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经贸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771 被引量:3,807H指数:22
相关作者:赵士豪马同锁张红兵刘焕云刘晶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29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55篇农业科学
  • 109篇生物学
  • 72篇医药卫生
  • 58篇文化科学
  • 48篇化学工程
  • 26篇理学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 3篇哲学宗教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8篇食品
  • 50篇发酵
  • 49篇基因
  • 39篇教学
  • 32篇抗氧化
  • 31篇活性
  • 25篇乳酸
  • 24篇小麦
  • 22篇色素
  • 21篇保鲜
  • 20篇营养
  • 19篇多酚
  • 18篇饮料
  • 18篇色谱
  • 17篇稳定性
  • 17篇冰淇淋
  • 16篇教学改革
  • 14篇乳杆菌
  • 13篇实验教学
  • 11篇饲料

机构

  • 765篇河北经贸大学
  • 51篇河北省农林科...
  • 47篇河北师范大学
  • 34篇河北农业大学
  • 2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6篇石家庄三鹿集...
  • 12篇北京工商大学
  • 1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2篇中央民族大学
  • 9篇天津科技大学
  • 8篇河北大学
  • 8篇无锡轻工大学
  • 7篇河北省科学院
  • 7篇沈阳农业大学
  • 7篇河北经济管理...
  • 6篇云南省农业科...
  • 6篇陕西师范大学
  • 5篇山东农业大学
  • 5篇山西农业大学
  • 5篇泰安市中心医...

作者

  • 93篇赵士豪
  • 71篇张红兵
  • 64篇马同锁
  • 63篇张香美
  • 53篇刘晶
  • 48篇刘焕云
  • 44篇刘月英
  • 43篇李桂琴
  • 37篇薛胜平
  • 37篇贾艳菊
  • 34篇李敬
  • 33篇陈连文
  • 32篇鞠国泉
  • 32篇闫洪波
  • 32篇刘坤
  • 31篇李树立
  • 30篇杨会琴
  • 29篇刘增然
  • 28篇郝秋娟
  • 26篇温志英

传媒

  • 28篇安徽农业科学
  • 27篇食品科技
  • 26篇食品科学
  • 25篇食品研究与开...
  • 21篇食品工业
  • 19篇食品工业科技
  • 18篇食品与机械
  • 18篇农产品加工
  • 16篇微生物学通报
  • 16篇山西食品工业
  • 15篇河北师范大学...
  • 15篇中国农学通报
  • 13篇中国酿造
  • 13篇河北经贸大学...
  • 12篇安徽农学通报
  • 1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0篇中国乳品工业
  • 9篇中草药
  • 9篇食品安全导刊
  • 8篇中国食品学报

