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作品数:5,956 被引量:33,392H指数:65
相关作者:吴超胡建华陈建宏古德生史秀志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煤矿安全开采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86篇期刊文章
  • 53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99篇矿业工程
  • 1,311篇建筑科学
  • 1,09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49篇交通运输工程
  • 238篇经济管理
  • 215篇天文地球
  • 165篇理学
  • 16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5篇文化科学
  • 7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7篇水利工程
  • 43篇化学工程
  • 40篇政治法律
  • 23篇冶金工程
  • 22篇机械工程
  • 22篇电子电信
  • 1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4篇自然科学总论
  • 13篇农业科学
  • 12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95篇爆破
  • 384篇充填
  • 382篇值模拟
  • 380篇数值模拟
  • 326篇矿山
  • 322篇采矿
  • 248篇空区
  • 233篇边坡
  • 218篇岩石力学
  • 212篇采空
  • 212篇采空区
  • 196篇岩体
  • 191篇采场
  • 187篇隧道
  • 182篇巷道
  • 162篇露天
  • 150篇金属矿
  • 144篇应力
  • 137篇支护
  • 136篇神经网

机构

  • 5,923篇中南大学
  • 186篇湖南科技大学
  • 140篇南华大学
  • 64篇长沙矿山研究...
  • 61篇湖南城市学院
  • 59篇江西理工大学
  • 47篇长沙理工大学
  • 46篇长沙迪迈数码...
  • 42篇黄金集团
  • 38篇广西大学
  • 38篇北京科技大学
  • 36篇湘潭大学
  • 35篇深圳市中金岭...
  • 33篇金属矿山安全...
  • 32篇中国矿业大学
  • 31篇长沙有色冶金...
  • 31篇武汉理工大学
  • 31篇湖南省深部金...
  • 28篇河南工程学院
  • 28篇河南理工大学

作者

  • 582篇李夕兵
  • 576篇吴超
  • 296篇陈建宏
  • 291篇曹平
  • 281篇周科平
  • 216篇王李管
  • 216篇罗周全
  • 194篇王秉
  • 193篇史秀志
  • 193篇张钦礼
  • 181篇赵国彦
  • 180篇王新民
  • 138篇胡建华
  • 124篇林杭
  • 120篇宫凤强
  • 110篇董陇军
  • 102篇刘晓明
  • 98篇刘志祥
  • 96篇邓红卫
  • 89篇周子龙

传媒

  • 387篇中南大学学报...
  • 275篇中国安全科学...
  • 267篇黄金科学技术
  • 263篇矿冶工程
  • 261篇矿业研究与开...
  • 201篇中国安全生产...
  • 199篇采矿技术
  • 19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66篇科技导报
  • 136篇岩土力学
  • 125篇安全与环境学...
  • 94篇现代矿业
  • 92篇Transa...
  • 90篇金属矿山
  • 83篇爆破
  • 75篇中国有色金属...
  • 64篇煤炭学报
  • 60篇世界科技研究...
  • 59篇岩土工程学报
  • 58篇地下空间与工...

