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

作品数:25 被引量:178H指数:9
相关作者:刘仲健陈利君李利强茹正忠饶文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林业局保护司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2篇兰科
  • 5篇植物
  • 5篇传粉
  • 3篇英文
  • 3篇兰科植物
  • 3篇兰属
  • 3篇濒危
  • 2篇兜兰
  • 2篇新属
  • 2篇种群
  • 2篇种群动态
  • 2篇物候
  • 2篇香荚兰
  • 2篇开花
  • 2篇繁殖
  • 2篇濒危机制
  • 2篇传粉效率
  • 2篇CYMBID...
  • 1篇新记录属
  • 1篇新资料

机构

  • 24篇全国兰科植物...
  • 9篇中国科学院植...
  • 8篇深圳市兰科植...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黄龙国家级风...
  • 1篇广西中医药研...
  • 1篇贵州大学
  • 1篇渤海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1篇刘仲健
  • 11篇陈利君
  • 8篇李利强
  • 8篇饶文辉
  • 6篇罗毅波
  • 3篇陈心启
  • 2篇安德军
  • 2篇张玉婷
  • 2篇刘可为
  • 2篇程瑾
  • 2篇王美娜
  • 1篇上官法智
  • 1篇叶萌
  • 1篇孙伟
  • 1篇史军
  • 1篇唐思远
  • 1篇茹正忠
  • 1篇庾晓红
  • 1篇黄宝强
  • 1篇董立