年份

  • 21篇2023
  • 32篇2022
  • 37篇2021
  • 41篇2020
  • 23篇2019
  • 19篇2018
  • 27篇2017
  • 26篇2016
  • 34篇2015
  • 32篇2014
  • 27篇2013
  • 29篇2012
  • 34篇2011
  • 29篇2010
  • 26篇2009
  • 59篇2008
  • 64篇2007
  • 72篇2006
  • 39篇2005
  • 24篇2004
7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胡麻斑病土壤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抑菌谱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对水稻胡麻斑病病原菌(Helminthospotium oryzae Breda de Hann)具有稳定拮抗作用的细菌。[方法]利用稀释平板法对从土样中分离出的细菌进行拮抗菌的初筛,再采用室内平板筛选法进行复筛。将拮抗效果最佳的菌株进行培养,通过菌体形态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测试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平板对峙法进行拮抗菌的抑菌谱分析。[结果]从38份土样中分离了494株细菌,初筛获得拮抗菌株24株,复筛得到4株拮抗能力较强的菌株,经鉴定4种拮抗菌均为地衣芽孢杆菌属(Bacillus licheniformis),并得到其抑菌谱。[结论]为利用拮抗菌生物防治水稻胡麻斑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毕凯丽王俊丽刘坤宋韵霏张璐李建飞
关键词:水稻胡麻斑病拮抗菌抑菌谱
小麦及其近缘属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应用微卫星(SSR)荧光标记技术,对小麦及其10个近缘属种57份材料进行了分析。43对引物共检测出7 580个等位变异,每个引物每个模板平均检测出3.09个等位变异。聚类分析表明,57份材料被聚成11类,还发现栽培二粒小麦、普通小麦亲缘关系较近,与其他材料关系较远。聚类结果与现有的植物学分类的结果相一致。
马淑琴张海泉
关键词:小麦近缘属种聚类分析
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微藻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0年
微藻具有固定CO2和净化有机废水的能力,在环保、食品饲(饵)料、医药和生物能源开发等领域备受关注,但规模化培养及其产业化仍是研究的难点,亟待解决。就常用于大规模培养微藻的光生物反应器的特点和结构进行了综述。其中,封闭式微藻光生物反应器能够较好地调控藻种的培养条件、不易遭受污染,藻种的纯度容易控制,但培养规模小,生产成本较高;而开放式微藻光生物反应器无法精确控制藻种生长环境,但生产规模大、产量高、生产成本低,因此应用广泛。最佳的方法是综合两者优点,即首先利用封闭式微藻光生物反应器进行中试放大,大量繁殖藻种,然后投入开放式微藻光生物反应器内进行大规模商业生产,此方法有望成为微藻光生物反应器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微藻大规模培养提供参考借鉴。
李磊张红兵李文涛李会宣
关键词:微藻光生物反应器
膨化食品中的杂环类挥发性成分及其形成机理
2023年
膨化技术可以改善农产品的物理特性和风味品质,对农产品加工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能够形成大量的杂环类香气成分,而杂环类香气成分是形成膨化食品烘烤香和甜香的重要分子基础,具有呈香阈值低、呈香特性丰富的特点。然而,杂环类香气成分含量低、种类多、结构相似,不容易被检测到,因此在食品香气研究中缺乏关注。文章综述了膨化食品的优点及其杂环类香气成分,并对杂环类香气成分的检测及形成机理进行了阐述,为膨化食品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蔡心如刘敬科生庆海赵巍赵巍张爱霞刘莹莹刘晶
关键词:膨化食品
合成高级醇的微生物细胞工厂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高级醇疏水性好,能量密度高,能与汽油随意混合;用微生物发酵可再生材料生产高级醇燃料替代矿物燃料是发展趋势。文中综述了构建合成高级醇的酿酒酵母和大肠杆菌细胞工厂的研究和相关技术平台。重点介绍了依赖CoA的梭菌途径和α-酮酸介导的非发酵途径的构建,分析了各自的特点,总结了生产高级醇的微生物细胞工厂的构建策略;提出高级醇工业化生产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刘增然张光一
关键词:高级醇Α-酮酸氨基酸代谢
小麦茎尖超低温保存处理条件的优化研究
2021年
以普通小麦为材料,探讨保护液中不同DMSO浓度、蔗糖浓度及不同冷冻处理时间对超低温保存后小麦茎尖成活率的影响,以获得最优超低温保存方法。重点针对小麦在超低温保存时的各处理条件对小麦茎尖成活率的影响展开了试验。结果表明,当保护液中含16%浓度的DMSO和6%浓度的蔗糖,并将预处理后的小麦茎尖采用梯度降温法:0℃停留存放30 min、-7℃停留存放1 h、-20℃停留存放1 h、迅速转移放入-80℃冰箱停留存放1 h、迅速投入液氮中过夜的超低温保存条件达到最高成活率,从而确定了小麦茎尖超低温处理时保护液中的最佳浓度组合及低温处理的最佳时间。
刘梦倩苏丽环杨宝贞闫洪波
关键词:超低温保存
河北省21个养牛小区生乳中硫氰酸盐含量及来源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调查生乳中硫氰酸盐的含量,对中国河北21个养牛小区(牧场)的930个生乳样品进行了硫氰酸盐含量的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表明930个生乳样品中硫氰酸盐检出率为100%,含量在1.86~11.92mg/L;生乳中的硫氰酸盐全部来源于本底,不存在人为添加,且生乳中硫氰酸盐含量的季节分布不存在显著差异。文章对生乳中硫氰酸盐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生乳中硫氰酸盐含量的建议。
生庆海田婷婷徐丽
关键词:生乳硫氰酸盐食品安全
类植物乳杆菌L-XM1 plnBCD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解类植物乳杆菌L-XM1 plnBCD编码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并推测其功能,综合运用RPS-Blast、InterProscan和TMHMM Server等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分析plnBCD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疏水性、磷酸化位点、保守性功能域及二级结构,并用Swiss-model同源建模。结果表明:plnB编码蛋白为疏水性蛋白,定位于细胞质膜上,有6个跨膜区、21个磷酸化位点和1个HATPase_c结构域,具有大多数组氨酸蛋白激酶的基本性质。其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延伸链为主要构件,其空间结构与组氨酸蛋白激酶的结构特征一致。plnC及plnD编码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不具有跨膜区,定位于细胞质中,均具有1个REC和1个LytTR结构域。plnC及plnD编码蛋白与感应调节蛋白的空间结构具有较高的相似度。推测菌株L-XM1 plnBCD基因编码蛋白为群体感应调控系统组分。对plnBCD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研究可为发现新的群体感应系统和深入研究群体感应系统各组分的功能提供参考。
张香美李平兰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源建模群体感应系统
腐植酸生物钾矿复合肥研制
经紫外诱变、逐级耐钾驯化获耐钾率12.5%硅酸盐菌株,该菌株以菌渣、钾矿粉等废弃物为载体固态发酵形成生物钾矿复合肥,以KOH干法活化褐煤得到腐植酸钾,分别确定腐植酸钾与生物钾矿复合肥吸附络合钾量,计算得到腐植酸生物钾矿复...
薛胜平张瑞平白家瑞苗良田
关键词:复合微生物肥腐植酸
微藻规模化培养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9年
总结归纳了众多前人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微藻培养方式,并对规模化培养系统和主要的光生物反应器进行了简述。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微藻未来培养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今后微藻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吕旭孙仁旺张红兵
关键词:微藻光生物反应器
共7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