年份

  • 6篇2024
  • 191篇2023
  • 212篇2022
  • 211篇2021
  • 217篇2020
  • 272篇2019
  • 314篇2018
  • 336篇2017
  • 391篇2016
  • 345篇2015
  • 302篇2014
  • 317篇2013
  • 332篇2012
  • 393篇2011
  • 389篇2010
  • 326篇2009
  • 295篇2008
  • 279篇2007
  • 304篇2006
  • 222篇2005
5,9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矿山开采生产规模优化准则综述被引量:6
2012年
最优矿山生产规模的确定依赖于目标准则的选择,通常以经济准则为多,以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净现值最大、内部投资收益率最大、现值比最大、资金增值率最大4种评价准则为基础,从构建4个最优生产规模数学模型出发,分析了矿山基建期、贴现率等参数变化的极限情形,以及各种准则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比较了各种准则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指出决策应认真分析投资环境,各取所长。
王革民陈建宏刘浪
关键词:矿山开采净现值
中国古代家具的人机工程学痕迹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回顾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史,结合人机工程学知识,提出以人机工程学痕迹为视角分析研究中国古代家具的方法,并从人体静态尺寸和家具实际尺寸出发,将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分为矮型时期、过渡时期、高型时期.综合各类因素,分别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阐释了中国古代家具在人机痕迹上的发展变化;总结了中国古代家具表现出的共同人机学思想,即返朴求素、致用利人、重己役物及和谐观,并进行具体分析;将3个时期的家具从尺寸、需求、舒适度和审美观4方面进行详细比较,寻找其演变发展规律.从人机学角度分析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变化,对弘扬古代安全文化和人机工程学发展以及今后家具的进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王婷吴超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中国古代家具
基于BP网络的某矿山充填料浆配比优化被引量:61
2013年
针对目前某矿山残矿回采充填体质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分级尾砂胶结充填的方案。分析分级尾砂的物化特性,得出分级尾砂作为充填骨料的可行性。通过配比试验,初步确定影响料浆质量的因素。为了得到最优配比,采用神经网络进行优化,以料浆浓度及各组分添加量作为输入因子,塌落度、7 d抗压强度及28 d抗压强度作为输出因子,并以配比实验数据为训练和检验样本来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比隐含层节点数对模型训练过程及预测精度的影响,选取最佳预测模型结构为4 9 3。将配比参数细化输入到预测模型中,从而搜索出优选样本,得到最优配比为m(水泥):m(粉煤灰):m(尾砂)=1:3:8。优化结果表明: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粉煤灰的添加可有效地降低充填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张钦礼李谢平杨伟
关键词:胶结充填BP神经网络
地下资源开发中的GIS应用
2006年
GIS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之一,将其与矿产资源开采技术相结合,能大幅度提高地下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开采质量。以GIS为平台开发的矿山工程软件,可服务于矿山生产的各个阶段。在讨论和分析GIS基本功能及其在采矿中应用优势和相关特性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GIS在地下资源勘探、开采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杨彪罗周全刘晓明刘望平吴亚斌
关键词:GIS资源勘探矿山安全
人工电磁辐射源固有危险性指数法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在总结现有安全评价方法基础上,结合电磁辐射中对污染危害有影响的因素建立了电磁辐射源固有危险性评价的指数法评判模型。在该模型里,就电磁辐射源固有危险性评判的评价指标与等级选取、评价指标标准以及权重确定等进行了研究。
李孜军石昌智
层次分析法在企业职业卫生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针对企业职业卫生工作所涉及的范围,根据系统工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管理、教育、技术、环境为基本因素,通过建立企业职业卫生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分析,确定各因素的重要性,为企业职业卫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曹珏戴兴国李光燕
关键词:职业卫生层次分析法
开采环境再造人工顶板锚索支护设计被引量:5
2008年
针对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高价值软破矿体的特点和试验开采环境再造连续采矿方法,并以顶板沉降量和塑性区范围为判据,运用FLAC3D软件对人工顶板预应力锚索支护进行模拟分析。设计3种锚网支护方案分别为:方案1,网度为4m×6m;方案2,网度为6m×8m;方案3,网度为8m×10m。通过比较各方案下顶板的沉降量、塑性区范围以及锚索最大轴力变化等参数,筛选出最佳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方案1中顶板最大沉降量仅为4.24cm,塑性破坏区延伸高度小于7m,锚索最大轴力为16.59MN,且变化平稳,满足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和经济合理的要求,而其他方案结果参数均超出混凝土顶板的稳定性极限,由此得出方案1为最佳设计方案。
周科平朱和玲肖雄陈庆发
关键词:开采环境再造预应力锚索数值模拟支护设计
银山矿千枚岩破坏特征及地压分布规律分析
2021年
在地下回采作业中,掌握采场地压活动规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地压活动,是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保障。银山矿采用分段空场上向中深孔落矿采矿法回采,根据现有采矿方法及矿(岩)体禀赋状态,利用RFPA2D-SRM强度折减有限元软件对千枚岩的破坏形式进行模拟,结果显示:银山矿千枚岩破坏的主要形式为片理状千枚岩的溃屈破坏。同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得到原岩地应力分布规律方程,并提出对应的地压控制措施。研究成果为类似矿山的应力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工程借鉴经验。
李红鹏陈秋松
关键词:千枚岩数值模拟地压控制
聚能锥角对线性聚能爆破致裂岩体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为研究不同聚能锥角下线性聚能爆破致裂岩体效果,在巷道岩壁开展了5种聚能锥角(40°、50°、60°、70°、80°)下的聚能爆破和岩体损伤测试试验,数值模拟了不同聚能锥角形成的聚能射流。结果表明:线性聚能爆破定向致裂岩体效果显著,聚能方向损伤增量显著大于非聚能方向;聚能锥角为40°时致裂岩体效果最好,最大损伤增量达0.93,裂纹扩展深度和长度较大,50°、60°、70°和80°聚能锥角时,最大损伤增量、射流压力、射流长度、射流头部速度、射流尾部速度等均随聚能锥角的增大而减小,致裂岩体效果逐渐减弱。
赵建平卢伟程贝贝李建武
切缝药包光面爆破裂纹扩展时空演化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光面爆破机理复杂,裂隙演化具有不确定性,现场试验难以完整观察到炮孔间裂纹的起裂、扩展至贯通。采用CAD与ANSYS联合建模技术构建空气不耦合光面爆破数值模型,运用显式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定义岩石单元失效计算获得切缝药包光面爆破裂纹扩展演化过程,从时空演化角度研究光面爆破裂纹扩展规律,从而为矿山巷道爆破工程提供更精确的指导。研究结果表明:1)CAD与ANSYS联合建模技术弥补了ANSYS对于复杂模型构建的缺陷,实现精确耦合数字建模;2)定义岩石单元失效方法可以使得爆破裂纹演化过程更为直观,切缝药包爆破相较一般空气不耦合装药结构爆破,炮孔周壁产生的径向裂纹和分叉裂纹显著减少;3)模拟不耦合系数1.5、1.8、2.25切缝药包光面爆破裂纹扩展时空过程,发现切缝药包爆破裂纹扩展演化规律,其裂隙数量随着不耦合系数的增大而减少,裂纹扩展演化长度也随之变短,分叉裂纹扩展演化明显降低,当不耦合系数为1.8时,数值模拟切缝药包爆破裂纹扩展演化形成较佳的贯通裂纹,获得较好的爆破效果。
胡建华邓煜林王昌杨春
关键词:切缝药包数值模拟
共59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