传媒

  • 5篇植物分类学报
  • 4篇生态学报
  • 3篇武汉植物学研...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植物科学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广西植物
  • 1篇云南植物研究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亚热带植物科...
  • 1篇现代园艺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兰科一新属和新亚族——丫瓣兰属和丫瓣兰亚族(英文)被引量:5
2008年
基于丫瓣兰Ypsilorchis fissipetala(Finet)Z.J.Liu,S.C.Chen & L.J.Chen(基名为裂瓣羊耳蒜Liparis fissipetala Finet)建立了兰科新属——丫瓣兰属Ypsilorchis Z.J.Liu,S.C.Chen & L.J.Chen。新属与羊耳蒜属Liparis的区别点为:新属有两个粉蜡质花粉团;每个花粉团具1个多少有弹性的花粉团柄;花瓣二深裂;叶具强烈波状的边缘,其先端有一个长达1 mm的芒尖。这些特征表明了其与羊耳蒜亚族Liparidinae有明显的差别,为此,建立了一个新的亚族——丫瓣兰亚族Ypsilorchidinae Z.J.Liu,S.C.Chen & L.J.Chen。
刘仲健陈心启陈利君
关键词:新属兰科
蚂蚁在高山鸟巢兰中的传粉作用被引量:11
2008年
蚂蚁和被子植物之间存在广泛、普遍和多样的关系,但蚂蚁为被子植物传粉的现象却比较少见。在中国四川省黄龙寺自然保护区黄龙沟内发现了一个蚂蚁传粉现象。蚂蚁(包括细胸蚁Leptothorassp.和立毛蚁Paratrechinasp.)是黄龙沟内高山鸟巢兰Neottialisteroides最主要的传粉者,其单花访问次数、携粉次数以及授粉次数在所有的访问昆虫中是最高的。黄龙沟内高山鸟巢兰居群水平的花期可持续40天,大量开花期(~60%)在7月中下旬。该植物具暴露的花蜜,花蜜位于唇瓣中央不明显的蜜槽内,但花蜜量很小。蚂蚁沿唇瓣蜜槽取食花蜜,到达唇瓣基部后,一般情况下蚂蚁头部不能接触到蕊喙先端,只有当蚂蚁头部向上抬起,才能触碰到蕊喙,花粉团通过蕊喙先端释放的黏滴粘在蚂蚁头部最顶端。蕊喙先端被触碰后,立即向下运动盖住柱头,17-24h后重新抬起至药帽位置。蕊喙的这种运动可以避免蚂蚁重复访问引起自花授粉。繁育系统实验表明,高山鸟巢兰是自交亲和的,但必须依靠昆虫进行传粉。自然条件下,高山鸟巢兰的自然结实率为19.77%。由细胸蚁和立毛蚁作为主要传粉者形成的高山鸟巢兰传粉系统传粉效率不高,可能是由于高山鸟巢兰与细胸蚁和立毛蚁之间形态上的不完全适应造成的。虽然2007年两种蚂蚁是高山鸟巢兰最有效的传粉者,但与这两种蚂蚁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可能只是在特定时间,在黄龙这样一个独特生态环境中形成发展的,在其他时间、其他地区高山鸟巢兰是否同样主要由蚂蚁传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王淳秋罗毅波台永东安德军寇勇
关键词:花蜜传粉效率
广东省兰科植物新资料被引量:2
2019年
报道广东兰科植物1 新记录属——钻柱兰属Pelatantheria Ridley,及2 新记录种,蜈蚣兰Pelatantheriascolopendrifolia (Makino) Averyanov、插天山羊耳蒜Liparis sootenzanensis Fukuyama,并对其形态特征简要描述。凭证标本保存于深圳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标本馆(NOCC)。
潘云云饶文辉李利强陈建兵
关键词:兰科
中国兰科两新种
2008年
对中国兰科两新种——麻栗坡卷瓣兰(Bulbophyllum malipoense)和赵氏蜘蛛兰(Arachnis zhaoi)作了描述和绘图。前者与直立卷瓣兰(B.unciniferum)相近,区别点在于新种的假鳞茎聚生,卵球形;叶较小,长2~3.5cm;侧萼片较短,长1.4~1.7cm,仅中部合生;后者与窄唇蜘蛛兰(A.labrosa)有亲缘关系,但新种花淡黄绿色,无红棕色斑,花瓣稍宽于萼片,易于区别。
刘仲健陈心启雷嗣鹏
关键词:兰科
四川黄龙沟森林植被中兰科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联结和相关分析被引量:18
2007年
四川黄龙沟内分布着十分丰富的兰科植物(19属30余种),并且部分种类在沟内形成优势群落。目前尚不清楚在群落中这些兰科植物种之间作用关系。运用种间关联分析和相关分析对黄龙沟森林植被兰科植物群落中的24个优势种的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相近,表明黄龙沟优势兰科植物可以分为两组。一组包括无苞杓兰(Cypripedium bardolphianum)、黄花杓兰(C.flavum)、二叶红门兰(Orchis diantha)、广布红门兰(Orchis chusua)、少花虾脊兰(Calanthe delavayi)和西藏杓兰(C.tibeticum),主要分布在光线充足但又具有一定遮荫条件的环境中;另一组包括筒距兰(Tipularia szechuanica)、沼兰(Malaxis monophyllos)、珊瑚兰(Corallorhiza trifida)、小斑叶兰(Goodyera repens)、布袋兰(Calypso bulbosa)、小花舌唇兰(Platanthera minutiflora)和小叶对叶兰(Listera smithii),它们主要分布于荫蔽的环境中。这些兰科植物在组内大多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组间大多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黄龙沟兰科植物在资源利用方式上可能产生了分化。
黄宝强罗毅波于飞海唐思远董立安德军
关键词:兰科植物种间关系
疣花三角兰(Trias verrucosa)的生殖策略被引量:11
2007年
