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矿工总医院
- 作品数:132 被引量:362H指数:9
- 相关作者:温俊良陈黎平周珍蔡青孙田田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淮北市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淮北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机械工程更多>>
- X光机加装定时关机功能
- 2000年
- 给X光机加装定时关机功能解决了由于操作人员粗心 ,忘记关机 ,造成烧毁主变压器事故的问题 ,定时关机也可有效地延长机器寿命。
- 常春
- 关键词:X光机定时关机
- 婴儿蒙被综合征48例远期随访报告被引量:2
- 1998年
- 为了解婴儿蒙被综合征(IMS)对小儿远期发育和智能的影响,我们自1988年以来对存活出院的48例IMS进行随访,现报告如下。
- 赵永清周维英黄晓敏李素敏
- 关键词:婴儿蒙被综合征远期随访发育
- 倾心余事做诗人
- 2013年
- 吴怀真
- 关键词:清明时节牵情堆雪人老来
- 二胎新生儿纯母乳喂养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二胎新生儿纯母乳喂养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宁波市李惠利医院产后未出院二胎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其一般资料,根据二胎新生儿纯母乳喂养情况分为纯母乳喂养组32例、非纯母乳喂养组58例,纯母乳喂养定义为分娩后6个月内婴儿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不接受任何配方奶喂养。分析二胎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现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二胎新生儿非纯母乳喂养的危险因素。结果90例二胎产妇纯母乳喂养32例,纯母乳喂养率为35.56%。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产妇乳头凹陷、两次分娩间隔>5年、一胎喂养方式为非纯母乳喂养、外祖母不支持母乳喂养、二胎新生儿分娩方式为剖宫产为二胎新生儿非纯母乳喂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二胎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不容乐观,二胎新生儿非纯母乳喂养与产妇乳头凹陷、两次分娩间隔>5年、一胎喂养方式为非纯母乳喂养、外祖母不支持母乳喂养、二胎新生儿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等因素息息相关,临床可根据以上因素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提高产妇家庭支持,进而提高二胎纯母乳喂养率。
- 周志影周莉司娟魏姗姗
- 关键词:纯母乳喂养新生儿分娩情况家庭支持影响因素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生物学行为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生物学行为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5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及超声检查结果,对肿块行石蜡包埋切片和HE染色后观察。同时对肿块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并统计分析结果。结果 56例患者中,女性多见(80.4%);中位年龄47岁。超声表现为低回声结节,其内可见强弱不等光斑,常合并钙化。与肿块<0.5 cm相比,肿块≥0.5 cm患者发病年龄较大,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免疫组化学示CK19、Galectin-3、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均表达阳性。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以女性多见,中位年龄为47岁;肿块≥0.5 cm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CK19、Galectin-3、TTF-1对明确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有一定意义。
- 杨倩
-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预后免疫组化病理
- 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78例临床确诊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硝酸酯类(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醇酯)、β-受体阻滞剂、调脂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治疗7~10 d。观察两组在心绞痛症状缓解、缺血性心电图改变、血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疗效、心电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显。
- 刘杰潘雪兰李敏
- 关键词:银杏达莫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
- X线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影像科于2009年6月-2012年5月收治32例急性肠梗阻病人(导管组),在X线透视下置入肠梗阻导管进行治疗,并与32例常规胃肠减压病人(对照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治疗48h后腹痛、腹胀消失及肛门恢复排气率、腹围比值(测量脐水平的腹部周径,以导管置入前腹围为100%计算置管后腹围与置管前腹围的比值)、治愈率的差异。结果导管组48h腹痛、腹胀消失及肛门恢复排气率为84.4%,对照组为50.0%(P<0.05);导管组治疗第1天,腹围比值为(79.3±18.6)%,对照组为(90.1±8.7)%(P<0.05);导管组中治愈28例(87.5%),对照组为21例(65.6%,P<0.05)。结论肠梗阻导管治疗各种类型肠梗阻,操作简单、有效、经济,有临床推广价值。
- 徐小炉陈勇强耿全群杨进朱丹红汤文勤高玉停张成涛
- 关键词:肠梗阻肠梗阻导管
- 金属夹钳夹预防和治疗消化性息肉切除出血被引量:5
- 2001年
- 内镜下对消化性息肉圈套电凝切除术时,往往因电凝不充分或机械性切割很容易造成术中即刻出血或术后迟发性出血等并发症.为了预防该并发症,我院对21例22枚消化性息肉,采用MD-850型和MH-858型金属夹钳夹与电凝切除联合应用,收到较好疗效.
- 翟玉荣温俊良赵玲
- 关键词:出血
- 子宫肌瘤不同术式对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采用不同术式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淮北市矿工总医院于2009年至2011年接受绝经过渡期子宫肌瘤患者150例,并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了手术治疗,对患者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和6个月血清中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与手术前以及肌瘤剔除组相比较,全子宫切除组和次全子宫切除组年龄在40~44岁的患者在手术后3个月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促卵泡生成素水平上升,呈显著性变化(P<0.05)。在手术后6个月,全子宫切除组和次全子宫切除组患者血清中各种激素的水平与手术前和肌瘤剔组相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以及肌瘤切除组相比较,全子宫切除组和次全子宫切除组年龄在45~55岁的患者在手术后3个月激素的变化没有显著性(P>0.05)。在手术后6个月,全子宫切除组和次全子宫切除组患者血清中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促卵泡刺激素明显增加,与手术前和肌瘤剔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45~50岁的绝经过渡期患者实施子宫切除术对卵巢的功能有明显的影响,会使卵巢出现提前衰退。
- 邵薇薇
-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卵巢功能
- 横纹肌溶解症致ARF14例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疗法对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14例均为我院1996年~2003年收治的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usis,RM)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 刘殿强蔡青周珍李淑鸾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