的主因之一。污泥VOCs成分的释放可能对环境存在风险,在污泥无害化处置时需考虑对VOCs组分的监控和处理。
范雪滢赖伟梁诗捷林健辉吴欣颖梅承芳梅承芳
关键词:市政污泥挥发性有机物干化发光细菌
细菌数值鉴定法及其在食源性李斯特菌中的应用
细菌数值鉴定法是细菌鉴定学和数学统计学的结合,它将统计学中的概率值应用到细菌的鉴定试验中,通过比较待测菌株与细菌数据库中已知菌株的生化反应的符合概率,从而得到鉴定结果。本文对细菌数值鉴定法的鉴定原理、生化反应的选择和编码...
吴诗吴清平张菊梅郭伟鹏
关键词:生化反应李斯特菌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