首次报道了中国兰科新记录属三角兰属(Trias),并对该属及该属新种疣花三角兰(T.verrucosa Z.J.Liu,L.J.Chen et S.P.Lei)进行了描述与讨论。三角兰属含19种,分布于自印度的阿萨姆经缅甸向东南扩展至印度尼西亚与澳大利亚,向西南延伸至印度德干高原。它在云南西部的发现进一步表明了该地区与热带亚洲在植物地理学上的亲密关系。新种生于林下较阴蔽的石上,对其物候学与开花生物学特征的观察,发现该物种有大量世代重叠的克隆分株,未见结实的植株,克隆繁殖的发生与分株是否开花无关。花期自4月初至5月初,花在植株或花序上的开放毫无规律,而且单花的花期较短,仅有4~5d,未发现有结实的花。交配系统检测,人工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花未见有结实。由于该植物的花期常处于雨季来临之前,此时干燥,风力大,低温和弱光的生态条件对于植物的开花、传粉、结实显然是不利的。缩短开花时间和不结实可避免植株的能量在不利环境的无效消耗,将有限的能量用于其较为有效的无性繁殖,增加了在不可预测环境中繁衍的机会,以保障繁殖的成功。它的P/O(花粉/胚珠)值为187.4±22.4,显然是与它的花粉粘合成坚硬块状可在传粉中的高效利用有关,表明该物种仍然保留有性繁殖的特性。该种植物所采取强化无性繁殖,弱化有性繁殖生殖策略是对该地区较为恶劣生态条件的适应,可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疣花三角兰能够在远离其同属近亲的地方生存下来。
刘仲健陈利君雷嗣鹏饶文辉李利强
关键词:新记录属物候学开花生物学生殖策略
利用传粉综合征预测:长瓣兜兰模拟繁殖地欺骗雌性食蚜蝇传粉被引量:18
2007年
在花部进化受传粉者主导这一经典理论影响下,传粉综合征一直被认为是被子植物对应于某些特定传粉者的标志,因此,可以利用传粉综合征来预测传粉者。近年来,这种对应和预测受到多因素影响,以及花部进化理论和传粉者泛化理论的冲击。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长瓣兜兰Paphiopedilum dianthum作为实验材料,来探讨传粉综合征与传粉者的关系以及利用前者预测后者的有效范围。长瓣兜兰具有的一系列特征,同其他依靠假繁殖地欺骗食蚜蝇传粉的兜兰种类相似,包括倒盔状唇瓣,较大的中萼片以及花瓣上的黑色突起和睫状毛,而且长瓣兜兰同这些种类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和相似的生境。根据传粉综合征概念,长瓣兜兰应该是由食蚜蝇传粉,通过模拟繁殖地来欺骗传粉者。为了检验这些预测,我们对长瓣兜兰进行了传粉生物学研究。长瓣兜兰是自交可亲和的物种,不存在自动自交授粉现象,必须依靠昆虫传粉才能结实。结果表明,雌性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是长瓣兜兰的主要传粉者,并且这种兜兰是通过模拟繁殖地来欺骗食蚜蝇传粉的。根据本实验结果,我们认为传粉综合征只是对应于不同的传粉选择压力而不是简单对应于传粉者种类,而使用传粉综合征预测时还需要考虑生境和演化历史等因素对花部形态的影响,这样才可能得到有效的结果。
史军程瑾罗敦上官法智罗毅波
关键词:兜兰传粉者
兔耳兰食源性欺骗传粉的研究被引量:20
2007年
兰科植物具有精巧、多样化的花部结构以及高度多样的吸引传粉者方式。作者对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治区级保护区内的一个兔耳兰(Cymbidium lancifolium)居群进行了连续2年的观察和研究。观察发现兔耳兰唯一的传粉者为膜翅目蜜蜂科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中华蜜蜂一般直接落在唇瓣外弯的中裂片上,然后调整身体的方向,进入花中,当发现花中无蜜液等回报时,借助于后足的蹬力退出花朵。在退出的过程中,花粉块连同药帽会通过粘盘粘附在中华蜜蜂的胸部。中华蜜蜂在花内的停留时间为8-71s,平均18.3s(N=11)。根据观察我们推测兔耳兰可能是通过其唇瓣上无规则的紫栗色小斑点(假蜜导)来吸引中华蜜蜂为其传粉,属于食源性欺骗方式。在传粉过程中兔耳兰的药帽与花粉团和粘盘一起粘在中华蜜蜂背部。药帽的存在能够阻止下一朵被拜访的花实现雌性功能。兔耳兰药帽高度(0.154±0.032cm)(N=10)加上传粉昆虫胸高(2005年为0.37±0.03cm(N=10),2006年0.35±0.04cm(N=7))大于传粉通道入口的高度(0.29±0.04cm)(N=21),支持兔耳兰可能通过药帽来减少同株异花授粉现象的推测。2005和2006年该兔耳兰居群的自然繁殖成功率分别为21.13%和21.28%。繁育系统实验证明兔耳兰是高度自交亲和物种,自交和异交的繁殖成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该种在结实过程中未显示近交衰退。兔耳兰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和自花授粉的现象,其结实依赖传粉者。TTC法检测结果显示兔耳兰种子活力达85.78%(N=11),可见种子活力不是制约兔耳兰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因此传粉者的密度和访问频率可能是影响兔耳兰结实的重要因素,并最终影响兔耳兰种群的维持和扩张。
程瑾刘世勇何荣韦新莲罗毅波
关键词:CYMBIDIUMAPIS
中国侏罗纪的完全花(英文)
Flower,enclosed ovule,and tetrasporangiate anther are three major characters distinguishing angiosperms from o...
刘仲健王鑫
关键词:FLOWERANGIOSPERMJURASSICLIAONING
文献传递
麻栗坡石斛,中国兰科一新变种被引量:5
2008年
对中国兰科新变种麻栗坡石斛(Dendrobium moniliforme var.malipoense L.J.Chen et Z.J.Liu)作了描述和绘图。该新变种与原变种细茎石斛(Dendrobium moniliforme var.moniliforme(L.)Sw.)的区别在于新变种的植株非常细小,长4~6cm;茎肉质,纺锤形,有3—6节,被偏鼓的叶鞘所包;花序轴长1~2cm,花中萼片狭矩圆形,唇盘上具3条褶片。
陈利君刘仲健
关键词:新变种兰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